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4862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他有关直属单位,有关派出机构,部机关有关司局:根据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部决定开展2023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围绕部两统一职责履行和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自然资源工作定位,今年上半年自然资源监测工作主要任务是,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框架下,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开展地类变化监测,掌握各地类面积、范围、分布和变化等情况,同时,在

2、地类变化监测基础上,深化对特定专题或重点区域的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在2022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细化相关地类,补充相关监测要素。监测结果满足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城市体检评估、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督察执法、林草湿保护等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二、工作内容(一)地类变化监测。1 .部组织有关单位按照种植作物物候期采集时相为4-6月全覆盖影像,重点地区(东部城市及周边约300万平方公里)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其余地区优先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不足区域补充优于2米分辨率影像。采集到的影像经正射纠正用于后续监测工

3、作。利用正射影像图套合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进行比对,分类提取地类变化信息,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含冰川及常年积雪)、建设用地等变化信息。同时,对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中临时用地、推(堆)土、拆除未尽、光伏板等单独图层,跟踪监测其变化后现状情况;对新增围填海情况进行监测,提取影像特征为新增围填海图斑,并按照影像特征细化分类。2 .部分批下发监测发现的地类变化信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按照变更调查相关要求进行举证,结果报部审核,并持续跟踪变化情况,如年底未发生变化,不再进行举证,避免年底集中举证时间紧张。3 .各地可根据H作需要,在国家开

4、展的上半年地类变化监测和下半年国土利用全覆盖遥感监测的基础上,按照统一标准,加密监测频次。(二)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部组织各地和相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加密监测频次,深化对特定专题或重点区域的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一是围绕国家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管理、监督、考核的需要,对三条控制线开展监测。二是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开展监测。三是围绕用地监管开展监测,对涉及自然资源管理的重大工程建设情况、已供土地、临时用地、备案设施农用地使用情况,以及采矿损毁土地情况开展监测。

5、四是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情况开展监测,对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新增矿山修复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红树林保护、国家湿地公园等开展监测。具体工作安排另行通知。(三)城市国土空间监测。1.部组织各地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他城市、建制镇可参照执行,同步开展)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主要包括城市建设总量、用地结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等内容。监测结果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城市体检评估和用途管制等工作需求,地类细化数据将纳入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2各地2022年已开展监测的城市,在2022年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内容;2022年未开展监测的城市,按本

6、次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结合2023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最新相关专题资料和实地调查,确定监测要素的位置、占地范围、面积(长度)和相关属性。同时,监测更新水网、路网相关数据。3.各地可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在国家规定的监测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细化监测内容。三、任务分工及时间安排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负责自然资源监测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全国自然资源监测工作整体开展。各地和相关单位主要任务分工及时间安排如下:(一)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并开展省级核查验收工作,按要求汇交监测成果。各相关城市

7、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具体开展监测工作。于10月31日前分批向部提交监测基础成果。(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地类变化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于9月30日和11月30日前,分别完成地类变化监测和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汇集。(三)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部有关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分工承担地类变化信息提取、质量抽查等工作。于7月31日前分批向部提交监测基础成果,8月31日前完成质量抽查等工作。(四)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承担遥感影像保障、冰川及常年积雪监测和室外滑雪场监测等工作。于7月10日前完成遥感影像推送,11月30日和2024年1月15日

8、前分别向部提交冰J11及常年积雪和室外滑雪场监测基础、统计和分析成果。(五)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承担地类变化监测成果、专项和重点监测成果汇总分析等工作。根据工作进展,分批向部提交统计和分析成果。(六)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承担地类变化和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底图提供、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分析整合、国土调查云保障等工作。于12月31日前提交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统计和分析成果及与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整合成果。(七)信息中心。承担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等工作。根据工作进展,随时按需要提供。(八)其他安排。承担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的省份和部相关单位,部将根据工作需要,另行安排。四、预期成果按照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自然资源

