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rt篇第一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纲”与“要”着重体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脉络贯穿其中,通篇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展开。一方面,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另一方面,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今天,重点围绕报告的整体,进行总体解读。一、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广泛征询社情民意,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生趣报告共分3大板块,一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从7个方面全面回顾2023年工作,从6个方面总
2、结取得的成绩;二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主要是实现7大目标;三是今年重点工作任务,重点是十大工作任务。(一)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特点。从起草到定稿,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心,更广泛收集民意,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原则,合理确定本年度发展目标,安排具体工作措施。一是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所谓上接天线,是报告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所谓“下接地气”,就是报告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二是上下贯通、融为一体。报告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社会各方的
3、诉求、意见建议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转化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具体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大家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是总基调、大盘子、大政策,企业和群众提出的是具体愿望和诉求,这些都需要细化实化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政策和工作举措。报告经过几上几下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一项项具体的政策举措,这样就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企业、群众的愿望诉求有机统一起来。三是实事求是、务实平实。今年报告遵循报告的文体规范,力求平实朴素,尽可能做到言之有物。讲去年的成绩,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作渲染;讲去年工作突出年度特色特点,也没有面面俱到。部署今年工作着重讲新安排、新举措,对需要持续推进的
4、重要工作、需要持续实施的重大战略,尽可能做了精炼概括;安排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时注重讲干货,大家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就是报告有没有干货。报告力求针对性强,提出的政策举措有用管用,真正以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关切。语言表达上尽可能通俗简洁,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能理解。(一)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成绩,突出“成绩来之不易”。去年年初,疫情防控实现平稳转段,转段的过程就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各个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就。从经济发展来说,面临着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局面,可以说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是多年少有的“几碰头”,既有疫情因素,也有疫后经济恢复的复杂因素。这些挑战能应对好
5、其中一项就很不容易,把这些挑战都能够有效应对好、有效处置好就更不容易。所以,面临极其复杂严峻的局面,我们能把经济稳住,完成全年经济发展任务就很不容易了。从宏观政策和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去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总结。一是突出固本培元。经历三年疫情之后,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大病初愈”的恢复阶段,同时又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所以经济运行的压力加大。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当前,也有利于今后的发展。二是发挥组合效应。更加注重政策的组合性、协同性,围绕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等任务,统筹用好财政、货币、就业等各项政策,打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形成了合力。三
6、是注重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的矛盾和问题,采取不同的举措,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比如去年针对不同经营主体的情况和诉求,我们分别推出了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发展的政策,这里既有共同的、一致的政策,也有对不同困难、不同诉求的一些针对性措施。(三)报告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举措。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于今年工作的安排,报告聚焦群众关切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民生方面的政策举措。比如,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在医疗卫生方面,提出今年继续增加基本医疗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70元。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报销难等问
7、题,强调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今年要在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保障年轻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突出了就业优先导向,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群体的支持。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二、方向已明、目标已定、展现信心,政府工作报告勾勒中国发展轮廓报告提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8、;粮食产量L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我国具有显著
9、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在持续提升,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加快壮大,发展内生动力在不断积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对比去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今年判断显然要乐观一些。(一)5%的增长目标是兼顾需要与可能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专家表示,这个目标是兼顾了需要与可能的一个目标。从需要角度来说,我们为了适应“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就业,防范一定的经济风险,我们需要一定量的增长速
10、度。从可能来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潜在经济增速是大于5%的,虽然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个5%左后右的目标同时它又是建立在我们的要素支撑条件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现在各方面新动能不断成长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可能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只要去够一够,只要去付出足够的努力,相信还是能够实现的。(三)财政货币政策与去年相比区别不大。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跟去年的“加力提效”区别不大。赤字率3%,虽然低于去年的3.8%,但实际效果并不会降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2024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
11、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针对的两方面,一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二是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些领域都是瞄准比较长远的,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任务是紧密的地结合在一起的。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实施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今年,要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制造业它本身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快推进我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让更多的外资参与到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当中来,既能够有效地地促进我们制造业本身自身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中国的制造业能力与国外的市场,与
12、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好的地去做一个融合。它也是我们去提升我们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以及促进双循环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所在。三、高质量发展是主脉络,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医保与养老金水平、增加养老育幼服务供给等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改善民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既能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也能把巨大内需潜力激发出来。所以解决民生问题,包括“一老一小”、便利孩子入托入园等,就需要增加投资,这又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支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主要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提
13、高保障水平。(一)民生工作明确提出12项具体的新任务。一是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二是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三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
14、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四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五是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六是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七是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八是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九是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十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十一是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十二是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一)民生是
15、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快于同期GDP增速;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2023年协议期内谈判药为患者减负超2000亿元回望过去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的同时,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关切,书写了暖心的民生答卷,国民经济运行中尽显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特点。一张张民生清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书写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诠释了“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执政理念。为保障和改革民生标注出了“新方位”
