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48544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汇编(10篇)爱“管闲事”的“怪”老头退休回乡当农民,一干就是近30年,他早出晚归,耕种在田间地头;他生活简朴,一件衣裳一穿十多年;他始守入党初心,把一生奉献给社会。2016年1月,他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他就是群众眼中的“怪老头”怀化市淑浦县粮食局退休干部向光明。1994年,向光明退休,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又重操旧业,与老伴一起回沙洲村种田。对向光明的这一举动,除了他的儿女,不解的还有村民。“向老,您又不缺钱用,为啥放弃县城的优越生活,来吃这个苦?”面对村民的疑惑,他总是淡然一笑。无论春夏秋冬、烈日冰雪、佳节盛世,他都以田地为乐园,以庄稼为伙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

2、汗。他租了几亩地,种上了玉米和水稻,每年生产水稻、玉米6000多斤。在他的带动下,沙洲村及相邻的村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田抛荒的现象也少了。向光明自己的生活非常勤俭节约,但对群众的事,他却大方得很。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鸡蛋5分钱他做三餐吃。为了抗美援越,他将“抠”出来的200元钱捐给了国家,甘当“无名英雄“。2006年,沙洲村七组舒清生老人的儿子和爱人不幸相继去世,留下了他孤单一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舒清生一直没有看上电视。向光明了解这一情况后,毫不犹豫拿出自己种田的血汗钱为舒清生买了台电视,并拉上了有线。有了电视作伴,舒清生的生活有了滋味。2007年,统溪河村与沙洲村相邻的水渠因年久失修,水

3、流全都漏到附近的小溪里,导致下游近200亩的水田因经常无水灌溉而收成不好。仅占4分稻田的向光明竟拿出了辛苦存下来的2万元,修建了长约500米的水渠。看着“潺潺”清水入稻田,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2010年6月,因突降暴雨引发山洪,沙洲村1组的便桥被洪水冲毁。村里苦于没有资金,便桥无法重建,村民也就只能淌着过河。而今,一座水泥桥让1组的村民走上了“快车道”,这得益于一笔十万元的匿名捐款。经多方位查找、核实,村民才得知捐款的人竟然是每月拿着一千多元退休金、靠着种田养鸡来攒钱的向光明。这座桥也被邻里乡亲亲切地称为“光明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向光明从统溪河镇走了8个小时步行20多公里,交上两

4、万元给灾区,仅留下一张自愿捐款的字条便匆匆离去。县委老干部局听闻此事,专程赶到向光明家里协商退捐事宜,最终执拗不过向老,收下了2000元捐款。“捐款50万是此生的目标,现在完成了30万捐款,还差20万。”向光明说。乐于奉献的向光明还经常义务帮忙清扫街道。每逢统溪河镇赶集结束,他总是去清扫街道,这一举动已默默坚持了15年。向光明已经记不清退休以后为村民清扫了多少条阴沟、挑走了多少担大粪、运走了多少车垃圾。当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向光明只是淡淡地说,这些都只是小事,不值一提。但这些在他口中不值一提的事,却赢得了全村老少的赞美与感激,向光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退休不褪色永葆

5、党旗红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她胸前的党徽永远闪耀在那里,她心中的党旗永远鲜红飘扬。国网湖南电力长沙星电花园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一一吕华锋,多年来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本色,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心,她带领退休党支部,积极作为,尽职履责,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践行“为家做贡献,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全力服务小区建设,助推发展当好“领头雁”近年来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养老金、医疗保险、三供一业直至所有退休人员全实行社会化管理。为了让大家打消顾虑,从实际上适应这一变化,她带领支部委员在小区通过会议讲解、微信群转发、电话沟通、个别答疑、上门宣讲等方式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光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就有4

6、000余份(册)。移交社会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推进,退休人员队伍保持了和谐稳定。2019年,星电花园小区物业管理,随着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社会化管理。她带头担负起整个选举筹备工作,前后历经四个月,星电花园顺利成立业主大会和选出业主委员会。2020年,在宿舍小区自来水改造遇到瓶颈时,她带领一帮退休老党员,在入户施工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实行“5+2”“白加黑”模式运作,在现场跟随施工人员出入各家各户,多方协调,让星电花园小区的自来水改造任务圆满完成。2022年9月,她领着以党支部委员、退休党员为主要力量的志愿者们,开展小区公共区域全面整治行动。11月,星电花园小区的亮点工作被长沙市住

