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83911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应在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几者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以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实现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达到“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化的总体设计思想:总体设计与德设应当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易管理维护性的平衡,本着从需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设计建设思想,既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O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系统设计时,应结合仙桃数据谷建筑特点和理念,各系统的选择以实用、适用为标准,符合项目实际情况。各类产品的选型要充

2、分考虑性价比,关键性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前瞻性方案总体规划一次到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先进性本系统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交互联动,有机协调,管理系统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措施,充分体现整体系统先进的数字管理技术。产品必须选用技术上具有适度超前,便于扩展和升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先进性的产品,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增加系统工作的灵活性和可扩性,简化系统日常维护,满足系统升级和更新的需求。 可靠性与高可用性本系统要求具有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稳定性能。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具有足

3、够的冗余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具有高速响应,及时处理楼宇机电设备各种突发情况的特点,能有效预防各种设备、人身、财产等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 开放性和扩展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系统具有国际标准的开放平台,统一的开发标准,支持系统拓展或升级,提供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实现楼宇特有功能的二次开发和与其他系统的互连。 安全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针对不同的系统应用和环境,采取探测设备的防护、对操作人员实行权限制约、配合安防管理制度、控

4、制内部和外部的入侵和破坏、定期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等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安防系统设计应符合重点部位布控监视的设计规范原则,满足公安和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1智能化设计目标信息基础设施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优化;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产业体系;园区管理运行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系统在结构、服务、管理及几者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以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实现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达到安全、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的建筑环境。智能化的总体设计目标:总体设计与建设应当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易管理维护性的平衡,本着从需

5、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设计建设思想,既满足客户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安全:完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运行能耗、物耗。节能:将设备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最高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国家、地方及部门对节能的各项要求。舒适: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商户及客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创造人性化的办公、经营、服务及购物环境,使用户享受人性化的智能服务。为实现以上设计目标,本项目智能化工程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项目总体目标系统配置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6、配置,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将实用的、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子系统做深、做好。品质优良产品技术成熟、可靠、稳定性高,为业界主流品牌;能提供良好、完善的售后服务产品;选择国内、外具有良好品质、功能、服务、性价比的知名品牌产品,在保障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保障设备的档次、品质、外观、功能等能够与本项目实际需求相匹配。内容丰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内容从安全、便利、快捷、舒适、丰富等多个方面为业主考虑。同时通过系统的配套优化,为本项目提供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最终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分步实施及扩展功能“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一步到位,建设实施一步到位,智能化系统实现功能到位一片,具体子系统可以视本项目建设情况分步实施和

7、功能扩充展”。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公共暖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节能评价标准GB/T50668-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和法规。国际标准及设计手册(参考)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公布

8、的笫十七版电气装置规例(IEEWiringRegulations,17thEdition)ISO/IEC11801用户建筑综合布线(第二版)2002年(IS0/IEC11801GenericCablingforCustomerPremises,2ndEdition,2002)以上所列标准若有新标准则以新标准为准,凡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家、地方及国外工程技术规范标准都应遵守。在国内外规范标准发生矛盾时,以国内规范标准为准。3.3重庆市及建设委员会有关地方管理规定。3.4满足智慧园区对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定位和功能要求4设计范围与智能化系统设置整个园区功能规划:一期:主要公共及配套设施德设,分三栋:

9、第1栋,办公区,功能:产品展示、材料孵化器、客户中心、会议室、培训室。第2栋,产品区,功能:研发中心、测试中心、生产中心。第3栋,研发生产配套。包括:厨房+员工餐厅;健身+娱乐+学习;员工宿舍(2人间120套,35平米/套,专家和高管宿舍40套,35平米/套),洗衣房等。二期:根据应用方向,分区瓮设汽车电子、光电、微电子、显示材料等产业企业生产区,计划建设3栋生产、办公合一的建筑,面积约7000平米/栋4.1总体要求1)系统覆盖面要求应保证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和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覆盖整个项目可持续的使用周期,为各种业务环节提供技术支撑和工作环境。2)系统集成度要求信息集成度包括以下方面的

