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规程1新建标准茶园技术规程一、园地规划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其经济年龄均可达四五十年以上,甚至更久。在合理进行园地规划与设计时,要严格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为依据,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及环境适应特点,在规划中需按照实际情况,对区块的划分、道路网、排灌系统、行道树、防风林等的设置进行全面考虑。详细调查种茶地段每个山头的土壤、地势、地形、水源和林木分布情况,绘制草图制订好综合治理规划Q力求把茶、林、渠、道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与整个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相联系,又能适应机械化,便于茶园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园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区块规划、道路网、排
2、蓄水系统、防护林的设置等。(一)园地选择茶树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欢温暖气候和酸性土壤的特性。在进行茶园园地选择时,宜选择山地和丘陵的平地和缓坡地,附近有较丰富的水源,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地域年降水量120()毫米以上,年均温大于1()度,活动积温在350()度以上。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全氮含量0.1%以上。土壤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土质疏松,结构良好,土层深度在LO米以上,地下水位在().8米以下。新开垦的结构差、肥力低的荒地,宜先种植绿肥以改良土壤。一般山高风大的西北向坡地或深谷低地,冷空气聚集的地方发展茶园,
3、易遭受冻害,而南坡高山茶园则往往易受旱害。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都可种茶,特别以1020坡地起伏较小较为理想,使用乘用式茶园管理机械的标准茶园要求茶园倾斜度应小于5度(8%)。除气候、土壤及地形地势条件外,为使达到能生产绿色产品或有机(天然)产品的环境要求,茶园周围至少在5千米范围内,不能存在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等;空气、土壤、水源无污染,与一般生产茶园、大田作物、居民生活区的距离在1千米以上,且有隔离带。(二)土地区块规划新垦茶园的荒山地形一般比较复杂,在准备开辟茶园的地段范围内彳主往山势高矮、坡度大小、土壤条件和小气候等都有差异。因此必须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凡是坡度
4、在30度以内,土层深厚,土壤酸性,比较集中成片的地方,可划为茶区,把宜茶土地尽量建成茶园;坡度过陡和山顶、山脊宜划为林、牧区;居住点和畜圈附近比较平坦的地块,可种植蔬菜、饲料等作物;沟边、路旁和房屋前后要多种树木。茶区面积较大的,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应根据地形、地势的具体情况,分区划片,合理布置茶行和茶树品种,注意经济用地,修建房屋、道路和排蓄水系统,尽可能少占好地。(三)道路网建设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格的道路。茶园的道路分为干道、支道和步道,互相连接组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生产区、制茶厂和场(园矽卜公路的主道,要求能运行汽车和拖拉机。一般路宽89米,纵向坡度小于6度,转
5、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米,能供两辆卡车对开行驶。支道也是茶园划分区片的分界线,其宽度以能通行手扶拖拉机和人力车为准,一般宽4-5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人行道,宽2-3米。实行机耕的茶园要留出地头道,其宽度为2.53m,以供耕作机械掉头之用。进入茶园路口的倾斜角度,从公路到茶园的入口道路应尽量减少台阶或者做成小于15度的缓慢坡度。地势起伏不大的,最好沿分水岭修筑干道,山势较陡的宜在山腰偏下部修建干道,路面中间宜略高,两旁要有排水沟,并修好涵洞,以免雨水冲毁路面。坡度较大处的支道、步道修成“S字形缓路迂回而上,以减少水土冲刷并便于行走。坡度在10度以下的缓坡步道不必修”S”字形而可开成直道
6、。总之,茶园道路的设置,要便于园地的管理和运输畅通,尽量缩短路程,减少弯路。为了少占用土地,应尽可能做到路、沟相结合,以排水沟的堤坎作道路。据各地的经验,道路以控制在占场地总面积的5%左右较为适宜。茶园开垦之前就要划定支道、步道的位置,然后边开垦,边筑路。如果修好梯地之后再筑路,就容易打乱茶行,毁坏梯地,造成损失。茶园的划区分块常以道路为界线,目的是便于管理。可根据茶园面积及地形情况,将全部园地划分为若干生产作业区,作为一个综合的经营单位。每个生产作业区,又可按自然地形或将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块分别划分为若干片。每片以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为若干块。划片是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和茶行布置,如一个独立的自
