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中心城区“10 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中心城区“10 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市中心城区“10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修订稿)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某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xx年1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1.1 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工作目标11.4 工作重点21.5 组织和审批21.6 社区单元划定2第二章名词解释32.1 完整居住社区32.2 10分钟生活圈32.3 人口规模32.4 基础保障型服务设施32.5 品质提升型服务设施32.6 1.Q月艮jIJL32.7 老旧L区生活圈42.8 Jfl42.9 42.10 城市家具42.11 -*4第三章生活圈服务体系及基本要求43.1 复合高效的社区服务一“综合服务圈”53.2 均衡多元的休闲空
2、间“全民健身圈”63.3 健全周到的长者照料“养老服务圈”83.4 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健康医疗圈”103.5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圈”113.6 全龄覆盖的人文培养一“就学便利圈”123.7 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绿色出行圈”133.8 便利快捷的日常生活“便捷消费圈”143.9 安全保障的基础配套“市政提质圈”15第四章生活圈综合建设指引164.1 设施设置形式及规划建设要求164.2 “一站式”布局(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指引19第五章生活圈规划布局分类导引205.1 老旧社区生活圈205.2 新建社区生活圈215.3 新规划社区生活圈215.4 特色社区生活圈22第八章建设仃动指引2
3、26.1 226.2 队伍组织236.3 2364带IJ定计划246.5 建设实施256.6 运营保障26第七章附则267.1 生效日期267.2 动态更新27附表28附表一:“10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一览表28附表二:“10分钟生活圈”品质提升型服务要素一览表36附表三:“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内容38附表四:“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内容39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为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围绕便民宜居和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特制定本导则,形成本市“10分钟生活圈”
4、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和指引。1.2 适用范围1、本市中心城区涉及到居住社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建设项目,宜参照本导则开展编制、管理和实施工作,XXXXXX可参照执行。2、本导则未涉及的内容,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执行。1.3 工作目标1、明确“10分钟生活圈”规划和建设标准。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等,结合本市实际,细化完善居住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内容和形式,指导“10分钟生活圈”规划,实现便捷可达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布局。2、指导“10分钟生活圈”的有序实施。从行动计划的拟定、行动主体的构成和职
5、责、行动推进流程等方面,制定健全长效的社区生活圈实施机制,指导规划和各项服务设施的实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区生活圈。3、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居住社区建设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力量,从发展诉求、方案决策、行动组织等方面,提高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第5页共j47页感、安全感。1.4 工作重点针对新旧城区差异明显、居民需求多样化等问题,分区分类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生活圈规划布局、设施配建标准和建设引导要求;结合居民日常生活对公共服务和公共活动的使用需求,集约、精准、高效地配置各项公共服务要素。1.5 组织和审批
6、对现有规划进行评估时,涉及到规划编制调整或建设项目审批的,参照相关要求,进入规划和项目审批程序,过程中注重发动社区居民及所处街道的积极性。1.6 社区单元划定1.6.1 划定原则因地制宜结合某市实际,统筹划定和调整居住社区范围,合理划定社区单元。可达性一以居民步行510分钟到达幼儿园、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为原则,考虑城市功能布局及其人群的需求特征的差异化,保障各类服务设施的步行可达性。完整性以城市道路网、自然地形地貌和现状居住小区等为基础,避免河流、高速公路、高架道路、大型绿化带的分割,保证空间的相对完整性。服务性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和服务范围相对接,便于推进各项服务设施的实
7、施和使用。1.6.2 基本规模结合某市实际合理确定居住社区规模,原则上单个居住社区以0.51.2万人口规模为宜;以高层为主、开发强度较高的居住社区,人口规模不宜超过2.5万人。某市中心城区”10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第二章名词解释2.1 完整居住社区为群众日常生活提供基本服务和设施的生活单元,也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整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服务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2.2 10分钟生活圈是以完整居住社区为基本的生活单元,以家为中心的10分钟步行距