7、建行业作为“红色物业党建示范点”现场观摩推广。以吕华锋为代表的星电花园居民,同心同向,同力同行,打造出和谐文明的宜居社区,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安居乐园。倾心投入民生实事,恪守初心当好“贴心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吕华锋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把为民服务作为一种人生目标,一种生活动力,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她是星电花园居民心目中的“百事通”“主心骨二十多年来,她的手机24小时没有关过机,成了居民的“答疑热线:居民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想起给“书记”打电话。老同志与家人发生矛盾时、家里有急难事需要帮助时,他们的家属也是通过“书记”来帮忙解决。现在大家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有困难找支部,有疑问找书记。20

8、23年初,她作为领头人,组建了以党员为主要力量的52名居民代表,开展居民代表联户工作,共商民事,架起党群“连心桥”,打通与居民群众联系的“最后一米至九月底,居民代表累计走访群众100O余户次;上门慰问300余人次;多次为高龄独居、行动不便老人赠送生活必要物资;物业义务为住户上门服务800余次,帮助住户处理解除故障1500余件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急难事。勇于面对急难险重,排忧解难当好“护航员”坚守岗位笃行不殆,紧要时刻更显担当。面对艰巨的抗疫任务,吕华锋带领退休党支部勇挑重担,聚力奋发,日夜坚守岗位,守护平安防线。2020年1月,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当一名中风退休党员的女

9、儿患严重急性障碍性贫血住院,在家属万般无奈之时,她一连20多天顶风雨、冒风险,每天到医院照护,激励女孩鼓起勇气战胜病魔。2022年3月底,长沙疫情来袭,她主动担责,靠前指挥,迅速组建了一支以退休党支部为领导,各支部委员、党员、楼栋长和小区物业全面参与的40多人抗疫志愿队。连续数十轮次的区域核酸检测,她带领志愿者守在一线,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核酸检测高效有序开展,为守护一方平安而默默付出。吕华锋以其坚定的信念的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居民的认可及好评:获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工委授予的长沙市“离退休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9月,获新华社中国网

10、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组委会授予的“中国网事感动2022”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在她的带领下,退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17年,获评中共长沙供电公司离退休总支“五好党支部”;2018年,获评中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党委“五好党支部”;2019年,获评中共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党委“电网先锋党支部”;2021年,获评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及中共湖南省离退休干部工委“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迎着晚霞写春秋现年782005年从湘西州直工委书记岗位上退休后,他始终充满工作热情,在史志编撰、服务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奉献余热,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湖南省

11、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退休后,王海锋一直担任州直工委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州关工委副主任、州直工委关工委主任等职务,开创性地推进了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州直机关各单位“五老”工作和“五好关工委”创建工作。2020年7月,州直工委离退休党支部被省离退休干部工作委员会授予第五批“全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王海锋还长时间担任州老年大学副校长、州诗词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他积极为州老年大学的创新发展献计献策,该校曾荣获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称号。在王海锋的积极争取下,湘西州成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第一个全国“诗词之州二退休之后,他仍坚持学习,笔耕不辍,不放松理论学习教育,并将学习感悟与老同

12、志们一起交流分享,受到大家好评。退休后,他先后出版了工作实践与理论探索如诗岁月追梦岁月颂歌献党等著作。王海锋不仅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子孙后代同样严格。王海锋一直注重家风建设和对后代的培养,多年来,根据家族祖训,开展适应新时代的现代家风教育,并身体力行家风理念,为子孙树立榜样。2014年,王海锋依据其父亲留下的我的自述中关于家教的谈话和事迹,撰写了我家的家道家风一文,并在省委机关刊物新湘评论发表。在王海锋的家庭档案中,保存了几十份革命传统教育资料,其中最抢眼的是开国上将萧克著作的萧克回忆录萧克诗稿及萧克画传,还有老家同村老红军吴云清的革命事迹材料档案。在节假日,儿孙一辈在家聚会,他总会在家里的档案

