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
2、、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
3、”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方重和林语堂的译文如下:方译:Allofasuddenhecameuponapeachgrove.Forhundredsofpacesalongbothbanksofthestream,thepeach-treeswereinf
4、ullbloom.Noothertreesweretobeseeninthewholegrove.Thesoftgrasslookedfreshandbeautiful.Hereandtherefallingblossomsweredancinggracefullyinathousandhues.林译:hesuddenlycameuponapeachgrovewhichextendedalongthebankforaboutahundredyards.Henoticedwithsurprisethatthegrovehadamagiceffect,sosingularlyfreefromthe
5、usualminglingofbrushwood,while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此段中原文的“忽”字凸显了桃花林的出现不仅出乎渔人的意料,也出乎读者意料。方译中短语Allofasudden被置于句首,进行了强调,林译中副词“suddenly”被置于主语后,也是强调,据此,两译者均体现了用词的“准”,适应语境的需要,即后文的“渔人甚异之两位译者对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处理侧重不同。在方译中,译者详细刻画,通过“freshandbeautiful”形容芳草,“dancinggracefullyn,和“in
6、athousandhues”来描述桃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动态美景,突出了“美”,即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二林译则突出“精”,即精练,无拖沓,一句thebeautifullygrassygroundwascoveredwithitsrosepetalso,简洁明了地道出桃林的全景。在字词微观方面,两位译者均向目标读者展示了桃花源记中蕴含的美学因素,一个强调动态美,一个展示简洁美。2.“意”与“象”。意象、意境运用是中国艺术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因此翻译审美绝对不可以忽略二“意象”指作家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意象”蕴涵着“情”与“景”及作者的
7、“意”与“志”,是审美的高级阶段,而“象”也指象征手法,审美者需根据“象”来理解作者的“意”,即其要表达的概念。作为译者,领悟原文中的“象”至关重要,因为“意象”反映的是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审美情感,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了解意象的文化所指。桃花源记文末提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方译:AgoodscholarofNanyang,onlearningofit,wasanxioustorediscovertheplace.Nordidhesucceed,anddiedsoonofillness.林译:LiuTsechiofNanyangwasagreatidea
8、list.Heheardofthisstory,andplannedtogoandfindit,butwastakenillanddiedbeforehecouldfulfillhiswish.陶渊明在桃花源记的文末提到刘子骥,实际上是在寄托自我情怀,要借其隐逸之心,抒发自己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同时也突出了“世外桃源”并不存在之意。方译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译为“AgoodscholarofNanyang,人名被略译,从审美角度来看是译者领略到了原文的“象”,即虚无的桃源,而突出“未果,寻病终”的结局,所以此处弱化了人名的翻译。林译中直接用idealist一词来翻译,即“理想主义者或空想家”,也同样表达出了桃源的虚无之意,可以说两位译者是异曲同工,都表达出了原文中的“意”与a缶”O两位翻译大家为读者呈现出不同的桃源之美,都传达出了桃花源的象征意义,给读者带来美感的同时,也让目标语读者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参考文献1方梦之.译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江华,戴炜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翻译的美学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1).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