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规划规范.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23005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31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区规划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灌区规划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灌区规划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灌区规划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灌区规划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区规划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区规划规范.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GB/T50509202灌区规划标准Standardforirrigationareasprogramming(征求意见稿)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回。202一一发布202一一XX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区规划标准StandardforirrigationareasprogrammingGB/T50509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X年XX月XX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2北京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

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灌区规划规范(GB/T50509-2009)进行了修订。本标准共1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资料、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总体布置、工程规划、灌区监测、灌区信息化工程、灌溉试验站、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灌区管理、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分期实施意见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 .增加了灌区监测、灌区信息化工程、灌溉试验站等章内容;2 .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中,增加了现状节水评价一节;3

3、 .总体布置中,增加了田间工程、节水工程两节,完善了其它工程内容;4 .完善了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灌区管理、投资估算等章节内容;5 .将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一章内容分为投资估算、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两章内容。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替代灌区规划规范GB/T50509-2009o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水利部负责日常管理,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质量安全部(通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121号;邮政编码:25001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4、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起草人:齐春三张贵民张涛张灵真胡笑涛郑良勇季安乔友刚曹红霞张立国李明田质胜姜其炳谭乐彦宋德铉贾如浩主要审查人:体例格式审查人:(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1总则1总则1.0.1为适应编制灌区规划的需要,明确1.0.1为适应编制灌区规划的需要,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灌区综合效益,制定本标准。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提高灌区规划水平,促进灌区水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制定本.土资源规范。L0.2

5、本规范适用于新嵬E大、中星.灌区和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灌区和已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已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0.3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圜农村建设相适应。1.0.3灌区规划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方针、政策,与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现代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1.0.4灌区规划应以节水、节能、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优化配置灌区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与环境,

6、实现灌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L0.4灌区规划应以节水、至地、节能、增效为中心,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优化配置灌区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与环境,实现灌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1.0.6已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应瓯调查灌区工程现状和问题,分析论证进行续建、改建、扩建、配套、改造的合理规模与规划方案。宜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必要时可进行调整。1.0.6已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应调查分析灌区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按照“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原贝h分析论证续建、改建、扩建、配套、节水与现代化改造的合理规模与规划方案。宜充分利

7、用现有工程,必要时可进行调整。1.0.7灌区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规划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规划水1.0.7灌区规划应研究近期和远期两个规划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规划水平年宜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国家长远平年宜与国家建设计划及长远规划的年份尽可能一致。规划的年份相一致。1.0.8濯区规划应注重科技进步,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1.0.8灌区规划应注重科技进步,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重视智慧水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方法,重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灌区现代化科技水平。灌区现代化水平。1.0.9灌区寸符合国家现见划除应符合本I规范以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L0

8、.9灌区规划除应符合本最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基本资料3基本资料(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1气象、水文资料主要包括:降水、蒸发、气温、气压、湿度、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和冻土深度等;灌区有关江河(沟道)、水库、承泄区的洪水、径流和泥沙等。1气象、水文资料主要包括:降水、蒸发、气温、气压、湿度、风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和冻土深度等;灌区有关的河流水系、湖泊、水库、承泄区的洪水、径流和泥沙等资料。2地形、地貌、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区2地形、地貌、地质资料主要包括: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资料;井灌区还应收集

9、含水层分布、富水性、渗透性、给水度、域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湖泊等;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地下水矿化度、单井出水量等水文地质赞料。5水利工程现状资料主要包括:弱供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5水利工程现状资料主要包括:蓄水、供水、排水、灌溉、防洪等工程设施的现状及运用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再生水、海水淡化等各种水源的状及运用情况;水库、塘坝蓄水、河(湖)水、地下水与泉水和城镇生活与工业污开发利用情况;现状各行业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等。已建灌区还应搜集工程设施现状及运行管理情况、灌溉水源、灌区供用水等资料。J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现、用水量、用水效率及已建灌区还应搜

