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程(微课版)》-教案全套王桃兴第1--8篇书法概论---书法作品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程(微课版)》-教案全套王桃兴第1--8篇书法概论---书法作品欣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程章节名称第一篇书法概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书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及书法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提升个人品格修养。通过汉字识字和书写训练,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了解学习书法的意义。掌握学习书法的方法重点难点1 .书法基本理论2 .汉字识字和书写训练教学环节时间分配2课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多媒体授课内容:第一课书法简述一、书法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和演变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文字就有了文字的书写,也就有了书法史的开端。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刻画符号。汉字从图画、刻画符号到基本定型,由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一一甲骨
2、文,经大篆到小篆,再由篆而隶,后来发展为楷书、行书、草书。书体与文字同步并进,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一一书法,便也在这个过程中萌发了。1.先秦及秦代书法甲骨文、大篆、小篆是汉字中最古老的字体,通常称为“古文字”。甲骨文是目前我国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因其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见图1-1)O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遗址出土,它蕴含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与章法。金文是大篆的一种,以西周青铜器铭文为代表。西周金文多为铸刻,且大多出现在礼器上,制作考究,保留了较多的书写笔意。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刻在十个石鼓上,每一石鼓上刻有一首四言古诗(见图1-2)0石鼓文
3、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自唐代初年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后,历来备受推崇。2 .汉代书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期,兴盛于汉代。西汉时,隶书已演变成熟,由古隶向今隶演变。隶书到了东汉时已发展为高度完美成熟的一种书体。东汉树碑之风盛行,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刻。东汉隶书气象恢宏,法度严谨,风格多样。汉代隶书除碑刻外,书于竹木简牍上的汉简隶书亦蔚为大观,典型的有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湖南马王堆简书及甘肃的居延汉简等。行书、楷书在汉代也已萌芽。史传颍川刘德升创造了行书。西汉的帛书和竹简有许多字形趋于方正,笔画有楷书笔意。此后,书中楷体的成分增多,为楷体的独立成形打下了基础。3 .魏晋南北朝书法魏晋南北朝是
4、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中国书法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篆、隶、楷、行、草五体渐趋完善,书法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出现了钟繇及王羲之、王献之(代表作中秋帖,见图1-3)父子(世人称“二王”)等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的杰出书法家。南朝书法继承东晋风气,受“二王”书风影响颇大。北朝书法以雄浑恣肆、古拙朴茂为主,形制有墓志、碑刻、摩崖、造像题记等,尤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世称“魏碑”“北魏体”。4 .隋唐五代书法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隋代虽历时短暂,但在书法上融合南北,为唐代书法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初唐时,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家”继承“二王”风范,各有专擅。中晚唐时期的楷书家颜真
