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5751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4乡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乡愁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背景描述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篇课文。乡愁抒写思乡愁绪,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着的主导感情一中国意识。在诗中随着乡愁在人生每个阶段对应物的改变,乡愁的情绪越来越浓,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家国之思。这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古典诗词的格律美和音韵美。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新诗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Q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17课23首,本册是4课6首。学生已经能够较为充分地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情感美。但因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其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学生的欣赏

2、易停留在表面,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情,感受诗美。教学设想从对“愁”的内涵解说入手,联系余光中的创作实际与生平经历,知人论诗。以诗歌的诵读为主线,了解诗歌创作技巧并学会简单赏析。以读写结合的理念为归宿,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并做适当修改。以主题为依托,选择主题相同的诗作进行拓展阅读。教学设计一、导入说起“愁”,李清照的解益舟载不动,李煜的一江春水流不尽,贺铸的满城风絮飘不完。而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又是如何表现的愁绪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学习乡愁。二、乡愁的诵读1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标清字音,标明断句。2 .学生自由朗读,熟读成诵。3 ,全班齐背。男女生各派代表上黑板默写

3、。三、“乡愁”涵义的解读1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乡愁”的解释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愁的心情。2 .余光中在2001年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从21岁负笠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四、乡愁的创作1.创作背景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4、这首诗是“蛮写买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一一余光中的乡愁摘自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4日)2 .创作技巧探究问题:乡愁一诗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体现了“乡愁”怎样的特点?提示:(1)四个物象的相似点?相似点:第一,都用“数量词+叠词”修饰,体现物的小、细、微、浅;第二,都用“方位名词”或“代词”,表示时空距离之长。(2)四个物象所寄托之“乡愁”有何不同?从生离到死

5、别;从家愁到国愁。“乡愁”的特点:一直相随,愈发浓烈。3 .学生诗作赏评及修改。评价标准:物象贴切;线索明晰;运用复沓。复沓(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四、“乡愁”的赏读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乡愁2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舒兰乡色酒赏读的基本句式:运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一物象的特点,表现了乡愁的示例:席慕容的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树这一物象没有年轮、永不老去的特

6、点,表现了乡愁的绵长。舒兰的诗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月这一物象圆、满的特点,表现了乡愁浓烈的特点。五、作业设计读余光中乡愁四韵,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白勺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愁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示例:从语言的表达上看,这首诗的感情较上一首浓烈得多。若说乡愁是一首沧桑而沉重

7、的追忆,那么这首诗就是迫切的爆发了。第一诗节:乡愁是虚无而真买的,是不可阻挡的态意情结,又迫使人不断地追忆幻梦。首尾反复,大大增强语气。第二诗节直抒胸臆,此时表达乡愁不仅是一种纠结的沉郁情感了,儿时剧烈的烧痛,将内心的渴望淋漓尽致地表达。第三诗节稍为柔和,乡愁如等信一样,期盼家的回音,故土的回音。第四诗节又将意境朦胧化,睹物思人;在缠绕着诗人的心,令人忧伤的往事中,潜藏着温馨和美的爱。全诗较为全面地阐释了乡愁的涵义,解读了那复杂的情结,文字压抑着难以言表的希望。个人认为是直抒胸臆的上乘。再看所选的意象,尤其是“长江水”,是家乡的标识。(张涵之)六、结束语其实啊,乡愁就是那枚邮票里的牵挂,就是那

8、张船票里的惦记,就是那方坟墓上的思念,就是那湾海峡里的期盼。它已成为余光中心头的难以化解开的情绪,它更是融在每一个海外游子骨子里永恒的情绪。七、板书设计乡愁余光中物象:距离淡淡(数量词、形容词的叠用)情感:愁绪浓浓(生离一一死别一一家愁一一国愁)课堂实录师:说起“愁”,李清照的蚱解舟载不动,李煜的一江春水流不尽,贺铸的满城风絮飘不完。而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乡愁。首先,请大家听我对乡愁的朗读,标清字音,标明断句。(师朗读,学生标画)师: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把这首诗的精彩呈现给大家。(一女生朗读全诗,掌声)师:有哪位同学可以对她的朗读进行评价,评价时请注意我提