9、调查监测司将组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及时推送监测基础、统计和分析成果(包括过程成果和最终成果),供部相关司局、督察机构和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使用。(一)三出成果。包括正射纠正影像成果,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含冰川及常年积雪)、建设用地等变化监测成果,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成果,以及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等。(二)统计成果。基于基础成果进行汇总统计形成的数据成果,包括: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或以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范围为单元,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含冰川及常年积雪)、建设用地等范围内各地类变化面积、比例等,以及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统计成果。(三)分析成果。根据相关监管需求,结合其他

10、调查监测成果、管理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通过分析形成各类图斑数据集及分析报告,包括:地类变化监测、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以及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的各类图斑数据集及分析报告。五、相关要求(一)切实提高认识,确保成果真实准确。各地、各单位要准确把握自然资源监测工作在自然资源工作新定位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以维护国家利益、支撑国家管理决策为目标导向,以成果真实准确为结果导向,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监测成果完整规范、真实准确。(二)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筹质量、进度、安全三方面工作,切实做好监测工作。部属各单位要密切协同

11、、相互配合、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地方要在已有经费基础上,根据工作内容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足额保障项目经费。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并开展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按要求汇交监测成果,具体监测工作由城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承担,省级层面经费保障较好的省份,也可以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三)强化安全保密,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各地、各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有效应对安全风险,全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作业单元、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每一个作业岗位,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交通、设备、通讯、应急、报告等,切实保障人身安全,确保万无一失

12、。要进一步增强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强化保密责任,规范涉密环节的工作流程,将数据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监测工作中的涉密数据及信息安全。各翊口各单位在工作中遇有重大问题,请及时报部。联系人及电话:囱T010-66557225董泉010-6655702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3年5月26日附件:1. 2023年上半年全国地类变化监测实施方案.wps2. 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实施方案.wps附件12023年上半年全国地类变化监测实施方案为做好2023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地类变化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围绕部“两统一”职责履行和自然资源工作定位,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

13、评价框架下,统筹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监测工作,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监测底图,监测2023年上半年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含冰川及常年积雪)及建设用地等变化信息,满足国土变更调查日常变更、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用途管制、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督察执法、林草湿保护等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二、工作内容与要求(一)遥感影像数据采集与正射处理。按照不同种植作物物候期采集时相为4-6月为主的全覆盖遥感影像数据,其中,重点地区(东部和城市及周边约300万平方公里)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其余地区优先采集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不足区域补

14、充优于2米分辨率影像,包括高分系列、资源三号等国产公益卫星遥感影像,并按需采购国内外商业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补充,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始调查正射影像图及其他高精度纠正控制资料、高程数据等为基础,组织开展正射影像处理,加工制作正射影像图,为上半年地类变化监测提供影像保障。各省份影像时相见下表。各省份影像时相表影像省份时相上江浙福江湖湖广4-5海苏江建西北南东月广海重四贵云西南庆川州南北天河山宁辽安河5-6京津北西夏宁徽南月陕新内西疆蒙古6月黑吉山西甘青龙江林东藏肃海(二)地类变化监测。依据加工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等基础数据,采用人机交互影像判读等多种技术方法,分类监测提取

15、2023年上半年地类变化信息。一是耕地变化监测。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耕地图斑范围内,根据影像特征,分类提取疑似变化为园地、林地和坑塘等其他地类图斑。影像特征与地类不一致,但较上年度变更调查影像特征无明显变化的图斑,不再提取。二是疑似新增建设图斑监测。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建设用地、设施农用地图斑范围外,根据影像特征,分类提取疑似新增建设图斑。三是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监测。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城市(201)和建制镇(202)单独图层覆盖范围外(含201和202单独图层范围线内侧未集中建设区),监测地类为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图斑变化情况,根据影像特征,分类提取疑似