13、室开展了“家庭红色教育”活动,让儿孙们学习祖辈教诲,学习从家乡走出去的开国将军萧克、老红军吴云清的革命故事。爱心助学29年,照亮千余名贫困学子求学路“我童年求学时也曾遇到坎坷。自己曾经淋过雨,所以如今要为别人撑起伞!”近日,永州祁阳市“爱心助学”老人陈昌世接受记者采访,聊及助学的初衷,他如是说。陈昌世今年89岁,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求学之路,记忆犹新:“每天要走5公里的山路去镇上上学,饿了就吃点从家里带的红薯,但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因为有学上啊!”那时,陈昌世家境清寒,家里卖掉所有值钱东西才勉强供他读完小学。艰难的求学经历,让他产生了尽力帮助贫困学生求学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陈昌世(右三)通讯员摄)

14、1994年,陈昌世从当时祁阳县工商局领导岗位退休,尽管自己和老伴每月退休金加起来不足千元,却先后资助了7名贫困大学生,资助金额4万余元。了解到村里有一个叫陈罗的学生考上大学,但因筹不到学费面临辍学,陈昌世拿出自己攒下的几千元积蓄,帮助他继续上学。1999年,陈昌世发动3个儿子延续自己的助学之路,在儿子们的支持下成立“昌世助学基金”。此后,他就每天忙着进村入户走访贫困生,累计行程近3万公里。23年间,昌世助学基金助学志愿服务总支出达1300余万元,帮助多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子1500余名。在助学这件事情上,陈昌世从不吝啬。但回归到自身生活,陈昌世却是出了名的简朴低调。位于祁阳老城区原工

15、商局家属宿舍的陈昌世家,室内装修陈旧,摆设简单且都是用了多年的旧家具。原来陈昌世与老伴有过将住房简单装修一下的念头,但得知老家村级公路修建资金不够,就又把准备装修房屋的10万元捐给了村里。“一年到头舍不得买件新衣服,一日三餐经常是豆腐白菜,做起好人好事来,却都是大手笔。这是真正的舍己为人啊!”提起陈昌世夫妇,街坊邻居们敬佩不已。陈昌世心系公益的大爱精神深深地感召着社会贤达和爱心人士,祁阳市捐资助学蔚然成风。15年前曾被祁阳昌世助学基金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唐海波,始终不忘受助之情,向昌世基金会转账20000元。“当初是陈爷爷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一把,现在我工作了,我希望将陈爷爷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16、为家乡的贫困大学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陈昌世表示,捐资助学只有进行时,这是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会和家人继续把这把“爱心伞”撑下去,希望将来有更多人加入,让爱心之火绵延不息!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龙端喜今年64岁,中共党员,1976年参军入伍,1982年复原回地方机关工作,上世纪90年代起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退休后仍热衷于人民调解工作,扎根一线、默默奉献,切实做好百姓纠纷“解铃人”,是典型的为民服务的“五老”人员,2023年9月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再乱的麻纱,他总能找到解开的线头;再复杂的纠纷,他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从事人民调解工作8年来,他成功调解各类纠纷600余起,

17、调解成功率和满意率均达100%o他就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龙端喜。老骥伏杨是龙端喜的真实写照。今年64岁的他,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复员后在常宁市多个部门任职。退休后,被聘请为人民调解员。他说,做人民调解工作让他的晚年自我价值不断提升,他会一直热爱人民调解工作,把人民调解工作做得更好,让人民调解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价值。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工作有效去年5月,衡阳某通信工程公司一名员工在施工过程中意外身亡。接到这起纠纷案后,龙端喜不顾白天黑夜,忙了1周时间,掌握了大量材料和事实。考虑到死者家属和公司的特殊情况,为尽快妥善处理善后及赔偿事宜。龙端喜分别