7、然地形或一个山头,能够划成一片。在一片茶园中又可分若干块,这对茶园地块的定额管理,以及产量、肥料、农药等各项指标和措施的落实都是必要的。平地和缓坡地的茶园地块,应尽可能划成长方形或近长方形,适当延长地块长度,以利机械操作。确定茶园地块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地形条件是否复杂进行综合考虑,一块茶园的面积,从机器运进或运出的劳动力来考虑最低需要集中30亩左右为宜。(四)排水蓄水系统茶园多在山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会冲垮梯级,流失表土;地势低处又易渍水,造成茶树湿害。因此设计新茶园时,水利设施既要考虑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又
8、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土壤流失。根据多年来群众的实践经验,掌握排蓄兼顾的原则,建立一套设有隔离沟、纵沟、横沟沉沙坑、蓄水池组成的排水、蓄水系统,既可防止雨水径流冲刷茶园土壤,又可蓄水抗旱和解决施肥、喷药用水,这样就可变水害为水利。茶园沟道设置:隔离沟又称拦山堰、截洪沟,设在茶园上方与荒山陡坡交界的地方,其作用是隔绝山坡上的雨水径流,使之不能侵入茶园,冲刷土壤。隔离沟深、宽各70-100厘米,横向设置,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或开人工堰沟,把水排入蓄水塘堰,以免山洪冲毁山脚下的农田。纵沟顺坡向设置,用以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山溪沟渠,不足时可再修一些。纵沟可沿茶园步道两侧设置,要求迂回曲折
9、,避免直上直下;坡度较大的地方,可开成梯级纵沟以减缓水势,防止径流冲毁茶园梯坎和道路。纵沟的大视地形和排水量而定,以大雨时排水畅通为原则,沟壁可蓄留草皮或种植蓄根性绿肥,以防水沟垮塌。纵沟应通向水池或堰塘,以便蓄水。横沟又叫背沟,在茶地内与茶行平行设置,与纵沟相连。其作用主要是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的水入纵沟。坡地茶园每隔10行开一条横沟。梯式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沟深20厘米宽33厘米左右。在较长的横沟内,每隔3-4米筑一小土填或挖一个小坑,以便拦蓄部分雨水,使之渗入土中,供茶树吸收利用;并可减少表土随水流失,做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保泥沙。沉沙坑是指在纵沟中每隔1050米挖一个
10、沉沙坑,深、宽各30-45厘米,长6070厘米。其作用是沉沙走水,保土保肥,并可减缓水流速度,如果坡度陡、水量大、土质疏松,应多挖一些沉沙坑。在横沟和纵沟交接处以及梯级纵沟的流水降落处,都要挖一个沉沙坑。道路两侧纵沟中的沉沙坑要错开位置,以免影响路基的牢固,大雨后要经常把沉沙坑中的泥沙挖起,挑回茶园培土。蓄水池供茶园施肥、喷药、灌溉之用,一般每510亩茶园要有一个蓄水池Q水池与排水沟相连接,进水口挖一个沉沙坑,以免池内淤积泥沙,最好在水池附近修一个肥料池以便取水汹泡青草肥,对于规模较大的茶场或茶园,还应修建山弯塘堰,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山弯塘最好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于自流灌溉。地下水位高
11、的茶地,要开排除积水的水沟。这种水沟有明沟和暗沟两种,明沟沟深要超过1米,暗沟则在1米以下的土层中,按照自然地形,用石块或砖块砌成。有的地方在上述砌沟部位,铺上卵石或碎砖头,隔离地下水,达到排水良好的目的。排水、蓄水系统要有一个整体规划,使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贯通,做到能排、能蓄、能灌,以发挥最大的效用。(五)防护林茶树种植防护林能够保持水土,改进小区气候,冬季减轻大风和严寒的侵袭,夏季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茶地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周围、路旁、沟边、陡坡、山顶以及山口迎风的地方。防护林的树种要以高干树和矮干树相搭配,最好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较快的
12、和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木。一般采用杉树、油茶、枝树、油桐、乌柏、女贞、香樟、棕桐等作为防护林木。夏季日照强烈,常有伏旱发生的地区,还应在茶园梯坎和人行道上适当栽种一些遮荫树。但不可栽种过密,更不能种在茶行里,树冠应高出地面2.5米以上,以免妨碍茶树的生长。二、茶树品种特性与选择(一)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简介1、龙井长叶:龙井长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育芽能力强。早芽种,在杭州地区3月底可达一芽一叶,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新梢持嫩性强,氨基酸含量高(4.1%),茶多酚含量适中(18.6%),适制绿茶,特别是龙井型等扁型名
13、优绿茶,香气清高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品质优异。单产高,平均667米2产325千克,抗寒、旱性强,托插繁殖成活率高,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推广。该品种树姿较直立,宜适当压低定剪高度,或采用双行双株条栽,需注意防治小绿叶蝉的危害。2、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茶是原产福建省福鼎县柏柳村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较高,密度中等。早芽种,在原产地一芽三叶盛期为4月上旬,芽叶肥壮,茸毛特多,氨基酸含量高(4-3%),茶多酚含量适中(18.5%),适制绿茶、红茶和白茶,品质优异且稳定,特别适制“茸毛类”的高档名茶,如“银针“、“白兰花”型名茶。单产高,平均6
