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文体知识及特色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文文体知识及特色考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和特色考点真题再现(2022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材料二: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
2、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材料三: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C左右时呈板状,
3、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75C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C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C)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实心板状 实心棱柱状薄板状针状雪晶形态图枝蔓状1.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3分)2 1 O.O. GE4忸saGE4副mR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
4、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B.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D.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3 .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6分)【参考答案】1. 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材料三相关表述是“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
5、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C时呈柱状或板状”“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曼晶体。随着温度的卜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C)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T5C)”。雪晶的形状”在T5C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而AD项六角形板状晶体在上,星状的枝蔓晶体在下,正好相反,可排除AD;雪晶的形状“在-2C左右时呈板状”:过饱和度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C项是由实心板状晶体变成的
6、针状晶体,可排除C。2. D【解析】本题考查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错,原文是“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错,原文是“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B.“因此”强加因果。原文是“开普勒出于时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可见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不是因为他的研究“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而是因为“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C.“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与文本不符。原文”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
7、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错,原文是“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可见开普勒对机制作出了猜想。另外,题干中的“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与原文“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表述不符,或然和必然混淆。3. 意义: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打开了人们研究雪花的一扇窗口,这对后人的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开普勒关于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机制的猜测给后人提供了研究方向。启发:兴趣是进行科学研究很重要的条件;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有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度,并善于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研究要敢于大胆假设、推理。【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倾向及凭借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
8、力。第一问:材料一说“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表明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打开了人们研究雪花的一扇窗口,这对后人的研究起到了引领作用;材料二说“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开普勒关于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的思考以及对机制的猜测给后人提供了研究方向。第二问:材料一说“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表明兴趣是进行科学研究很重要的条件
9、;材料二说“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表明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有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度,并善于进行分析和思考;材料二说“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表明科学研究要敢于大胆假设、推理(2023四省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
10、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
11、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Iooo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
12、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但是“意外”还是降临了。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
13、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一一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中国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随着海拔的上升,青藏高原大气层中的水
14、汽凝结,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锐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在中国西北部,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
15、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年,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几块化石,它们属于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豹类一一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化出了美洲豹;还进入非洲,演化出非洲狮、花豹。不仅豹亚科,许多“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
16、。原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上的动物们为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寒冷的环境,包括北极狐、披毛犀在内的动物,顺利从青藏高原扩散到北极,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地之间,依然生活着中国40%的维管植物、43%的陆栖脊椎动物,堪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石。大碰撞碰出了一个“大中国”,并影响到中国的地貌、气候、水系、生命等诸多方面,且这一影响目前还在继续。(摘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17、是(3分)A. “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B. “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C. “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D. “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黄士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无一不受到大碰撞的巨大影响。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得适宜,而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些地方,却降雨骤减,出现了大面积的
18、干旱地带。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海拔高度,受到挤压后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不同所进行的分类。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
19、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4 .东部季风区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青藏高原在其气候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4分)5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4分)【参考答案】1. (3分)D2.(3分)B3.(3分)C4. (4分)第一问(2分):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第二问(2分):影响大气循环;东亚季风被“抽吸”进入大陆,带来充沛的水汽,形
20、成大量降水。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 (4分)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文体知识必备】“科普文”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
21、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科学小品文,多用文学笔法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内容科学,文笔生动。科普文的文体特征如下:1 .说明顺序顺序解说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空间顺序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说明,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2 .说明方法方法解说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以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
22、物,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可以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特征。作诠释运用概括性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出解释,使说明更清楚明了。打比方凭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属性,告诉读者它“是什么”。下定义必须用肯定的判断句,准确揭示事物属性,不能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加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
23、抽象更杂,仅用文字解说,还不能使读者十分明白,这就需要列出图表,配合文字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等,来说明事物特征。3 .说明语言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科普文章的语言,是科普文的考查重点。高考对此类题目的考查侧重两个角度: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科普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有时又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考查,所以,答题时应根据题干要求,辨明方向。(1)准确、简洁、平实是科普文语言的主要特点。(2)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作
24、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叙述生活感受,使文章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添真实性和生活情趣;适当描写,使被说明事物栩栩如生。(整体阅读技法)科普文阅读“五步骤”第一步抓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第二步理顺序根据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第三步 找方法 工 第四步第五步悟内涵圈点勾画出科普文常用的诸如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一是品味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二是品味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Q!感悟文本中的人文内涵,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领略科学家追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考点一重要科普信息(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
25、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弓I,它被拉向杯壁。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
26、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较轻地黏附在一起。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弓I,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
27、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
28、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康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域,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
29、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
30、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31、。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参考答案】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析】选AA项,根据原文第二段“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第四段“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一一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可知,“弯月面”是水与其他物质接触受吸引形成的现象,而“凸月面”则是液体金属水银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排斥形成的现象。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
32、析评价材料内容的能力。【解析】选A。B项,由原文“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可知,作者举例是为了说明“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C项,根据原文“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可知,该现象体现的是水内部的黏性或张力,而毛细作用是指水会吸附物体往上拉。D项,作者只是从人们熟悉的身边举例,让人们能认识到这些现象,再列举自然界各种现象以帮助人们认
33、识到自然界也同样存在这些现象,但并不能推出“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因为在自然界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是室内无法完全观察到的。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解析】根据后文“河水何以泛滥”的论述,“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一一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一一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即可概括出三点因素:水的纯度、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大小和气压。答案:水的纯度因素;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气压因素。考点二科普文语言(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
34、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
35、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堞回暖时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
36、来,就有了回报。因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葛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
37、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递讯息给土康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生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侦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
38、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士康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堵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觉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选自乔纳森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有删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解析第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种子选择发芽时机的重要性;第句用语专业,且列举了相关数据,其中的“大部分”“远小于”等使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参考答案第句用分娩的不可逆转和攸关生死来比拟种子选择发芽时机的重要性。语言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第句使用专业术语和数据来说明口光被遮蔽前后红光/远红光的比率变化。语言平实准确,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