16、拆除复耕、拆除复绿、在设施农用地实施非农建设、拆除状态或已推平等变化图斑。四是园地、林地、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变化监测。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园地、林地、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图斑范围内,根据影像特征,提取影像特征与相应农用地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影像特征与地类不一致,但较上年度变更调查影像特征无明显变化的图斑,不再提取。五是未利用地变化监测,在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未利用地范围内,根据影像特征,提取影像特征与相应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影像特征与地类不一致,但较上年度变更调查影像特征无明显变化的图斑,不再提取。六是单独图层变化监测,对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中推(堆)土、拆除未尽、光伏板

17、区、临时用地等单独图层,根据影像特征,跟踪监测其变化后现状情况。影像特征与地类不一致,但较上年度变更调查影像特征无明显变化的图斑,不再提取。七是新增围填海情况监测,依据2022年年底和2023年46月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为新增围填海图斑,并按照影像特征细化分类。八是冰川及常年积雪监测。依据冰川及常年积雪分布区域的季节气候特征,结合前期监测成果,采集最适宜反映冰川及常年积雪分布范围对应时相的遥感影像,监测冰川及常年积雪分布范围及变化情况。(三)质量控制及要求。一是总体要求。落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质量管理导则相关要求,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开展质量控制,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确保监测成

18、果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监测作业单位负责监测成果质量的“两级检查”,主管责任部门负责组织质量检验机构对监测成果开展验收。按照2023年上半年地类变化监测技术方案对正射影像图和监测图斑进行质检和抽检。正射影像重点检查影像精度、色彩、处理、云雪雾勾绘情况等。监测图斑重点检查图斑漏提、误提、重复提取、边界精度超限、类型错误、编号错误、属性错误、标注丢漏或错误等问题。矢量图斑成果在文件组织结构、图斑提取规则、属性逻辑规则、拓扑关系处理、关联图斑一致性等方面需符合技术方案要求。在此基础上,疑似新增建设图斑层、监测耕地变化状况图斑层的漏提率不大于1%;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变化图斑层、非耕农用地变化图斑

19、层、未利用地变化图斑层、新增围填海图斑层的漏提率不大于5%;以上六类监测图斑中面积大于10亩的大图斑漏提率不大于1%;以上六类监测图斑的多提率不大于10%、类型判断正确率不小于95%、勾绘及其他属性标注等准确率不小于98%。同时满足以上要求的为合格成果。二是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各监测作业单位在完成数据汇总检查并形成完整成果后,提交最终检查验收。各级监测任务责任部门组织专业质检机构,依据监测成果检查验收与评定有关规定,完成对监测成果的质量检查验收,并形成质量检查验收报告。验收合格的成果作为最终监测成果进行汇交,并同时汇交验收报告和总结报告。三是监测成果质量评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组织开展汇交成果的

20、质量抽查评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每个省份抽取不少于5%(最少2个)进行全面检查,对监测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四)监测成果统计与分析。在监测成果基础上,面向不同业务需求,开展统计,形成建设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变化图斑数据集,服务于相关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监测成果开展监测分析。一是三条控制线范围内地类变化情况。二是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祁连山等国家公园范围内地类变化情况。三是重大建设工程范围内地类变化情况。四是已供土地范围内开发建设情况。五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范围内地类变化情况。六是新增全国采矿损毁土地情况,新增矿山修复治理土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

21、生态修复范围地类变化情况。七是备案设施农用地变化情况。八是监测红树林资源变化情况。九是国家湿地公园被侵占和开垦情况。各监测单位和各省份可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区位特点,统筹开展监测分析工作。(五)成果数据建库与归档。各承担单位按照各专项技术方案完成监测成果汇交,国家将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体系。数据库成果及时提供部相关司局、单位和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三、主要成果主要成果包括基础成果、统计成果和分析成果三类:(一)基础成果。包括正射纠正影像数据、地类变化监测成果。(二)统计成果。基于基础成果进行汇总统计形成的数据成果。(三)分析成果。根据相关管理需求,结合其他调查监测成果、管理数据和