14、67米2产250千克,较耐寒、旱,托插成活率高,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种植。该品种育芽力和持嫩性强,新梢生长迅速,轮次多,应及时分批勤采,采养结合根系粗大分布深,宜选择土层深厚的土壤。深耕并施足基肥,同时适当增加夏秋茶的施肥量。3、白毫早:白毫早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安化中叶群体中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早芽种,在原产地4月初,一芽一叶展开,芽叶肥壮,黄绿色,茸毛多。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4.1%、茶多酚24.1%。适制绿茶,特别是毛峰类名优茶,外形细紧显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爽。单产高,5龄试验茶园667米2产量可达420千克。抗寒、抗旱能力
15、和抗病虫性、托插繁殖力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种植。该品种新梢持嫩性稍差,投产后适时嫩采,加强肥培管理;并须防倒春寒危害。4、浙农113:浙农113是浙江大学茶学系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国家级无性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在杭州地区4月中旬可采一芽一叶,发芽整齐,芽叶尚壮,茸毛多.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1%,茶多酚22.1%o适制绿茶.特别是毛峰类名优绿茶,条索纤细,色泽绿润,白毫显明,清香持久,滋味浓鲜,品质特优。单产高,平均667米2产250千克,抗寒性特强,抗旱性和抗病虫性也较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栽种。该品种宜采用
16、双行条植,大行距1.7米,小行距0.3米。5、翠峰:由浙江省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较大。中芽种,在杭州地区在4月上旬一芽一叶展开,育芽能力强,发芽密度大,芽叶较肥壮,色翠绿,茸毛多。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4%,茶多酚28.2%。适制绿茶,色泽嫩绿有毫,香高味鲜,汤色嫩绿清澈。单产高,平均667米2产300千克。抗寒性和托插繁殖力较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栽种。该品种苗期生长缓慢,繁殖栽培时应增施肥料,加强管理:新梢持嫩性一般,成园后做到分批勤采,并注意黑刺粉虱和霉病的防治。6、碧云
17、: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平阳群体与云南大叶种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国家级无性系良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树姿直立,分校部位高,密度中等。中芽种,在杭州地区一芽三叶盛期为4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中等。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6%、茶多酚25.2%。适制绿茶。制毛峰茶,条索细紧,色泽翠绿,香气高爽,滋味鲜醇,特别是其夏茶仍能保持香高、味醇的优良品质。单产高,平均667米2产260千克,抗寒、抗旱性强,托插发根率高,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栽种。该品种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度中等,适用双条栽规格种植,按时进行定型修剪和打顶养蓬Q江北茶区需注意越冬防冻。7、巴渝特早(福
18、选9号):是重庆从福建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群体中筛选出的茶树新品系。该品种具有春季萌芽早,春茶产量高,特别春茶中前期产量高;成园投产夬两年即可投产;秋梢休眠迟,全年生育期长,丰产性状优势突出;持嫩性强,适制性广,成茶品质好的特性。适制各种针形、扁形、卷曲形名优绿茶,且制作的成茶香气独特,外形秀美。福选9号曾先后在重庆、四川等地区的20余个产茶区(市)县试种,表现出很强的生态适应性和适制性,试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月正式经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将“福选9号”命名为巴渝特早。8、中茶10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杭州西湖龙井群体种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
19、,早生种。植株大小中等,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着生,叶色绿,椭圆形,叶质中等,叶尖渐尖,叶面微隆,叶身平,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芽型大小中等,一芽三叶的百芽重39克。育芽能力强,发芽密,耐采摘,丰产性好,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强,杆插繁殖力强,适制名优绿茶。9、中茶108:由中国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无性系。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叶片呈长椭扇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尖渐尖,叶质较薄。芽叶黄绿色,茸毛少。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春茶一般在3月上中旬萌发,育芽力强,持嫩性好,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均较强,尤抗炭疽病,产量高。适制龙井等名优绿茶。10、安吉白茶(白叶1号):为浙江名茶
