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夹边沟》纪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夹边沟》纪事.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影评电影夹边沟纪事文/王栩(影片信息:夹边沟,导演:王兵,编剧:王兵、杨显惠,主演:卢野、徐岑子,中国大陆,2010年)“谁都出不去”是弥漫在电影夹边沟里的绝望。因了绝望的侵袭,个人罔顾尊严的活着便成了农场里这些所谓犯人们日常的真切写照。夹边沟的日常同饥饿相连,而饥饿是照鉴一段历史无法回避的话题。在此话题下,有太多沉重的故事浮漾人间,又悄无声息的隐于时间的流逝。这些故事既没掀起多少瞩目的浪潮,也没真正化作尘埃成为历史永远揭过的一页,它们就散落在历史的角落昔兄,以不甚引人注目的本貌任人浏览、翻拣。浏览一段故旧,恰似翻拣轶闻般的在逝去的往事里寻摸关于真相的要义,无论这个过程不适与否,对苦难的认识必
2、定深刻而残酷。苦难,电影夹边沟里不可抹煞的呈现,亦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达。表达对苦难的敬畏,如此,才会滋生对生命源自内心真正的尊重。尊重生命,在夹边沟是一个“失位”的概念。这个概念于饥饿的映照下显现出个体彻底的卑贱。当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谁还会对生命施加应有的尊重呢。犯人若此,管教若此。前者如同蟋蚁般竭尽全力的苟活着,后者则将这些螃蚁视作不配为人的人而肆意践踏。践踏他人在影片里作为时代的风尚演绎出了与历史真实相差无几的复刻,就算招致诟病,却也完整的保持了影片对苦难基于勇气之上的展示。勇气,给夹边沟这部电影注入了一个鲜活的灵魂。这个灵魂无所畏惧,在它的招展下,关于一段往事的艺术演绎得以横空出世,以
3、飨观众之余,不见得能给观看它的人带来多少畏惮和惧怕。倒是影片以纪实性的风格表现出来的那些令人不适的镜头将苦难演绎到了极致,成功的渲染出一片浸透了悲情的绝望。悲情中的绝望是身在夹边沟的这些劳改犯们共同的精神命途。为了暂时忘掉饥饿,更是防止睡着了后就这么死去,他们强打起精神,诉说着彼此是如何相聚在这片荒芜的盐碱地。那些喘息着,上气不接下气的言说无一不是他们所历厄运的原初和开端。不论身为“同路人”的被弃,还是“鸣放”时作为受骗的猎物,于此刻命若游丝的诉说下佐证了世事的无常和不堪。有了不堪的世事对生命的尊严垫底式的打击,来到夹边沟的他们在放弃一切的层面走得更为决绝和哀痛。这其中,只有极少数人还保持了最
4、后一点可怜的清醒。影片里,从上海来的董建义大概算是一个。在夹边沟服刑的董建义,哪怕将自己的随身衣物和周边的村民们换了吃的,也坚守着最后的尊严。具体表现在,这个曾经的医务工作者,就算饿死,也坚决不吃草籽、老鼠等替代食物。他有一块坏掉的手表,“浪琴”,既浓缩了他过去的尊严,又寄托了对时代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寓意。寓意在电影里那些延伸了诸多内涵的细节里闪现着对苦难显而易见的表述。戈壁滩上的荒芜,裸露在风沙里的植被,面带菜色的劳改犯,这些意象给苦难添上灰黯的脚注。就连尖啸的风声在这饥饿的人间也似抑止不住的悲泣着。悲泣那些无主的孤魂,一个浅浅的坑就是埋骨的所在。可这样的所在竟也不能作为人死后尊严的凭依。董建义的遗体被人从坑里刨出,扒光了衣裤,用作和村民交换粮食的等价之物。饥饿让人疯狂,更让人蜕变成不折不扣的兽类。过多令人不适的情节让夹边沟的叙事色彩偏重阴郁。这是绝望主导的阴郁,也是时代背景冰冷而僵硬的还原。苍蓝的天空作证,它所目击的苦难无论真假,有那么一群人曾经就像这样来过,活过,在死亡线上挣扎过,于尊严的弃置里。(全文完。作于2022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