10、集工程和运行管理情况等资料。(废)水等各种状各行业供水量存在的问题等。设施现状、灌溉7社会经济资料主要包括:行政区划、7社会经济资料主要包括:行政区划、人口、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粮食产量、林牧渔业生产情况;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也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人口、农业劳动力、土地资源、耕地面积、种植结构、耕作制度、作物产量和林牧渔业生产;工农业发展布局、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8有关规划资料主要包括:灌区所在流域或区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农业区划;流域规划、水利规划、水资源评价成果及

11、开发利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林、牧、渔业及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等。8有关规划资料主要包括:灌区所在流域或区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土整治规划、农业区划;流域综合规划、水利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农、林、牧、渔业及有关部门的发展规划等。4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4水土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4.1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4.1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评价4.1.3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供水基础设施调查分析。2供水、用水调查统计分析及供水效率、用水水平评价。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

12、析与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4.1.3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供水基础设施调查分析。2供水、用水调查统计分析及供水效率、用水水平评价。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5区域用水刚性约束指标落实情况分析。4.1.4灌区现状节水水平评价应包括下歹U内容:1在调查分析区域现状供用水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同类地区用水节水管理水平、节水指标等,对灌区进行现状节水水平评价。2根据灌区近期(35年)用水量变化情况,分析现状用水量与用水总量指标相符性、用水结构合理性,应重点分析农业用水量合理性。3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与省(市)用水效率管

13、理指标,分析现状用水效率的符合性;对比同类地区用水效率、用水结构等指标,分析评价灌区现状节水水平,提出现状其永在在的主要可题J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及水资源配置5.1灌溉分区5.1灌溉分区5.1.2灌溉分区应结合灌区农业区划,按照灌区内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水资源状况、水利工程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5.1.2灌溉分区应结合灌区农业区划,按照灌区内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水资源状况、水利工程现状、农业种植结构、灌水方式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5.1.3灌溉分区应兼顾行政区划和现有水利与农业工程体系,以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灌溉管理

14、为原则。5.1.3灌溉分区应兼顾行政区划和现有水利与农业工程体系,以有利于灌溉管理和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为原则。(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5.4灌溉制度5.4灌溉制度5.4.3作物需水量可采用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也可灌区或相似以水面蒸发5.4.3作物需水量可采用灌区或相似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也可查阅经鉴定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确定,或采用Penman-MoOteith公式计算确定。或产量为参数直接计算,或查阅经鉴定的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确定;如果仍不I满足灌区规划要求,可I采用彭曼法计算确定。5.4.8I灌区规划I应根据设计的灌溉制度,确定各种作物播前及生育期各

15、次灌水的灌水率,并固根据每次灌水延续时间,绘制各种作物灌水率I过程线将同时期各种作物灌水率相加,绘成全灌区年度灌水率图。5.4.8应根据设计的灌溉制度,确定各种作物播前及生育期各次灌水的灌水率,差根据每次灌水延续时间,绘制各种作物灌水率图,将同时期各种作物灌水率相加,绘成全灌区年度灌水率图。5.5灌区需水量5.5灌区需水量5.5.1灌区需水量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分区、分行业进行分析和预测。5.5.1灌区需水量应按不同规划水平年,分区、分行业进行分析和预测。水量预测宜采用定额法或趋势法。5.5.2灌区需水量应根据灌区的情况分析确定。各项需水量按毛需水量分析预测。1农业需水量可按农田灌溉与林、牧、

16、渔业等项进行预测。2工业需水量可按电力和高耗水工业、一般工业等项进行预测。3生活需水量可按城镇居民生活和公共生活、农村生活(人、畜需水)等项进行预测。4生态回环境需水量可按维护和改善灌区生态与环境基本功能所需要的河道外需水量分析预测。5.5.2灌区需水量应根据灌区的情况分析确定。各项需水量按毛需水量分析预测。1农业需水量可按农田灌溉与林、牧、渔业等项进行预测。应进行不同降水频率下的灌觌需水量预测,必要时可采用长系列资料分析计算。2工业需水量可按电力和高耗水工业、一般工业等项进行预测。3生活需水量可按城镇居民生活和公共生活、农村生活(人、畜需水)等项进行预测。4生态环境需水量可按维护和改善灌区生

