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委书记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育才策略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党委书记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育才策略的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党委书记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育才策略的探索高校党委书记调研报告,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校育才策略的探索领导同志在中Y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Zhi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D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同志高度重视D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坚持正确政Zhi方向,加强对人才的政Zhi引领,号召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高校理应肩负起为国育才的历史任务,因此如何坚持正确的政Zhi方向,充分发挥“人才红利”的优势,值得重视和深入探讨。一、科学内涵1 .对于人才问题,领导同
2、志有着一系列重要的论述,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少子化现象日益突出、国家间竞争趋于激烈、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人才强国战略成为实现国家强盛的第一战略。有研究者认为,领导同志人才观存在四个维度,即人才战略、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以及人才集聚,它构筑了新时代背景下“人才观”的主要内涵。对高校而言,新型人才观的确立应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维度,如何培养出与时代、社会高度契合的人才,提高人才的数量、质量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2 .高校育才观推动我国“人才红利”释放。领导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Zhi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3、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Zhi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讲话清晰的指出了高校育才的任务所在,即人才培养,它是由高校的社会属性及国家和人民对它的期望所决定的,高校的发展只有紧紧地围绕这一属性和期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它构建起了高校“育才观”的理论基础。2021年领导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在讲到人才问题时突出了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要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的人才。我国高校要培养的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它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发展提出
4、了根本要求。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育才任务,也是主要的人才输出基地,承担着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责任,只有在正确的“育才观”指导下,突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我国“人才红利”才能充分释放。3 .我国“人才红利”释放是人才全面素质观的体现。与“人口红利”相比,“人才红利”更加注重从己有的人口数量优势向人才质量优势的转变。“人才红利”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显著提升人才质量的基础上,兼顾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及配置,从而使人才的单位产出和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比最大化。“人才红利”的释放就是围绕人才形势的新变化,实现育才观与人才观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二、人才的现实问
5、题1.人才队伍总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我国人才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人才红利”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有待提升。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高端人才相对紧缺,其具体表现为战略新兴产业人才不足、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等,而中低端人才相对充裕,人才结构失衡导致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人才队伍整体数量不足。人才队伍的质量关系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接受教育的时长、年限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受教育人口的比例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从客观上制约了我国人才的产出,造成了我国科技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不足。2 .人才队伍的结构和布局有待优化
6、和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高端人才匮乏无法满足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尽管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的培养产出数量已大幅提升,但形成了一般人才与高端人才比例悬殊的现实,人才结构有待从根本上加以改善。此外,当前我国的人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相对集中,其他城市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人才的分布、人才资源的区域布局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人才布局亟待改善。3 .人才流动失衡、人才匹配不均衡.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带动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服务社会发展,但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机
7、制尚不能高效引导社会人才流动,造成人才在发达城市、省会城市等过度集中的现象,重点城市的人才饱和与地方城市的人才匮乏反差强烈,人才流动不平衡问题凸显。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岗位匹配程度不高,人才流动失衡、人才匹配不均衡的现象导致各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愈演愈烈,专业与产业不能有效匹配,阻碍了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探索思政育人策略,推动“人才红利”释放领导同志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D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国家所想、所急、所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的育才功能
8、在新时代背景下尤为重要,高校的育才要紧密地与国家发展相联系。育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和重要使命,因此,如何实现高校育才效果最大化,释放“人才红利”优势,值得深入探索。1.国家“发展观”与高校“育才观”的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理念指导政Zhi、经济、社会的运行。有学者认为,领导同志国家观是在继承了前人优秀成果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家发展观的一次创新性认识,即国家观包含了以“和合”为核心的包容性国家文明观、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唯物主义国家历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国家Zhi理观、以国情为基础的特色型国家道路观,以及以和平为主旋律的国家发展观。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
9、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较为重视社会功能的发挥,因此难免相对忽视育人的本质作用,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作为教育最本质的功能,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回归。新的国家发展观理念和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为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解决好国家发展与教育新变化带来的人才培养困境,需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与育的本质关系,人才培养不仅要让人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对人思想的引领和精神的培养,思想道德尤为重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一面,应将这种精神和能力与实践生活有效结合,将国家的发展与高校育人实践活动有机统一,高效发挥学校育人活动的作用,实现人才红利最大化。
10、2 .高校“人才观”与个人“价值观”的融合。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内涵逻辑和外部表征发生了诸多变化,高等教育人才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其多样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性:要求学生具备更加复杂的专业知识、专业操作与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第二,综合性:普及化阶段新兴行业、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更加需要跨学科和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第三,人文性: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质量的人才产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关注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需要更多的提升人才的人文素养。第四,个性化:普及化阶
11、段高等教育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需求,建立弹性的、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必要。第五,创新性:近年来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具备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第六,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国际竞争中满足岗位要求,促进国际交流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新型人才观决定了在育人实践活动中,对于人才的引领已不仅局限于知识素养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将高校的人才观落实为育人实践策略,将育人活动中多元的个人价值观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3 .思政课程与学科体系的整合。当前思政课堂的单一化、条块化现象仍然存在,思政育人手段无法深度融入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依然突出。要解决这一
12、问题,需要统筹规划课程内容,做好思政课堂与学科课程内容的梯度衔接。有学者认为,首先,高校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置课程内容。统一规划各学段的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断层、倒置等问题,充分考虑思政课程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遵循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原则,将思政课程嵌入育人过程的不同教学阶段,实现教学规律与育人规律的双重红利释放,促进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其次,学科间要整合教学资源,提炼教学内容模块。学科间存在知识差异,但育人的目标、手段、方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制度认同、法律观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文化自信等存在共性,育人过程就是要将共性的知识恰当的融入学科教学中,把中
13、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将专业知识模块与思想教育、精神培养模块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提升育人效果。4 .深度建构课堂思政体系。课堂思政教育活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呈现教学内容,回归育人本质,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全面培养。首先,实现课堂思政和思政课堂的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堂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同时强化课堂思政的德育功能,通过知识熏陶为精神塑造提供途径,坚定学习“为了谁”的理想教育。其次,深入推进课堂内外的一体化教育深入开展。一方面学校要做好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科学阐释,用理论与实践知识,促进教育的入脑、入心。另一方面要搭建学校、家庭、社会的大育人格局,实现学校、家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育人,建构全面育人制度、实现三方良性互动、搭建良好育人环境,形成一体化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