10、要求,即建筑物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和项目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网络互通、功能协同和子系统协调联动控制。3)系统稳定可靠相关要求。易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工程设计范围广,通信介质多种多样,采用的技术也较先进,应通过设备的合理规划,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满足楼宇以后的扩容,避免重复投资。要求管理界面图形化、设备模块化,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优化设计,合理造价,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较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单,显示明了,维修方便,经久耐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和便捷的日常维护。3设计依据3.1 重庆纳米电子材料产业园暨创建国家纳米电子材料(西南)

11、检测中心项目设计招标文件;3.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德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DBJ50/T-175-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DBJ50-164-201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

12、11-201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26-2010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334-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3、系统软件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具有可持续性和扩展性,便于智能化系统的多次升级和支持新硬件产品的应用。4.2方案设计智能化系统设置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t按项目内建筑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内容如下:智能化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部分:包括信息接入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含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运营商实施,预留通道)、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会议系统(包括各会议室扩声系统、会议系统、视频显示系统、控制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录播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部分:包括公共服务系统

14、、智能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通用业务系统及专业业务系统(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配置);智能化集成系统部分: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集成信息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部分:安全技术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人脸识别)、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机房工程部分:包括信息接入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智能化总控室、信息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室、智能化设备间(弱电间);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包括智能化综合管路、智能化

15、系统电源、智能化系统的防雷与接地;5项目智能化系统设置重点及难点通过上述对本项目的建筑特点和功能需求分析,以及我们多个类似项目的智能化设计经验。本项目的智能化设计应满足“设备先进、技术完备、功能齐全、配置合理、节约资金”。智能化系统设置应围绕以下几点为重点:实现本项目智能化服务于建筑工程的定位,智能化根据需求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满足整个项目经营及面向顾客服务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整体智能化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先进性。功能上实现对整个项目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监控、调度和管理;并在充分发挥各功能子系统作用的基础上,使整个系统在日常运作中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诊断的智能分析能力,在确保整个

16、系统合理、高效运作的同时,具有对系统需求不断调整和响应随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创造良好的通信环境,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满足本项目各功能区域对数字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故障率低。4)操作简易设置简易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使用户操作简便,并可在网络安全认证的条件下,通过网络远程实现智能化系统综合信息的查询。系统的兼容与扩展:1)计算机平台的兼容性:包括计算机主机及终端、网络硬件、操作系统软件;2)软件支撑平台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库、网络支撑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应用系统的兼容性:包括项目物业管理系统,安保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身份识别“一卡通”管理系统,

17、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等;设备与产品的兼容性:选型的设备及产品应具有模块化、互换性和可扩展性。5)系统硬件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包括:通讯网络设备、计算机、安防系统器材、计量仪表、检测仪表、执行器件等电子设备。系硬件应具有先进性,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淘汰。在充分考虑先进性的同时,硬件系统应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应优先选择那些采用先进和成熟技术,具有可扩展及实用性强的设备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无论是监控系统设备器材,还是通讯网络设备,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数字化的目的是实现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融合,功能协同,因此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本身应具有开放性,并应

18、能够提供标准和开放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用户可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拓展或升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相关产品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适用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其兼容性和扩展性。系统设备应优先选择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化设备产品,避免因兼容性差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集成管理和物业及设施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规模和自动化的程度会不断扩大和提高,用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系统的硬件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可升级性。6)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智能化集成管理和物业及设施管理的核心,它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系统集成软件、系统应用

19、管理软件,以及空B的榨软件等系统软件应具%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软件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操作环境应采用中文图形化人机界面。系统软件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就可以实现对整网进行2-7层的安全防护,同时保证关键业务应用带宽,对内网的网络应用进行管理,杜绝非法应用。3)有线和无线一体化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可实现无缝融合。通过部署POE交换机,支持无线AP的信号传输与电力供给,实现一体化供电。通过部署智能管理中心的无线管理组件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交换机提供AC控制器插卡,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一体化硬件。还

20、可以通过统一的EAD认证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接入的一体化认证。4)适应大型园区行业特色的无线方案大型园区园区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普通AP难以适应。本方案提供增强型无线AP或室外型AP覆盖密集区与空旷区域,适应行业恶劣复杂工作环境。在密集区域,采用三频大容量的AP设备,可对高带宽大容量业务无线接入。对于空旷地带广场区域,可通过室外型AP进行广覆盖,实现园区的全覆盖。对于办公大楼等室内的应用业界最先进的高速IIAC无线AP产品,提供最高130OM的无线高速接入。在本技术方案中,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范围一下几部分:智能化承载网:智能化承载网络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防范系统、智能停车服务等系