20、的后起之秀,白叶一号属灌木型,中叶类。主干明显,叶呈长椭扇型;叶尖渐突斜上,叶身稍内折,叶面微内凹,叶齿浅,叶缘平。中芽种,春季新芽玉白,叶质薄,叶脉浅绿色;气温23C,叶渐转花白至绿。安吉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Co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一般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因此茶叶经冲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二)夷陵地方良种简介1、宜红早:由原宜昌县茶树良
21、种站于1973年采用单株选育法从宜昌县太平溪宜昌群体种中选育的无性系红绿茶兼制品种。属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1998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良种,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主要分布在三峡茶区,是渝东鄂西主栽品种。其发芽早、封园迟,在原产地春茶2月中旬萌发,3月5日左右开园,在中等管理水平下,一般在H月下旬封园。树姿半开张,叶成水平状着生,叶质较厚软,芽叶黄绿色,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尚多。适制红绿茶,品质优。制红茶棕黑油润,香气高鲜,汤色红浓,滋味鲜爽较浓。制绿茶条形秀丽、汤色明亮,有绿豆汤板栗香的风格。宜红早良种制成的“峡州碧峰”名茶,被中国农业博览会确
22、定为国家级名茶,系湖北省十大名茶之一。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江南、三峡红绿茶区种植,尤适宜引种制作早生毫形类名优茶。2、鄂茶九号:由宜昌市夷陵区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属小乔木型,大叶类、大芽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生长势强,分枝密度中等;叶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面隆起,茸毛中等,叶尖渐尖;春季营养芽萌发期较早,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产量高;红绿茶兼制;抗病虫性较强,抗寒性强。特别适宜于在宜昌三峡茶区海拔100O米左右的山区推广种植。3、宜昌大叶茶:属国家级优良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茸毛较多,早生芽种,适制红绿茶,丰产性较高,抗逆性尚强。(三)茶树良种的选择与搭配1、在选用时首先要考
23、虑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的适应性。选择的无性良种对当地生态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冬季绝对气温低于一6C的高山茶区,要选择抗寒力较强的品种。选择无性系和抗虫抗病抗寒良种,是标准茶园建设选种时的首要原则。2、适制当地茶类。不同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选择的品种对当地茶类有较强的适制性。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区应该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的品种O3、适应当地栽培条件。良种特性的发挥与土壤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栽培条件有关,有些品种在高山地区和土壤较差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良特征,而有些品种如龙井43必须在土壤深厚、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优质高产。4
24、、不同品种特性的良种合理搭配。不同的茶树品种,发芽迟早、生长快慢、内含品质成分等差异较大为了发挥品种之间的协同作用与避免茶季“洪峰”,使劳动力安排与制茶机具使用平衡,一个生产单位所采用的品种要有目的的搭配。根据茶类生产和设备规模,合理配植早、中、晚生品种,既能够错开春茶开采期,多采高档名优茶,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又可缓和春茶高峰,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减轻劳动力紧张的矛盾。特早生品种应占50%以上,早生和中生品种40%,晚生品种10%左右。三、标准茶园建园(一)园地建设茶树是多年生的常绿作物,经济年限长,一旦种植之后,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同一地点生长发育,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25、,因此茶园建设之初,就必须打好基础。1、园地选择发展新茶园应选择适宜茶树生长的酸性土壤,海拔适中,避风向阳,周围无污染源,地势平坦或缓坡地作为建园基地。新建茶园要求坡度不超过25度,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5%,PH值4.5-6.5o2、规划合理以方便茶园管理、园内操作、物资运输为原则,做到道路相连、沟渠成网、防护成行,将茶园划分成片成块的生态园林,为机械化耕作、灌溉、防虫、修剪、采摘、运输奠定基础。3、园地开垦规化范围内的基地首先清理地面的杂草、树木、乱石、土堆等,以深耕改土为重点,要求全园土层深度达50厘米以上。缓坡