8、离为服务半径的公共设施服务圈;提供满足居民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2.3 人口规模指社区实际服务管理人口数量。2.4 基础保障型服务设施在居民生活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具有高频次使用特点的基础型设施,必须强制性配置齐全。2.5 品质提升型服务设施根据社区需求自行配置的特色型设施,旨在促进生活品质和邻里关系,可结合社区需求特征选择性配置。2.6 便民服务中心以社区居民为服务主体,集党群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健身、医疗卫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2.7 老旧社区生活圈指已建成有一定年代、空间资源紧张、社区服务水平提升难度相对较大的社区生活圈,社区主体不局限于20x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
9、区,还应包括中心城区内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的居住小区以及村民集体建设等居住单兀O2.8 互助角为社区提供邻里线上线下供需互助、闲置修补工具、二手商品交易的服务设施。2.9 共享厨房为社区提供分时租赁服务与厨艺课堂、亲子知食课堂、饮食主题活动的服务设施。2.10 城市家具是指城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包括信息设施(指路标志)、卫生设施(公共卫生间、垃圾箱、饮水器)、道路照明、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坐具、桌子、游乐器械、售货亭)、交通设施(公交站点、车棚)以及艺术景观设施(雕塑、艺术小品)等。2.11 心灵港湾为社区居民提供缓解压力、发散思维、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服务设施。第三章生活
10、圈服务体系及基本要求根据居民需求层次,围绕复合高效的社区服务、均衡多元的休闲空间、健全周到的长者照料、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龄覆盖的人文培养、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便利快捷的日常生活、安全保障的基础配套等九个方面,提供9大类、33项基础保障型、X项品质提升型公共服务要素,打造“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社区文化圈”“就学便利圈”“绿色出行圈”“便捷消费圈”“市政提质圈”。各类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相关专项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3.1 复合高效的社区服务“综合服务圈”3.1.1 目标提供便捷高效的基本政务服务,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智能联动、功能完善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网络
11、,打通市民办事需求“最后一米”。3.1.2 配置设施配置社区综合服务站、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等。有条件社区可设置互助角、共享厨房等提升型服务设施。3.1.3 规划建设要求1、强化社区自治,保障社区基层办公,培育社会组织的成长,方便为居民提供服务。2、社保服务、生活缴费、法律援助等相关政务部门按照该放则放,应沉尽沉的原则,将相关职能下沉社区。3、每个社区设置一处社区综合服务站,建筑面积以800平方米为宜,设置社区服务大厅、警务室、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阅览室、党群活动中心等。4、鼓励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或居民自管等方式,提高物业管理覆
12、盖率。新建居住社区按照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要求配置物业管理用房,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配置物业管理用房。规模较小的小区建议打开围墙,与相邻小区统筹设置物业管理用房。5、建立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3.2 均衡多元的休闲空间“全民健身圈”3.2.1 目标建设健身社区,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运动场地,满足居民不同类型、不同空间层次的体育健身及公共活动需求;突出本地特色,打造富有人文魅力的公共空间。3.2.2 配置设施配置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多功能运动场地、游园、小型公共开放空间等。有条件的场地可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增加健康自检
13、区,提供一定的健康检测服务。3.2.3 规划建设要求1、每个社区至少有一片公共活动场地(含室外综合健身场地),用地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宜配置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休息座椅等设施以及沙坑等儿童娱乐设施。2、新建居住社区建设一片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地,宜配置地掷球、5人制足球、篮球、排球、兵乓球、门球等某特色和专业运动场地,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转换为应急避难场所。3、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建设游园、小型公共空间(“口袋公园”、“袖珍公园”)等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游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发挥公共活动空间、健身步道等作用,引导广场舞、健步走等低门槛群众健身活动合理