18、做了双方许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没有翻脸,也没有打官司,接受赔偿金85万元了结此案。双方都认为,龙端喜对这起复杂的纠纷,依法依规处理得恰到好处,公平公正。“依法调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是依法治国理念的生动实践J说起调解工作的技巧,龙端喜感慨地说。在调解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把法放在首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坚守法律和调解工作的底线,是非分明,不偏不倚,做到为人干净,做事干净。他认真对待每一起矛盾纠纷,了解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会造成的法律后果、会承担何种责任,做到心中有数,手里有招,工作有效。2021年5月6日,黄沙湾司法所接到警情,称某公司有人欲跳楼轻生,龙端喜立即赶赴现场。

19、经了解,跳楼女子肖某被某公司拖欠了320万元的工程款,家中父亲亟需一大笔钱做手术,小孩又没钱支付学费,一时情绪激动,爬上14楼欲跳楼,已经僵持了两个小时。龙端喜立即找到该公司负责人,让该公司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先稳住肖某的情绪。随后,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紧张、有效沟通,肖某终于放弃轻生念头。龙端喜召集双方当事人到司法所继续调解,最终达成320万元分两次结清的协议。“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别说钱,我这条命都是您救的。”事后,肖某紧握着龙端喜的手感激地说。“调解就是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龙端喜经常说,守护和平安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底线

20、,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法为准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为人民调解员,面对的不光是大事、要事,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麻纱事。处理这些乱成一团的麻纱,龙端喜也总能找到解开症结的线头。去年8月,龙端喜成功调解了一起“3个耳光”的纠纷。两个当事人有过一段感情,后因性格不合及一点小事争执不休,情绪激动中,一方被打了3个耳光。龙端喜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通过讲法律、讲道理、讲事实、讲人情,句句讲到了当事人的心坎里,最终达成“断绝感情、互不赔偿”的和解意见,双方都满意。“情理法交融是调解的最高境界!”龙端喜说,在调解工作实践中,必须注重法、理、情融合,法为准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调解

21、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调解工作中,龙端喜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用真心换真心”。罗某在购买建材时拖欠了王某货款7900元,时间已长达8年。去年,王某被检查出身患重病,等着凑钱做手术。龙端喜得知情况后,分别与双方深入沟通,掌握真实原因,决定尽快为王某讨回欠款。在结合调查走访的基础上,龙端喜用与人为善、社会公德、乐善好施等作为突破点,8月29日,双方终于接受调解处理,罗某将欠款一次性付清给王某,这起长达8年的讨债纠纷被成功调解。龙端喜说,做好调解工作必须用心用情,不以案结为终点,而以为民解难为初心。这样才能断好老百姓的家务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将矛盾化解在

22、基层。以诚心换真心以党心换民心从一位退休老同志成为人民调解员,支撑龙端喜一路走来的,除了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热情,也离不开他勤奋刻苦的学习。上世纪90年代初,龙端喜在常宁市政府办工作,分管法治、矛盾纠纷协调和信访等工作,他一直在坚持学习法律知识。50多岁后,他重新系统学习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物业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每期央视法治栏目报道的典型案例,他都会认真观看并思考。凭借多年的经验,龙端喜调解家庭矛盾、治安纠纷、医患纠纷等等,样样熟练于心、成竹在胸。他坚持“耐心倾听、感同身受、理清脉络、法理并用、权衡各方”的工作理念,总结出了“法、民、和、讲、效”5种调解方法,真情做好调解工

23、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作为人民调解员,龙端喜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向纠纷当事人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于纠纷排查化解之中,达到精准式普法的目标,使普法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形成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效果。每个学期,他都会抽时间专门为石鼓区团结小学的孩子们讲普法课。他讲的法律知识实用、案例生动,学校老师和孩子们都喜欢。在黄沙湾街道东湖居小区,他组织并辅导居民学习民法典;在华源市场和五金机电市场,他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讲授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松木村,他给村民赠送并讲解土地管理法近年来,他还成了雁栖湖社区、松木村、华源市场和东湖居小区等的普法辅导员,让普

24、法宣传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他坚持公益普法教育,提供法律服务6000人次。以诚心换真心,以党心换民心。奔跑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龙端喜说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退休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为党、为政府、为人民奉献着余热。他说,只要自己还干得动,就不会停下来,继续做好公益普法和人民调解工作。“能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二病人需要我,我还不能停下从家中步行到医院,换上白大褂,进入病房,墙上的时钟指向早上7:30。行医60年,这已经成为了吴金术“刻板”的生物钟。昨天的手术病人,还有重病人,他都要亲自看看才放心。83岁的吴金术精神矍银,仍然坚持做手术、看门诊、带学生,