16、,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两会的厚度与温度,如春风拂面,温暖了民心。(三)立足群众的所思所想,持续发力,提高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精准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发展愿景和要求,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这些事是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是家事也是国事。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
17、化机制;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盼,进一步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体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实际行动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研判,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报告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务实奋进,让代表委员们深受鼓舞
18、,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担当,锚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握“干”的方向、鼓足“干”的劲头、增强“干”的韧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rt-筋第一篇】LXttj+tJj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年内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重点任务等均进行的详尽安排,为年内重点工作推进指明了方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保持不变,实现难度虽较上年有所增加,将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进行安排,其中多项目标与去年保持一致。具体
19、来看,2024年GDP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去年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等目标与去年两会安排大体保持一致。能耗强度上,今年强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较去年文字表述给出了更为明确的指标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虽然与去年两会目标保持一致,但从实现难度来看,实则较上年明显加大,一是去年经济数据的低基数效应在今年将明显减弱,二是今年国内外形势仍然严峻、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从此前各地两会报告对经济目标需要“跳一跳”来实现、本次会
20、议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实现5%的目标并非易事”等表述来看,预计年内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项政策需要加大协调配合,力保经济目标的实现,同时,5%的目标也释放较强积极的市场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赤字率拟按3%安排,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表述虽与去年两会不同,但延续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具体来看,“适度加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二是赤字率虽拟按3%安排,与上年两会目标相同,但拟从今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21、,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三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Ll万亿元;四是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较上年增加K)OO亿元。因此,从总量来看,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调结构上,一是强调要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的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二是强调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适当向困难地区倾斜,省级政府推动财力下沉,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三是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因此,今年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民生保障、“三保”底线、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将获得更大的财政支持,与此前政策方向保持一致。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
22、活适度、精准有效,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表述虽与去年两会不同,但与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保持一致。具体来看,一方面,报告关于今年货币政策的总量、结构、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与此前政策会议的表述基本一致,保持较强的政策连续性。总量上:强调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结构上:强调要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价格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汇率方面,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此外,报告再次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23、、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金融五大篇章”,与此前政策安排一致。另一方面,本次报告强调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新增要“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特别提到要“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预计今年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的相关政策、更大力度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重点工作安排上,“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教兴国”的重要性提至“扩内需”之前,说明当前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新一轮科技革命颠覆性突破的紧迫性明显增强。两会重点工作安排上,报告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教兴国”、“扩内需”、“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防风险
24、”等大类进行了详尽的部署安排,且对各大类重点工作的分项重点工作也给出了明确安排。值得注意的是,相较去年两会将“扩内需”战略放在重点工作首位,今年两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科教兴国”均提至“扩内需”之前,体现当前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等的重要性、急迫性。(一)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一方面,报告关于推
25、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等表述与此前政策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本次报告更突出强调要“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或是对近年来略有下降的工业经济占比进行指示,强调工业、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报告亦强调“要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或指继汽车、手机等中国制造品牌在国际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后,鼓励更多国产品牌出海,提升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本次报告重点强调“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与此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
26、业保持一致。本次两会报告对相关重点产业行业进行具体明确,指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预计后续相关的融资支持政策将会向上述领域倾斜。报告也提出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说明将发挥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支持,此与今年以来央行、国资委等部署安排也较为一致。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本次两会对数字经济的要求延续此前中央政策,具体安排上特别提到要“开展人
27、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数字经济部分两次强调“国际竞争”,且也是通篇唯一一处多次强调“国际竞争”的部分。自十四五规划将数字经济纳入主要考察指标以来,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目前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50%。结合本次会议要求,预计后续我国将持续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加大力度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稳固我国数字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一)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安排提至“扩内需”战略之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性、急迫性显著提升。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提至
28、“扩内需”战略之前,强调“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等,亦是对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保障举措安排。分项来看主要有“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人才)三个方面,其中科技部分,强调要“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与此前中央政策安排及各部委安排等均保持较强的一致性、延续性。(三)扩内需强调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促消费方面的表述与去年两会报告虽有所不同,但较去年12月的中央
29、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大体相同,均强调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等。此外,“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等表述虽较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新增内容,但实为今年年初银发经济相关政策及其延续,近期中央会议强调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本次报告亦有提及。总体来看,促消费的相关安排与此前政策保持较强的连贯性、延续性,年内消费预计仍将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贡献。投资方面强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年内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000亿元。从“有效”投资来看,年内科技创新、新
30、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重点发展领域,民生等薄弱领域以及防洪排涝抗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仍是重点投资方向,对此本次中央预算内拟安排7000亿元投资。投资方式上,将持续推进“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二与此前政策安排相同。(四)报告对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财税金融改革方面,强调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部署,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财税金融支持。”吸引外资方面,本次报告强调要“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房地产方面,报告强调“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
31、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出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债务风险方面,报告强调要“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J绿色低碳方面,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等。总体来看,上述安排与此前中央会议部署安排均保持较强的一致性、连贯性。总体来看,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部署较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年初以来中央的重要会议安排大体保持一致,年内5%的经济增长目标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将有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预计年内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项政策将加大协调配合,力保经济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