14、有序开展,提供亲民、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服务。4、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既有居住社区要因地制宜改造宅间绿地、空地等,增加公共活动场地。小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米,用地规模宜为400-1000平方米,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覆盖率达到100%o公共活动中心区以及居住人口密度大的居住社区内,小型公共开放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150米。小型绿地广场周边一般满足D/H(高宽比)可保持空间处于舒适活跃范围,高宽比范围以1WD/HW3为宜。5、游园、小型开放空间的设置宜综合考虑朝向、周边环境控制、与人行道和建筑的关系因素。宜位于阳光充足的地段、最好为朝南向,风环境、声环境、日照条件宜人;广场舞等活动场地
15、的设置应避免噪声扰民。6、各类健身及活动设施宜兼顾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设置幼儿游戏场地、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老年人健身与休闲场地。各类活动设施包括幼儿和儿童的游戏器具、青少年运动的运动器械和为老年人健身与休闲实用的设施。户外活动场地的配置与设计宜以居民的年龄结构为基础,其分类与设计根据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活动生理和心理需要以及行为特征来进行。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的位置宜尽可能利于家长能够及时、方便甚至在户内进行监护,一般有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保证基本没有机动车交通的穿越。考虑亲子活动设施的设置,如沙坑等。同时,需要考虑家长监护或陪伴时使用的休息设施,也宜考虑到成年人或老年人在监护或
16、陪伴时相互交往的可能。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地段,功能上包括球场、滑板场地等。老年人的健身与休闲场地宜考虑不同时段和不同人群共享使用的特征,应设置休憩设施,附近宜设置公共厕所;同时需考虑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要求。7、各类公共活动场地的设计应满足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老城区结合土壤、地质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在植物种植、地面铺装、休憩设施等方面建议如下:(1)植物种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合理搭配;乔灌木合理搭配;满足公共空间活动和服务功能,保证公共空间内夏季有植物遮阴,冬季落叶树种能透进阳光;采用舒朗通透的植物配置,保证公共空间的视觉通透性;需要塑造特色的公共空间,可
17、考虑彩叶树种,突出四季色彩景观,形成立体景观环境。(2)地面铺装:透水地面铺装率建议N50%。(3)休憩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和公共建筑周边布置休憩座椅,形成交流场所;座椅的摆放方式宜有利于促进社会交往;休憩设施数量宜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座位数建议在20-150个/公顷;注重休憩设施的多样性;座椅包括可移动座椅、固定单人座椅、固定长椅、坐人矮墙、花池边沿、可坐台阶集中类型;坐人矮墙和可坐台阶占所有座椅的比例不大于5;禁止在可坐设施上设置钉子、围栏以及其他妨碍座椅使用的材料。8、游园、小型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具有某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空间形象,塑造高品质的公
18、共环境。从人的活动需求出发,加强人文活动主题与内容的策划,增设公共艺术品,提升空间活力、吸引力和整体文化氛围;注重城市家具的风格化、艺术化设计,选用与公共空间风貌相匹配的街道家具,提升某市文化品质。3.3 健全周到的长者照料“养老服务圈”3.3.1 目标打造某特色养老,构建灵活共享和均衡复合的医疗养老体系,丰富居家养老设施内容,关注老人身心需求。3.3.2 配置设施配置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嵌入微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住养和其他照护服务。3.3.3 规划建设要求1、加快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为老龄人口生活提供便利。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区养老
19、服务体系,满足社区老年人多层次、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2、每个社区宜设置一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与社区综合服务站统筹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居家日间生活辅助照料、助餐、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3、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有条件的社区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要合理设置老年人日间照料、娱乐和办公功能。基本配置“六室”,即日间休息室、阅览室(含书画室)、就餐室(含配餐间)、康复训练室、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其中:(1)休息室要配有可提供4人以上休息的躺椅或床位,并配有降温、取暖设备,配有可供老年人短时间存放个人物品的柜子;房间宜单独设立,以保证老年人休息需要。(2)就餐室要配
20、备可供20名以上老年人同时就餐的餐具、桌椅及消毒等设施。(3)书画阅览室要配有桌椅、书架、画案等工具和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图书、报刊、杂志等。(4)康复训练室应配备按摩床(椅)、平衡杠、肋木等老年人安全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械和设备。(5)多功能活动室的设置一方面应供日托老年人聚会聊天,另一方面可满足中心开展娱乐、讲座、培训等集体活动的需要,应配置电视机、投影仪、播放等设备。(6)办公室可一室多用,具备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等功能。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置心理疏导室、医疗保健室、网络室、洗衣房、浴室(理发室)、厨房、库房等其他辅助用房。有关功能室可根据房屋实际,在确保安全和符合养老设施相关规范及技术标准的前提
