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6992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文科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思考新文科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对文科建设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是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提升文科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XX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指出,要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倡议全面推进“四新”建设。XX年4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再次强调全面推进“四新”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全国高校掀起质量革命。尤其是XX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任务旨在构建世界水平、中国

2、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高师音乐教育作为文科教育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审美素养的提升,亟须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设,深刻反思人才培养目标,以跨学科的视野、高效有力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国家需求、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音乐师资人才。一、基于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反思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中国音乐教育历经百余年发展,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专设音乐院系以培养音乐师资为己任,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音乐素养、服务社会发展需求,输送了一批批音乐师资人才。然而,音乐教育作为本科专业直到21世纪才获得独立地位。XX年

3、2月教育部发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将音乐教育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开启了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新征程。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基于长期实践探索,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专业设置来看,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特定职业与课程组织形式,旨在通过专业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音乐教育作为高等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另一方面是培养师资人才的师范教育。具体到高师音乐教育,明显应当属于后者,主要服务于各级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XX年教育部增设的音乐教育专业,也主要指向师范类音乐教育。

4、从学科建设角度来看,不同学科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四个要素:“一是研究群体;二是研究对象或领域;三是理论体系;四是研究方法。”音乐教育学科完全具备这些要素:由高校、科研院所及学会或协会形成的科研群体;专门针对音乐教育实践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专属音乐教育的概念、原理、规律等构成的音乐教育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就音乐教育学学科性质而言,它是由音乐学和教育学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所涵盖的知识体系具有超越原先单纯的音乐学或教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既不是用教育学原理简单地去解释和说明音乐艺术的现象,也不是把音乐手段简单

5、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一般过程;而是揭示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音乐教育的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音乐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学所共同适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它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的学科”。音乐教育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学科理论伴随着音乐教育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丰富,并且反过来应用于音乐教育实践,对广大从教者有序、有效开展音乐教育起到规范、指导作用,避免出现盲目、不得法的低效行为。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各高校办学宗旨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于专业院校音乐教育致力于培养作曲、演唱、演奏等音乐专门人才,高师音乐教育应致力于培养音乐教育师资人才。但事实上,国内很多高师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

6、设置及教学模式上,存在效仿专业院校,忽视师范音乐教育特殊性,造成专业窄化、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发展趋向不明等问题,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极不相称。音乐专业分科立学鲜明自近代以来,我国学科专业建设深受西方影响,十分强调分科立学。音乐教育领域的专业分科“专、窄、细、深”特点尤为突出。这一点与高师院校长期效仿专业院校有关,专业教学注重音乐表演技术实践,在区分声乐、器乐系科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声乐专业依据唱法可细分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专业;器乐专业按照中西乐器可细分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演奏专业。基于实践的理论教学,如中西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基础乐理等也呈现出鲜明的专业性。分科立学

7、有助于促进音乐学研究的具体深入,但也造成音乐学科内部不同专业方向之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隔离、互不干涉的局面,学生的学识视野严重窄化,对专业方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之甚少。重“技”轻“理”观念严重一直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从入学前的生源选拔到本科人才培养,技能训练始终被视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尽管面向本科生开设中西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等理论类课程,但很多学生对理论类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技能类专业课程,日常教学中迟到、缺课现象时有发生,或因排练演出需要,理论课停课让位现象也屡见不鲜。由此加剧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轻视,难以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也不利于探讨技能实践和理论体

8、系的内在关联。而且,脱离理论滋养的音乐实践,很容易陷入枯燥重复的技能训练,不利于建构与培养音乐师资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能力。与一线教育实际需求脱节由于长期遵从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导致高师音乐教育人才产出与一线学校教育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不同于专业院校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一一以培养高水平歌唱家或演奏家为荣,高师音乐教育应始终秉持师范教育原则,着力培养具备扎实音乐专业知识、开阔文化视野,深谙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会唱、会弹、会舞”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反观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声乐专业学生唱得好,却不擅长弹琴和舞蹈;钢琴专业学生弹得好,却不擅长歌唱和舞蹈;舞蹈专业学生跳得好,却不擅长唱歌和弹琴。专