9、示的读音和诗句的断句。生:她读得每个字音都非常标准,读得很流利,没有错误。只是“我在这头”一句的断句读得不对。师:你能读一读吗?(生有感情地读“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一句。掌声)师:当我们关注到断句时,诗歌的韵味就一点点呈现出来了。下面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字里行间的情感。(女生齐读1、3诗节,男生齐读2、4诗节,同时让四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每人一个诗节。)师:请大家注意“后来啊”中“啊”的读法。生:齐背。师:黑板上同学的默写,都写对了吗?生:内容写对了,字迹再工整些更好啊。师:说到“乡愁”,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乡愁”的解释是:深切思念家乡的愁的心情。请大

10、家把相关内容记录在书上。多媒体显示:余光中在2001年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从21岁负笠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现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师:余光中的乡愁,有一定的普遍性,当然也有他的特殊性。多媒体显示: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似乎又在感念着当时的忧伤氛围。师: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J大家课前也仿写了

11、乡愁,用了多久?生:比20分钟多多了。(众笑)师:我说到余光中的相关见解,大家把相关的诗句读一读。师:这首诗是“蛮写买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师: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师: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生: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师: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我想到了大陆这个“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生: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师:这就是余光中创作乡愁的整个过程。下面我

12、们来探讨在乡愁一诗中是如何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体现“乡愁”这样抽象的情感的?多媒体显示:诗中是如何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体现“乡愁”这样抽象的情感的?提示:(1)四个物象的相似点?(2)四个物象所寄托之“乡愁”有何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师:下面我们来说说这四个物象本身有什么特点?生:这四个物象都可以把本身隔开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师:我们看到的时候,这两个物在一起吗?生:不在一起。师:你能够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生:它们都体现了两种不在一起的事物。师:它们之间有什么?生:它们之间有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关系。(笑)师:这种关系是什么?生: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障碍

13、。师:请坐。你给大家开启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哪位同学能将他的话用一个句子串起来?生:这四个物象都是一种媒介,贴邮票可以将信寄到,用船票可以到达想去的地方,而坟墓是与先人在心灵上的一种沟通,海峡两边联系的地方不同。所以,这四个物象的共同点是很难在一起的事物的媒介。师:因为在时空上很难联系,所以需要这样一个媒介。这位同学刚才说得非常好,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再做深入思考。物象所体现的是一一生:时空的距离。师:因为距离,难以相见,因而自然产生了一种情感一一乡愁。选择的物象自然地体现了这样的情感。师:我们再来看这些物象,看看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修饰这些物象的?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在哪里?生:都用到了叠词。师

14、:对,都是形容词的叠用。请你先将叠用的词读一遍,再将没有叠用的词读一遍,感受一下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生: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师:不重叠来一次。生:小的,窄的,矮的,浅的。师:下面你来说说。生:如果不重叠,感觉美感就不见了,太一一师:太直白?生:对,太直白。有了重叠,就显得很舒缓,有诗的感觉。师:我们齐读一下这四个诗句,感受这种舒缓而富有诗意的感觉。(生齐读)师:除了叠用,诗人还用到了怎样的方法呢?生:数量词。师:形容词的叠用体现了物象细、微、小的特点。数量词的使用有没有这样的效果呢?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数词“一”,这就是很少,很小。尤其是这个“枚”字,多用于指形体小的东西。这“方

15、是什么意思呢?生:座?师:准确来说指“平方米”或“立方米”。这样的地方的确是非常小的。由此,可以看出这四个物象的相似点在哪里?生:这四个物象都特别小。生:还特别细微。师:我用“浅浅”这个词来总结,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词,把物象的特征记录下来。生:我觉得不大合适,可我还没想好。师:那我们再想想,用你喜欢的且合适准确的才更好。师:下面我们来探究第二个问题:物象所寄托之乡愁有何不同?生:刚才看到余光中的那段介绍里说了,每个阶段是不同的。师:具体说说看。生:第一诗节是对母亲的思念,第二诗节是对妻子的思念,第三诗节是对母亲的怀念,第四诗节是对祖国的眷恋。师:同是写母亲,用了“邮票”和“坟墓”,有何