21、下合并设计。4、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新建居住(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或者本小区养老服务用房设施,按“四同步”要求落实。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未达到每百户20平方米标准要求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到位。5、宜设置在建筑物一、二、三层,并设有独立出入口,不宜安排在地下层、半地下层或夹层,位于二层以上的应设置电梯或无障碍坡道,并应满足相关日照标准要求。6、建立服务清单。建立规范的居家和社区养老基本服务清单,委托专业服务机构或组织,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护理、日间照料、老年康复、文体活动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3.4
22、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健康医疗圈”3.4.1 目标打造健康社区,建立高覆盖、高品质、全方位的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满足居民日常小病看诊、取药、滴液等基础性门诊医疗服务需求,以及各类家庭成员的日常保健护理需求。3.4.2 配置设施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可增加心灵港湾、康疗中心等设施,满足心理疏导与咨询、各年龄群体保健、慢性病跟踪、愈后治疗等需求。3.4.3 规划建设要求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等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县(区)级政府举办为主,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全部实行公建公办或公建民营;不宜与菜
23、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设施毗邻;如独立占地宜建设为低层、多层建筑;如配建应为相对独立区域的首层或带有首层的连续楼层,且不宜超过四层。2、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宜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加以补充。3、每个社区应设置一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宜为150m2,提供预防、医疗、计生、康复、防疫等服务,且应安排在建筑首层并应有专用出入口。若社区内已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社区可不再设置。4、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职能全覆盖,多方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医疗联合体模式,满足社区群众基本医疗需求。3.5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圈”3.5.1 目标满
24、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通过各层次各类型的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学习氛围,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3.5.2 配置设施配置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淇河书屋等设施。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社区还可结合各自的资源、特色设置主体文化街区、国风会馆等弘扬传统文化。3.5.3 规划建设要求1、均衡配置智慧便捷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营造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2、宜靠近绿地、体育活动设施设置。3、建设“一店多能”式淇河书屋,提供多样化、智能化、全天候便民服务,打造某便民服务特色平台,营造全民学习浓厚氛围。以“智慧便民、观书览景、文旅融合”为建设思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成无人值守、有
25、人管理及读者自助服务,集阅读、休闲、文化内涵、创意和颜值于一体的的24小时智慧书房。每间书屋场地面积一般不少于50平方米,内存图书3000册以上,配备电子阅览、自助借还办证机、智能门禁管理、智能监控系统等设备,以及桌椅、空调等基础设施,保证全开放、高品位。采用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与区县图书馆共享文献、数字资源,图书定期更新,实现全城通借通还、一体化综合服务。融入咖啡、陶艺、轻餐饮等业态,为市民提供一个以书为媒、多元业态融合的休闲新方式。在人流量大的广场或临街位置设置时,应配套设置劳动者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场所。3.6 全龄覆盖的人文培养“就学便利圈”3.6.1 目标保障基础教育,实现基础
26、教育均等化、普惠化;注重教育延伸,关注未成年各年龄段、各方面的启蒙与培养,关注终身教育,引导居民自我能力提升。3.6.2 配置设施配置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基础教育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可设置成年兴趣培训、老年人教学点、四点半书房等满足各类人群受教育需求。3.6.3 规划建设要求1、结合适龄儿童、小学生入学需求,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按需有序推动幼儿园、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以学校为中心,合理划分就学区域,满足就学便利要求。2、学校规模应根据适龄儿童人口确定,其中小学不宜超过36班,幼儿园不宜超过12班且不小于6班、每班座位数宜为20座-35座。3、小学选址应避开城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路段;学生