21、统提供信息接入;无线网络:包括园区公众无线接入;以及园区无线办公接入5.2安全防范系统在计算机、信息发达的时代,安全防范措施不仅仅局限于靠人来完成,应该借助更多的辅助措施。公共安全系统侧是从技术的角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辅助人更好的完成整个的安全措施。人防、技防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从而有效的防范以及打击犯罪分子。项目公共安全系统主要包含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人脸识别出入口控制与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在安全防范系统中除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直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监视外,其他所有分系统只能对被控区域进行探测而不能看到现场状况,这对及时合理地调配人员到现场处

22、理问题和保护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是不利的。因此,以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为基础是设计安防系统实现功能结构的一根主线。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监控点进行设置,实现对项目出入口、走道、周界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系统要形成完整的覆盖,具有足够的鉴别能力。一方面对各点的状况进行监视,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其他系统报警后进行报警的视频验证。项目室外区域、通道、出入口、地下停车库的监控应采用低照度、高分辨率、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的全天候摄像机。室外等由于监视范围大,要配变焦镜头和电动云台;防护罩还要具备恒温、防水、防湿等功能,以保证室外摄像机能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工作。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可同时采用高像素摄像机进行全景监控

23、。室为运营管理单位、商户、顾客、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单位提供高效、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提高管理物业的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管理,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科技含量,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重点子系统包括如下:1)计算机网络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3)智能停车服务系统4)蔑筑设备监控系统5)系统集成管理平台5.1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的重点及难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化项目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被称为智能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组建网络信息系统的物理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瓮筑群或瓮筑物内

24、的传输网络,它使话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是信息社会各类通讯和交换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是要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系统设计总体原则为:源于需求而高于需求、适度超前,为将来系统升级、扩展、移植、数据处理、应用整合等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基于本项目建筑面积大、建筑数量多、建筑结构功能复杂、大部分布局不确定、后期扩展要求高等诸多因素,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应具有相应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网络种类及拓扑结构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满足本德筑灵活性、扩展性的要求,又能节省造价。重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强劲的核心作为整网的核心,核心部分负责园区各

25、部分网络间的高速交换,要求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核心设计采用先进的CLOS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性能上充分满足无阻塞交换园区网的需要。硬件设计上控制引擎和交换网板相分离,提升整体可靠性。在技术标准上支持最新的40GE和100GE以太网标准,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需求。交换采用IRF2(智能弹性架构)技术将两台设备虚拟成一台,在整体性能上提高一倍,同时两个设备之间相互备份,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时在组网上运用IRF2技术可以免去MSTP+VRRP的配置,使网络管理大大简化。2)网络和安全一体化安全渗透于网络的各个部分,本方案提供网络和安全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保证关键的服务器区的安全和各个分区之间的数据安全交换。

26、能够提供全系列的安全插卡,如FW(防火墙),IPS(入侵防御系统),ACG(应用控制网关),LB(负载均衡)等,监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针对项目环境、周界、建筑各出入口、内部重要区域、各楼层公共通道区域、电梯、车库等重要位置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威慑犯罪分子、防潜伏作案、防暴力抢劫作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及事后查询分析等目的,从而保障项目内部安全,实现项目安全防范的有序化管理。本方案设计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数字监控系统,可与防盗报警、门禁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消防系统联动。5.2.2入侵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

27、的行为、处理报警信息、发出报警信息的电子系统或网络。采用总线模式,报警信号的触发设备主要是红外双鉴探测器及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联动。5.2.3门禁管理系统采用TCP/IP通信模式,在线式B/S结构,系统采用IC卡方式,内部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确定身份,门禁系统与消防联动。5.2.4电子巡更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巡更人员能够按规定的流程,对项目内各巡更点的巡视。在巡更路线上定点安装巡更触点或利用门禁读卡器,巡更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的巡更点,自动记录巡更人员行走路线及巡更时间。监控中心可根据要求设置多条巡更路线。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系统可预设及记录