5、卿、柳公权对书法进行了创新,使唐代楷书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巅峰。行书方面,初唐的李世民、陆柬之皆有较高造诣。中唐的李邕是唐代倾注全力于行书的大家。草书方面,初唐孙过庭师从“二王”,尤精草书,所撰书谱精辟独到,书文并茂,是后世学习今草的绝佳范本。唐代草书以中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张旭、怀素为其代表人物,世称“颠张醉素”,被公认为“草圣”。篆书方面,以唐代李阳冰的成就最高,其得秦李斯笔法而能开合变化。李阳冰曾言:“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言也。”其代表作有三坟记城隍庙碑等。唐末五代时期的杨凝式,书风奔放奇逸,破唐人窠臼,开宋人尚意书风之先河。5 .宋元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人
6、书法虽在楷书上不及唐人,然以行草胜,借书法表现哲理、学识、性情和意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后世推崇,被称为“宋四家”。元代是复古晋法且以复古为革新的时代,以赵孟)其、鲜于枢、康里、杨维桢等为主要代表。6 .明清书法明代书法,承宋元之势,帖学盛行。明初书法成就首推“三宋”“二沈”。“三宋”指宋克、宋璇、宋广,均以草书见长。“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松江华亭(今上海金山)人。明代中期书法以“吴门书派”为代表。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书法成就最为杰出。明代中期以后称雄书坛的“四大家”之一董其昌集帖学之大成,成就最著。明末清初书坛代表书法家有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清代前期,康
7、熙好董(董其昌),乾隆喜赵(赵孟)瑛),于是董其昌、赵孟的书风天下风靡。清代中期以后,帖学衰落,碑学大兴。清代碑派书法,金农、伊秉绶、邓石如鼎足而三,冠冕群流。7 .近现代硬笔书法西方钢笔在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使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毛笔逐渐退居“二线”,引发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革命,产生了现代硬笔书法。硬笔书法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水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其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的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广泛等特点。当代著名的硬笔书法家有梁鼎光、庞中华、吴玉生、顾仲安、黄继成、钱沛云、沈鸿根、张秀、田英章、卢中南等。二、五种常见书体中国书法,历史悠久。黄
8、帝时期始作“六文”,秦时兴用“八体”,唐代盛行楷、行、草,每一种书体都在运用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魏晋以来,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变化,形成了篆、隶、楷、行、草五种常见书体。1 .篆书狭义的篆书主要指大篆(见图1-4)和小篆(见图1-5)O篆书变体极为繁杂。大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风格浑厚朴茂,结体绚烂多姿。大篆有两种:一种叫钟鼎文,另一种叫籀文。小篆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大篆籀文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而且有规可循,是识篆与了解文字本义的重要途径。小篆发展到清代,
9、线条变粗,而且有笔画粗细、顿挫、迟速、轻重、方圆的变化。小篆的另一个分支是汉篆,体格近方,笔法稍掺隶意,入印的篆书更为方折,又称缪篆,亦称摹印篆。2 .隶书隶书(见图1-6)亦称汉隶,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始于秦,盛于汉。3 .楷书楷书(见图1-7)又叫真书、正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盛于唐。到唐代时,楷书无论是笔法还是结构都达到丰富、完美的程度。楷书直到今天依然被人们所重视并使用。4 .行书行书(见图1-8)始于汉末,盛于晋,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行书写得比较规矩且近于楷书的叫行楷,图1-7楷书写得比较流
