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是时候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赏析:《是时候了》.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诗歌赏析:是时候了文/王栩(作品:是时候了,作者:沈泽宜、张元勋,1957年)原文:(一)是时候了,年轻人放开嗓子唱!把我们的痛苦和爱情一齐都泻到纸上!不要背地里不平,背地里愤慨,背地里忧伤。心中的甜、酸、苦、辣都抖出来见一见天光。让批评和指责急雨般落到头上,新生的草木从不怕太阳光照耀!我的诗是一支火炬烧毁一切入世的藩离,它的光芒无法遮拦,因为它的火种来自“五四”!(二)是时候了。向着我们的今天我发言!昨天,我还不敢弹响沉重的琴弦。我只可用柔和的调子歌唱和风和花瓣!今天,我要鸣起心里的歌,作为一支巨鞭,鞭笞死阳光中一切的黑暗!为什么,有人说,团体里没有温暖?为什么,有人说,墙壁隔在我们中间为什
2、么,你和我不敢坦率地交谈?为什么?我含着愤怒的泪,向我辈呼唤:歌唱真理的弟兄们快将火炬举起为葬阳光下的一切黑暗!读是时候了这首诗,当可读出内在情感在长期抑压下喷薄而出的释放。这种释放以真情建基,却不脱单纯之本色。真情和单纯可观照出诗人的纯良与稚朴,它们构建出诗人有如白纸般的诗心,由此生发出不谙世事的人格,并且在这样的人格驱动下,奔泻出试图唤醒一代人的振聋发瞧的声音。这样的声音不脱书生意气的窠臼,然而,其内在的挣扎与悲愤却延续了“诗言志”的精神底色。这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当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苍白乃至于黑暗,诗歌率先成为刺穿黑暗、激昂人心的号角也就突显出这一文学形式对大众的激励功用。所以,有
3、着书生意气色彩的诗人毫不掩饰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哪怕其认知在尽情倾吐后会面临随之而来的灾难(不可否认,这也是中国文人因言获罪后难以挣脱的人事经历),那一腔热血也要伴同激扬的文字成为不容抹煞的历史的丰碑。这座丰碑承载了诗人的自信。尽管自身有着书生般的柔弱,涌动在诗人心底的诗句却重如千钧。诗里有不平,有愤慨,还有忧伤,它们集聚成那个叫做“痛苦”的无形的物质,抑压着年轻人想要高声歌唱的热望。只是,热望遭到抑压便隐忍在痛苦的主导下,不敢发声,不敢倾诉。一遇痛苦有了挣破束缚的契机,犹如黑暗里的一束光,进而成为对大众的召唤和宣告。大众,在是时候了这首诗里,以“年轻人”作为具体的表征,宣告了同年轻人相类的一种
4、活力的迸射。抑压的越久,发声的热望越发强烈。当契机来临,就是“年轻人/放开嗓子唱”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诗人难抑内心的激动,高声鼓舞着年轻人们把“心中的甜、酸、苦、辣/都抖出来/见一见天光。”“天光”寄寓着诗人的希望,唯有在天光下,心中的五味才会被照鉴的真切。真切是诗人坦陈心迹的表现,这种表现并非将个人的痛苦无端地宣泄,而是蕴含了精神底蕴的诉求。“五四”精神即是时代心声在诗作里的展露。诗人毫不讳言自己写下的诗是烧毁一切人世藩篱的火炬,而它的光芒则是对“五四”精神的延续。精神是不灭的火种,虽然如“新生的草木”般脆嫩,却“从不怕太阳光照耀!”诗人用照耀世间的阳光隐喻出一幅光线强烈的景致,它足以形成
5、“人世的藩篱”,让阳光成为世间唯一的发光体。诗人的自信在于,阳光下,还有不灭的精神在熊熊燃烧。这是阳光无法遮拦的火炬,是诗人用真情向人们倾诉的诗歌,它宣告了“五四”并未远去,“五四”精神也并未受到漠视和湮灭。在属于“我们的今天”这个时候,诗人用“我”的声音发言。“我”是诗人真实自我的投射。弃绝了用“柔和的调子歌唱和风和花瓣”的昨天的“我”,今天的“我”,“要鸣起心里的歌/作为一支巨鞭/鞭笞死阳光中一切的黑暗!”诗人不再伪装自己,歌唱言不由衷的颂赞,不再于有所畏惧的昨天,“弹响沉重的琴弦”。诗人着眼于“今天”这个时候,用一连串“为什么”发出了对人性的一系列拷问。那些拷问实则暗藏了生活中众所周知的答案。没有温暖的团体,隔在我们中间的墙壁,不敢坦率交谈的你和我,这些每个人都置身其内的生活现状,在诗人的拷问下,揭示了一个时代常态化的生活,它无涉勇气,而关乎良知的生发。良知让诗人的愤怒在“是时候了”这个契机来临之际,用尽全力都要表达自己被抑压许久的发自自我的声音。这同时也是“我辈”的声音。在诗人看来,“我辈”是一切对真理践行歌唱的弟兄们。它区分出一种光明和黑暗的边界,同时,又是诗人的一个自信。自信自己向“我辈”的呼唤,必将得到“歌唱真理的弟兄们”的响应。因为,唯有相信真理的人们,才会有“将火炬举起”的信念,“为葬阳光下的一切黑暗!”(全文完。作于202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