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托育服务发展规划(2021-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期托育服务发展规划(2021-202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长期托育服务发展规划(2021-2025)托育服务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为深入贯彻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省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促进托育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地区促进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一、规划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三五以来,地区围绕优化生育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决策部署,聚焦优质、均衡、普惠,立足试点先行、
2、示范引领,系统谋划重要政策,推进重大改革,落实重点举措,扎实推进托育工作,十三五期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修订完善政策体系。2018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相继修订完善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管理办法、照护指南以及家庭和社区婴幼儿照护指南、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等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2、逐步优化资源配置。围绕政策保障、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等重点,不断优化托育服务资源配置。实施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地方财政部门投入托育事业发展专用费用L2亿元用于支持托育事业,托育设施建设已纳入地方社区建设重点规划,三级托育综合服务
3、中心和实训基地普遍建立,培育托幼行业技能人才被重点列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3、普惠服务多元发展。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构建多元托育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发展家庭托育、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和公办幼儿园、私办幼儿园托班等多种模式,重点发展普惠服务。截至2020年底,建有婴幼儿托育照护服务机构3500家,托育机构乡镇(街道)覆盖率已达到50%,普惠托位占比已达至U38%o4、稳步推进智慧服务。试推行智慧托育管理系统,通过在上线模块办理入托一窗口式服务,推进托育机构幼儿入托网上报、网上提交即时办,全流程为机构办托和家庭入托提供查询、指导、预约等集成服务,加强部门多跨协同和数据共享,
4、对托育资源布局、机构准入、从业人员资质、执业规范和安全运营等实施数字化监管。(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省高度重视幼有所育工作,为托育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托育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有力支撑。同时,随着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二孩儿、三孩儿持续增多,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托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目前3岁以下婴幼儿总数约95万,入托率35%,入托难、普惠托位少、养育成本高,扩供给促普惠任务艰巨;用人单位和社区托育设施较为短缺,托育专业人才缺乏,培养培训体系尚未缺乏,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尚需进一步优化完善,综合监管机制还需健全,托育事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与困难
5、。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托育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不断增强婴幼儿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实现从多元参与向体系构建转变,加快推动托育服务事业向幼有善育提升,满足多层次、
6、多元化、有质量的托育服务需求,为打造标志性成果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二)基本原则。1.合理布局,加大供给。进一步扩大托幼一体规模,支持公办幼儿园挖潜增效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鼓励在有条件的新开办幼儿园中开设托班,争取托幼一体园所在全区公民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达50%左右。同时落实规划项目,地区每年新增5个普惠性托育点。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各类托育资源,满足适龄幼儿家庭多元化的入托需求。到2021年,每个片区至少有2-3个普惠性托育点,确保普惠托育服务覆盖率达100%。在有条件的街镇,建设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2、政策引导,协同参与。完善托育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托育
7、机构质量评估体系,规范托育服务行为,建成一批具有良好口碑和较强影响力的多元、多层次托育服务星级机构。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家庭在婴幼儿照护中的基础作用、社会等多方力量的支撑作用,形成多元参与托育服务发展格局,推动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两级联动的综合管理网络,对托育机构分布精准排摸,街镇每月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安全防控和卫生保健等项目开展双随机检查指导,每年对每个机构至少实地巡查指导3次。3、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加强托育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进一批成熟优质的托育服务机构,推进数字化改革,落实和完善托育服务扶持政策措施,健全行业标准制度规范,培育智慧托育新业态
8、,在提供优质托育服务同时,带动提升本地托育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提高托育服务效能。4、医育结合,安全健康。根据市03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市托育机构一日活动方案,遵循儿童优先发展理念,构建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网络,把婴幼儿安全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卫生健康资源优势,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对托育机构的专业指导,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做到建设和运营规范,监管到位,每年为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新生儿家庭提供至少1次上门指导,举办1-2场区级线下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活动,确保托育机构安全运行。(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托育服务的政策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人才
9、培养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每个街道至少建成2处具有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5个,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管理率不低于90%,普惠托位占比超过60%,托育机构基本全覆盖,城乡社区10分钟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托育服务智慧化管理全面实现,有条件的农村在社区中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满足家庭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三、主要任务(一)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体系。1.健全托育服务体系。建立以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模式为主,家庭托育点、社区驿站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重点