16、不同?生:“邮票”是在寄宿制学校跟母亲通讯的一种方式,他还可以见到母亲,“坟墓”暗含着母亲永远离他而去,他没有办法再去和母亲交流。所以我觉得后者的思念之情是永恒的。感觉感情更深一些。师:怎么个深呢?生:由能见到不能见,更深刻了吧。生:我觉得是由依恋到追忆,时空把他们隔绝开了。师:的确,这样的生离死别,的确让人动容。那么前三诗节和第四诗节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吗?生:前三诗节都是对人的。是对家人的思念之愁苦。最后一个诗节是对祖国的,是对家国思念的愁绪。师:纵观全诗,借助物象,按照时间顺序,愁绪一直相伴,情感愈发浓烈。带着刚才的理解,我们再齐声诵读一边。学生齐声带感情诵读。师:余光中的诗,因其短小,

17、意蕴丰富,让人百读不厌。在我们读诗的时候,也有一些同学仿写了一些小诗。我们不妨看看,他们选了哪些意象,又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多媒体显示:自选话题,仿写乡愁。提示:1.物象贴切;2.线索明晰;3.运用复沓。(复沓,又叫复唱,语出庄子田子方,指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是诗歌或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生:朗读原创作品乡愁。古时候/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诗人在这里/亲友在那里后来啊/乡愁是一封厚厚的家书/诗人在这边/父母在那边再然后/乡愁是一条长长的电话线/诗人在这头/亲友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台扁扁的电脑/诗人在外面/家人在里面师:请你讲一讲你的创作思路。生:我是按时

18、间顺序。在很多古诗中,诗人都写道望月思乡,于是就有了第一个意象。师:你接着说。生:后来,随着造纸术,人们就开始写信,人们不只对着月亮望,通过书信来表达情感。再之后通过电话来传达思念。到了现在,人们就通过电脑等媒体进行沟通,传达思念。师:好。你的思路很清晰。现在让我们产生乡愁的可能不仅是时空距离,或许也是电脑带给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生:朗读原创作品幸福。春桃说/幸福是一朵灼灼的桃花/艳在外头/骄傲在里头夏蝉说/幸福是曲悠悠的赞歌/嚓亮在外头/希望在里头秋叶说/幸福一抹淡淡的暖黄/枯在外头/生机在里头冬雪说/幸福是一袭簌簌的洁白/冷在外头/快乐在里头生:我基本上是按四季的顺序来写的,大自然

19、中的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人生的每个阶段也是如此。或许我们现在觉得很平常的事情,以后看来就会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也想借这首诗告诉大家,珍惜现在已有的生活。(掌声)师:你说得很精彩,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具体说说你诗作的精彩。生:首先,她这首诗意象的选择是符合要求的。其次,她的表达加入了自己对意象的理解和感触,尤其喜欢她选择的这几个意象“春桃夏蝉”秋叶”“冬雪”,把它们和幸福的关系阐述得很清楚,让人感觉幸福就是这样的。师:的确,幸福就是这样的。这首诗写得很巧,余光中的诗作中,时间是很明确地点出来的,而这首诗的时间顺序蕴含在这些意象及其特征中的。而且,她又有了自己的艺术加工。我特别喜欢第一诗节

20、,其实桃花的骄傲,一方面是它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可能是它内在的骄傲的气质与情绪。现在,请大家简单修改先前的创作,改好之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先读读先前的诗吧。生:快乐小时候/快乐是一张甜甜的糖纸/我在里边/母亲在外边童年时/快乐是一次慢慢的春游/我在前边/老师在后边再长大/快乐是一句暖暖的话语/我在左边/朋友在右边到青春/快乐是一抹深深的眼神/我在上边/父亲在下边师:同学们都笑了,是因为最后一句吗?这是他先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听听他改过之后的作品。生:快乐小时候/快乐是一张甜甜的糖纸/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童年时/快乐是一次慢慢的春游/我在前头/老师在后头再长大/快乐是一句暖暖的话语/我在这头/朋