28、保存保安人员巡逻的路线、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安全或隐患等问题。5.2.5智能停车服务系统项目就包括地下停车库、地面停车等,停车位数量多,车场面积大、分区多、出入口与建筑结构复杂,停车/找车困难的特点。同时由于本项目是商家、企业用户汇集的公共场所,上下班时间人车分流、停车困难等问题不仅会造成安全隐患,也将影响项目的运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本项目智能化设计的重点之一。内中庭、入口门厅等场内大空间场所设置一体化快球摄像机,其特有的预制位功能能与防盗探测器快速联动。停车场出入口的监控采用固定的低照度、高分辨率摄像机,应可以清楚的看到车牌号;楼内各出入口、主要通道场所、走廊、电梯厅

29、、坡道、过渡区域和安全门等处采用低照度、高分辨率彩色定点摄像机。所有的视频图像都要传送到项目的智能化总控中心监控与存储,同时可在各功能区域设置分监控室,监控管理本区域内的安防事件。安防工作记,*对环境的依存性是安防系统的一个特点。不同的建筑、地理环境,不同的运行方式,不同的防范目标,都会产生不同的系统方案。项目安防系统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因地、因环境、因安全要求制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规划和设计安防系统,避免由于贪大求全、浪费投资。安防系统以发现不安全因素、处置突发事件为主要目标。因此,设计观念上应与通常的系统(强调加强由于人的弱点所产生的薄弱之处)不同,要特别强调人的因素,结合人防、

30、技防、物防相结合,系统方案设计要以人主动发现异常事端并判断其发展势态为主要模式。安防系统需要在保证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和优化组合,优化系统使用功能,尽可能的发挥系统的整体性能。如:视频监控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之间的联动;门禁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之间的联动;入侵报警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门禁管理系统之间的联动。5.2.1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整个项目安防系统的核心,为项目的安全监视、冷源群控:在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能

31、耗达到5565%,其中冷源系统能耗为空调能耗的主要部分。为保证建筑的舒适性要求,冷源系统从设计到运行均考虑较大的冷负荷余量,造成冷源冷量的供给与末端冷负荷需求之间能量匹配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导致冷源系统长期在低效率下运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因此,背靠当前BAS的发展水平,提高冷源系统的实用控制水平,提高冷源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需控制:根据项目建筑的功能分区、经营时间、冷负荷需求,开启空调。BAS楼宇设备管理系统需要与空调专业结合完成按分区供冷、按时段供冷、随需而变,实现节能的目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项目机电设备类型多,有冷源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给排水系统

32、、送排风系统、电梯系统、高低压配电系统等等,同时设备数量多且分散。有必要采用BAS楼宇设备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以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物业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运行费用。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项目为商户、企业业主、住户、顾客等聚集的场所,如何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购物环境,也是本项目智能化设计的重点。5.4智能化系统集成本项目子系统繁多,各建筑分散,厂商品牌众多,如何高效、智能的将各个系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提供完善的各种设施统一运行的管理模式,是本项目智能化设计的重点之一。智能化系统集成对于该项目的实施,将从功能、

33、技术、产品和工程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完全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指导思想执行,建成后将可以全部达到系统建设预期的设计目标。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实施将提高项目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兼顾经济效益、实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化集成系统将作为本项目中智能化设备运行信息的交汇与处理的中心,对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设备进行分布式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和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高效、经济的状态下运行,最大限度地节省能耗和日常运行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各系统能得到充分、高效、可靠的运行,并使各项投资能够给业主带来较高的回报率。

34、集中管理:对各子系统进行全局化的集中统一式监视和管理,将各集成子系统的信息统一存储、显示和管理在智能化集成统一平台上。准确、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统运行状态,当某些事件发生后,系统中多个控制系统做出反应,具体体现在子系统的联动上。如:安防联动、消防联动、主要设备突发故障的全系统联动。分散控制:各子系统进行分散式控制,保持各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协调各控制系统的运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设计重点归纳如下:采用多级区域诱导与车位引导系统:针对本项目面积大、停车困难的实际情况,设置区域诱导、车位引导系统(地下车库部分)、区域引导可使车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停车位,避免因在项目内转圈而产生的滞留时间,同时可减少车辆刮擦