25、一心扑在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肝胆外科医学事业上。“只要病人还需要我,我就不能停下来J这位“80后”医生说。中国人的肝胆问题,要靠中国医生自己解决上世纪60年代,吴金术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医学院(现湘雅医学院)医学系毕业,本可以选择留在长沙当医生,他却毅然选择去了湘西。他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13年,历练成“湘西外科第一把刀”。胆结石是多发病,吴金术看到很多病人反复就医,重复手术,还不能解决问题,感到心痛。“当时,国内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高达72%,病人最多手术次数多达19次。外科手术没办法进去肝脏内部,结石取不干净,重复手术率高,病人遭受着痛苦。”1976年,吴金术调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外科工作。他

26、白天做手术,晚上查文献,为掌握国外肝胆外科诊疗的最新动态,他查阅了30多万字的国外文献,翻译了3万字的英文资料。他深知胆结石病人重复手术的症结在于“肝内手术肝外做”,如果把肝脏比作屋子,结石比作屋子里的“垃圾”,就像打扫屋子内的垃圾,待在门外总是没办法彻底打扫干净。“必须找到进屋子的方法。”1983年,吴金术领头成立医院肝胆小组,决定挑战手术禁区。当时的困难重重,但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向难而进。那时候条件有限,没有经费,没有场地,他带头骑自行车到乡下当“代班屠夫”,先后宰杀32头猪,通过解剖猪肝,终于找到了入肝的8种途径。名震全球的“肝胆管盆式内引流术”,就这样在猪栏边诞生了。“我们把猪

27、肝内的肝管切开,解除它的狭窄,形成一个扩大的胆管腔。这个胆管腔像一个脸盆一样,方便结石掉下来、排出去,也防止结石反复发作J吴金术介绍道。这一崭新的手术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肝外取石的手术方式,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下降至0。上世纪90年代,“吴氏手术式”在全国各地被推广。如今,肝胆管结石病再手术率下降至7%。在吴金术的带领下,1988年,湖南省人民医院成立肝胆外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已经发展为湖南省肝胆医院,拥有8个病区、500多张病床,年手术量1万余台,成为全球最大的肝胆外科中心之一。2019年,吴金术获得“中国胆道外科终身成就奖”,先后获得多囊胆道气囊导管、泵式腹

28、腔引流管、牛角式胆道灌洗器等8项国家专利发明和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写下5347篇手术日记,无私提供医学临床经验熟悉吴金术的人都知道,他不参加应酬,不用手机,除了医院,待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他家的书房。据他回忆,二十多年前,他开始每天记手术日记,现在已经记下5347篇,这些“宝贝”占据了他书房的大半空间。这些冒着热气的临床手记,对于吴金术而言,这比金银财宝更宝贵,这是他半个多世纪行医的医疗笔记,里面是他的病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这个是个胆管狭窄的,达不到8毫米,一直等待着手术时机;这个是个脊柱侧弯,手术难度相当大。”说起收治的患者,吴金术如数家珍,甚至可以精确地报出他们的姓名、手术时间以及手术路

29、径和术后状态,为了更好地进行总结,他会把每个经典案例记录下来,并手绘“肝胆手术图二吴金术治疗了数以万计的患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数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而来,最让吴金术印象深刻的是湖南安乡县的一名患者,这名患者曾经7次辗转于全国就医,由于病情复杂,没有哪一家医院敢为她手术。患者是一名农村中年女性,因为严重的胆道损伤,高烧,肝硬化,多年呕血让身体极其虚弱,生命危在旦夕。“跑了很多地方,如果再治不好,就只能回去等死了”面对患者的求助,吴金术没有犹豫,他知道,如果自己拒绝她,她将失去最后一线生机。他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查,反复看片,研究检查结果,反复思考、推演手术方案。整个手术过程,犹如走钢丝,异常