10、动且近于草书的叫行草。行书既易于辨认,书写时又方便快捷,颇受人们喜爱。5 .草书草书(见图1-9)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始于秦汉年间,其特点是笔画有波磔,但无牵连;今草书体连绵且笔意奔放;狂草又称为大草,书写速度比今草更快,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唐代张旭、怀素皆以狂草名世。第二课学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书法的意义通过学习书法,我们可以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十分重要。学习书法可以练就一手规范、正确、美观的汉字。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它对塑造个人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在某种程度上,字又是人们学识
11、、能力、修养的一种标志。不少人因字而得福,故日:“学好书法,终身受益,利在眼前,功在千秋。”学习书法,可以克服浮躁心理,陶冶情操,培养沉着、稳重、认真的办事能力,还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学习书法,需要作风严谨,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手脑并用,凝神静思。学习书法,能让一个人通过练就的好字、好品德影响自己及身边人。二、学习书法的方法学习书法要掌握基本技法,如书写姿势、笔法、点画、结构、章法等,这些都很重要。学习书法时,基本笔画要笔笔到位,进而以偏旁部首为基准,学习结字,而后学习章法。学习书法,自古以来最为有效的方法是临摹碑帖。学习书法,先学楷书,学习楷书一般先学习颜体,而后遍临多家。临摹练习要选名
12、帖,在帖中选好字,认真临摹。练习时要做到“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即先专一帖,从中选好字,对每个好字先套写50遍、临写20遍,以达到像的效果。这样的书法练习可以使初学者所书写的汉字一下子达到高标准的状态,并建立学习者的高度自信。这种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被证实是非常有效的。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者既要能写出漂亮的字,也要学养有素。学养指学问和修养,它包括知识、文学、艺术的修养,以及个人的品德、气质、情操等。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广、越深厚,他的艺术品位也会越高。1 .辨别5种字体课堂讨论2 .简述学习书法的意义。3 .学习书法的方法有哪些?课程章节名称第二篇毛笔书法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毛笔
13、书法所需的书写工具,掌握毛笔书法的书写方法,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了解书法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激发爱国热情。重点难点1 .书写工具2 .毛笔书法的书写方法教学环节时间分配4课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多媒体授课内容:第一课毛笔书法的书写工具一、毛笔1.毛笔的分类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可知,毛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当时的毛笔在形制上与现在不尽相同。古今毛笔虽有差异,但其主要组成部分大致相同。一支毛笔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笔头和笔杆。有的毛笔在笔杆上端镶有用于挂笔的“挂头”,在下端镶有联结笔头的“笔斗”。毛笔的特性集中反映在笔头上。根据笔头的大小,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斗笔、
14、短锋、长锋、屏联、楂笔等多种类型,如图2-1所示。学习书法,能让一个人通过练就的好字、好品德影响自己及身边人。毛笔笔头选用兽毛制成,兼有柔性和弹性。毛笔笔头可用不同的兽毛制成,用羊毛制成笔头的毛笔叫作羊毫笔,用黄鼠狼毛制成笔头的毛笔叫作狼毫笔,用兔毛制成笔头的毛笔叫作兔毫笔。人们又把用各种兽毛制成的毛笔归纳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三大类。毛笔笔头呈圆锥状,位于中心的一簇毛长而尖,透明发亮,叫作“主毫”,周围一层较短的毛叫作“副毫”。根据主毫的长度,毛笔又分为长锋笔、短锋笔和中锋笔三种。2 .毛笔的产地和评价我国毛笔的产地很多,主要的产地是浙江的湖州和安徽的宣城。评价毛笔质量优劣,主要是看它的笔
15、头。好的笔头应具备“尖”“齐”,圆,“健”四个特点:尖,是指笔锋尖锐如锥;齐,是指组成锋尖的所有毛端平齐,没有长短参差之状;圆,是指笔头腹部圆浑饱满,没有凹凸不平的情况;健,是指笔锋富有弹性,笔毛铺开弯曲后易收拢,能挺直。另外,笔斗正、笔杆直,也是一支好毛笔应具备的特质。3 .毛笔的选用在选用毛笔时,除了要注重毛笔本身的质量以外,还要根据书写需要及使用纸张来选择。一般来说,写大字应选用大楷笔,写小字应选用小楷笔。要使写出的字表现得棱角分明、刚劲挺拔,宜选用硬毫笔;想表现得丰满圆润、质朴浑厚,宜选用软毫笔。用软性纸书写,适宜选用硬毫笔;用硬性纸书写,适宜选用软毫笔。但是,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