27、上下学穿越城市道路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并满足日照要求;应设不低于20Om环形跑道和60m直跑道的运动场,并配置符合标准的球类场地;鼓励教学区和运动场地相对独立设置,并向社会错时开放运动场地。4、每个新建社区设置一所建筑面积不小于20011为0-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可靠的托育服务。设置条件不允许时,可多个社区联合设置。可以结合幼儿园、社区综合服务站、住宅楼、企事业单位办公楼等建设托儿所等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5、幼儿园、托儿所应设于阳光充足、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其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宜设置于可遮挡冬季寒风的建筑物背风面;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
28、/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之外。6、幼儿园、小学学校出入口附近应留出一定的疏散场地。第16页蜒47页7、基于居民差异化需求,有条件的社区可增设各类社区学校;老龄化社区重点提供老年学校;结合成年居民需求提供成年兴趣培训学校;对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重点提供职业培训中心;对儿童比例较高的社区提供儿童教育培训、学龄前儿童托管中心。8、新建各类学校加强绿地建设,达到省、市园林单位标准,提供高品质校园空间。3.7 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绿色出行圈”3.7.1 目标倡导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建设“公交进港湾、骑行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社区生态廊道体系,创建绿色低碳的社区道路系统,打造通达怡人的
29、慢行网络,营造步行友好的社区街道,实现交通、人行、绿化、生态的和谐统一。3.7.2 配置设施慢行系统、公交站点、非机动车棚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3.7.3 规划建设要求1、打造林间步道,建设联贯各类配套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与住宅的闭环慢行系统。建议社区道路网密度宜为io-14kmkm2,路口间距宜为120-200m,不宜超过300m。设置环境宜人、适应街道功能活动的支路宽度与断面,宜9-24m0打通人行道断头路,连接中断节点,优化过街设施,提高人行道通行能力;改善人行道缓坡设置,充分体现人性化。增加城市家具,为行人提供驻留、休憩空间,有助于增加街道的活动多样性,改善步行体验。2、加快完善公交优
30、先设施,优化公交线网,配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提高公交车、非机动车等绿色出行分担率,为社区群众安全绿色出行提供便利。社区居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公交站点。3、建设非机动车停车棚、停车架等设施,且宜临近住宅设置;小区非机动车位应不少于2个车位/每户,其中电动自行车不少于1个车位/每户。3.8 便利快捷的日常生活“便捷消费圈”3.8.1 目标结合居民生活习惯,提供就近便利、高效优质的消费服务,满足群众基本购物需求。3.8.2 配置设施配置综合超市、便利店、生鲜超市(农贸市场)、便民商业网点、商场、餐饮服务、智能快递及邮政快递末端服务站等。根据居民需求,可市场化配置家政服务中心、娱乐设施等。3.8.
31、3 规划建设要求1、每个社区应设置一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肝,提供蔬菜、水果、生鲜、日常生活用品等销售服务的综合超市。城镇老旧小区等受场地条件约束的既有居住社区,可以建设2-3个50-100肝的便利店提供相应服务。2、引导连锁便利店企业进社区,发挥终端商业网点优势;3、社区生鲜超市(农贸市场)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改造提升;若确有困难可以其他形式作为灵活补充,如早晚集市等,也可通过线上配送方式扩大农贸市场服务范围。4、便民商业网点宜大范围内分散布局,提高可达性;在局部范围宜保证业态多元并彼此临近;宜布置于公交站点、小区出入口等步行交通便捷的地段;原则上位于建筑底层,并设有独立出入口。5、通过引入优质
32、连锁餐饮企业进社区、多方提升现有小型餐饮业服务水平、在有条件的社区提供配餐服务等途径,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餐饮消费体验。6、商业设施应按规范及相关要求配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7、繁荣促进夜经济,改善购物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让夜间消费成为新时尚。提升“夜购物”体验。开展夜购嘉年华活动,打造一批夜游购物示范街区和夜间美食示范街区,以区域核心商圈为依托,发挥好购物中心作用,打造现代都市。鼓励品牌餐饮企业、品牌连锁便利店、购物中心延长经营时限或24小时经营。推动线下餐饮企业与线上生活信息服务平台合作,开展“深夜食堂”特色餐厅评选活动,打造某夜间美食地图。引导商家开展夜间购物让利活动,促进夜间消费。
33、繁荣“夜文化”发展,引导“夜健康”时尚。延长文化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举办夜间大型广场舞、特色文化活动,倡导积极健康的夜间休闲锻炼方式。促进“夜出行”便捷。加大夜间经济发展交通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公共交通的夜间运营时间。建立夜间经济专线,探索“深夜食堂”、夜游某、夜间购物等线路。8、适应物流大数据发展,因地制宜建设智能快递箱、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建设多组智能信包箱、智能快递箱,提供邮件快件收寄、投递服务,格口数量为社区日均投递量的1-1.3倍。新建居住社区应设置使用面积不小于15m2的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城镇老旧小区等受场地条件约束的既有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建设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3.
