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3750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杜牧笔下的杜秋娘悲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189)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名句):1、吴江落日渡,潘岸绿柳垂;2、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语义:1、囚属杜秋娘被遣送赴京,她乘船渡江时,看到落日余辉下的吴江渡口,不由得心生一种失落之感;转眼到了京郊潘桥,她看到柳丝荡漾的盎然春色、帝都气派,仿佛又走进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道等待她的,该是什么样的命运。两句诗,写出南北千里的地点变换,不同景色的鲜明对照,写景抒情,情由景生,杜秋娘内心感情,也表露得非常清楚。秋妃画像2、就像太阳出山时,要先在咸池中洗个澡一样,新皇登基了,要普天同庆;也像曹操死前分香给妻妾一样,老皇帝去世了,他的妃嫔也应预作安排,连用两典

2、故,分别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上位了,也包含老皇帝临死时对妃嫔的眷念,或预作后路安排。出处:1、杜牧杜秋娘诗并序;2、新、旧唐书后妃传;3、唐孟渠本事诗。参资:古诗文网杜秋娘诗赏析。二、杜秋娘诗媲美琵琶行杜牧的杜秋娘诗,为唐诗长篇名作,与白居易琵琶行媲美。诗人描写杜秋娘一生的升浮沉沦遭遇,表现了对一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的悲哀,同情她在权力斗争中任人摆布的境况,进而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并借以抒发自身壮志难酬的失意哀伤之情。这与白诗琵琶行感伤歌女,又自伤沦落,非常相似。限于中学语文教材限制,一般读者往往只知七言歌行琵琶行,而不知杜牧的这首长诗,实有补一课的必要。长诗杜秋娘诗,为五言古体。诗

3、前有小序,全诗112句,可分两大段,前段60句,描写杜秋娘的人生遭遇;后段52句,感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三、诗前小序,介绍写诗的缘起杜秋娘诗小序,介绍作诗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大和七年(733年)春天,诗人31岁,奉命出差扬州,他沿水路东下,经过镇江(唐时为润州,也叫金陵)时,专程采访了杜秋娘。这次米访,杜秋娘传奇的历史,坎坷的命途,极大地震撼了诗人。诗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孤苦困穷的老媪,竟是他仰慕已久的女神般的杜秋娘!一时间,他思绪万千,心潮难平,于是,奋笔疾书,通宵未眠,草成杜秋娘诗;原打算效仿长恨歌,写一篇“杜秋传奇”,然而笔随诗绪,却跟琵琶行一样,写成伤世叹己的诗篇。一一ps)

4、Be- Q 美 G-G吊 IaF1 n1*zll Uw在“ Q *%渔人 : 介区4 .pl才-G OSQiGe 00 3cisec 33 O3 Eo n 二*二* .i 和史 S 3raca 池州亦需桂塑Q 火1.禽可.1山就. 0.H歹J Q .彼如 ,外 看 eal)t就 /().% 4以九2啧4U* 2: 乂出粗4 ;c QZQ0 Q 以q出水自 ,AGty 尔 量几9池州杏花村杜牧塑像诗人采访得知,杜秋是一位镇江姑娘,称她“娘”者,兼有“姑娘、歌姬、娘娘、傅姆、大娘”之意。她15岁时,做了镇海诸侯李金奇的侍妾,因美貌善舞,很受宠爱。后来野心家李金奇叛乱被诛,杜秋籍没入宫,又受到宪宗宠

5、爱。穆宗即位后,敬重杜秋,任她为小儿李凑傅姆,负责教导与养育皇子。李凑渐长,封为漳王。当时,朝廷宦官当权,奸佞郑注诬告丞相宋申锡,说他阴谋排除异己,指控漳王是他的后台。于是,漳王李凑获罪,被废黜王号,削去封地,杜秋也被遣返故里。依据杜秋娘诗的前段描写,杜秋的人生,被动地接受了四个角色的转变。后面试作简介。四、前8句为一层,写杜秋受到李金奇宠爱,是一位美丽善舞、文采风流的热情奔放少妇。开头写,“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在山青水秀的镇江,有个杜秋姑娘,她天生丽质,美白如脂,又能歌善舞,风采动人,艳冠李金奇后院,深受他的宠爱。她手持玉杯劝酒,李金奇欣然承欢,又令之起舞,她且

6、歌且舞,深情唱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旋律优美,舞姿翩趾,怡情悦目,扣人心弦。这时的杜秋,她美丽如花,身姿妙曼,是一个文采风流、追求理想的热情奔放的少妇。五、接着20句,为层二,写杜秋又身份转变,为一位备受宠爱而略显忧郁的雍容华贵的皇妃。李金奇反叛被杀,杜秋入籍进京,她流着眼泪,被迫离开“落日吴江渡”的故土,又见到了“潘岸绿杨垂”的新天地。众女囚拜见唐宪宗时,皇帝“盼眄独依依”,又独自宠爱着她,封为秋妃。她怀着对新主的敬畏,羞愧地“低鬟认新宠”,也终于“窈袅复融怡”了。金缕衣从此,她命途逆袭,贵为宠妃,椒房垂锦,镜妆饰龙,璧门月照,桂树参差,富丽堂皇

