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38468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2024年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篇一: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二: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三: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心得体会篇四: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言稿篇五:学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篇六: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材料贯彻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务实奋进,让代表委员们深受鼓舞,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担当

2、,锚定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握“干”的方向、鼓足“干”的劲头、增强“干”的韧性,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把握“干”的方向,匡正“一心为民谋福祉”的政绩观。细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各项目标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观。要深刻懂得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时时站稳人民立场,处处把握人民期盼,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要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与群众交流,知悉群众所忧所盼。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

3、题,拿出过硬举措和可行办法,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得准、办得实、办得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质感。增强“干”的韧性,提升“众志成城抓落实”的执行力。抓落实、求实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理念与行动。要始终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和韧劲,立足新时代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岗位职责,把“当下学”和“长久做”有机结合,凡事从细处着手,于实处用力。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打好主动仗、敢趟深水区,担当在关键处、冲锋在最前沿,决不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积小胜为大胜、积寸功为大成,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鼓足“干”的劲

4、头,激荡“奋发有为勇担当”的精气神。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攻克难关、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要想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就要激发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和干事动力。要提振敢闯敢冲的精气神,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毅然扛起新时代赋予的时代使命,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用在能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要始终以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克服畏难情绪,主动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说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奋力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20

5、24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在2024年的早春,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同时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规划和蓝图。作为一名的中国公民,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伟大时代生活,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学习这份报告,我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如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力度,强化促进就业的专项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30元,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20元,以及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的水平。这一系列举措,宛如一份丰厚的“大礼包”,再次送到

6、百姓手中。在全国两会这一年度盛会上,数千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代表各自所在的、行业、领域,为改善民生积极建言献策。民生问题或许没有终极答案,但每一份努力,每一天的奋斗,都是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民生工作决不能开空头支票,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和兑现。为此,各级政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履行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提高保障水平。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政府工作报告里看似微小的民生数字,乘以对应群体的庞大数量,就是沉甸甸的民生大“计”。围绕民生议题,两会会场内外不乏“理想型”与“现实型”的碰撞与交融。中国这么大,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诉求,两会的意义就是汇聚不同

7、诉求,提供决策所需的“最大公约数”。民生目标不仅描绘在美好的画卷里,更要落到脚下的每一步,在真实的土地里生根、发芽。为政者应知,改善民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消费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消费的关键是切实增加老百姓消费的意愿,把社会财富转化为消费需求。把民生底线兜住、兜准,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底气花钱。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关涉民生的结构性矛盾,以创新的社会治理回应民之所盼。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有助于积淀新的发

8、展动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关注民生需求的同时,我们应确保政府的责任得以充分履行,防止任何形式的疏忽和不作为。,对于超出了政府职责范围的提升目标,应当积极倡导企业和社会组织介入,推动市场与政府的协同效率。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现代政府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政府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生活品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让普通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发展的速度和温度。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心得体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

9、万人左右”,这样的表述体现了“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着眼今年,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出现,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就业、医疗、教育、养老这些备受关注的民生热点将有哪些变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清晰描述了要办的民生实事。今年的民生实招,落脚点“实”,含金量“足”,体现在数字的变化增长里,也将更多体现在百姓可感可及、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里。切中热点难点,办好民生实事不是一蹴而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北京、上海等7省市

10、的4个行业试点这一职业伤害保障工作。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两个指引、一个指南”,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最低工资保障,首次引入“宽放时间”概念,保障劳动者休息权。我国现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管理向好、算法向善,更多的举措将落实落细。“一老一小”是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这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增长了19.4%。“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目前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由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这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已在36地先行试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百姓养老将更

11、有品质和保障。与此同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要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多呵护。从“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到“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再到“将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这样的目标实实在在。“30元”数额看似不大,实际近年来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持续增加,将达到每人每年670元,这也是真金白银、带着温度的民生投入。“关键小事”怎么办,百姓最有发言权。有网民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政府工作报告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有生趣,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仅中国政府网上就有160万人提出建议。而

12、多地日常的“板凳会”“民生茶馆”受百姓欢迎,凸显基层治理创新。把握和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民生实事项目也是系统工程,从点上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离不了倾听“民声”。就事还得论“势”,把握趋势,要乘着“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政府工作报告有这样一句话,“注重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所需所盼也有新变化、新特点。要把扩内需与惠民生紧密结合,更好满足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等,都有着发展的势能。“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

13、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发言稿每当春暖花开全国两会上下热议的焦点总离不开我们祖国的经济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如同巨轮在大海中勇往直前,稳健地行驶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仅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发展目标,而且在很多领域都迎来了喜人的转折。尤其是我们对于如何在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积累了战胜重重挑战的珍贵经验。应该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发展