26、地段的开垦应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在秋冬时期因地制宜,就地利用石块砌坎筑墩,表层熟化土壤保护利用,在深翻的过程中,清除茅草、山竹等再生性很强的恶性植物。4、施足底肥新开垦的园地,土壤肥力一般较低,在茶树种植前,应划线开好种植沟,种植沟的深度和宽度视肥料类别及数量多少而定,沟的宽度要大于种植面,双行种植的宽度以60-80厘米为宜,深度一般在50厘米以上。亩施土杂肥、栏粪、作物秸杆一3000公斤,菜籽饼肥400公斤,钙镁磷肥100公斤,土肥混合后分层施入,待土壤沉实后定植。(二)茶树种植1、选择良种选择适应性强、适制性广的茶树品种,是高产高效的基础。宜昌大叶种茶树是我区主栽品种,在其中选育的宜红早、鄂
27、茶九号(宜邓一号)无性系品种,特点各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海拔600米以下的适宜发展宜红早,海拔600-1000米的以发展鄂茶九号等大叶、抗寒性品种为宜,海拨100O米以上的以发展宜昌大叶种为主。2、苗木质量选择生长健壮,苗高20厘米以上,茎粗0.3厘米,分枝2-3个,根系发达,无严重病虫为害的无性系茶苗进行定植。苗木必须具备植物检疫证、质量合格证和品种保证书。3、划线定植茶树移栽定植在深耕平整土地后,先划线定行,对规模较大、集中成片、而地势条件差异不大的新茶园,在茶行布局上做到相对一致,与路或沟平行,整齐美观,操作方便。对缓坡地段种植行的布局应掌握等高不等宽的原则,横向排列,便于机械操作和进
28、出茶园,茶园建设以双行条植为主,规格为行距15()17()厘米,小行距40厘米,走道110130厘米,丛距30厘米,每丛2株,亩定植茶苗6000株左右(见图)。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O O OOOO O O 01O I30厘米40厘米IIo-130厘米150170厘米幼苗定植示意图使用乘用型管理机时,在茶行比较短的茶园里,不但会降低作业效率,而且还会减少占有较多的耕地利用率。茶行太长也会造成采摘时中途茶叶收储袋装满,需要更换袋子的缺陷,这样反倒会使用作业效率降低。因此从收获量和乘用型采摘机茶叶收储能力之间的关系来看,必须要确定茶行的长度,一般50-100米
29、左右就能够有效利用机械,茶园内茶行的方向和宽度要求一致。4、定植时期茶苗定植以秋末冬初或早春23月为好,定植时放线开沟或挖穴。起苗时,苗圃地土壤必须湿润疏松,多带泥土,少伤细根。定植时,注意根系舒展,逐步加土层层踩紧踏实,使土壤与茶苗根系密接,埋土过半时,浇足定根水,待水份下渗后继续加土,直至与泥门相平(原插穗顶端上的短茎刚好埋入土中为宜),不宜过深过浅。定植后要及时在离地15厘米处保留12个分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浇足浇透定根水,定植后,厢面铺草覆盖,防草防旱保墙。(三)幼苗期管理1、确保全苗定植的茶苗应做好防冻抗旱保苗工作。茶苗定植后,要保持茶园土壤湿润,一周内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
30、气温升高,间隔一段时间要浇一次水。幼龄茶园推广茶园覆盖,利用作物禾杆,枯枝落叶、杂草对茶行和走道进行全园覆盖,可起到减轻雨水冲刷,抑制杂草滋生,保湿防旱的作用。定植后进行补苗,对缺株少丛的茶园要及时补植,力求全苗。2、促进苗壮加强管理,及时清除园内杂草,以免杂草争水夺肥,使表层土壤不板结,结合施肥,浅耕松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水施,合理搭配磷肥及微量元素肥,年施肥3-4次,秋季可施有机肥,复合肥等颗粒较小的农家肥料Q移栽茶园(或直播茶园)在幼龄期应避免间作农作物,以免争水争肥争光,影响茶苗生长,空地可种植绿肥,利用田边、坎边、沟边、路边以及防护林带栽植遮荫树。3、病虫防治防治小绿叶蝉、茶的线
31、螭、茶尺!为害幼嫩芽叶和成叶,可用10%天王星乳剂、10%毗虫琳粉剂进行防治;同时注茶饼病、茶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4、定型修剪在春季茶芽萌发前,定植茶苗后离地面高度15厘米剪除上部主干;待茶苗长到40厘米高时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定剪高度在第一次剪口处提高20厘米剪去上部主干,第三次修剪在第二次剪口处提高20厘米,以后修剪年提高10-15厘米,采用轻修剪,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经过定型修剪,促进分枝有利茶树骨架形成,最终形成树高8090厘米,树幅120130厘米,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茶园。2老茶园改造技术规程老茶园改造是确保茶树资源持续有效开发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针对衰老茶园
32、、未经定型修剪茶园和未老先衰的茶园进行改树、改土、改园和加强改造后管理四个方面的工作,使茶树更新复壮,培养科学合理的采摘蓬面,达到茶叶生产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一、改树茶树的改造包括地上部分(树冠)和地下部分(根系)改造两个方面。1、地上部分(树冠)的改造(1)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鸡爪枝”丛生,生产枝细弱,育芽能力低,新梢出现大量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枝依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根据树势衰老程度,一般可剪去树冠顶部1015厘米的新梢。(2)重修剪:适宜于未老先衰的茶树以及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生育能力的茶树。这类茶树,一般年龄不大,往往是建园时基础未打好或建园