9、业细化已直接影响到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输出质量,无法胜任学校教育丰富多样的课内外音乐活动,更谈不上全方位开展学校美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此,必须深刻思考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面对时代变迁、社会转型、技术革新出现的新需求、新形势,高师音乐教育应该何去何从?近年来教育部大力加强高校美育工作,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如何定位,与义务阶段的美育工作又有哪些关联?新文科建设倡导学科交叉跨越,关注新技术革命对高校教育的影响,能否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二、明确高师音乐教育学科定位,培养高质量美育人才新时代语境下,高师音乐教育

10、亟待明确学科定位,厘清其与专业音乐教育、普及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尤其是对高校美育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XX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育人要求。同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反观当前高校美育工作,与专业学科建设相比显得十分薄弱。这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的育人体系,以及广大青年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存在诸多不相适

11、应之处。为此,教育部于XX年4月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高校美育综合改革,整合美育资源,全面提高普及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推进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改革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高校美育新格局的方案。普及艺术教育指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非艺术专业学生开展的艺术通识教育,力求通过开设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及艺术展演活动,提升全体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需要厘清的是,专业艺术教育是以培养从事某一门类艺术创作或表演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包括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等,尽管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但更强调知识技能的专业性。艺术师范教

12、育则以培养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师资人才为旨归,要求凸显师范教育特质,培养既有深厚教育情怀、扎实专业基础、敢于创新教学,又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具体到音乐教育领域,须明确音乐“师范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于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但其又是密切联系其他两个教育领域的中介纽带。首先,在办学思路上,直接将专业音乐教育的做法移植到高师音乐教育,早已司空见惯。其次,音乐院系在高师院校内部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活动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再次,高师院校向社会输出的音乐师资,无论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成人继续教育、社会文化机构培训等,皆属于普及教育。这些实际需求决定了高师音乐教育兼具专业性与普及性双重特点,面向不

13、同年龄阶段社会群体的音乐课程教学,重在强化美育功能,提升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音乐教育的目标所在。检视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发现绝大多数院校的“课程结构与一般艺术专业并无大异,只不过增加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法等几门课程,而且这几门课程的教学也很不专业”。高师音乐教育在坚守师范特质、服务社会需求、强化美育功能等方面不够重视,一味地追求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鉴此,加强高师音乐教育对美育功能内涵的认识理解,势在必行。深挖音乐作品人文内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师音乐教育须明确面向不同学龄对象开设艺术课程及实践活动,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掌握音乐知识技

14、能的同时,注重深挖音乐作品人文内涵,实现“以美育人”目标。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委会理事长杜卫认为,应将艺术教育课程定位成“具有人文素质教育性质的美育课程,突出其人文性,充分发挥优秀艺术作品的人文教育价值,这也就是以美育人和以文化人的本意所在”。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缺乏语言艺术的语义性和造型艺术的具象性,人们聆听音乐很难直接触及作品深沉丰厚的内涵,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但音乐并非不可理解,通过对音乐本体结构和技法解析,从音乐学意义上分析作品形式要素,可以发掘出作品隐含的丰富内涵。如歌曲松花江上、合唱曲长征组歌、钢琴协奏曲黄河等,无论是声乐曲或器乐曲,还是独唱或群体合唱,

15、皆以流动的、感性的、情感的方式记录人类历史文化,作品越优秀,越能使听者在审美过程中激发审美情感、获得审美愉悦,进而升华为心灵净化和精神洗礼。王国维先生认为,美育“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蔡元培先生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是辅助德育的重要手段,“爱美是人类性能中固有的要求。我以为如其能够将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小之可以怡性悦情,进德修身,大之可以治国平天下”。朱光潜先生将道德养成与人的情性相联系,认为“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工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就是一回事,它们的必

