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进一步加强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进一步加强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审批和监管部门联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发(2019)X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推进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从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化相对
2、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健全完善审管衔接机制,落实宽进严管,强化审管联动,优化提升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基本原则(一)坚持依法依规,明晰权责。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审批和监管职能,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依法界定、科学划分审批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的责任,确保审批与监管边界清晰。(二)坚持宽进严管,协同配合。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加强审批与监管部门的有效衔接,推进审管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审管分离、审管协同、审管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审批和监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
3、明性,保障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坚持科学监管,包容审慎。运用与深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制度、运行规则和操作办法,优化监管措施,强化监管效能。正确处理审管职责与服务发展的关系,注重准入与监管、教育与惩处、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确保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包容审慎态度对待新产业、新业态,鼓励新经济不断创新发展。三、主要内容(一)健全协调工作机制1 .落实联席会议制度。按照XX县审批与监管联合会商制度召开联席会议,统筹谋划审批部门、监管部门、执法机构的权责关系,共同解决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的问题,处置改革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保障审批、监管部门及执法机
4、构合法、高效履行行政职能。2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联动,收到与行政审批业务相关的文件及时抄送,省市县举办与行政审批业务相关的会议、培训等,通知行政审批部门参加。在联合审查过程中,牵头部门依法组织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技术条件支持的,相关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不断强化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推送机制,审批部门和监管部门联络员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将审批信息和监管信息予以相互推送,推送时间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二)提高审批监管效能根据事项划转情况,结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按照事项办理流程进行细化分类,进一步明确审批监管权责,提升审批监管
5、效能。1.针对即办行政许可事项和一般行政许可事项。由县审批局实施审批,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以颁发证照和信息推送为界划分审管责任。行政审批部门将许可决定送达的同时推送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监管职能的部门要加强与行政审批部门的协调沟通,强化监管。3 .针对涉及现场踏勘和评审论证的行政许可事项。由县审批局负责受理、材料审查、组织现场踏勘和评审论证、决定,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审查,并负责监管。一是关于涉及现场踏勘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部门依据法定条件受理并进行材料审查,符合条件后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现场踏勘,收到行业主管部门回复的现场踏勘审查意见后,作出相应许可决
6、定并做好送达服务,同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实施审查权的行业主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审查,出具形式合法、结论明确的意见并推送审批部门。二是关于涉及评审论证的行政许可事项。由行政审批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召开评审会,由专家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修改意见,修改完成并经专家签字确认后,审批部门方可作出审批决定并做好送达服务,同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职责,建立审管联动、上下协同的管理体系,全力促进县域营商环境有效提升。(二)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协同发力,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方案、办法、措施等,全面落实审管联动工作任务。要明确分管领导为协调联络人员,畅通联络沟通渠道,及时解决审管联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三)强化监督问责。加强对审管联动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监督检查,运用通报、审计等方式,加大对审批部门、监管部门、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工作敷衍塞责的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在食药安全、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工程建设等领域,加强对监管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相关领域造成重大事故的,倒查追责,做到有案必查、有错必纠、有责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