30、惊险。这台手术用于缝合的普通丝线就用了40包,特殊的带无损伤小针的丝线用了近50包,仅用止血钳夹血管这样的动作至少上万次。这台手术进行了24小时47分钟,当时73岁的吴金术没有离开手术间半步,直到手术结束,他才下台休息。吴金术说“这是最冒险的一次救治”,这台手术日记,他记录了整整4页纸。因为这次手术站立时间太久,吴金术双腿出现多个出血点,出血点连成一片,整个小腿呈深红色,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冒这么大风险,值得吗?”面对提问,吴金术淡淡一笑,“10年过去了,这个病人活得好好的,儿孙绕膝,这是当医生最大的回报。”每天写3000字的手术日记,吴金术记录了5347个病例,近1500万字,5万多张图片

31、,IoOo多部手术视频,其中大多数都是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吴金术把这些的临床经验编成了外科书。“这样,我们的后辈们都少走点弯路,病人就能少受点苦,这也是我坚持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心中装着病人,一辈子做人民需要的好医生“我是党培养的医生,就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好务。”今年已经83岁的吴金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他每天需服用降压药。由于长期长时间站立手术,他的膝关节积水严重,站久了腿就疼得厉害。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他总是“很快赶到医院二“我搬过几次家,但我都会选择离医院很近的房子”。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吴金术自诩自己是个“80后青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战斗在无影灯下,对患者,对学生,吴金术总是

32、充满热情。对这位德艺双馨、著作等身的医学大家,医院里的医护人员,看到吴金术,都会毕恭毕敬地尊称他一声“吴喙嚎二而他对病人的仁爱、对工作的敬业、对专业钻研,时刻感染着大家。吴金术的行动轨迹几乎定格在医院和家“两点一线”,上午查房过后,就去手术室,午餐基本在手术室解决,下班回家后写手术日记,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简单生活。周末的时候,吴金术还经常去基层医院指导手术、义诊查房,跋山涉水去回访手术患者,了解他们的术后康复情况。“趁现在还走得动,就为老百姓再做点事情”,吴金术的心里,一直记挂着基层的群众,这种情感始终流淌在他的骨血里。建功新时代永远在路上每天早上不到7点半,准时打开老年活动中心的大门,把三层楼

33、的活动室及边上的羽毛球场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再到支部书记工作室开启一天的“坐班”工作看似简单的工作,他雷打不动地坚持了11年。他就是中建五局冯家冲社区超英金秋志愿服务队队长、冯家冲社区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李通海。离退职工的贴心人退休11年,李通海一直协助企业和地方服务管理离退休老同志,十一年如一日。忙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态,但他从无怨言,总是乐呵呵地说:“只要老同志满意,忙一点、累一点也值!”哪些人生病住院了,哪些人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服务,哪些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对单位大多数老人的基本情况,李通海心里都有“一本帐”。他每年看望慰问老党员、生病老人和特困家庭不下100人次。李通海把老同志当作亲人,想老同

34、志所想,急老同志所急,满腔热情,真诚服务。92岁高龄的离休干部朱东生装修房子,由于子女不在身边,都是李通海陪他去选购家具,帮他讨价还价。朱东生感叹:“要不是李通海,我得多花不少钱呢!”有一年大年初一,深夜,李通海在热被窝里被手机铃声吵醒,一位离休老干部去世了,他的家属紧急联系到李通海。他急急忙忙来到老同志家里,安抚家属、联系殡仪馆、协助处理丧事这并不是李通海分内的工作,他只是把每一位老人当成了家人来看待。党建工作的有心人2013年以来,李通海一直担任中建五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委员。2020年12月,五局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社区管理后,他担任冯家冲社区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也是五局和社区企地共建的“美

35、在金秋”老党员之家负责人。李通海组织开展了“点赞新变化共筑中国梦”等多项主题党日活动,带领老党员参观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雷锋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党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他牵头接待多个地区和单位调研考察、学习交流20多次,“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建设得到了省市各级老干部局的高度肯定。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李通海组织老党员积极收听收看实况转播、参加社区报告会。他坚持每天在支部微信群推送重点段落、关键词语,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系统性地搜集整理,汇编成七万字的学习资料。对行动不便的高龄党员,他送学上门,做到了学习全覆盖、无盲区。“李书记不愧是为老同志服务的老黄牛82岁的老党员胡