16、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因此,面向各级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也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领悟理解作品隐含的人文内涵,最终实现以美育人。明晰美育的特点与规律,提升“以美化人”工作实效高师院校加强美育工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引导未来从事艺术教育的学生,明确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刻认识美育的价值所在。一直以来,各级学校教育总是带着某种使命或目标推行美育,或将艺术教育视作升学路径,强烈的功利性目的使美育迷失了方向。美育的价值何为?王国维曾提出“无用之用”概念,也即“美育是以无用的美和艺术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17、”。此处的“无用”,要求主体看待美和艺术一定要摒弃世俗的、物欲的、个人的功利性欲念;“用”则体现为主体通过欣赏品鉴美和艺术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尽管精神境界中包含道德境界的提升,但更多的是在认识理解音乐要素的基础上,激发人的审美情感、展开审美想象、营造审美意境,进而提升审美品鉴能力、培养审美创造能力。美育不单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通过动之以情的感染,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感悟人生真善美,全方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学校美育关涉很多经典音乐作品,如古筝曲渔舟唱晚、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歌剧江姐等,表现形式不一,各自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美育的价值在于引导

18、学生步入广阔的艺术世界,“美育的特点是感性教育,美育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体验来实现的”。教学中了解作品背景,感知曲调、旋法、配器等形式要素,皆是为了搭建作品与听者之间的心灵桥梁,激发审美情感共鸣,挖掘作品人文内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启迪精神智慧、塑造美好心灵,养成健康人格的美育目标。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说:“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当前,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美育应当充分挖掘人文艺术经典中所蕴含的人类文明价值,除了在各类学校大力推进艺术普及教育,更应当以宏阔的视野,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美育,“以美育赋能人

19、民美好生活,使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美的文化艺术经典的陶养”,在提升全民审美素养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加强“大艺术”课程建设,推进“大中小”美育协同发展近些年来,各高校日益重视美育工作,除组织艺术社团、举办艺术节庆活动或比赛,还开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艺术课程。2006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各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一门限定性选修课程,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此举力求“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

20、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该方案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艺术审美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部分高校由于专业设置或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无法开足8门公共艺术课程供学生选修,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大艺术”的认知理解。而且上述限定性选修课程主要侧重知识讲授或作品赏析,多停留于静观听赏,学生少有机会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索一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催生的各种艺术新样态、新空间、新行业,并未统摄于公共艺术课程当中,亟待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目光发现各种新艺术、新媒

21、介、新平台,探索体验技术与艺术交叉融合的新事象、新领域,拓宽艺术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高师音乐教育还应特别注重美育思维的贯通培养,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育人目标从高等教育延伸到各级学校教育,建立“大中小”一体化的美育观念。师范生在校期间,就应密切关注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现状,了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最新变化,为顺利任职教师岗位、高质量开展中小学美育教育,储备必要的素养和能力。教育部于XX年4月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上突破了以往以音乐、美术为主的课程模式,发展为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门类艺术

22、在内的课程结构。在课程设计上,遵循艺术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分阶段设计课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特别强调艺术课程教学应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特点。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教学理念,将课程目标聚焦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很明显,XX年版新版课标在总结之前版本课标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课程改革优秀成果,结合当前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以及新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不同门类艺术课程进行融合、凝练,是为全面系统提升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所做

23、的整体设计和精心谋划。作为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范生应当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教学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承担一种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旨在健全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发挥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和净化作用,培养美好和谐的心灵,实现完美人格建构。高师院校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阵地,必须加强“大艺术”课程建设,思考大学美育与中小学美育的内在关联,认识到高师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对培养高质量美育人才的重要性。唯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推进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的合格后备人才。三、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推进音乐教育学科创新发展传统文科教育体系中的高师音乐教育,其专业学科建设长期在音乐领域深耕,甚少关注其他学科领

24、域,已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复合型音乐师资人才的需求,亟须突破禁锢思想,调整优化自身,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发展创新,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高师音乐教育更新升级。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构建中国知识话语体系长久以来,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知识体系主要以西方音乐知识话语体系为基础。高师音乐教育开设的系列课程,均以西方音乐知识、技法为核心,被奉为科学的、标准的课程体系主宰高师音乐教育课堂。而中国本土的音乐知识技能,却被当作高师音乐教育的附属性成分。尽管高师音乐课程体系中的音乐史、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等理论类课程关涉中国本土音乐历史、不同地域民族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美学理论,但相对于西方音乐知识体系,