33、后未进行系统修剪,放松肥培管理且采摘强度太大等原因造成的。由于树龄不大,多数枝条活力尚旺。因此,能够利用较重的修剪,在离地354()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分。对原来茶丛比较矮小的茶树,也能够剪去原有树高的1/2,从而剌激新梢萌发,养成新的树冠。(3)台刈:适宜于比较严重衰老的茶树,这类茶树枝干灰白,并有严重的回枯现象,寄生有较多的苔繇、地衣、多数枝条育芽能力衰弱,对夹叶占绝大多数,根系也向根颈部萎缩,即使增施肥料,因吸收能力弱,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也不高。对这类茶树,一般在离地面7-8厘米处剪去地上部全部枝干,以剌激根颈部潜伏芽抽发新枝。修剪、台刈时期,一般选择在春芽萌动前期或春茶即聘结束时进行,茶树台
34、刈后及时喷一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清园消毒。2、地下部分(根系)的改造茶树根部的改造,一般是经过深耕(深槽),结合施肥来进行的。二、改土老茶园的土壤改造,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茶园坡改梯有些老茶园由于种植时没有按水平梯地等高移植,经长年累月的雨水冲刷,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因此在老茶园改造时,将坡地茶园按茶树水平行数(即横行数)改为梯地,在坡改梯时遵循外高内低的原贝U,以增强茶园的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2、深耕(槽)施肥深耕(槽)方法是在茶树树冠边缘垂直往下挖深50厘米(1.5尺),宽40厘米(L2尺)的一条沟,单株茶树可绕茶树根部挖成半扇形。施肥以有机肥(农家肥或杂草)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
35、有机肥10()()15()()公斤左右,复合肥5()公斤以上。施肥时先施有机肥,后施化肥,最后覆盖,以达到偷生还熟,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的作用。深耕(槽)施肥时间与茶树修剪同时进行,能提前进行效果更好。三、改园改园就是改良茶园的相貌,改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移植归并老茶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茶树种植密度不足,缺株断行多,土地利用率低,劳动投入多,经济效益低。因此对种植密度不足,缺株断行多的茶园进行移植归并,移植归并只能采用同龄茶树,因为茶树根部能产生一种毒性的物质,因此在大茶园里面补栽小茶苗很难成活。移植归并的方法是招茶树修剪后(重修剪)留下少数枝叶连根挖出,招茶树根部在拌好的干净的黄稀泥
36、中醮根,使根系沾满稀泥,然后挖坑栽植。2、种植覆荫树在茶园四周及茶园内的空地上栽种覆荫树,改进茶园内部的小环境。树种以杉树、桂花树为主,不少于20株/亩,茶园内栽种覆荫树也是传统茶园转化为有机生态茶园的一项基本要求。四、改管改造老茶园,是为了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这就必须加强改造后的茶园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改造的作用。1、增施肥料老茶园改造后的施肥,要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增加磷钾肥的比重(一般复合肥中磷、钾含量即可满足茶树生育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增施有机肥。2、修剪养蓬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改造,在初期都要按照新植茶园培养树冠的要求,采用修剪和打顶养蓬方式培养树冠,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
37、投产。3、合理采摘树冠改造后的12年,要把采摘看作是一项培养树冠的技术措施,要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在茶树高度尚未达到9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打顶采摘培养树冠,要采高留低,采顶留侧,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产枝的数量。只有当茶树高度、树冠幅度(蓬面)达到开采标准时,才可正式投产开采。如果提前开采,势必造成茶树矮小,采摘蓬面不大,单产低,且树势很快再次衰老,结果达不到改造目的。4、病虫害防治茶树改造后,新生枝叶幼嫩繁茂,容易招引各种病虫的危害。因此,要加强病虫的检查和防治工作。修剪后,在萌发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萌发后根据我区情况,重点防治小绿叶蝉、茶尺惟和
38、茶饼病。3标准茶园管理一、标准茶园施肥标准茶园施肥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证茶树充分的营养供应,提高茶叶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经过施肥培育茶园土壤,同时尽量避免或减轻施肥对茶园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采摘茶园一般已经处于生长发育相对稳定时期,对养分的吸收相对稳定,吸收的矿质养分主要消耗于新梢上,形成产量。另一方面,茶树的生殖生长也往往比较旺盛,叶片的光合产物和根系吸收的营养物质中有一部分被用于茶树开花、结果。因此,要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促进茶树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最终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采取以氮肥为主的平衡施肥和强调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等技术措施。(一)营养元素平衡养分平衡的理论基础在