22、社会经济数据,通过分析提取形成的各类数据集及分析报告。四、任务分工(一)总体任务分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按照“统一总体设计、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影像保障、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管控、统一成果汇交”的要求,推动全国监测工作整体开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生产数据分发、技术培训、质量检查评价、数据汇集等工作,并按需开展成果分析与服务。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负责提供监测底图,交由牵头单位向各承担单位分发。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负责遥感影像采集分发、冰川及常年积雪监测和室外滑雪场监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承担监测成果统计分析,重要地

23、理单元划定规则制定及部分区域划定工作。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等单位分工承担正射影像纠正、地类变化信息提取等工作。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承担监测成果质量抽查评价工作。(二)任务区域划分。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等单位具体分工见下表。任务区域划分表承担单位任务范围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天津、山西、江苏、湖南、贵州、陕西、新疆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广东、西藏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内蒙古、安徽、福建、山东、四川、甘肃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江西

24、、海南、宁夏部重庆测绘院重庆、青海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广西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北京、辽宁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湖北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河南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云南(昆明、保山、昭通、丽江、楚雄、大理、德宏、怒江、迪庆)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云南(曲靖、玉溪、普洱、临沧、红河、文山、西双版纳)五、进度安排6月10日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将基础数据陆续分发至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完成技术方案制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7月10日前,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完成覆盖全国的卫星影像采集,并分批推送至各监测任务承担单位。7月31日前,各任务承担单位完成地

25、类信息提取任务,并将成果汇交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陆续按需提供应用。8月31日前,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完成成果质量抽查评价,分批将错误图斑提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任务承担单位完成整改工作。9月30日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完成最终监测成果的汇集,并根据需要开展成果提供与分析应用。11月30日前,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完成冰川及常年积雪监测任务,将监测成果汇交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2月31日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根据监测成果和信息中心提供的管理信息,陆续完成统计分析,形成各专题报告。六、实施保障(一)技术保障。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组

26、织编写监测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等。监测任务承担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方案,细化技术要求和作业规程。监测单位应具有承担监测任务的专业技术能力,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责任落实到位,保障体系运行有效。加强业务培训、技术交流和指导;同时,对所需的软硬件设备进行保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质量保障。监测任务承担单位要建立完善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要求。鼓励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监测成果质量。(三)安全与保密。监测工作过程中,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保障与应急预案,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

27、产知识教育培训,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和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对在监测中所获得和使用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必须认真落实保密管理各项要求,严格成果安全保密关键环节的管理,并对涉密资料使用与管理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和保密形势与防范知识技能培训,切实树立并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确保数据安全,不出现失泄密问题。附件2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实施方案为做好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依据2023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最新的相关专题资料,结合实地调查等工作,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见附表1,其他城市、建制镇可参照执行,同步开展)组织开展

28、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掌握城市建设总量、用地结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等情况,支撑城市建设用地细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城市体检评估和用途管制等国土空间治理工作。二、监测内容与范围(一)监测内容。监测工作以土地利用现状为依据,在变更调查成果地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地类,并确定监测要素的空间位置、占地范围、面积(长度)、相关属性等。主要包括以下监测要素: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要素序号目标监测要素1住宅情况商品房(地上)、保障性住房(地上)2就学教育情况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幼儿园3医疗情况医院(含方舱医院)、社区卫生服务设施4社会福利情况养老设施、儿童社会福利设施、

29、残疾人福利设施5文体活动情况文化艺术场馆、社区文化活动设施、体育场馆(含独立足球场)6交通情况高速公路服务区、轨道交通站点(地铁站)、对外交通场站、公共交通场站、地上公共停车场(停车楼)7公用设施情况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消防站、邮政局(所)、供热厂8公园与绿地情况公园、绿地、广场9殡葬设施情况殡葬设施10水利设施情况水电站11城市安全韧性情况城市内涝积水点、地上应急避难场所12室外滑雪场情况室外滑雪场(含附属设施)13水域、交通网络情况河湖(含大型水库)岸线、河渠结构线,铁路(含高速铁路)、公路(含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匝道中心线14建筑情况单体建筑的高度、占地面

