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19534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6.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电路的概念,并尝试运用电路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课则是电路概念的应用拓展课。在这一课中,学生将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导电性。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不同物体的导电情况有所不同:有些物体容易使电流通过,具有导电性,这样的物体叫做导体;而有些物体不容易使电流通过,不具有导电性,这样的物体叫做绝缘体。本课实验重在帮助学生提高对身边材料性质的认识,加深对电路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下一课“电路中的开关”学习做准备。【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但独立地完成探究计划稍有困难,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2、,制订出一个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完整的研究计划,并按照规定的研究计划规范操作。关于导体和绝缘体,学生在之前的实验活动中已经有所接触,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有些认识会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组织学生对物体的导电性进行预测,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检测和修正自己的认识,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此外,教师在课堂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强调依据实验现象和事实来说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制订出检测导体和绝

3、缘体的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测。2 .能够根据实验记录,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3 .认识到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身边的不同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归纳、概括出导体与绝缘体的特性。难点:合作制定研究计划,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材料准备】电路检测器、导电球、多种检测物体(塑料片、纸板、棉布、铜片、铝片、铁钉、木棒、玻璃棒、陶瓷棒、铅笔芯、回形针、橡皮)、探究记录单。【教学过程】1 .聚焦出示一根两端剥开塑料包皮的导线教师提

4、问: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预设: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铜丝容易让电流通过。教师演示:分别用导线的金属头和塑料皮作为接触点连接到电路中,发现灯泡分别会亮、灭,以此验证学生观点。教师引导:原来,生活中有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有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你能说说还有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吗?学生活动:列举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物体到底能不能让电流通过呢?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12种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一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这些物体的导电性。设计意图:从前面几课学生经常使用的导线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到不同材料的导电性不

5、同,聚焦研究主题导体和绝缘体,并通过调查来了解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原有认识。2 .探索(1)教师提问: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呢?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把检测物体接入到电路检测器两端,如果小灯泡亮,说明物体容易导电;如果小灯泡不亮,说明物体不容易导电。(2)教师追问:实验中有什么注意事项?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进行实验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制订出一个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研究计划。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制订研究计划。完成后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计划,并相互补充和完善,形成一个规范而又完善的检测计划。(3)教师小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导电性的方法。自检: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检查电路检测

6、器能否正常工作。预测:预测被检测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做好记录。实测: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注意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不能互相接触。每种物体检测3遍,做好记录。分类:将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和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分类,仔细观察,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有什么异同。(4)教师活动:播放实验指导微课,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和记录方法。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按照研究计划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实验完成后由小组长将本组实验结果粘贴在黑板的班级记录表上。设计意图:通过经历制定计划T预测T检测T比较异同点T发现物体的特征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对身边材料导电性的认识,加深对

7、电路概念的理解。细致的实验指导微课和可视化的实验记录单为学生搭建科学探究的脚手架。指导学生按照规定的研究计划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规范的实脸操作习惯和分工合作的意识。3 .研讨(1)整理检测记录。教师提问: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我们对物体导电性的预测与实际结果相同吗?我们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请学生代表汇报检测结果,结合班级记录表,形成统一认识。如果检测结果不同,可以先进行分析再重复检测。如果预测和实际检测结果不同,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预测时是怎么想的,通过实际检测后,又有什么新的认识。)(2)揭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教师提问: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

8、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预设:铜片、铝片、铁钉、回形针、铅笔芯是导体,塑料片、纸板、棉布、玻璃棒、陶瓷棒、木棒、橡皮是绝缘体。教师追问:对比这些导体材料和绝缘体材料,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铜、铝、铁等金属通常是导体,塑料、纸、布等非金属通常是绝缘体。(3)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PPT出示电池盒、灯座、开关、插头的图片教师提问:图中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预设:电池盒、灯座、开关、插头中的金属部分是导体,塑料部分是绝缘体。金属导体是为了连接电路,使电流形成通路;塑料绝缘体是为了防止触电。教师

9、小结:我们通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而用导体使电流流过。设计意图:可视化的班级记录表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依据;依据实验结果进行的充分的研讨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对比预测结果和实脸结果的异同,让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的意义,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同时,通过研讨交流,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并进行简单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身边材料性质的认识。4 .拓展PPT出示湿手触摸开关的图片教师提问: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预设:水是导体,人体也是导体,湿手触摸开关容易触电。教师追问:水和人体真的能导电吗?我们用电路检测器来试一试。(学生实验,发现水、人体并不能使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

10、发光)。教师引导: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人体、自来水,并没有观察到灯泡亮起来,这是因为通过电路的电流实在太弱了,我们的电路检测器检测不出来。可以改用更灵敏的导电球来检测。教师演示:把导电球的检测头放入自来水中,导电球被点亮了,证明自来水是可以导电的。用同样的方法证明人体也可以导电。教师小结: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实验使学生体会水和人体的导电性,加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同时形成安全用电的认识。【学生记录单设计】物体导电性检测记录表班级:姓名:小组:物体预测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最终检测结果亮不亮亮不亮亮不亮容易导电不易导电L塑料片2.纸板3.棉布一4.铜片5.铝片6.铁钉7.玻璃棒三三ta8.陶瓷棒9.木棒10.铅笔芯IL回形针12.橡皮我们的发现:在检测的物体中,号物体属于导体。(填序号)号物体属于绝缘体。(填序号)其他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