36、秀梅由衷地说:“每天分享李书记推送的资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J志愿服务的热心人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作为中建五局冯家冲社区超英金秋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李通海经常组织队员在公交车站执勤,进行文明交通劝导、到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等。每逢春节,他牵头组织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暑假义务开办社区中小学生书法培训班,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呵护下一代成长。2021年,为解决居住楼栋业主出行难问题,李通海联系每一户业主,跑前忙后,摸底登记,沟通交流,争取到了整个楼栋业主的同意,多次召开业主会议,讨论筹资办法、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队伍。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电梯“竖”起来了,业主出行方便了,大家纷纷感叹:“老李真是为我们办了

37、一件大好事!”2016年,中建五局成立了“夕阳红”老年学校,李通海负责学校的教务工作。2021年,学校升级为湖南省老干部大学中建五局冯家冲社区分校,李通海的工作更忙了。现在分校共开设了8门课程,10个班级,注册登记学员突破400人次。全年参加学习活动人数一万人次以上。2022年分校被评为长沙市老年教育示范点,为建设活力社区、素质社区、文明和谐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李通海获得不少荣誉:井湾子街道优秀党务工作者、雨花区最美“秋韵红”志愿者、长沙市离退休优秀党务工作者、湖南省优秀老干部网络宣传员、湖南省优秀老党员老干部志愿服务者“建功新时代,永远在路上。”李通海不仅是这么说

38、的,也是这么做的。“解心人”蔡桂霞重燃人生下半场2018年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蔡桂霞从睡梦中惊醒。电话是长沙市总工会的领导打来的。市里某军工单位突发火灾,急需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危机干预。长沙市总工会最先想到了经验丰富、热心助人的兼职心理咨询志愿者蔡桂霞。天刚蒙蒙亮,蔡桂霞便组织团队的3名心理咨询志愿者,冒着小雪,匆匆出发了。到达车间现场,蔡桂霞一眼就看出了几位刚经历了死里逃生,仍惊魂不定的夜班工人,他们有的喃喃自语,有的情绪激动,有的身体止不住地抖动,蔡桂霞当即判断这是对火灾产生的“应激反应”,她和同伴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开始一对一的疏导工作。蔡桂霞边抹去一名工人手上的黑色灰尘,边聊起

39、了家常,对刚发生的事故全然不提。在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中,这是最常见的“谈心疏导”和“转移疏导二聊着聊着,工人显然没有了先前的惊恐,呼吸也平顺了下来。第一波的干预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等工人们都答应说会好好睡觉了,蔡桂霞一行才放心地匆匆踏上回家的路。如此这般“匆匆”地来回,她已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行人寥寥的大马路,在晨光熹微或夜幕笼罩中,也不知走过多少回。“有什么比去抚慰一颗受过重创或正处在震荡中的心更紧要的事情呢?”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共情,促使着蔡桂霞在志愿心理咨询的道路上,义不容辞地“说走就走工心理干预往往做不到一蹴而就,要唤醒、疏导和温润一颗心,常需一年,甚至三、五年,蔡桂霞从不觉得辛苦。2

40、018年那场“匆匆”的心理支援,其实“缓缓”地持续了近一年。此后,蔡桂霞团队一直密切关注那几位工人的心理状态,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娘家人”。这样的故事,蔡桂霞还遇到过很多很多。她活用专业知识,帮助万余人走出心理困境和生活阴霾。一个“活”,靠的是“用心”和“有恒二由自发性到自觉性,贵在“用心二2020年,从一名普通钻工奋斗到正处级干部(原湖南省核工业档案馆馆长)的蔡桂霞退休了,她欣然站上了心理学研究的人生下半场舞台。“以前研究的对象是土地和资料,它们都是沉默不语的,人心不一样,是坚硬又柔软,坚不可摧又不堪一击的。”她意识到学习心理学的艰巨性,于是制定了严苛的学习计划并雷打不动地坚持执行。她每天从早