25、显得非常薄弱。曾面向本科生开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在讲授民族民间音乐理论、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演唱家乡的民歌、介绍熟悉的民间音乐。然而反馈结果令人意外,90%以上的学生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学生从小学至进入大学之前,对本土音乐的感性认知相当匮乏。鉴于此,高师音乐教育知识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大力加强对中国本土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如果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师资人才对本土音乐发展历史、音乐文化内涵、传统音乐美学不了解,不熟悉;对本民族的民间歌曲、民族器乐、民间歌舞、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等不会唱,不会演,何谈中国本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警觉当前“西方音乐体系”的体制,“造成了音乐学院乃

26、至学校音乐教育主体的置换,西方音乐体系成了课堂的主位,我们成了客位,我们的主位缺位,也就出现了京剧进课堂戏曲进课堂一民歌手进课堂等中国音乐主体的反主为客以客人的方式引进课堂的现象”。中国本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失语或依附性发展,直接导致师范生对中国本土音乐的漠视,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民族情感、树立文化自信,更不利于中国本土音乐文化世代传承与延续。当前,从新文科视域出发,亟须走出西方音乐知识话语的窠臼,自觉探寻新文科建设所需的中国音乐教育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尽管西方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输入与传播,拓展了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但长期遵循照搬,势必造成对本土文化的丢弃。21世纪以来,联合

27、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倡导世界文化多元性,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大力加强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使大量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保护。同理,我们的音乐教育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也应体现文化多样性,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贯穿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当前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高师音乐教育作为连接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肩负知识传承、传播的重任,亟待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构建中国音乐教育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不仅要深挖本土音乐资源、厘清音乐类型、明辨音乐风格、领悟传统美学内涵,还应结合时代需求,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加强本土音乐文化知识阐释,利用新平

28、台、新场域推进本土音乐的创新演绎和多元传播,使师范生认识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宏阔的国际视野架构中国音乐教育知识体系,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音乐师资人才,实现文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立“超学科”视野,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融合,而音乐教育学本身就是音乐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音乐教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算很长,其前身是20世纪早期的“音乐教学法”或“中小学音乐教材教法”。198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专设“音乐教育学”词条,强调这是一门“研究有关音乐教育的实践及其理论的科学。它是介于教育学与音乐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涉及范围

29、广,20世纪才初具规模”。“音乐教育包括一般普及音乐教育及专业音乐教育两大部分,研究范围大体包括音乐教育课程、音乐教学法、儿童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史、比较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社会学等可见音乐教育学始终与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是一门基于课程教学实践,注重教学方法,将音乐学与教育学及心理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理论型学科。然而事实上,“由于所谓专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表面化的僵硬划分,致使我国的音乐专业划分,长期陷于混乱状态,音乐教育学也完全被界定为普通学校乃至普通中小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从学科建设来看,音乐教育学既缺乏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有机联系,也

30、未引起师范音乐教育的足够重视。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各级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著述。但随着时代发展,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并未获得理论回应。原因在于高等音乐教育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实践之间的沟通联系不够紧密,高校研究者探讨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常停留于观念层面,未能发挥指导一线教学的作用;而很多一线教师从事教研教改常停留于实验尝试、感受体会层面,因缺乏理论和方法指导,难以将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建构。如今从新文科角度反思高师音乐教育,亟须建立“超学科”视野。首先,应明确音乐教育学学科本质,是兼具音乐学和教育学双重品格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尽管很

31、多高校及其音乐院系的办学方向朝着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发展,也专业学科之间依然存在各自独立、互不往来的现象,即使设有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课程,也很少突破专业限制和学科壁垒,探讨不同专业的教育学问题,音乐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不够深入彻底。其次,问题导向不够鲜明,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对口单位是中小学校,但高校与中小学一线教育的疏离,导致高校所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无法适应社会、满足学校岗位需求。未来必须加强二者的对接往来,了解不同层级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开设音乐教育学理论课程,走进一线教学场域,开展实践教学,切实有效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满足各级学校艺术教育实际需求。再次,新时代、新行