17、态与环境基本功能所需要的河道外需水量分析预测。5.5.4对灌区需水量预测成果应进行合理性分析检查。5.5.4应从发展趋势、用水结构、用水效率、节水指标等方面,对灌区需水量预测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检查。(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5.6灌区可供水量5.6灌区可供水量5.6.3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时,应根据开发利用程度、河道内生态回环境需求及水质的影响,提出各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地表水可供水量及供水过程。5.6.3地表水可供水量分析计算时,应根据开发利用程度、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求及水质的影响,提出各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地表水可供水量及供水过程。

18、5.7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5.7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5.7.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应按照节水、节能、优化配置、I协调I发展的原则进行。5.7.1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应按照节水、节能、优化配置、均衡发展的原则进行,并符合水资源刚性约束有关制度要求。5.7.2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应根据各灌溉分区供、需水量预测结果,按不同规划水平年分区进行分析。5.7.2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应根据各灌溉分区供、需水量预测结果,按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年型分区进行分析。具备条件的,应提出长系列调算的供需平衡分析成果。5.7.3灌区水资源配置应优先满足城乡生活用水,统筹农业、工业、生态国环境、航运、发电等用水需要,促进各

19、行业协调发展。5.7.3灌区水资源配置应优先满足城乡生活用水,统筹农业、工业、生态环境、航运、发电等用水需要,促进各行业协调发展。5.7.4对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的灌区,应根据各种水源的可供水量、水质状况及各行业的用水要求,合理配置灌区水资源。5.7.4对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联合供水的灌区,应根据各种水源的可供水量、水质状况及各行业的用水要求,合理配置灌区水资源。应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5.8灌区规模5.8灌区规模5.8.2水资源紧缺或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区的新建灌区,应在合理确定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基础上,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种植结构合理、有利于灌区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确

20、定灌区规模。5.8.2水资源紧缺或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区的新建灌区,应在合理确定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基础上,按照节水优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种植结构合理、有利于区域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原则,确定灌区规模。5.8.3水资源不足或局部地区不能保证充分灌溉的已建灌区,根据I渠系及建I筑物现状实际灌溉面积、经济发展水5.8.3水资源不足或局部区域不能保证充分灌溉的已建灌区,根据现状灌溉工程布置、实际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可按非充(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平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等情况,可按非充分灌溉调整灌溉制度,核定灌区规模。分灌溉制度核定灌区规模。5

21、.8.4提水灌区应根据地形、水源、电源等条件综合分析提水扬程、年运行费、水费承受能力及节能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灌区规模。5.8.4提水灌区应根据地形、水源、电源等条件,综合分析提水扬程、年运行费、灌溉效益、水费承受能力、节能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灌区规模。6总体布置6总体布置6.1一般规定6.1一般规定6.1.1灌区应遵循旱、涝、洪、碱、沙综合治理,山、水、田、)村统一规划,水土资源合理、高续利用,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布置渍、盐、木、路、效、持可持续O6.1.1灌区应遵循旱、涝、洪、渍、盐、碱、沙综合治理,山、水、田、林、L路、村统筹规划,水土资源合理、高效、持续利用,经

22、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灌区总体布局。6.2水源工程6.2水源工程6.2.2灌溉水源位置I应尽可能区,通过对水源的水量、水质及条件综合分析论证,合理确定水布置方案。靠近灌水位等源工程6.2.2灌溉水源位置宜靠近灌区,通过对水源的水量、水质及水位等条件综合分析论证,合理确定水源工程布置方案。6.3灌排系统6.3灌排系统6.3.1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布置应满足灌溉和排水要求,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或沼泽化,困应符合下列规定:1山区、丘陵区灌区应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并宜利用天然河道与沟溪布置排水系统。2平原灌区灌、排系统宜分开布置

23、。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平原灌区,经论证灌、排系统可结合使用的,应控制其蓄水水位和蓄水时间。3沿江、滨湖、牙垸灌区,应采取联好并垸、整治河道、修筑堤防、涵闸等工程措施,按照蓄泄并举、内外水分6.3.1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布置应满足灌溉和排水要求,养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或沼泽化,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山区、丘陵区灌区应遵循高水高用、低水低用的原则,采用“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并宜利用天然河道与沟溪布置排水系统。2平原灌区灌、排系统宜分开布置;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的平原灌区,灌、排系统可结合使用的,但应控制其蓄水水位和蓄水时间。3沿江、滨湖、珏垸灌区,应采取联好并垸、整治河道、修筑堤防、涵