21、友在那头到青春/快乐是一抹炯炯的眼神/我在前头/父亲在后头(掌声)师:请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你的诗作吧。生:好。师:有请。生:改之后比改之前含义更浓,改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可能当时写的时候,没有想清楚到底要表达什么,只是把这些外在的要求串联起来,继而用了一些词语。改动之后,主要的思想表达很清晰,围绕这个思想,一步步去写,诗歌的意蕴就更深刻了。师:你的评价切中要害,和他的诗一样棒哦。(掌声)其实他的修改主要就是一个字的改动,是哪个字呢?生:原先是“边”字,改过之后是“头”字。读起来有点淡淡的,却浓浓的情感。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生:我先来读原来的诗吧。童年小时候/童年是一把小小的跷

22、板/我在这边/朋友在那边长大后/童年是空中高高的风筝/我在前头/父亲在后头再后来/童年是教室宽宽的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而现在/童年是一张旧旧的相片/我在外头/记忆在里头师:期待听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生:我把个别地方改动了一下。小时候/童年是一个轻轻的摇篮/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长大后/童年是一个小小的跷板/我在这头/朋友在那头后来啊/童年是一块宽宽的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而现在/童年是一张旧旧的相片/我在外头/记忆在里头(掌声)师:你也邀请一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你的诗吧。生:这首诗的形式就和余光中的很相似了,在意象选择上,他选择了与童年有关的很有特色的意象,比如“风筝”“跷跷板”黑板等,这些

23、都是我们童年都经历过的,或见过的东西,最后一个诗节将对童年的情感上升到了一个精神层面,让人与他产生共鸣。师:对童年的情绪像余光中对乡愁的情绪一样,越来越浓。生:对,越来越浓。师:请大家今天在课后,带着我们对这首诗的思考与创作,继续修改我们的小诗,然后将它积累在作文本上。师:说到乡愁,除了我们学习并模仿的余光中的这种诗歌形式之外,还有许多与乡愁有关的诗句,在这儿,我们一起来看两首。多媒体显示: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1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一一席慕蓉乡愁2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24、一一舒兰乡色酒赏读的基本句式:运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一物象的特点,表现了乡愁的O生:我选席慕容的诗歌的第一诗节“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笛声这一物象清远的特点,表现了乡愁的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特点。师:这乡愁,一直相随,挥之不去。生:我选舒兰的乡色酒,“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暗指时间的变化,“柳树梢头”和“椰树梢头”暗示时过境迁,“你圆人也圆”好像是在写月亮,也好像在写人。月亮圆了,家庭也圆满。“你满,乡愁也满”,大概是写自己身处异地,对家人充满的无尽的思念。师:你对诗作内容的理解很到位,现在请你用这个句式来简单赏析一下。生:运用比喻和

25、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月亮这一物象圆的特点,表现了乡愁的浓郁。生:我们知道,树的年轮代表着年龄。这个句子将乡愁比作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它是永恒的,它不会随着时光老去,所以乡愁也是永恒和持久的,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退。师:这句写出了乡愁永不老去,持久弥新的特点。师:其实写乡愁的诗句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赏读乡愁的一种方法,先找物象,再体会物象的特点,接着品读物象和情感之间的关联。课后,请大家读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赏析性文字。师:其实啊,乡愁就是那枚邮票里的牵挂,就是那张船票里的惦记,就是那方坟墓上的思念,就是那湾海峡里的期盼。它已成为余光中心头的难以化

26、解开的情绪,它更是融在每一个海外游子骨子里永恒的情绪,值得我们慢慢品析。下课。教后反思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按照“读一一品一一写一一赏”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

27、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一读,自由读,读出重音,停顿,注意语速、语调,感受诗歌。二读,听读,模仿读,学习名家在朗读时,朗读技巧的运用,以及如何用声音表现诗的感情,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诗以一字为工J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象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另的。学生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反思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对学生自己创作诗歌的赏析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