39、于营养元素的不可替代性.前面讲到的茶树生长必须的16种营养元素,虽然它们在茶树体内的含量相差悬殊,但各种元素均有其独特的作用。这种独特作用是任何其它一种营养元素所不能替代的,无论其含量多少,它们对茶树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并没有丝毫的差别。当茶树缺少任何一种必须的营养元素时,茶树即产生独特的缺素症,唯有补充该元素后才能使缺素症消失或减缓。茶树生长过程中,其生长状况和产量水平还受最小养分率的控制,即决定茶叶产量的是茶园土壤有效养分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元素,茶叶产量和品质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该元素的增减而变化。最小养分并非指土壤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而是指茶树相对需要量讲的,最小养分能够是大量元素如氮、磷、钾
40、和镁,也能够是微量元素如锌、硼和铜。最小养分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要提高茶叶的生产水平就必须补充这种元素,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而只是增加其它养分.不但难以提高茶树的生产水平,而且可能降低施肥的效益。最小养分并非固定不变,它随着养分供应及施肥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并出现新的最小养分。将上述茶树对养分的需求原理应用于施肥时就要求:提供所有茶树必须的营养元素即平衡施肥;在施肥时优先解决限制茶树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最小养分。在实际生产中,养分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氮、磷、钾之间的平衡;二是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茶树是采叶作物,在生产上常以氮肥效果最显著。这是因为茶树对氮的需求量
41、最大,因此,氮肥是茶园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肥料,为了获得高产优质茶叶,必须供给茶树充分的氮素。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施氮量越多越好,这是由于满足了茶树对氮素的要求后,茶园土壤中其它元素又转而成为限制因子,成为新的最小养分。因此,在施用氮肥时必须配合施用磷、钾肥。据有关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氮、磷配合比单施氮肥增产1O8%,而氮、磷、钾三者配合增产幅度高达49.6%(表4.9)o由此可见,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施肥的增产效果。同时,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茶叶的品质成分,茶树叶片和根部的氨基酸含量及水浸出物含量均以氮、磷、钾配施的处理最高。氮、磷、钾肥合肥配合施用,需要注意三者之间用量的比
42、例,因为茶树生育阶段的不同对养分的吸收比例也不相同。据调查,茶树芽叶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016:0.42,而花蕾的含量比例为1:0.33:0.83.显然茶树的营养生长需要较多的氮,而生殖生长需要较多的磷和钾。因此,对于成龄采摘茶园,氮、磷(以五氧化二磷计)、钾(以氧化钾计)的比例应是4:1:2或5:1:2为宜。(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茶园土壤肥力是茶树生长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土壤肥力是生产优质高产茶叶的前提条件。一些肥力水平较低的茶园由于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质差,保肥供肥能力弱,生产出的茶叶品质低下,香气差,味淡,不耐冲泡。调查表明,优质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一般茶园。因此,提高土
43、壤肥力,改进土壤性质,是标准化茶园施肥的一项重要目标。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产上能够经过加强有机肥的施用来达到这一目的。施用有机肥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养分安全,比例协调。有机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肥料,含有茶树生长必须的所有营养元素。而且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比例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茶树的吸收。因此,多施有机肥并不会造成某种元素的大量增加或大量减少,从而维护土壤的养分平衡。2、改进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养分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尽管有机肥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着养分含量低,肥效释放缓慢,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44、化肥则正好与此相反,养分含量高,肥效发挥快,使用方便,但存在着养分单一和改土培肥土培效益不强等不足。