30、积、建筑总面积15城市更新情况新增城市更新改造用地以上第一至第十项监测内容,在变更调查地类二级类下,按监测要素细化确定三级地类,以监测要素名称命名,同时,确定监测要素的空间位置、占地范围、面积、相关属性等。第十一至第十五项确定监测要素的空间位置(范围)、面积(长度)、相关属性等(见附表2)。各地可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一步拓展监测内容,向国家提交成果时,按国家要求的监测内容进行提交。(二)监测范围。监测范围根据需要分为全域范围和城区工作范围两类。全域范围指城市行政区域为监测范围。城区工作范围指按照城区范围确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划定的城区范围和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确定的城市(201,不含县级

31、市和县)范围的并集。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进行“城区”相关统计分析工作时,仍按照规程执行。全域范围采集的内容包括: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方舱医院,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热厂,殡葬设施,轨道交通站点(地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水电站,河湖(含大型水库)岸线、河渠结构线,铁路(含高速铁路)、公路(含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匝道中心线,室外滑雪场(含附属设施)。其余监测要素在城区工作范围内采集。三、任务安排2022年已经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城市,依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2023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最新的相关专题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将2022年城市国

32、土空间监测数据中相关监测要素的现势性更新到2023年。同时,按照本方案要求,采集增加的监测要素,核实完善国家下发的滑雪场范围、相关属性等信息。城市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采集工作于2024年底前完成。2022年未开展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城市,依据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2023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最新的相关专题资料,结合实地调查,采集本方案要求的监测要素,同时,核实补充国家下发的滑雪场范围、相关属性等信息。水域网络、交通网络在2020年地理国情监测水网和路网数据基础上更新采集相关监测内容。城市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单体建筑采集工作于2025年底前完成。四、工作内容与要求(一)遥感影像

33、收集与正射处理。收集时相为2023年、1米或者更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遥感影像、倾斜摄影影像等,综合分析选择时相较新、分辨率更优的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图,用于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国家统一提供正射纠正后的1米或2米分辨率,时相为2023年4-6月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二)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涉及民政、统计、应急、教育、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体育等行业,现势性为2022年1月1日之后的专题资料、POl数据,结合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城市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成果,为确定各类监测对象空间位置、占地范围和属性做参考和指引。(三)监测内容采集。以2022年度国土变

34、更调查成果为底图,以收集的资料为指引,套合最新遥感影像,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实地调查,确定相关监测内容的位置、占地范围和相关属性等。具体要求如下:一是对于有独立用地的监测要素,监测时实地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地类二级类一致的,在变更调查成果底图上进行细化采集,矢量化相关位置和范围,并标注相关属性;监测时实地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地类二级类不一致的,在单独图层上进行采集,矢量化相关位置和范围,并标注相关属性,同时,按照国土变更调查外业举证相关要求进行举证。二是对于没有独立用地的监测要素,以单独图层表示其矢量位置,并标注相关属性。三是对于相关部门权威资料可以表明相关属性的,可以直

35、接使用;对于无权威资料或相关资料不能表明相关属性的,要结合外业实地调查确定相关属性。四是对于监测时实地原有监测要素改变为不需要监测的要素,对其范围进行标注,以单独图层表示其矢量位置。五是水域网络、交通网络只更新河湖(含大型水库)岸线、河渠结构线,铁路(含高速铁路)、公路(含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匝道中心线。六是室外滑雪场相关情况根据国家下发的矢量范围为指引,结合管理资料和实地调查,进一步确定其范围及相关属性(相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国家下发的范围,组织监测本行政区域内的室外滑雪场情况)。(四)质量控制。按照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开展质量控制,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监测作业单位

36、负责监测成果质量的“两级检查”,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测成果的验收,确保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国家负责质量抽查等工作。(五)数据成果汇交。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要求组织完成数据成果汇交,国家将数据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体系,并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等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六)监测成果汇总分析。根据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成果,各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满足不同层级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等工作需要。(七)监测成果应用。各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监测成果全面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中。五、主要