41、上5点学习到晚上11点,先后顺利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和绘画心理分析师考试,正式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从那以后,蔡桂霞比上班时更忙了,她走进戒毒所,鼓励戒毒人员坚定戒毒信心,重回生活正轨;她走进残联,帮助残障人士以健康心态面对人生;她走进学校,引导青春期的孩子们快乐成长;她走进相关行业、单位,疏导职场人的疲惫与焦虑她是蔡姐、蔡阿姨、蔡老师,被她靠近过的每一颗心和每一个灵魂,都觉得轻松、释然与平静。“这不光是我的功劳,更是心理学的力量J她被湖南省总工会聘为素质教育专家讲师时,淡然说道。此后,她把从实践中收获的心得、灵感,与理论、专业更深一步地融合,潜心开发出职场减压三部曲用心陪

42、伴让画说话心理学让管理更高效拨开“抑”雾见阳光青春陪伴看爸爸等系列精品课程,她将心理学赋予的力量,更精准、更有效地传递给了社会大众。从人性化到制度化,重在“有恒”。在蔡桂霞担任长沙市总工会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的几年间,这支队伍从最初的37名志愿者,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名。作为一个有几百人且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志愿服务组织,不仅要凭借一股子执着劲头,更要靠科学管理、制度规范实现常态运行。蔡桂霞为团队专门制定了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明确了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信息收集、沟通协调、定期考核等工作职责,同时通过经常性培训学习和实践锻炼,使团队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团队多次有效解决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疑

43、难杂症”,先后获得2019年度长沙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度湖南省“最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在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可信的专家、可爱的朋友、可亲的“解心人”一一是蔡桂霞及团队志愿者们的生动画像。“能让更多人感知和体会到幸福,这本身就是件幸福的事情J被很多受助者记在心间的蔡桂霞,也感恩着她退休后的选择。如果说心灵始终朝着两个方向在走,一个通往深邃的思想,一个通往细微的感知,那么,思想总显而易见,感知却难被察觉,只有用细腻的情感触摸,用悲悯的情怀包容,才能真正通往另一人的心境。蔡桂霞,就是这样一位愿意付出自我、温暖

44、他人的“解心人”。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人的生命原本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这项工作是无限的,有一分热要发一分光。”这是雷锋同志曾说的话,亦是湖南省血防所原学术委员会主任何永康的人生信仰。2020年,何永康当选为退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次获评单位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10月,何永康退休,他人笑言“您终于可以寄情山水、安享晚年二但何永康依旧选择将“余热”奉献给自己立志奋斗一生的血防事业。在担任退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尽职尽责做好支部工作,通过召开支部大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座谈研讨、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支部党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当好所党

45、委与退休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努力让每一位退休老同志都感受到单位党委的关怀,成为退休支部党员、群众的贴心人。“真是太感谢何教授了,帮了我的大忙湖南省血防所退休干部卓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在单位老旧小区项目施工期间,何永康发现他楼下常年定居海南的卓老家阳台上有根落水管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马上处理。因家里无人居住,他第一时间告知卓老,并拍照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设法找到卓老家钥匙后,清理好阳台杂物,监督工人施工,及时向卓老反馈工程进展。“吴老,这波疫情挺严重,您尽量不要出门,有什么需要就联系我,我给您想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协助单位退休办帮助退休同志使用健康码、行程码,协助部分高龄、行动不便退

46、休同志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每当老同志有疑问疑惑和诉求时,何永康都会耐心听取、及时收集并协助解释疑惑、解决相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他经常到家庭困难、疾病缠身的老党员、老同志家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困难,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40余年工作生涯中,何永康在国内外公开杂志发表科技论文68篇,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湖南省岳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主(合)编、副主编或参与编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9部、湖南科技(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3部。他在指导的血吸虫病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在2018年获岳阳市科普作品一等奖。他所作的重温“湖南省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分布特点”的感悟主题报告,“重温陈祜鑫教授湖沼地区钉螺两线三带分布理论”“传承血防精神,重视形态学观察”讲座,深深感染着血防所的后辈们。“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何永康时常以此激励他人,更勉励自己。在他心里,“活到老,学到老,将作用发挥到老”,是一名“血防人”的使命与担当。风雨四十余载,不改本色与初心,何永康用自己的坚守与奋斗,彰显了血防战线退休干部银发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