24、闸、分洪滞涝等工程措施,按照蓄泄并举、内外水分开、高低水分排、自排和提排(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开、高低水分开、灌排分开的原则,设置灌、排系统及必要的截渗工程。4滨海感潮灌区,布置灌、排系统时,应设置必要的挡潮、防洪海塘、涵闸及截渗、排水、蓄淡压咸工程。6.3.2灌溉渠系布置应符合灌区总体I规划和灌溉标准要求,并应符合下列原画自流灌溉面积最大。2.渠线顺直,水流顺畅。3配水灵活,便于灌溉。4布局合理,利于耕作。5.运行安全,节省费用。6减少用地,节约投资。7便于管理和水费征收。8.利于多功能综合利用。9利于生态与环境保护。10已建灌区,应处理好维持现状与调I整改造

25、的关系。原规范中7.8.4条修订后内容结合、灌排分开的原则,设置灌、排系统及必要的截渗工程。4滨海感潮灌区,布置灌、排系统时,应设置必要的挡潮、防洪海塘、涵闸及截渗、排水、蓄淡压咸工程。6.3.2灌溉渠道的布置应根据灌区的地形、地貌、地质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级渠道应选择在控制范围内地势较高地带布置。干渠、支渠宜沿等高线或分水岭布置,斗渠宜与等高线交叉布置。2渠线应避免通过可能产生滑坡或其他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3渠线宜短而平顺,有利于机耕。宜避免深挖、高填和穿越城镇、村庄和工矿企业,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4自流灌区范围内的局部高地可提水灌溉。5渠线布置应满足生

26、态环境保护要求,避免穿越重要的环境敏感区。6渠系布置宜兼顾行政区划,便于管理。6.4田间工程6.41 田间工程应根据水源、水质、地形、土壤、气象、作物特点和种植结构等情况,坚持节水高效、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适宜的灌觌方式6.42 2田间工程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因地制宜、节约土地。2 有利于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培育土壤肥力,促进节约用水。3 灌排系统完善,建筑物配套齐全。4 方便配水与灌溉,田间灌排渠沟(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管)线短而直。5有利于井渠结合,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配置。6田块形状和大小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原规范中7.8.13条6.4.3田

27、间灌排工程布置应与道路、林带、通信、输电线路和村镇等的布置相协调。6.44田间量水设施应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布设,可采用与田间工程相适应的量水堰(槽)或量水仪(表)。6.5节水工程6.5.1灌区规划和现有灌区现代改造应采用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措施,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水效率。6.52对输水损失大的骨干渠道及提水灌区渠道应采用防渗渠道;无回灌补源任务的固定渠道宜全部采用防渗输水方式。6.5.3应根据水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作物种植结构、地形地质等条件,合理确定管灌、喷灌、微灌等不同节水灌溉布置方案。6.4其它工程6.6其它工程6.4.1村镇布置应服从灌区总体规划要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基坚实、水源

28、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地点,应少占耕地。现有村镇宜充分利用,并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必要改建。6.6.1村镇布置应服从灌区总体规划要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基坚实、水源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地点,应少占耕地。现有村镇宜充分利用,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必要改建。6.4.3防风林、经济林等专用林带及防沙草障等,回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并合理利用渠、沟、路旁空地种植林草,涵养水土。6.6.3防风林、经济林等专用林带及防沙草障等,宜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并合理利用渠、沟、路旁空地种植林草,涵养水土。6.65当灌排渠沟及建筑物穿越人口稠密区且对周边人群有安全隐患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工程。(方框

29、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6.6.6布设灌溉试验站时,应根据灌区气象、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和农业生产、科学试验等要求提出布置方案。7工程规划7工程规划7.1取水工程7.1取水工程7.1.2取水工程有综合利用要求时,其位置、型式和工程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嘘|GB50288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相关专业现行标准的规定。7.1.2取水工程有综合利用要求时,其位置、型式和工程布置,除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7.1.4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的规模,应根据取水河、湖历年灌溉期旬或月平均水位和历年灌溉期旬或月