7、,美轮美奂。出行时,她“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排场如皇帝;归来时,烹食豹胎,厌甘腻肥,雍容大度,已不觉得美味了。而后宫椒房,佳丽三千,她虽受宠,也难免独守。此时此地,夹城生苔,南苑雁飞,眼望着“金阶露重”,她无聊地“闲捻紫箫。独自奏吹,舒解心中的一丝忧郁烦闷。而据国史记载,她的形象则更加光辉。那时节,杜秋16岁,宪宗27岁,一个漂亮聪慧,一个雄姿英发,俩情融洽,琴瑟和鸣。她是宪宗的信宠秋妃,又身兼政治助手、机要秘书,她智慧贤良,风华绝代,在整个元和中兴岁月里,她一直是皇室政治团队的核心成员,她的政治影响力,不啻宰相。他们的结合,毫无疑问,是一章爱情传奇,也是一段政治佳话。在帝国臣民的心中,

8、杜秋是那个时代的传奇的风云人物。唐宪宗与秋妃六、再接着22句,为层三,写杜秋任漳王傅姆,她又是一位辛勤尽职的老师兼保姆。进皇宫15年后,“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登基了。穆宗敬重秋妃,任为皇子李凑傅姆。这时,诗人转换写法,正面写皇子茁壮成长,以此来烘托杜秋,从侧面写她的辛勤与执着。在杜秋做傅姆的十几年中,小皇子健康快乐,他长得虎头虎脑,茁壮如天人;武帐伴父皇,惊讶试兵戈;渐长弃竹马,稍出戏斗鸡;佩冠好威武,侍宴坐瑶池,眉眼宛如画,神采映朝晖;皇子封漳王,感恩谢傅姆。眼看着漳王仪容堂堂,她心里充满做傅姆的欣慰。她是一位称职的保姆,也是一位合格的师傅。杜秋娘与漳王李凑影视像七、

9、前段最后18句,为层四,写杜秋沦落为一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困穷老媪。然而,诗人写道:“一尺铜偶人,江充知自欺。就像当年江充自欺欺人,自制伪证铜偶,诬陷卫太子刘据一样,谁料道,专权的宦官诬告,致使漳王被废,傅姆也遭遣返。杜秋出宫时,“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又非梦,她满腔凄楚,老态龙钟,连潼关旧吏、吴江舟人,也认不出她就是当年风姿绰约的杜秋了。回到镇江故居,四邻已改,家园草盛,茕茕孑立,满目凄凉;入冬无衣,借机自织一匹粗布,方缝制了御寒衣裳。这时候,杜秋这个人物,经宪穆敬文四朝,历时三十年,正值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之时,时局动荡,人命危浅。她曾是一位美丽的少女、风流的宠妾、华贵的皇妃、

10、辛勤的保姆,几经周折,却一切都化为乌有,如今剩下的只是一个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困穷老媪了,世事沧桑,命运无常,令人感叹。杜秋娘诗稿这一悲剧形象的意义,不只包含着杜秋一人的身世之叹,还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她是那个时代黑暗政治的牺牲品,是千千万万善良人们的悲剧缩影,具有一定的典型价值。因此,诗人写完杜秋,又用52句,几近全诗一半篇幅,写了后段感叹。镇江杜秋娘塑像八、全诗后段,诗人感慨世事沧桑,叹息人生无常。在中晚唐动荡时局中,一个弱女子杜秋,命途无定、幻灭无常的历史,让诗人心生人生无常的感喟:“变化安能推?人世的变化怎么能推测预知呢?于是,他一口气列举7个女人,在血腥的权力斗争中,身不由己,或

11、升或降,或浮或沉,历尽磨难,宠辱难测;又列举H个男人,在复杂的政治舞台上,冒险犯难,穷通进退,也只能听天由命,谁也不能事先预知自己的未来。诗人感伤于此,心生迷惑,又一连提出6个问题,问天问地问自己:“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指何为而捉?足何为而驰?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大地尽头还有什么、老天外边又能到达哪里、手指为什么能抓握、两脚为什么能奔驰、耳朵为什么能谛听、眼睛为什么能看清东西?在那个时代,限于科技水平,这些都是无法解答的问题,于是他说:“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所惟”,连自己身上的事都不明究竟,身外的事又怎么能弄得明白呢?因此,诗人写了杜秋娘诗,寄寓着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对人生穷通的叹息,忧愁时独自翻阅诵读,聊以自叹自慰而已。在整个后段,诗人由杜秋一人的命运,联想到历史上许多古人,最后又归结到自己一身,寄托着个人壮志难酬的命运之叹,同时,也点明了写杜秋娘诗的目的。前段描写的杜秋,是客观历史事实,为后段议论的基本依据;后段引发的议论,为诗人主观认识,是对客观事实的引申、发挥与深化,前后交融,相辅相成。内容厚重,感情深沉,剪裁得当,结构完整,堪为名篇。陈存选2023、05、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