14、仍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短期而言,正全力推进宏观政策的执行,优化现行的阶段性措施,并精心设计一系列精准度高的新政策预案,同时也在积极筹备更多备用策略,以持续经济恢复的良好趋势。长远来看,我国依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高楼、拥有世界级别的大市场需求力量、完整的产业链供给体系以及大批高素养的劳动者和企业家人才库,这些都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只要我们能够激发这些优势和活力,我们的经济结构就会持续优化,发展就会不断增强,经济走势就会一直向好,实现质量与数量的双重提升。从中长期看,如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最大程度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能?关键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健经济发展体魄。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

15、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引领产业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在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的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当前,应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有利条件,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

16、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以实干为要,奠定实现开门红的基础。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实践证明,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一切成绩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都是实干出来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要思实干之责,从一开始就加把劲,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精准绘制年度工作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明晰应尽之责、必做之事、当务之急,把各项工作往前推、靠前抓,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要谋实干之策,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

17、,把握“进”与“稳”、“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吃好“改革促”、打好“创新牌”、念好“人才经”,在“率先”上敢抢先机,在“瞠出”上肯下苦功,在“新路”上勇于探索。要求实干之效,精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群众一条心、一路行,下足绣花功夫、多积尺寸之功,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上下同欲的新合力、干出群众点赞的好口碑、干出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以新年的“满堂彩”拼出第一季的“开门红”。以奋斗为美,汇集实现开门旺的动力。奋斗是时代前进最强的引擎,奋斗也是人生最美的形象。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历史从来不辜负奋斗者。连日来,中华大地春潮涌动,四面八方的人们心怀新年的美好祝福,点燃激情,照亮梦想

18、,迈开了奋斗的步伐。我们要团结奋斗,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党的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步调一致向前进,共同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要艰苦奋斗,发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真正把资源用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接续奋斗,以气势如虹的精气神,找准干事创业的坐标系,接好新征程的“接力棒”,向着美好幸福的未来全力进发,鼓起冲劲、开足马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竭力创造更多可感可及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19、学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因素,兼顾需要与可能,体现了时与势的科学研判、稳与进的辩证把握,总体上是一个既积极又务实的目标,释放出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政策信号。实事求是地设定经济发展指标,对于积极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来看,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做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党中央明确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只

20、有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支撑条件看,5%左右的目标,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是基本匹配的。此外,从31个省(区、市)此前公布的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来看,绝大多数省份不低于5%,其中20个省份设定在5.5%左右或以上,说明当前各地拼经济的信心和干劲都很足,这也为全国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2023年,中国经济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实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经济运行有望保持总体向好态势。5%左右的预期目标,既符合经济运行走势,也符合经济发展规

21、律,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一个自我加压、积极进取的目标。在风险挑战增多、基数提高的背景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需要认识到,我国设定的GDP增长目标是预期性指标而非强制性指标。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高质量的发展,发展质量始终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在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我们要注意把握好平衡,只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必过分关注增速是快是慢。关键是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

22、极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提升质量,增加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和量的合理增长。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增强“进”的动能、延续“好”的态势,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材料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坚

23、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会议还强调,“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新春伊始,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呈现出“龙抬头”的积极迹象。龙年沪深股市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春节假期在文化旅游、影视、交通等领域的消费数据创下新高,爆发出的能量、意愿和潜力,佐证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走势,希望在龙年实干争先、务求实效的气氛正在全社会传递。为发展找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在全国上下逐步展开,中国社会对此有着高

24、度共识。在2月18日龙年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做好开年工作进行动员。会议释放出坚定信心、实干为先的强烈信号。同一天,多个地方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在做工作部署时都特别强调实干和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齐心协力谋发展,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心声。这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路披荆斩棘的动力所在。正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我们在实干中解决了各种困难挑战,干出了一片新天地。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将对深化改革、实干争先的期待和呼唤尽快落到行动上

25、,干出实绩来,是具有很强紧迫性的重要任务。无论是对先进生产力、创造力的探索,还是久久为功地与形式主义作斗争,革除那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内容和环节,增加社会的活力和动力,都离不开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中国所创造的一个个经济奇迹,从来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大家用实干干出来的,现在更应该有主人翁的精神,将对实干争先的热切期待转化为热烈行动。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现象反映比较强烈。要通过清晰的制度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对基层干部以及社会各界来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根本不必有观望的心理,就是橹起袖子加油干。每个人都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个人,都应该摒弃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注重实际工作,追求实效。当前,中国经济往前走以及实现突破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这从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公布的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和规划中就能看得很清楚,各地的经济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对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追求,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活力、提升生产力的方向是很明确的。投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潮,发挥亿万人民的实干争先劲头,龙年可期、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