35、事故。设置反向寻车系统:由于对现场环境不熟悉,必然造成车主寻车难的问题。方案设计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分区域设置车辆定位触摸屏结合车库柱子设置二维码的方式,车主停车后输入车位编码、或手机(移动终端)拍摄二维码进行定位;同时在电梯前室、楼梯厅设置反向寻车触摸屏,车主输入车位编码,屏幕自动生成寻车路线,可使车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停车位置。拍摄二维码的车主通过通过项目移动终端APP生成寻车路线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停车位置。采取不停车收费方式:采用车牌识别系统的方式,减少顾客停车取卡的时间,大大加快停车场出、入口处车辆进出场的速度。采用高速道闸:针对本项目面积大、车位多,出入口相对较少的情况,在不

36、停车收费的基础上采用高速道闸,进一步加快车辆进、出场的车行速度,缓解出入口的拥堵现象。5.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OkWh?年,为住宅的8-15倍,大型公共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消耗的能量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堪称耗能大户。公共虞筑面积大,数量多,节能潜力巨大,推行公共建筑节能,对于加快我国德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全体国民的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能的良好氛围都有很大的禅益。本项目建筑面积大、机电设备多,是典型的大型公共建筑。因此,用于节能的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无疑是本项目的关键子系统

37、。其设计重点及难点归纳如下:6.2 智能化系统节能的技术基础1)全面的自动测量是实现能源管理和节能的基础。没有自动化的测量系统就不可能获得何时、何处能量消耗多少等必不可少的数据和信息,也就谈不上进行管理和节约。因此,要实现能源管理和节能必须建立完善的、全面的、自动化的测量系统,对大楼内各个子系统所消耗的能量和资源进行准确的计量。使我们的节能策略建立在确实可靠的基础上。2)自动测量和能源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完全的控制与管理能力。为了做到节能,能源管理系统应能具备管理和控制负荷的能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负荷在用电高峰(电费最贵)时运行。能源管理系统应将测量、控制和收费管理集中进行,自动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报

38、表、帐单。3)智能化集成系统的中央信息平台是构建自动测量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关键。自动测量系统将各子系统的系统数据传送给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管理,形成各种有用的信息,包括各种报表、曲线、帐单和文档资料。运营公司、物业管理单位可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可行的节能方案。6.3 本项目节能的解决方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给排水、送排风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的设备监控系统。根据权威单位调查表明,有BAS系统的建筑物比无BAS系统的建筑物节能6T3%。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节能方面的主要功能:1)节电系统通过计算机程控方式对项目的设备

39、进行监视和控制,统一调配,可以实现用电负荷的最优化控制,有效节省电能、减少浪费。2)节省人力资源系统采用集中电脑控制,大量减少维护人员并能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问题。既节约了管理成本,也减少了复杂的管理事务。根据经验,在建筑内配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之后,在今后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设备运行、维护人员。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在建筑内设置BAS系统之后,设备的运行状态始终在系统的监视之下。系统可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运行管理,提供设备运行的详细资料,制定合理的设备运行方案、维护、保养计划,因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6.4 节能的具体措施:6.4. 1采用冷源群控技术冷源系统的能耗主要由

40、制冷机电耗、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电耗构成。其主要节能途径有以下4种:最大限度减少运行时间。状态,需要能够同时与实时获取不同控制系统的各种运行数据,同时实时的对不同系统进行状态控制以分离故障、分散风险、便于管理。系统联动:以各集成子系统的状态参数为基础,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联动。当入侵报警、火警、重要设备故障等发生后,系统要做相应的动作。如非法闯入发生时,监控中心报警并自动连续切换画面以跟踪报警目标;如火灾发生时,监控中心报警并自动切换现场视频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协助判断火情;启动紧急预案,保证人群能正确及时的疏散。优化运行:在各集成子系统的良好运行基础之上,快速准确的满足用户需求以

41、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设备控制、无人值守台、自动远程报警等功能,通过集成将楼宇主要耗能设备进行智能化联动控制,实现节能环保。6节能控制策略目前,我国电力需求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供求矛盾突出,节能降耗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倡绿色智能建筑,建筑节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Okwh/年,为住宅的8T5倍,我国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消耗的能量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堪称耗能大户。本项目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应是一个有效利用能源

42、的典范。我国节能的设计目标是在保持室内舒适、健康环境的前提下,同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智能化技术作为莫筑节能的有效手段,应将项目的节能环保作为本项目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的一个重点,并且提供完整的、有实效的节能解决方案,使将来项目在运行中能有效地节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费用,使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得到良好的回报,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针对本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节能设计是项目智能化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6.1关于系统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设计说明“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是当今社会的倡导主流,本项目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且又是能耗大户,更应该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一直以“建