16、绝对的。初学书法,对毛笔的质量无须苛求,只要基本符合书写要求即可。平时练字,一般使用长锋羊毫大楷笔,以书写边长为34厘米的楷书为宜。由于用软毫笔运笔书写难度比较大,运笔中的病笔也容易暴露。因此,坚持用长锋羊毫练字,从难要求,并注意纠正运笔中的错误,不仅有利于掌握运笔方法,也有利于练出笔力。新的毛笔在使用前,应用温水将笔头全部泡开。每次使用后,要将笔用清水洗净,并用手指自笔头根部至笔尖,顺着将笔头中的水分挤干,如图2-4所示;同时,将笔头理成如新笔样的圆锥状;最后,将毛笔悬挂起来,让它自然晾干至蓬松。-*欧1 .墨的品种国用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墨书了。不过,那时候用的墨是一种天然石
17、墨。我国人工制造的烟墨约始于汉代。墨的品种很多,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油烟墨,一类是松烟墨。2 .墨的品评品评墨的质量也有一定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质地坚细,色泽黑亮,胶性适中”十二个字。(1)质地坚细的墨,轻轻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磨出的墨汁比较细洁。(2)在色泽黑亮的墨中,以黑中泛紫光的为最好,纯黑、青黑的次之。(3)胶性适中,是指胶质不得过重或过轻。胶质过重,磨出的墨汁粘笔;胶质过轻,磨出的墨汁不浓。3 .墨的选用初学书法,不必选用上好的墨。在平常练字时,除用普通的松烟墨或油烟墨外,也可用成品墨汁。三、纸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没有纸的时代,文字是记载在其他物体上的。造纸术发明于西汉
18、时期,东汉时期的蔡伦进行了改进。纸的发明对书法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笔书法对用纸是有一定要求的。理想的书法用纸,应具备洁白、细致、柔软、易吸墨渗化等基本特性。产于安徽宣城的宣纸(见图2-6),由檀树皮制成,纤维细长,拉力较强,既洁白细致,又易吸墨渗化,因此历来被认为是最佳的书法用纸。浙江、福建等省也生产宣纸。除宣纸外,南方的皮纸、北方的迁安纸等,也具有宣纸的基本特性。宣纸有生宣、熟宣两大类。生宣吸水力强,易吸墨渗化,比较适宜书写行书和草书。熟宣的吸水力弱于生宣,也不如生宣易吸墨渗化,比较适宜书写楷书和隶书。宣纸还有单宣、夹宣之分。单宣较薄,夹宣较厚。书写大字用夹宣比用单宣好。宣纸怕潮湿、
19、曝晒、虫蛀,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存放时应加上一些樟脑丸之类的驱虫物,同时最好将纸平放或卷放,尽量少折叠,避免受压。只要保管适当,宣纸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保存时间越久的宣纸,其性能越好,所以,古宣纸是十分珍贵的。四、砚砚和墨是分不开的,当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墨时,砚也同时问世了。砚也称“砚台”“砚池”等,如图2-7所示。按照制砚的材料,砚可以分为石砚、砖砚、瓦砚、瓷砚、漆砚等。人们最常使用的是石砚。石砚的质量主要以石质的优劣来评定。一方好的石砚,应该质地坚实、细腻、滋润,使用起来易发墨、不挫墨、不粘墨、吸水率低。所谓易发墨,是指研磨起来下墨快,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磨出富有光泽的浓黑墨汁;所谓不
20、挫墨,是指研磨下来的墨汁细洁,少渣滓;所谓不粘墨,是指墨汁不会粘牢砚面,容易洗去;所谓吸水率低是指磨好的墨汁在砚面上自然消耗慢,停留时间长。上乘的制砚石材有广东的端石、安徽的歙石、山东的鲁石、甘肃的洪石等,以这四种石材制成的砚分别称为端砚、歙砚、鲁砚、洪砚。此外,出自山西绛州的用泥沙烧制而成的澄泥砚,历来被列为名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能用一方名砚写字当然很好,但对初学者来说,一方普通的石砚就够用了。砚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方形的、圆形的,还有各种不规则形状的。砚中用于磨墨的平写毛笔字的姿势分为坐着写和站着写两种。第二课毛笔书法的书写姿势坐着写字时,姿势的基本要求是: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头
21、正,头部要端正,微向前倾,双眼与纸面保持3035厘米的距离。切忌歪着脖子,或把头低下去与纸面靠得很近。肩平,双肩要自然放松,保持平衡,切忌一高一低、一前一后。身直,身体要坐得笔直,腰杆要挺直,胸部与桌沿保持一拳大的空当。切忌曲背弯腰和胸部紧贴桌沿。臂开,双臂要自然地左右舒展放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肘部转弯处的角度不小于90。切忌双臂紧靠两肋。足安,双足左右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自然地脚踏地面。切忌双足直伸,或一前一后,或两腿交叉地相互搁置。二、立书姿势站着写字时,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身躬、臂悬、足开。身躬,腰部稍弯,身体呈前俯状。臂悬,执笔的右手至腕、肘全都离开桌面。足开,双足左右前后分开,右足