30、最大灌溉流量频率分析成果合理确定。7.1.4无坝引水渠首进水闸的规模,应根据取水河、湖历年灌溉期旬或月平均水位和历年灌溉期旬或月最大灌溉流量频率分析成果合理确定。资料缺乏地区,也可采用典型年法选取满足灌溉保证率要求的最大灌溉流量作为渠首进水闸的设计流量。7.1.5采用有坝引水时,取水工程应根据灌区水源条件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用水过程及用水量、其它供水目标用水量等,合理确定其规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水量较丰沛的多泥沙河道引水时,宜采取表层引水方式,并确定其取水建筑物形式。2引水渠首位于河道狭窄、河岸较陡的山区河流,可采取隧洞引水方式。进水闸可设在隧洞进口处。3水库取水以灌溉水稻为主I时,国

31、采用分层取水的方式。7.1.5采用有坝引水时,取水工程应根据灌区水源条件和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用水过程及用水量、其它供水目标用水量等,合理确定其规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水量较丰沛的多泥沙河道引水时,宜采取表层引水方式,并确定其取水建筑物形式。2引水渠首位于河道狭窄、河岸较陡的山区河流,可采取隧洞引水方式。进水闸可设在隧洞进口处。3水库取水时,宜采用分层取水的方式。7.1.6采用泵站提水方式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源、动力、灌溉水位要求、灌水过程、用水量等条件,对泵站的位置、扬程、装机功率等进行规划。泵站站址选择应综合考虑防洪、防7.1.6采用泵站提水方式时,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源、动力、灌

32、溉水位要求、灌水过程、用水量等条件,对泵站的位置、扬程、装机功率等进行规划。泵站站址选择应综合考虑防洪、防(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冲、防淤、防污、防沙等要求。对高扬程泵站,应进行单级和多级规划方案比较;对适合灌排结合建站的,宜采用结合建站方式。泵站工程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1的规定。冲、防淤、防污、防沙等要求。对高扬程泵站,应进行单级和多级规划方案比较;对适合灌排结合建站的,宜采用结合建站方式。泵站工程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的规定。7.2泥沙处理工程7.2泥沙处理工程7.2.3采用沉沙池方案处理泥沙

33、时,沉沙池的位置应根据灌区的地形、地质、引水含沙量、泥沙清除方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当沉沙池面积较大时,宜分区(条)使用。若引水位较低,为充分利用沉沙池容积,可采用提水沉沙方式。灌区内有多个沉沙池位置可供选择时,应对不同位置方案拟建区域内人均占有耕地和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后,择优选定。7.2.3采用沉沙池方案处理泥沙时,沉沙池的位置应根据灌区的地形、地质、引水含沙量、泥沙清除方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当沉沙池面积较大时,宜分区(条)使用。若引水位较低,为充分利用沉沙池容积,可采用提水沉沙方式。灌区内有多个沉沙池位置可供选择时,应对不同位置方案拟建区域内人均占有耕地、经济发展情况及对

34、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对比分析后,择优选定。7.2.4对沉沙池应进行泥沙淤积预测,分析沉沙池冈使用年限。7.2.4对沉沙池应进行泥沙淤积预测,分析沉沙池使用年限。7.2.5泥沙处理规划应提出沉沙池区还耕、开发、扶持及保护生态同环境的措施,积极研究适合灌区实际的泥沙开发利用技术。7.2.5泥沙处理规划应提出沉沙池区还耕、开发、扶持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积极研究适合灌区实际的泥沙开发利用技术。7.3调蓄工程7.3调蓄工程7.3.2调蓄工程位算、类型曲择,应根据灌区地形、地质、I当地建材|、渠系工程布置和水源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7.3.2调蓄工程位置、类型选择,应根据水源条件、地形地