因此,使用有机肥一般要与化肥配合,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有机肥料有培肥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和改进品质等作用,与化肥配合施有后,这些作用得以进一步提高,对改进茶叶品质非常有利。各类有机肥在使用之前首先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例如经过堆腐、发酵等办法能够杀死其中的病菌和杂草等产品。为了防止花园污染,各类有机肥的有害成分含量必须低于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规定的指标。(三)茶园施肥时期、数量和方法茶树施肥的数量、时间和次数受年生育周期的影响。在本区,气温高,无霜期长,雨量充沛,茶树生长时期长,发芽轮次多(一般
45、可达5-7轮),采摘批次多,相应地施肥早,次数多Q茶树施肥量一般根据茶叶的养分含量和产量水平来估算,生产上每生产100千克干茶,一般需施用2.5-15.0千克氮(N),磷(P25)2.0-2.7,钾(K2)5.0-7.()千克另外,还需综合考虑茶树年龄、长势、茶园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肥料种类及利用率等因素。优质高产茶园土壤的肥力指标可参考表4.1()。根据茶树的生育周期和需肥特性,茶园施肥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1、底肥。底肥是茶苗定植前在茶园垦殖时施入的肥料,其作用是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为以后茶树生长、优质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茶树的经济寿命一般在
46、30年以上,因此,无论是新开垦或改植茶园,在茶树种植之前大量施用有机肥和一些化肥是十分重要的。底肥优先选用改土性能良好的有机肥,如纤维素含量最高的绿肥、草肥、秸秆、堆肥、厩肥、饼肥等,同时配施磷矿粉、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等化肥,速效化肥因其易被淋失而不宜作底肥。常规用量为每667米2215-20吨堆肥加250400千克磷矿粉或钙镁磷肥.堆放510天后施用。对于密植茶园底肥的用量还应增加到25-30吨。要求深施到50-60厘米,与深耕结合撤到全层施肥,使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匀,促进深层土壤的熟化,诱发茶树根系向深层发展,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根系。2、基肥。基肥是在当年茶树停止采摘后施入的肥料。一年中各
47、季茶叶以春茶的品质最好,因此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是茶树栽培管理的重点内容。茶树进入休眠期后,地下部对养分仍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吸收的养分和形成的光合产物储存于根、茎和叶中,成为翌年春茶的物质基础,对春茶早发、旺发和肥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施用基肥能够补充当年因采摘茶叶而带走的大量养分,增加茶树的养分储备,增强茶树光合作用和越冬抗寒能力。茶园秋季基肥施用的基本原则:(1)宜早不宜迟。由于基肥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足够的养分供茶树在秋冬季吸收和利用,因此在施用上要适当早施,增加茶树对基肥的吸收时间,充分发挥基肥的肥效。在中国大部分茶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迸入休眠期,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地下部生长较为活
48、跃,到11月下旬根系活动转向停止。因此茶园基肥一般在9月底到10月底前施下或高山茶园,基肥施肥时间还要适当前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冬季施用基肥,一方面开沟对茶树根系造成的伤害不易恢复,影响茶树越冬。同时,此时茶树根系的吸收能力低,对施入的肥料吸收很少。(2)适当深施。要充分发挥基肥的效果,必须将基肥深施至20厘米左右,这是由于茶树的吸收根主要分布于土壤深度20-40厘米。把基肥施在茶树根系附近,便于茶树的吸收,减少养分流失。同时,利用茶树根系的向肥性,深施基肥可诱导茶树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以提高茶树对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还能加强茶树的抗旱和抗寒能力。(3)选择合适的基肥品种。作为基肥施用的肥料,既要求它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以便培肥土壤,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肥供肥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求基肥含有较高、较全面丰富的速效营养成分,以利于茶树越冬之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为越冬作好准备。生产茶园的基肥能够采用饼肥和堆肥或厩肥的混合物,再掺合部分无机化肥,做到取长补短,既能为茶树提供部分速效养分,又含有部分缓慢释放的有机养分,同时也具有改土的作用。具体地说,对于一般成龄采摘茶园。每667米2可施菜籽饼肥100-200千克(或其它农家有机肥15002500千克),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