22、稍前,左足稍后,前后保持约一个肩宽的距离。第三课毛笔书法的执笔法一、毛笔执笔的要领关于如何执笔,由于古今生活习惯的变化和每个人在艺术实践中的认识不同,故古代书法家对执笔方法有多种不同的主张。不管哪种执笔法,都应符合手腕的生理特征和用笔规律,做到既“稳”又“活”。所谓“稳”,就是笔管在手中要稳定;所谓“活”,就是笔要灵活自然。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掌握“指实掌虚、管直腕平、松紧适度、高低相宜”这四项执笔要领。1 .指实掌虚指实,即五指齐力,力聚管心;掌虚,即手掌空虚,形同握卵。实践证明,指实就能稳定,掌虚就能用笔灵活。要做到指实掌虚,最好采取人们常用的五指执笔法(见图2-8)O五指执笔法,也称五
23、字执笔法,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撅(y。):用大拇指的第一节中部按在笔管的内侧,大拇指向外产生作用力。押:约束的意思,用食指第一节前端紧贴在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指内外相对配合,捏住笔管,有利于由外向内运笔。钩:用中指的第一节勾在笔管的左外侧,有利于中指从前侧朝掌心方向运笔。格:挡住的意思,用无名指指甲根部挡在笔管的右内侧,有利于无名指从掌心朝左前方运笔。抵:垫着、托着的意思,因为无名指力量较小,小指便抵托在无名指的下面,给它辅助的作用力,使五指力量均衡。这样,五根手指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对立而统一地作用于笔管上。2 .管直腕平管直,指笔管与纸面垂直;腕平,指手腕与纸面平行。晚清时期,康有为
24、说:“欲用一身之力者,必平其腕,竖其锋,使筋反纽,由腕入臂,然后一身之力得用焉。”因为管直则锋正,锋正则能够“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有利于用笔四面势全、八方出锋;腕平则肘自然提起,这样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3 .松紧适度执笔要不松不紧,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写大字或初学写字时执笔宜紧些,但不能过紧。执笔过紧,则指死腕僵,转换不灵,甚至发抖;执笔过松,则运笔无力。唐代书法家张旭给颜真卿传授笔法时说:“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世传王献之幼年练字,其父王羲之从身后突然抽取他手中的笔,竟没有抽动。不少人常以这个故事作为传授笔法的要诀。4 .高低相宜执笔高低可根据字的大小和不同字体灵活调整,并
25、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写大字执笔宜高些,写小字执笔宜低些;写行书、草书执笔宜高些,写楷书执笔宜低些。不过,执笔太高则力度不够,执笔太低则运转笨拙。二、运腕的方法书法艺术的形象、神采、韵味等微妙的表现,没有丰富多变的技巧和方法是不可能体现出来的。对于手中的笔,只有做到驾驭自如,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在纵横挥洒的书法创作中,仅靠手指的巧妙运用就显得不足了,只有充分发挥手腕及臂、肘的作用,才能适应书写的需要。元朝的郑杓在衍极中写道:“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就是说,写方寸以内的小字,基本上靠指运笔;写方寸以上的中字、大字,要靠腕、肘并举。指与掌要相对稳定
26、,腕与肘应当巧妙变换。运腕的方法主要有枕腕、提腕和悬肘三种,如图2-9所示。第四课毛笔书法的章法章法是书写者对书法作品创作的总体思考与安排,钢笔书法也要讲究章法。1 .幅式(1)条幅:横窄,竖长。作品左右两边留空白较窄,天地头留空白稍宽些,呈纵势竖写。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2)横幅:上下窄,左右长。横写竖写均可,以横写为多见。此幅式的天地头较窄,左右两头稍宽。(3)对联:即两个小条幅相对联语,右为上联,左为下联,通常为单行,如字数多也可以为双行或多行。单行落款在外侧;两行以上分长短句,上联从右向左写,下联反之,落款在内侧。(4)扇面:有折扇、圆扇两种,折扇较常见。单行横写可从左到右,也可从右
27、到左。多行竖写一般从右到左。圆扇可横写也可竖写,多见竖写,方向为从右到左。2 .行列格式(1)横竖都成行:字体端正,结构严谨,字距行距相等,给人以整齐、美观、大方的感受。(2)竖成行,横不成行:行距大于字距,适合条幅竖写,字大小错落,每个字与其上下左右的字要协调。(3)横成行,竖不成行:字距小于行距,适合横幅。以上(2)(3)两种格式对于扇面的幅式都较适宜。3 .落款落款一般在作品的后面,字号要小于作品的主题字的字号。落款的字要与正文协调一致,印章的大小要与落款字的大小相协调。用钢笔写横幅,如从左到右书写,落款要在右下,款章要在右边线偏左。课堂讨论课程章节名称第三篇毛笔楷书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毛