34、9 安全保障的基础配套“市政提质圈”3.9.1 目标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3.9.2 配置设施配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垃圾分类站、公厕、公共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水、电、路、气、热、信等基础设施。3.9.3 规划建设要求1、结合绿色社区建设,提高采用节能、节水等绿色产品、材料利用率。2、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系统。垃圾收集点按服务半径70米设置,且宜采用密闭方式;新建居住社区宜建设一个用地面积不小于12011f的生活垃圾四分类(即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收集站,且应满足卫生、防疫及居住环境要求。在社区内开展生活垃圾
35、分类积分兑换、知识讲解等宣传推广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3、加快公厕、无障碍化设施高标准改造和建设;每个社区应至少建设1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11f的公共厕所,城镇老旧小区等受场地条件约束的既有居住社区,可以采用集成箱式公共厕所。住宅和公共建筑出入口设置轮椅坡道和扶手,公共活动场地、道路等户外环境建设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有条件服务设施,设置低位服务柜台、信息屏幕显示系统、盲文或有声提示标识和无障碍厕所等。4、实现光纤入户和多网融合建设,推动5G网络进社区;建设社区智能安防设施及系统。5、提高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达到设施完好、运行安全
36、、供给稳定等要求,实现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6、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和路面停车位施划,提高居住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分阶段、分区域建设智慧停车系统等设施,达到百辆汽车公共停车泊位不低于13个等要求。新建居住社区按照不低于1车位/100僧配建机动车停车位,100%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既有社区防止乱停车和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新建社区做好消防安全管理。上述各类配建设施建设标准详见附表一、二。章生活圈综合建设指引4.1 设施设置形式及规划建设要求4.1.1 设施设置形式包括三种:独立占地、综合设置(不独立占地但有独立建筑使用空间)、共某市中心城区”10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享使用(
37、部分建筑使用空间由多个设施共享使用,或单个设施开放给不同人群使用)O4.1.2 规划建设要求1、功能联动、步行可达充分摸清不同居民群体的活动规律,考虑设施布局的空间差异性,实现设施空间布局与居民步行特征以及设施使用频率的高效契合。(I)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近距离步行要求,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尽量布局幼儿园、游园、小型公共开放空间、养老设施以及菜场等老人儿童使用度较高的设施。(2)基于居民日常生活特征,将高关联度的设施以步行尺度临近布局,分别形成儿童、老人以及上班族为核心使用人群的设施圈,如60-69岁老人日常设施圈以菜场为核心展开,同绿地、小型商业、学校及培训机构等临近布局。(3)鼓励
38、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的相临近或结合设置,鼓励文体活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与公共空间、社区服务、商业、公共厕所等设施相邻布置。(4)公共设施与慢行系统紧密契合。提高生活圈步行活动网络的衔接性,串联生活圈中主要的公共交通站点、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保障公共服务要素慢行可达。2、高效复合、集约共享根据各类设施的布局要求和使用需求,鼓励综合设置各类设施,整合社区内可共享的功能空间,制定高效灵活的利用机制,构建高效复合、共享共赢的设施圈。(1)需独立占地的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和游园。(2)建议综合设置的设施:除上述需独立用地的设施以外,鼓励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鼓励文化设施与商务
39、商业功能综合设置,提升实体商业活力和体验度;鼓励健身场地与其他公共空间的复合建设,为满足居民多样化、便捷可达的健身需求某市中心城区”10分钟生活圈”高质量规划建设导则提供场地条件。鼓励构建多种功能复合的便民服务中心,为居民生活提供给便捷的“一站式”服务。(3)建议共享使用的设施:整合设施在不同人群之间可共享的功能空间,制定高效灵活的利用机制。鼓励各类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馆、各类训练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对于已建学校,需充分征询教育部门及学校意见,确保校园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对周边居民分时开放;对于新建学校,建议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开放要求,为
40、后期校园开放创造条件。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对外开放临街绿地,并结合实际完善休闲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休闲空间。鼓励老年学校、职业培训中心等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享使用,共享培训教室、各类活动室等。对于用地紧缺的已建区域尤其建议通过设施共享的方式补充居民各类文化、体育以及开放空间等需求。3、集中与分散结合、便利使用(1)社区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健身、医疗卫生等功能尽量集中布局;适当设置沿街公共服务功能。沿街布局与“一站式”布局相结合,引导活力型公共服务要素沿生活型街道两侧布置,为居民提供便利均衡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创新空间,对商业业态进行统筹,实现沿街建筑与商业街、便民服务中心等互为补充,差