10、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施国家普惠托育专项行动,加大普惠托育机构政府支持力度,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育服务。推进综合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单位托育设施、幼儿园托班和家庭托育点等建设,打造10分钟托育服务圈。2、公办托育机构建设。结合人口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机构密集度和实际需求,到2022年,建成2所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到2023年前,在街道规划建设5所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到2025年前,在幼儿园等已建成幼儿园中设立6个托班,增加100个托位。到2025年前,在社区幼儿园等在建幼儿园设立8个托班,增加160个托位。3、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将托育
11、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范围,发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作用,整合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功能,大力推进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符合条件的完整社区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将托育服务纳入现代社区、未来乡村建设规划,打造托育服务应用场景。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统筹考虑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到2025年,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基本覆盖新建小区,符合条件的完整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达标率在85%以上。4、鼓励幼儿园开设托班。鼓励支持已满足36岁幼儿入园需求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等方式开设托班,招收2-3岁的幼儿。在新建幼儿园时,鼓励建设单位按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积极打造公办幼儿园托育服务示范点,发挥公益示
12、范带动作用。5、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建设普惠社区驿站和托育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育小组活动场所及临时托等服务。探索物业服务+托育服务模式,增强居家托育服务能力。到2025年,力争80%社区建有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6、托育服务内涵发展。倡导与践行儿童优先发展理念,遵循03岁婴幼儿各月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提供合理膳食,安排适宜活动,注重体格、感觉运动、语言认知、情绪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全面发展。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实施回应性照护,促进婴幼儿在关怀及赋能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关注婴幼儿气质和个体差异,通过交流、游戏等日常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照护指导,发展婴幼儿潜能。(二)构建托育人才培养体系。1.健
13、全托育人才专业教育体系。成立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管理中心,将托育机构纳入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负责制定婴幼儿照护管理服务的政策规范,对托育机构进行登记并做好卫生保健指导工作。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设置婴幼儿托育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增强托育人才培养供给能力。加快推动医学院校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保健人员婴幼儿照护的教育培训|。到2025年,各市至少有2所高职院校设置托育服务相关专业。2、拓展托育从业人员规模。鼓励将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培训目录和政府补贴职业培训目录,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
14、快建设各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承接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引导各类符合条件的人员开展育婴员、保育师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I。鼓励幼教人员到托育服务机构执业,推进完善幼教人员执业挂靠及继续教育机制。开展托育机构保健人员培训,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队伍建设。培训儿科中医药业务骨干,鼓励儿科中医药人才进入托育服务队伍。3、提升托育队伍服务技能。建立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制度,依照各级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训基地,加强对托育机构负责人、保育师、育婴员等全员的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托育行业继续教育体系。鼓励相关院校、妇幼保健机构与托育机构合作
15、开展订单培养或员工培训I。常态化开展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培训。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托育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建立各级托育服务技能竞赛体系。4、完善托育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研制完善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为托育从业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40课时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72课时的综合技能培训,建立托育机构及托育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保障行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水平。建立托育机构从业人员上岗资格审查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托育师资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托育从业人员队伍管理机制,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资质。研究打通幼教人员在托育机构就业的职称晋升通道,畅
16、通托育从业人员职业发展路径。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托育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托育从业人员专业发展机制,建立符合托育服务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不断提升托育从业人员的发展空间、薪酬待遇、执业环境,稳定托育服务队伍。确保人员培养基本满足托育服务事业发展需求。到2025年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三)提升智慧托育服务水平。1.建设智慧托育管理系统。依托有善育平台,建设全省智慧托育管理系统,推进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托育机构登记备案信息互通,对托育服务资源布局、从业人员资质和行为、婴幼儿健康、安全运营等实施全程数字化监管,充分发挥在加强