28、笔楷书的用笔要点,掌握楷书书法的书写基础。了解基本的楷书结构和书写原则及毛笔楷书大家的书写特点,在练习中培养平稳的心性。重点难点3 .楷书结构4 .楷书书法的书写基础教学环节时间分配4课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多媒体授课内容:第一课毛笔楷书的用笔一、用笔的基本方法1.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分为主毫和副毫。主毫又称主锋或中锋;副毫又称侧锋或偏锋。书法要体现笔画的立体美,就必须用中锋行笔。中锋行笔就是使笔头的中心锋芒尖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线上,即古人所说的“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行笔书写出来的笔画墨匀圆润,具有立体质感。所以,古人笆重光在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
29、劣。”中锋行笔是学习书法最根本的法则,中锋行笔如图3-1(a)所示。与中锋相对的是侧锋。所谓侧锋行笔,是指运笔时,毛笔的笔尖主锋不在汉字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而是偏向一旁或一侧。侧锋行笔如图3-1(b)所示。用侧锋写出的笔画扁平浮薄,墨迹不匀,初学者要尽量避免。中锋与侧锋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两种用笔方法。古书有“凡书要笔笔中锋,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具体要看侧锋形成的原因。其一般简述五指执笔法中五根手指的功能和执笔要求。简述五指执笔法中五根手指的功能和执笔要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书写者用笔失控形成的,叫败笔;另一种是书写者有意为之的。后者或由偏转中,或由中转侧,笔画爽健利落,圆厚与活泼相间,
30、这是一种书法美的追求。历代书法家都主张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追求“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艺术效果。2 .起笔与收笔起笔是汉字书写时一个笔画的开始;收笔是一个笔画书写的结束。起笔与收笔是中国书法表现笔法最明显的部位。历代书法家形成大同小异的基本法则,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以藏为主,藏露结合;以逆为多,逆顺相杂。起笔与收笔的用笔如图3-2所示。3.提笔与按笔提笔与按笔是在运笔过程中让笔锋做上下运动,使汉字笔画富有书法美的细与粗、轻与重的用笔技法。汉字的每一笔画,特别是楷书,都要经过多次提笔与按笔才能写成。所谓提笔,就是把已经下按的笔锋向上提起,使原来铺开的锋毫收拢,原来按弯曲的笔锋弹立起来,常常以
31、笔锋的锋尖抵着纸面或离开纸面为表现形式。提笔在楷书笔画书写过程中的起笔和收笔处使用较多;在行书和草书的书写过程中几乎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按笔则和提笔相反,是将毛笔的笔锋向下按,使锋毫根据书写需要适度铺开。运笔过程中的提笔与按笔是书写者根据汉字笔画和字形特点,按照书法美的要求,变化用力的大小,交替使用的技法。提笔与按笔不仅是书写笔画轻重、快慢和深浅的需要,而且是调整笔锋,保持中锋行笔的需要。提笔与按笔的用笔如图3-3所示。4 .方笔与圆笔方笔是指在起笔、行笔和收笔过程中,用提、按、顿、挫等方法使书写的笔画棱角突出、刚劲明快、坚实挺拔的用笔技法,有人又称它为“外拓笔”或“折锋”。具体书写要领是运用
32、腕力,借助毛笔锋毫的弹性,通过提笔和按笔调整笔锋,运行中折方顿角,笔锋不偏离笔画的中线。圆笔相对方笔而言,起笔、行笔和收笔过程中书写的笔画柔和圆润,活泼灵动,因笔锋转弯运行裹锋,又称“内撅笔”。具体书写要领是起笔用裹锋,行笔转弯运腕调锋,不停不滞,笔速均匀,轻提轻按,收笔回转。圆笔与方笔的用笔如图3-4所示。5 .藏锋与露锋藏锋与露锋是从毛笔书写汉字笔画时蕴锋或出锋的角度谈用笔的。古代书法家认为:“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这是从书写效果方面讲的,也就是说,用藏锋书写的笔画含蓄饱满,用露锋书写的笔画刚劲飘逸。具体书写要领是,藏锋逆入起笔,平出运行,回锋收笔;露锋或起笔故意外露笔锋,或逆锋起
33、笔,平出行笔,收笔不回收笔锋。藏锋与露锋的用笔如图3-5所示。6 .转锋与折锋转锋与折锋是指行笔过程中用锋、调锋的两种相对的笔法。转锋的造型是圆笔,折锋的造型是方笔。转与折是从用锋路线和行锋轨迹方面谈笔法;而圆与方是从笔画造型方面谈笔法。7 .用笔的轻重快慢轻与重是从用笔力度方面讲的,快与慢是从用笔速度方面讲的,二者都是对书法用笔节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笔轻与笔重是相对的,轻则笔画精瘦活泼,重则笔画肥厚沉稳。用笔的轻与重都要适度,正如大书法家姜夔所说:“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用笔的快与慢也是相对的,行笔快以求险峻,行笔慢以求稳重。一个笔画之中,往往起笔和收笔稍慢,平出
34、则快;一字之中,往往点快,横竖则稍慢。二、基本笔画的用笔汉字最基本的笔画有五种,即横、竖、撇、捺、点,在此基础上,又有钩、挑、折三种。这八种笔画组合变化,在识字教学中可见二十八种,在书法教学中达五十多种。书法各种笔画的用笔都要遵循用中锋这个最根本的原则,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笔画使用不同的方法。各种笔画的具体写法分别如下。1 .横画横画的一般写法是首尾藏锋,左低右高,二分之一偏右中段略细。横画的用笔可以总结为:低逆入,细平出,高回收,如图3-6所示。2 .竖画竖画在楷书中分为悬针竖(出锋竖)和垂露竖(藏锋竖)两种。悬针竖的写法是欲下先上,逆锋入笔,折锋向右下顿,左挫调锋,向下中锋力行,出锋收笔。垂露