35、貌、地质主作、建筑材料、移民占地、环境影响、渠系工程布置、工程投资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7.3.3调蓄工程规模应根据设计供水保证率、水资源的可利用条件、灌溉用水量和其它用水量等,经调节计算,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7.3.3调蓄工程规模应根据设计供水保证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建设条件、灌溉及其它用水量等,经调节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7.4灌溉渠系工程7.4灌溉渠(管)系工程(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7.4.1灌溉渠(管)系水利用系数应满足下列要求:1灌区面积大于等于ZOOOOhm?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55;灌区面积大于等于

36、667h?,且小于20000hm2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65;灌区面积小于667h112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75。2管道水利用系数不应小于0.95。3旱作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宜小于0.90;水稻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不宜小于0.95。7.4.形、结合后,1灌溉渠系规划应地质、水源、气象、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等择优确定输配水方式根据灌区的地水文等条件,,经方案比较O7.4.2灌溉渠(管)系规划应根据灌区的地形、地质、水源、气象、水文、A地等条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等,经方案比较后,择优采用渠道、管道或渠管组合等输配水方式。7.4.2灌溉渠系规划应用规划、农业区划、交通划、排水系统规划

37、等结合免渠系与沟、路的交叉,物。与灌区土地利规划、航运规进行,尽量图减少交叉建筑7.4.3灌溉渠系规划应与灌区土地利用规划、农业区划、交通规划、航运规划、排水系统规划等结合,尽量减少交叉建筑物数量与工程占地。7.4.3灌溉渠道分为固定渠道和临后7.4.4灌溉渠道宜按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顺序设置固定渠道,也可增设总干渠、分干渠、分支渠和分斗渠,灌溉面渠道两大类O固定渠道宜按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四级设置,农渠以下为临时渠道,宜设毛渠、灌水沟两级灌水渠道。地形复杂的大型灌区,必要时固定积较小的灌区可减少渠道级数。灌区地形特殊或面积较小时,整个灌区或灌区的某些区域,可越级设置渠道。渠道可按总干渠、

38、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分斗渠等设置。灌区地形特殊或面积较小时,整个灌区或灌区的某些区域,可越级设置渠道。7.4.5计算渠道输水损失时,应考虑地删除下水顶托和渠道防渗措施的影响。7.4.6I灌溉设计流量为5113s及以上的7.4.64级及4级以上的土渠弯道曲率半径应大于该弯道段水面宽度的5倍,石渠或刚性衬砌渠道的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水面宽度的2.5倍。通航渠道的I渠道道段满足,土渠的弯道曲率半径应大于该弯水面宽度的5倍,受条件限制不能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石(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渠或刚性衬砌渠道的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水面宽度的2.5倍。

39、通航渠道弯道曲率半径应符合航运有关规定的要求。弯道曲率半径还应与航运部门的有关要求相协调。7.4.7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农渠应按轮灌方式设计。必要时支渠也可按轮灌方式设计。轮灌组数宜取23组,各轮灌组的供水量宜协调一致。7.4.7667h11)2以上灌区的干渠、支渠应按续灌方式设计,斗渠、农渠应按轮灌方式设计。必要时支渠也可按轮灌方式设计。轮灌组数宜取23组,各轮灌组的供水量宜协调一致。7.4.9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7.4.9-1)或(7.4.9-2).(7.4.9-3)计算确定:Q,二22(7.4.9-1)ZQs=(l+L)(7.4.9-2)1.=Lx+aL2(7.4.

40、9-3)式中Qs续灌渠道设计流量(m3s);qs设计灌水率(m3/shm2);As一该渠道设计灌溉面积(hm2);s一一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Q该渠道的净流量(m/s);一一该渠道I每公里怅度水量损失率,(%);1.一一该渠道工作长度(km),干渠工作长度可取工作渠段的总长度;1.1支渠引水口至第一个斗口的长度(km);7.4.9续灌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公式(7.4.9-1)或(7.4.9-2).(7.4.9-3)计算确定:%(7.4.9-1)0=Q(+L)(7.4.9-2)1.=L1+aL2(7.4.9-3)式中Q续灌渠道设计流量(!3/S);设计灌水率(m3/shm2);4该渠道设计

