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9126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望天门山一、教材解读望天门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诗歌,诗人李白在诗中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望天门山一句一画,准确而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由衷的赞美和无比的热爱之情。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并不陌生,在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初步感受了古诗的韵味。但对于古诗中描绘的美景并不熟悉,需要在了解诗歌大意之后,借助关键字词或利用图片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

2、丰富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整首诗的教学应将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先自读,再个人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味。三、教学目标1、能自主观察学习,正确书写“断、楚、至、孤4个生字。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3、在想象感受、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意,积累古诗,传承传统古诗文化,积淀人文素养。四、教学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五、教学难点在想象感受、反复吟诵中感受诗意,积累古诗,传承传统古诗文化,积淀人文素养。六、教学资源及工具PPT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忆诗人,引课题融合设计

3、利用直观的图片,拉近学生与李白的距离。利用WPSOffice精心制作地图,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李白一生喜爱游览名山大川。1.出示画像,走近李白教师导入:瞧!今天的课堂中来了一位我们的老朋友,他是一一一(李白)。检测预习,了解李白谁能说说你知道的李白?请学生交流。3.教师补充,温习旧知大诗人李白一生爱游览名山大川,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且留下了许多写景诗。(1)公元725年,李白来到庐山,在庐山瀑布前他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示望庐山瀑布诗句)(2)来到湖北,在江心寺他写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出示夜宿山寺诗句)(3)这一日,李白行至天门山,于是写下了这首望天门山。【设计

4、意图】以旧知引新知,从学生已了解的李白入手,既可巩固已学知识,也可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二】读诗题,解题意融合设计运用平板聚焦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古诗注释所在位置,并更好地理解、运用。1 .出示诗题,学生读。2 .提问: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3 .介绍天门山。请生答,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题并总结方法。(平板聚焦注释,并板书:借助注释。)4 .理解“望”字的含义。5 .理解:远远地看就是“望、6 .学生齐读感受。【设计意图】“解诗题”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古诗学习的关键步骤。抓住“望”和“天门山能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三】正字音,把节

5、奏融合设计通过平板出示“读诗要求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要点。1.出示读诗要求:请翻开P74,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个别指导。3.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拨。4.划分节奏,请生再读。5.师生交换顺序进行朗读。【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教师指导,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够有节奏地读,是古诗学习的一大教学点。师生的互动读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四】品画面,悟诗意融合设计借助平板拍摄学生视频,投屏至大屏幕,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运用希沃倒计时功能,有效把控课堂节奏。(一)初读诗,览诗景。1.出示读诗要求:默读古诗,圈出诗中描绘的景物。7 .提问:谁能说说你

6、找到了哪些景物?8 .学习展示:请学生分享在“天门山”望到的景物。9 .借助注释和图片资料了解“楚江10 抓住关键景物,想象画面。11 小组合作,畅谈画面。出示要求:3人为一小组,左边的同学交流前两句诗的画面,右边的同学交流后两句诗的画面,要求如下:时间要求12 钟1.单独讲述,认真倾听2.相互补充,注意礼貌3.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向全班汇报时,按照这样的格式:我们组通过(),看到了()的画面(二)一、二行交流。1 .抓住“中断”,理解画面。(1)请两组代表分别交流。(2)详说“断”,微课字理识字。(3)范写“断”,指导书写。(4)学生自写,交流展示Q(5)理解“中断”的意思。(6)出示画面,理

7、解诗意。出示天门山侧面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平板演示画面)(7)引读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融合设计使用CamtasiaStudio录制微课指导书写。运用动画、图片等化虚为实,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画面。2 .抓住楚江,读出气势。(1)提问:看,这是“开”字,外面是一个门字,里面就像是推开门的一双手。如果门指的是天门山,那是谁推开了它呢?(楚江)(2)感受“汹涌二楚江是推开天门山的大手,楚江是砍断天门山的利斧。(3)指名读,再读,全班读。3 .抓住“回”,感受水流回转。(1) “回”字非常有意思,它在字典里面有三种意思。请生读。(2) “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平板投票选择)(3)观察视频画面,

8、理解“回(水流回转)(4)平板重新选择“回”的意思。(5) 了解天门山两山距离,感受雄伟壮阔。(6)在反复读中感受:山是雄伟的山,水是浩荡的水,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壮景。融合设计利用平板投票功能,结合视频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回工(三)三、四行交流。1.理解“相对出”,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利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1)借助图片,辅助动作,感受场景。现在,我们都是李白,迎着太阳,看啊,我们的小船缓缓向前。(2)小船不停向前行驶,两边的山景又扑入眼中,这就是一一“相对出”。2.走进李白的心里,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1)过渡:如果说青山是主人,那李白就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远客和青山四目相对。李白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激动)(2)带着激动的心情读。(3)提问:这么高兴、这么激动的李白,船行到这儿,他想对青山说什么?(4)再读诗句,感受心情。【设计意图】“品画面,悟诗意”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重点环节,旨在突破教学重难点。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旨在化难为简,直观生动地帮助学生品味画面,领悟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