35、竖的起笔、行笔皆同悬针竖,收笔在竖画的末端顿笔向左或者向右回收藏锋。竖画的用笔如图3-7所示。3 .撇画撇画变化较多,有斜撇、竖撇、平撇等,斜敝还分为长撇和短撇。它的起笔和收笔都与悬针竖大致相同,只是行笔取势不同。撇画无论取斜、取直、取平都要中锋运笔,不可因斜而偏。撇画的用笔如图3-8所示。4.捺画捺画主要有斜捺、平捺和反捺三种,用笔如图3-9所示。斜捺、平捺和反捺起笔相同。斜捺和平捺的行笔和收笔部位基本相同,只是取势不同。反捺起笔轻快顺势向右下方力行,收笔时用顿笔回收藏锋。5 .点画点画的用笔特点是在较短的距离之内完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点画是汉字的“精灵”,无论取势还是传情,在汉字用
36、笔、结体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古人说:“点者,字之眉目,全籍顾盼精神。”点画的种类较多,从运笔出锋和藏锋的角度分为出锋点和藏锋点;从取势的角度分为竖点、横点、垂点和斜点。点画的用笔如图3-10所示。6.钩画钩画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竖钩、横钩、竖弯钩、斜钩(戈钩)、心钩、横折弯钩等,用笔如图3-11所示。竖钩起笔、行笔与竖画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竖尽出钩部位。运笔方法是行笔到竖画将尽处驻笔蓄势,略向左下运行,运用顿、挫拔法将笔锋转回少许,再向左侧用力迅速钩出,钩处形如铁钉。其他钩法除取势和钩的方向变化外,运笔方法基本与竖钩相同。7 .挑画挑画在汉字识字教学中叫“提”。运笔方法是下笔逆入稍重稍慢,向
37、下略顿后即转变方向轻快行笔,顺势提笔挑出。其笔画形状与短撇相反,用笔如图3-12所示。8 .折画折画主要有横折、竖折和撇折三种,用笔如图3-13所示。运笔时,下笔和收笔的方法如同横、竖、撇和钩。横折的运笔方法是,下笔如同横画,行笔至折处,向右上方略提笔锋,再向右下方顿笔,然后向左下方挫笔调锋,再做铺毫竖向行笔,其收笔方法如同竖画。竖折的运笔方法是先按竖画下笔和行笔,至折处先提笔锋向左下折,再向右下方顿笔,然后挫笔调锋,铺毫横向平出,其收笔方法同横画。撇折的运笔方法是先按撇画下笔和行笔,至折处先提向左,再向右下方顿笔,稍驻笔调整笔锋,顺势提笔挑出,其收笔方法同挑画。三、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古人
38、用“永”字中的八种笔画作为练习楷书基本功的一种方法。古人认为“永”字“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永”字的笔画,按笔顺有点、横、竖、钩、挑、长撇、短撇和捺,古人用形象的比喻给这些笔画分别命名为侧、勒、努(或弩)、耀(ti)、策、掠、啄和磔(zh6),如图3-14所示。第二课毛笔楷书的结体取势汉字从结构上分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两大类。独体字在古代又叫“文”,如“日”“月,,“水”“火,,等。合体字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在古代又称“字”。从结构形式看,合体字可分为七种,即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形结构。再加上独体字,汉字结构的主要形式有八种。如
39、果进一步结合结构比例细分,汉字常见的八种结构形式又可细分为四十多种形式,如上下结构又可分为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上宽下窄、上紧底松结构;左右结构又可分为左窄右宽、左伸右缩、左右相等结构。所以在练习时,要学会读帖,要观察古人写字时处理结构的匠心。汉字结构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是基本法则只有两点,即重心和分布(一字之中笔画的分布)。重心要平稳,笔画分布要疏密匀称。汉字结构的简释如图3-15所示。要做到重心平稳,必须使汉字结构的大小、高低和主次和谐适度。无论哪种结构形式的汉字,都有着明显的大小、高低和主次对比,如多数汉字是左低右高,又如在一个汉字之中,主笔(长笔画)一般不要超过三笔,否则主次笔画会不和谐
40、,汉字整体就会显得松散无神。疏密匀称是指在一字之中要处理好笔画分布和偏旁搭配的问题。汉字在整体视觉上首先是方正美,而在细微方面又变化无穷,千姿百态,韵味尽展。例如,仔细观察唐楷四大家作品,横不平、竖不直,一字之中相同或相似的笔画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仰或俯,绝不雷同。但无论怎样变化,笔画都匀称分布,一字之中笔画和间白疏密相当的法则始终不变。汉字的方正美还表现在搭配比例上,或左右大小、高低不等,或上下宽窄、紧松不一,或内外开合不同。总之,相让相错、相向相背、覆下承上、里呼外应,尽在搭配比例和谐之中产生。另外,汉字的方正美还在于因字取势,或长取纵势,或短就横势,或斜体斜笔,轴线重心却妙如神工,密藏