32、业、新平台、新媒介的出现,要求高校音乐教育以“超学科”视野开放办学。“超学科”是对传统文科边界的超越和突破,倡导不同学科更大范围更多可能的交叉融合。音乐学家于润洋先生曾说:“扩大学科的学术视野,实现学术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意识到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这对我国音乐学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与音乐学相关的一系列人文学科迅速发展、音乐学子学科相继形成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J具体到音乐教育学科,不仅要让师范生认识到交叉融合是音乐教育学科的本质,还应关注音乐教育与姊妹艺术、其他领域的交叉、跨界,如音乐教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艺术、音乐与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及理论的关联性

33、,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音乐学与相关学科、技术等交叉融合形成的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传播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管理学、音乐科技等学科或专业,极大地拓宽学识视野,使高师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人才,能面向更多行业、更多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性社会美育。如针对广大青年、中老年音乐爱好者开展音乐教育培训,深入社区、剧院开展音乐讲座,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新媒体音乐教育等,这些新领域为师范生施展个人才能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助于发挥音乐教育专业优势,也能有效缓解师范生就业面狭窄的压力。“超学科”视野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突破既有固化思维和教育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落实国家教育指导方针和学科专

34、业建设要求,以开放的视野,为音乐教育学科发展注入新思维、新方法,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音乐师资人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音乐教育教学新范式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源于新技术不断发展变革。新技术对人文学科及其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学校课堂教学方式伴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渗透,呈现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出现远程教育、慕课、智慧课堂以及直播教学等形式,为不同学龄人群拓展学识,了解不同学科专业知识提供了多元路径。XX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大力推动互联网、

35、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就高校美育工作而言,XX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同样强调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规划建设一批高质量美育慕课,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如今,从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可检索到各个学科的优质课程,其中音乐课程“200+”、舞蹈课程“50+”、戏剧戏曲课程“40+”,音乐教育教学课程“20+”等,为

36、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必须指出,不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很大差异,不能用线上资源完全替代线下课堂教学。要真正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应根据各校办学特色和生源实际状况,将网络课程资源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更为直接有效的做法是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管理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或软件功能,开展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在讲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课程时,曾利用云班课教学辅助软件管理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课前发布各类学习资源,通过课上签到、发起测试或讨论、课下布置作业等方式,将所有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考察都纳入软件功能系统。学生每次参与学习,系统会客观记录学习轨迹,并对其学习效度

37、给予相应经验值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围绕一个话题开展头脑风暴,瞬间能将近百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投射在网络屏幕上,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营造了踊跃、和谐的探究式学习氛围。特别是开展线上视频教学的时候,利用软件系统的课堂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听课效率,可直接从客观的数值反馈中了解到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和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课堂教学得失利弊,无形中建立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管理的新秩序。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作为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摇篮一一高师院校要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便应

38、对未来音乐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在教育部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之前,教育部于XX年3月率先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O的意见,强调“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尽管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从事信息化教学的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应用能力薄弱,亟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技术变革,高质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到音乐教育领域,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课内外教学的创新能力显得更为欠缺。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能等到毕业任教后才逐步提升,而应在大学期间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音乐师资人才培养的

39、基本素养加以重视,要从原来“一专”多能朝着“二专”多能转化,“即在原有一专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线上线下交互教学这一特定的另一专这一目标是对传统音乐师资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和突破,也是对新文科背景下培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高质量、应用型师资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结语综上,新文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传统文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亟须深刻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及学科建设相关问题,改变以往制约学科发展的分科立学、重技轻理、脱离一线教育实际等陈旧观念和做法。遵照党和国家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体系的目标,应明确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在厘

40、清师范教育、专业教育、普及教育区别和关联的基础上,通过深挖音乐作品人文内涵、明晰美育特点与规律,加强“大艺术”课程建设等途径,推进全民美育协同发展。针对当前音乐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应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音乐教育学科转型升级,通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音乐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改善过度沿用西方知识体系而导致的失语问题;建立“超学科”视野,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融合,改变以往囿于单一音乐学科的不足;特别是面对现代技术变革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数字新媒体资源及平台的有效利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管理新模式,以便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复合型音乐师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