37、成果(一)基础成果。按照统一要求,通过整合、采集、细化与更新形成的空间数据成果。各地制作的正射纠正影像数据。(二)统计成果。基于基础成果进行汇总统计形成的数据成果。(三)分析成果。根据业务管理需要,结合其他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形成的数据成果和报告。六、进度安排6月15日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完成技术方案制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7月20日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陆续分发基础数据至相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10月31日前,各地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技术培训,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开展监测工作。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完成质量核查与验收,按照完成一个提交一个的原则,将成果汇交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8、11月30日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完成质量抽查和成果汇集,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完成监测成果的汇总分析及与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的整合工作。12月31日前,相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室外滑雪场成果汇交至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七、实施保障(一)组织保障。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负责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相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负责监测成果的汇总分析及与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整合,国土调查云保障等工作。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并开展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按要求汇交监测成果,具体监测工作由城市、县级自然资源

39、主管部门承担,省级层面经费保障较好的省份,也可以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二)技术保障。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要求,组织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承担单位要充分应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完善所需的软、硬件环境,提高监测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工作高效开展。切实加强过程管控,数据的获取、生产,监测成果的内容、形式和质量等,要符合国家相应的技术要求,确保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三)安全生产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生产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要强化保密管理工作,增

40、强保密意识,完善保密管理制度,落实保密规定,强化人员保密培训,杜绝出现失泄密问题。附表:1.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名单2.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内容附表1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名单省份数量城市名称北京1北京天津1天津河北11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山西11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内蒙古9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巴彦淖尔、乌兰察布辽宁14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葫芦岛吉林8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黑龙江12哈尔

41、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绥化上海1上海江苏13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浙江11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安徽16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铜陵、安庆、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六安、亳州、池州、宣城福建9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江西11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鹰潭、赣州、吉安、宜春、抚州、上饶山东16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薄泽省份数量城市名

42、称河南17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溪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湖北12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鄂州、荆门、孝感、荆州、黄冈、咸宁、随州湖南13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广东21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广西14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海南3海口、三亚、僧州重庆1重庆四川18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广元、遂宁、内江、

43、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贵州6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毕节、铜仁云南8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丽江、普洱、临沧西臧6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陕西10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甘肃12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天水、武威、张掖、平凉、酒泉、庆阳、定西、陇南青海2西宁、海东宁夏5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新疆4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吐鲁番、哈密合计296附表22023年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内容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监测范围备注编码名称名称名称00湿地红树林地全域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沿海

44、滩涂内陆滩涂沼泽地盐田0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02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03林地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04草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05商业服务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06工矿用地工业用地采矿用地07住宅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商品住房(地上)城区独立用地的细化,非独立用地的单独图层表示,并标注相关属性。保障性住房(地上)农村宅基地全域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科教文卫用地文化艺术场馆城区独立用地的细化,非独立用地的单独图层表示,并标注相关属性。高等院校全域独立用地的细化,非独立用地的单独图层表示,并标注相关属性。中等

45、职业学校全域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监测范围备注编码名称名称名称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城区幼儿园医院方舱医院全域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城区养老设施社区文化活动设施体育场馆(含独立足球场)儿童社会福利设施残疾人福利设施公用设施用地消防站城区自来水厂全域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城区邮政局(所)供热厂全域公园与绿地公园城区细化,并标注相关属性。绿地广场09殊地特用殡葬设施全域细化,并标注相关属性。10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全域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轨道交通用地轨道交通站点(地铁站)独立用地的细化,非独立用地的单独图层表示,并标注相关属性。公路用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细化,并标注相关属性。城镇村道路用地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交通服务场站用地对外交通场站城区细化,并标注相关属性。公共交通场站公共停车场(地上)公共停车楼(地上)农村道路全域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面全域2022o三三m三0湖泊水面全域来源于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杳成果。水库水面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监测范围备注编码名称名称名称坑塘水面沟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