41、于字中,凝聚着汉字的形体美。第三课颜体用笔一、横画类横画大致分为长横、短横、左尖横和右尖横四种。长横一般较细,向上微拱。落笔(下笔)逆锋竖落,行笔向右上角运行,收笔以顿回锋。整体看来,左低右高,微微倾斜,但感觉上是平的。短横的写法与长横大致相同,只是在取势和体态上有差图3-16横画的用笔别。取势左低右高,呈平斜状,体态浑厚饱满。左尖横,顺锋起笔,轻快平出,回锋收笔,笔画尾部饱满丰润,常见于多横画的字中。右尖横,逆锋竖落起笔,渐行渐提,收笔提笔出锋,常见于多横画或者横画右侧还有其他笔画的字中,起到让右的作用。上述四种横画的用笔如图3T6所示。二、竖画类竖画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垂露竖又分为左垂
42、露和右垂露。颜勤礼碑中的竖画一般粗壮有力,起着支柱的作用。垂露竖起笔逆锋欲下先上,再向右下顿笔调锋,然后平出向下力行,至收笔处向左(或者向右)提笔稍顿,最后向右上(或者向左上)回锋。一字之中有两竖并存时,左竖常常略细,中竖或右竖则粗壮有力。悬针竖起笔、行笔与垂露竖相同,收笔一般在竖画的五分之四处渐渐提笔收锋,笔画末端出锋形成挺健垂芒,丰满雄劲。上述两种竖画的用笔如图3-17所示。三、撇画类撇画主要有短撇、长撇、直撇和竖撇四种。短撇起笔逆锋向右上方,折锋向左下方顿笔,中锋行笔,渐行渐提,笔力送到笔画末端,出锋收笔。长撇、直撇和竖撇的起笔、行笔、收笔与短撇大致相同,只是在取势和长短方面不同而已。不
43、论哪种撇,都要求用腕力把笔锋送到笔画的末端,做到笔到力到,扎实饱满。同一字中有多撇时要变化形态。撇画的用笔如图3-18所示。四、捺画类捺画有“蚕头燕尾”之态,显得厚重平稳,特点突出。捺画可分为斜捺、短捺、平捺和反捺四种。斜捺笔画左上逆锋起笔,转锋向右形成“蚕头”,再向右斜下徐行,边行边下按笔锋至捺脚处重顿稍驻,再稍向上提笔向右捺出,形成“燕尾短捺写法与斜捺大致相同,只是在长度和收笔时稍有区别。斜捺取势除较长外,还略呈弧状,且捺出的“燕尾”较长;短捺取势相对较短,呈直斜状,且捺出的脚较短。平捺写法与斜捺相同,区别在于取平势,且成瓢样的弧形,起笔较轻,收笔前顿驻处较粗壮,“燕尾”大多较长,形成锋利
44、雄拔、刚劲沉稳的气势。反捺一般顺锋起笔,向右下按笔,写出的笔画呈拱弧状,行笔至笔画末端稍顿转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在颜勤礼碑中,一字之中有多笔捺画时,一般只留一笔捺画,其余变作反捺或点,如“楚”“屣”“林”等。上述四种捺画的用笔如图3-19所示。五、点画类点画是汉字的精灵,古代书法家都非常注重点画的变化。颜勤礼碑中的点画姿态丰富多彩,主要有以下几种。斜点:斜点有左斜点和右斜点两种,按起笔的方法分又分为顺锋点和逆锋点。顺锋点无论在左、在右,都是顺锋起笔,向左下或向右下顿笔,稍驻后转锋向右上或向左上回锋收笔;逆锋点不论在左边或右边,都要逆锋起笔,欲下先上,行笔和收笔同顺锋点。垂点:垂点有左垂点和右
45、垂点两种。右垂点逆锋起笔向左上方,再折锋向右顿出棱角,然后向右下行笔,至尾部稍顿驻后再向左上收笔藏锋;左垂点起笔顺锋露锋,再向左下行笔,收笔同右垂点,只是方向相反。相向点和背向点:这是一字之中有两点左右对称所呈现的两种照应态势。其运笔方法大体同上面所讲的,区别之处有以下几点:收笔,相向点左、右两点画均出锋收笔,形成左上右下相呼应的态势;出锋藏锋,背向点左画起笔逆藏,收笔出锋;右画起笔顺锋,而收笔回锋,形成左右反向支撑,或者左右反向示意的态势。挑点:起笔逆锋向左下,再折锋顿笔向右下,然后挫笔行笔,至笔画末端渐提速出,露锋收笔,形成利刃尖挑的形态。六、挑(提)画类挑画就是识字教学中的提画,一般在提
46、手旁和王字旁中多见。运笔方法是欲上先下,逆锋向左下方起笔,折锋向右下方顿笔,调整中锋边行边提笔,向右上方斜挑出锋芒收笔,用笔如图3-22所示。七、钩画类颜体钩画有十一种,包括竖钩、弧弯钩、横折钩、刀钩、左耳钩、右耳钩、斜(戈)钩、心钩、竖弯钩、右向钩(竖提)和单耳钩。这里主要简要介绍竖钩、斜钩和竖弯钩三种。竖钩起笔同竖画,行笔至笔画钩的部位时略向右,然后向左下顿笔,再提笔向左上回锋,稍驻蓄足尾势,向左提笔出锋,形成迅猛踢脚态势。斜钩又叫戈钩,左下逆锋起笔向上,折笔向右作顿,调整中锋向右下斜弧运行,至作钩处向右顿笔,再回锋向左上稍驻笔蓄势,最后向右上方露锋勾出。竖弯钩起笔与竖画相同,行笔一路缓缓
47、圆转,至作钩处微向上翘尾,顿笔回锋蓄势,再向上挑出钩尖。其他钩法的运笔方法参见颜勤礼碑。上述三种钩画的用笔如图3-23所示。八、折画类常见的折画有横折、竖折、右角折、撇折、横折折撇(走之折)、长弧折、横钩折、竖弯折和双撇折。因有些内容前面章节已经介绍,并且从当今识字教学角度讲,有的笔画不属于折画,所以这里只简略介绍横折、横折钩、撇折和横折折撇(走之折)四种。横折起笔同横画,行笔至折处稍驻笔向上微微昂肩,再顿笔,然后调锋向下略带斜意力行。颜体横折钩有独特的笔法,起笔同横画,行笔至折处提笔过渡,或圆转直下,或笔断意(筋)连,即“暗过”与“转笔”,形成内方外圆的特色,收笔同竖钩画。撇折起笔同撇画,至折处提笔向左下方折笔,再稍顿调锋,然后向右上略斜提出。横折折撇(走之折)起笔同横画,第一折处先提笔稍驻,再向右下略顿,调锋圆曲缓行,至第二折处稍顿驻,再出锋撇出。上述四种折画的用笔如图3-24所示。第四课柳体用笔一、横画类横画分长横和短横两种。长横左低右高取势,二分之一偏右段稍细瘦。起笔向左上方逆入成角,折锋向右下作顿,提笔中锋平出,运行至中段偏右时,边行边稍提锋,再转锋上昂稍驻,然后向右下稍顿成围,最后向左回锋收笔。短横体态粗壮,常呈中段微凹状。用笔方法同长横。长横与短横用笔方正明显,取势右上斜势,微含耸肩状态,形成安适平稳的神态。二、竖画类竖画一般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