41、灌溉面积(hm2);%该渠道至田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Q该渠道的净流量(m3s);一一该渠道单位长度的水量损失率(%/km);1.该渠道工作长度(km)。支渠工作长度为与4与0Z2之和,4为支渠引水口至第一个斗口的长度,L为第一个斗口至最未一个斗的长度,。为长度折算系数,可视支渠灌溉面积的平面形状而定(面积重心在上游时,。=0.60;在中游时,。=0.80;在下游时,=(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L2第一个斗口至最末一个斗口的长度(km);Q一长度折算系数,可视支渠灌溉面积的平面形状而定(当面积重心在上游时,a=0.60;在中游时,=0.80;在下游时,a=0

42、.85)o0.85);干渠工作长度可取工作渠段的总长度。7.4.12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渠道设计流量的40%,相应的最小水深不宜低于设计水深的硒。7.4.12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计流量的40%,相应的最小水深不宜低于设计水深的邈。7.4.13泄(退)水渠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溉渠首段泄水、排沙渠道的设7.4.13泄(退)水渠道的设计流量,计流量不应小于灌溉渠首段下游渠道的设计流量。2分水建筑物上游泄水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分水建筑物下游最大一条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也可按分水建筑物上游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但不应小于可根据其位置及重要性孑安下列规定确因:1设置于灌溉渠首段的泄水、排沙

43、渠道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其下游渠道的设计流量。2设置于分水枢纽上游的泄水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下游最大一条分水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但不应小于上游渠道设计流量的50%;特殊情况下,也可按上游渠道的设计流量确定。3保护重要建筑物或重要渠段的泄水渠,可按设计流量确定。4设置于渠道中间用于调节渠道流量的泄水渠道(或建筑物),可按渠道设计流量的25%100%确定。5渠道末端退水渠的设计流量,可按渠道需要泄(退)水的流量确定,但不应小于渠道末端设计流量的50%。分水建筑物上游渠道设计流量的50%。3附近无分水建筑物的泄水渠道,设计流量应与该段渠道的设计流量相同。确实有困难时,设计流量不宜小于该段渠道设计流量的5

44、0%。4用于调节渠道流量的泄水渠道条数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条件而定,各泄水渠道的设计流量可按等于或略小于所在渠段的设计流量确定。5渠道末端退水渠道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渠道末端设计流量的50%。6泄(退)水渠道出口与承泄区连接处的水位差过大时,应设置衔接建筑物。7有条件时,应利用天然沟谷作为泄X退)水渠道J7.4.14渠道纵、横断面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设计输水能力和边坡稳定安7.4.14渠道的纵、横断面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渠道应能保证设计输水能力、边(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全。2水头损失小,水位衔接平顺。3水位满足自流灌溉区域内自流灌溉的水位要求。4蒸

45、发渗漏损失少。5节约土地,经济合理。6施工、运用与管理方便。7兼有通航要求的渠道,还应符合航运部门的有关规定。坡稳定和水流安全通畅;2各级渠道之间和渠道各分段之间以及重要建筑物上、下游水面应平顺衔接;3末级固定渠道放水口的水位应满足自流灌溉要求;4渠道渗漏损失小;5节约土地,经济合理;6施工、运用与管理方便;7兼有通航要求的渠道,还应符合航运部门的有关规定。7.4.15渠道比降应根据I渠线所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质、含沙量及设计流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渠道比降应尽量接近地面坡度,减小挖、填方工程量。2满足不冲、不淤或冲淤平衡。7.4.15渠底比降应根据堤道设线地形、地质塞

46、住含沙量及设计流量等因素,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渠底比降应尽量接近地面坡度,减小挖、填方工程量。2满足不冲、不淤或冲淤平衡。7.4.16清水渠道的渠底比降可按公式(7.4.16-1)计算确定:7.4.16清水渠道的渠底比降可按公式(7.4.16-1)计算确定:7.4.17渠道横断面应根据灌溉面积、I设计流量|、沿线地形、地质条件以及边坡稳定的需要和是否衬砌等因素,按接近水力最佳断面进行设计。土渠宜采用梯形断面;混凝土或石渠宜采用矩形或U形断面。渠道横断面亦可采用实用经济断面,若为梯形断面,其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的有关规定。7.4.17渠道横断面应根据灌溉面积、沿线地形、地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