41、异化经营。(2)商业、公共厕所等设施宜设置于人流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文体活动等设施应便于人流疏散。(3)公共设施原则上设置于建筑物三层以下空间;便民服务设施宜布置于建筑底层,保证使用的便捷。复合建设时相应设施应设置独立出入口;入口处应设置无障碍设施。4、局品质服务(1)打造高品质活动节点和社区名片;儿童、老年人相关设施应考虑光照、寒风影响,接近公共绿地、舒适安全;24小时开放,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噪声干扰;提供夜间照明、注入人文休闲空间。新建、改建社区和小区要加强绿化建设及保护,新建改建项目要达到省、市园林单位(小区)标准。(2)全面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42、。(3)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全面梳理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方便居民办事。5、智慧化、智能化服务(1)加强公共设施的标识引导,公厕、淇河书屋、爱心驿站等宜逐步建立电子地图并及时更新。(2)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预留智慧城市系统平台接入空间,形成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照明、智慧安防、多媒体信息发布和紧急救助等多业务平台。推进5G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着力把社区、医院、园区、农贸市场、停车场等进行智慧化改造,提高服务效能和群众体验感。(3)以智慧社区APP、自助服务终端等为载体,提供自助办理民政、物业和医疗等业务,打造智慧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在养老、教育、医疗、交通等
43、方面提供查询、验证、预约、推送等服务;公共事业方面,提供水、电、燃气费查询缴费服务和多种渠道支付方式,同时接入各类第三方智慧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4)为老年人等建立非智慧化、智能化服务的绿色通道,提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应用。4.2 “一站式”布局(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指引421设置内容集党群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健身、医疗卫生等功能为一体。按“街道级”和“社区级”两级进行配置,并根据居民需求配置“必配型”和“选配型”设施。4.2.2建设指引1、宜选择靠近广场、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出入、便于服务辖区居民的
44、地段。2、复合设置的设施建筑面积指标可进行适度折减。3、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宜少于IoC)OonV,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宜少于4000m2o4、设有街道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社区,可融合相应社区服务功能,不再单独设置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5、各级便民服务中心已设置的相关服务功能,所在社区可不再单独设置相应服务设施。6、各级各类设施配置要求详见附表二、附表三。第五章生活圈规划布局分类导引考虑到某市新老城区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差异,将生活圈按照老旧社区生活圈、新建社区生活圈、新规划社区生活圈及特色社区生活圈四类进行分类导引。5.1 老旧社区生活圈老旧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组成的社区街区尺度小、人群
45、活动密集、空间资源紧张,社区服务水平提升难度相对较大。重点进行微更新,促进设施混合,设施采取沿街分散布局模式;引导不同设施相对集聚,形成空间集约、内容多元的街道生活圈服务中心。老旧社区改造过程中,应围绕居民生活服务,增设相应配套服务设施。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优先实施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改造。充分利用水系改造和居住社区内空地、荒地及拆除违法建设腾空土地等配建设施,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利用公有住房、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旧厂房、闲置锅炉房等存量房屋资源,增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要区分轻重缓急,
46、优先在居住社区内配建居民最需要的设施。推进相邻居住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加强各类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共建共享。加强居住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为居民出行、生活提供便利。采取渐进式修补的改造方式,梳理可利用空间,制定更新项目清单。条件受限时,可适当降低配建设施规模。5.2 新建社区生活圈新建小区组成的社区空间尺度一般较大、开放强度较高,公共空间及各类设施建设相对较好。新建社区生活圈采取“集中+分散布局”模式,重点补齐设施短板和提升品质。完成社区用房、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移交,统筹使用,尽早投入运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多功能运动场地、托儿所、垃圾收集站及电动车棚等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的新建住宅项目,要在科学评估周边既有设施基础上按需配建;规模较大的,要合理划分成几个规模适宜的居住社区,按照标准配齐设施。5.3 新规划社区生活圈采用高效合理的小街坊、高密度路网方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