43、设绿色公建”的理念,在系统的配置,材料的选用的方案都以节能、环保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并具体体现下几个方面。通过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冷源群控技术的采用,实现项目内的机电设备自化控制,特别是暖通空调系统,将大大节约了建筑内的能耗。通过对建筑内走道、地下停车场、室内大空间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在满足各种活动场景的灯光控制的同时,节约了照明用电,实现了能耗的降低。通过压差旁通实现节能。6.4.5新风量的控制在室内大空间,特别是展馆等场所增加C02检测器,根据C02气体浓度(或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与视频客流统计分析系统统计的入场人数,自动调节新风阀开度。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合理的新风量有效调节是一个有

44、效措施,在设计工况(夏季室温26度,相对湿度60%,)处理一公斤的室外新风需冷量6.5KW,因此在满足室内卫生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新风量,节能效果显著。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放宽温度控制要求,提高设定温度,即节能,又可以令人感到舒适。6.4.6提高精确控制温度实现节能据统计,建筑空调系统温度设定值每改变1度,系统能耗变化为12%。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中,由于缺乏准确的控制,实际温度误差通常大于2度,通过BAS系统的优化运行和精确控制,使空调系统的运行温度和实际温度差控制在正负05度之间。这样通过精确控制所带来的节能在总能耗18%。6.4.7通风系统节能夏季在夜间和清晨通过新风系统对建筑物进行排热,如:

45、采用场景模式节能控制。6.4.8照明系统节能门厅、公共走廊、电梯前室、地下车库等照明按照各种场景全开、半开、1/3开、全关等几种使用方式根据各种实际应用情况采用不同的场景模式。6.4.9建筑泛光灯照明按照室外光照度探测器探测的自然光照度,决定建筑泛光灯照明的开关时间,通过设置节日模式和时间段控制段筑泛光灯照明。6.4.10景观照明按照室外光照度探测器探测的自然光照度,决定室外庭院、绿化等景观照明开关时间,通过设置时间段,按照时间程序控制,在深夜关闭部分室外庭院和景观照明。6.4.II电力监控系统的建设电力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变配电系统的中压系统、低压系统、变压器、发电机组、应急电源等设备的分散数据

46、采集和集中监控管理,主要功能体现如下: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管理的效率;减少电能消耗成本;提高系统运行连续性和可靠性;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损失,避免故障发生:减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监视电能质量,发现潜在故障。6.4.12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将各弱电子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联接在一起,在节能优化制冷机组冷凝与蒸发压力,减少此压力差必须提高冷冻水供水温度或降低冷却水温度。多台冷机在部分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应保证冷机处于高效区。水泵的能耗约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15-20%:由于冷源系统经常性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工作,系统实际需水量也经常性的小于设计值。采用变流量系统,使输送能耗随流量

47、的增减而增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采用按需供冷的控制原理,编制冷源群控节能管理程序,主要任务是:统计来自冷水用户的冷需求和用冷时间请求,确定冷源是否投入运行;根据冷负荷控制冷机的运行台数;提供给各台冷机均等的工作机会,并且互为备用;监视所有冷机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杰,启动的先后顺序;根据用户冷需求设定冷冻水的供水温度;确定冷冻泵的启停,并按用户冷需求进行变频控制。框架如图所示。6.4.2冷水机组的节能控制测量冷水机组的供回水温度及回水流量,计算空调的实际所需冷负荷。根据冷负荷决定冷水机组的台数(包括冷冻水泵的开启台数)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为一对一地对应成组,冷水机组每隔7天交替主/副次序,以尽量平均各机组的损耗量。监控系统应能根据冷冻供回水温度综合计算,以提示最佳的开机台数方案。6.4.3水泵的节能冷水系统及热水系统冷冻(热)水泵建议采用变频调速,根据总供回水管的压差,变频调整水泵的转速,当系统所需冷(热)水量减少时,通过变频减小水泵的用电功率,实现节能,当流量减少到设定量时,则不再继续变频。6.4.4压差旁通的节能当冷冻水流量减少到设定量时,则根据供回水总管上的压差控制器控制旁通量,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对各子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