17、管理、优化服务、统计监测和提升能力等方面的支撑作用。2、推进智慧托育服务应用。优化集成智慧托育便民服务应用,建设政府端、机构端、家长端模块,对托育机构、社区驿站、养育照护小组、家庭托育点、实训基地等资源信息进行归集,实现托育资源布局实时监控一张网;建设托育从业人员线上培训端,开展网络培训,实现托育人员技能培训和考试发证一网办;迭代升级智慧托育服务功能,上线托育信息公开、服务评价、远程视频、家园互动等,实现托育智慧服务一键通。在里办上线办托、入托一件事应用场景,推进机构网上提交即刻为,、家庭入托网上约,全流程为机构办托和家庭入托提供集成服务。3、培育智慧托育新业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
18、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鼓励支持新科技赋能托育服务,在家庭育儿指导、教材开发、师资培训、服务评价等方面,打造一批关键共性为家庭育儿提供专业支撑的技术平台,建设家庭手机端婴幼儿生长自测和喂养自测等模块,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托育照护服务。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支持优质机构、行业协会开发婴幼儿养育公益课程,利用互联网等免费开放。支持各类主体建设智慧托育服务机构,加快高新科技在托育机构的推广应用。(四)推进创新融合发展环境。1.大力推进医育结合。建立医疗卫生机构、托育机构和育儿家庭间的互动通道,鼓励儿科医生、儿童保健人员、护士等兼职托育机构健康指导员,促进托
19、育服务与医疗保健服务、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童早期发展、儿科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融合发展,并将中医药融入婴幼儿照护服务各个环节。依托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加强婴幼儿健康管理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O3岁儿童发育监测与筛查,开展眼保健、口腔保健、母乳喂养、儿童营养等健康指导,提升婴幼儿健康水平。到2025年,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至U95%以上。2、强化育儿家庭环境。倡导婴幼儿以家庭养育为主,父母是婴幼儿养育照护第一责任人,重点为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并对确有养育困难的婴幼儿家庭提供重点服务,促进婴幼儿在体格生长、感觉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等方面全面健康成长。引导广大家庭培树良好家风,指
20、导帮助调适家庭亲子关系,加强对家长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缓解育儿焦虑。开展科学养育婴幼儿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全覆盖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网络,规范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工作。到2025年,实现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五)健全综合监督管理体系。1.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按照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规定,加强托育服务政府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对托育机构办理注册登记和备案。托育机构经相关部门注册登记后,应当及时向区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结合的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督管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托育机构诚信档案,将托育机构的违法信息纳入公共
21、信用信息平台,实行违法失信惩戒制度。2、加强安全监管服务。将托育服务机构纳入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督促托育机构强化依法登记、备案承诺、履约服务、质量安全、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托育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督促托育机构落实主体责任,重点防范化解建筑、消防、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将托育服务质量安全纳入综合监督执法重点内容,建立托育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托育服务机构要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防控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指导婴幼儿家庭做好个人防护。3、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全面推行托育从业人员就业岗前培训I、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22、I、转岗转业培训和创业培训I。要求符合条件的托育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鼓励成立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律、协调、规范作用,促进托育服务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发展。4、加强机构运营监管。引导托育服务机构优化内部管理,按规定落实视频监控全覆盖。建立托育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托育机构运营过程监管,确保托育服务质量。强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托育机构服务全过程监管中的应用。托育机构未注册登记或因不符合设置标准、管理规范和备案条件未能通过备案的,由区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督促整改。整改后达到备案条件的,予以备案。各相关部门单位负
23、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加大对已登记注册未备案或者已备案但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的托育机构的执法监督力度。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部门会商制度,统筹加强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依托区托幼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落实各相关部门在托育服务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形成推动本区托育服务发展的整体合力,确保各项目标彳壬务落实到位。(二)强化队伍资源储备建立区域托育服务人员队伍资源储备库。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开放大学以及各类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加强托育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重点培养育婴师、保育员和保健员,确保有充足人员从事托育服务工作。(三)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多视角、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引导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支持托育服务工作。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宣传托育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示范典型,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托育服务工作的氛围。(四)严格考核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考核,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跟踪监测,建立年度评价、中期评估、终期总结的闭环管理,将评估结果作为推进工作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各种方式落实好规划任务,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