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单元第一课播种发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凤仙花种子以及其它植物种子的外形特征及内部构造。鼓励学生对种子的生长变化进展有根据的预测,鼓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观察“种子生长过程的观察活动。引导他们科学地进展观察和实验,培养和开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外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种子内部构造、播种以及发芽实验的初步认识。【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适量的土壤。教师准备:1、提前一周播种。2、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3、
2、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4、放大镜、镜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许多植物的种子落到泥土里,到了第二年春天醒来: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今天,教师也拿了一粒种子,我把它种进土里,同学们想一想,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么(学生答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展总结)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最好自己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同学们有信心吗好,我们看看哪些同学坚持的最好,记录的最完整。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也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科学家。二、观察种子看书24版或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凤仙花、黄
3、豆、花生、玉米、大豆、小麦等植物的种子。1、观察与描述凤仙花种子的外形特征。2、观察与描述其它种子的外形特征。3、外形不同的种子都会发芽并形成新的植物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4、分组解剖植物的种子,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讨论和交流种子在构造上的共同点,并说说凤仙花种子和哪些种子相似。(教师提供浸泡过的种子并进展指导,学生汇报时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它的种皮、两瓣子叶和芽。)三、播种活动1、讨论和交流”若何播种:播在那里、若何播种、种多深、若何浇水等等。2、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展构造化的板书:播种地点播种方法播种深度种子方向浇水方式(每个学生选一种种植方法并做上标记。)3、教师提供教材中的播种方
4、法,并做好标记。4、教师要求:对两种不同播种方法的种子发芽情况进展课外观察。(以小组为单位在花盆里播种,在盆上做上本组的标记,放在学校由各组同学轮流管理。每个学生带种子回家根据自己情况地栽或盆栽)5、预测种子在一周内所发生的变化。6、记录播种的日期。第二课茎叶的生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过程】
5、: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1.(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2.(活动指导)带着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P12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
6、将若何变化二、植物茎的作用1 .师: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引领学生想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 .学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4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提醒学生注意1 .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
7、察记录。2 .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第三课开花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局部。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展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凤仙花花开花落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为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锻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提出任务1.师:
8、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交流活动:1 .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的生长现象。2 .学生分小组交流。3 .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4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1.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2.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3.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锻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局部。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锻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局部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局部,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局部的名称。)4.学生解剖花
9、。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作业布置】: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3.开花了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第四课结果了【教学目标】1果实是由花的一局部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2、观察研究从开花到结果实这个过程中花的各个局部的变化,从而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的。3、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教学重难点】: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教学准备】: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镜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镜子、放大镜。【教学过程】:一、观察凤仙花的果实1 .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 .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
10、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3 .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4 .学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学生汇报。5 .教师小结。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二、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步骤1、晒干2、装入瓶中3、贴上标签种子名称凤仙花采集时间制作人制作时间4、制作凤仙花种子标本时要注意哪些事情第五课凤仙花的一生【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亲历了播下一粒种子长出一株植物结出多粒种子这个过程,认识一粒种子长出多粒种子,较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2、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知道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植株特点、身体有根、茎、叶、花
11、、果实和种子六局部。初步学会用事实、数据进展说明。3、引领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历,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教学准备】: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教学过程】:一、估算种子的活动。1、谈话:轻轻捏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2、根据各组种的凤仙花分组进展整理、分析。数一数这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数一数花苗上已经开裂了的果实、已经接近成熟的果实和将要长成的果实,共有多少个。推算由一粒种子长出了多少粒种子。3、要求学生回家对自己的凤仙花作估算,并记入科学文件夹。二、整理、分析事实、数据。1、提问:凤仙花的生长经历了哪些过程2、分组讨论。3、集体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小结
12、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4、明确了生长过程,再按记录的日期计算天数。(告诉学生4、5、6月份的天数,由学生计算。)5、画折线图,分析数据。A、教师介绍画折线图的方法:1)对照高度标尺,在竖线上用粗线画出各周苗的高度。2)用红线把各周苗的高度线连接起来。B、学生绘制折线图。(根据记录结果)。C、分析数据:1)凤仙花哪一段时间生长的最快2)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与什么有关6、小结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个局部。三、学生阅读“阅读与拓展。1学生阅读。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共同讨论。四、思考:我们是若何认识凤仙花的,是若何获得这些科学知识的五、课外活动:用观察凤仙花的方法,观察周围的植物。第二单元第六
13、课蚕宝宝出生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2、观察蚕卵和蚁蚕。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科学知识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本卷须知。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本卷须知。【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2
14、、询问:你们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若何养蚕。二、学习新课1、师生谈话(1)、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2)、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珍贵的生命。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若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3)、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2、认识蚕卵。(1)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展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3)、谈话:把我们刚刚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15、。3、认识蚁蚕1)、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3)、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4)、用语言描述蚁蚕。(5)、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三、总结1、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2、谈话:鼓励学生坚持为蚕宝宝记日记。第七课得意的蚕宝宝【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
16、趣的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3、知道蚕的成虫一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蚕在每二个阶段的生长变化。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
1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你们的蚕宝宝若何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交流观察记录(1) 了解蚕宝宝吃什么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黄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3 3)了解蚕是若何蜕皮的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若何回事呢请了解的学生介绍:若何蜕,从哪里开场蜕皮,一生蜕皮几次皮蜕皮后蚕宝宝有什么变化4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场吐丝了,你见过吗(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
18、察,再用手碰一碰(6)观察蚕蛾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7)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8)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9)强调为保证交配成功可以将几家的蛹放一起。2、归纳蚕的一生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2)小结三、布置作业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展交流。第八课蚕宝宝建新房【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知道吐丝前蚕的特点2、知道蚕是若何吐丝和结茧的【教学重难占】知道蚕是若吐丝和结茧的【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课件)。2、学生收集种桑、养蚕、吐丝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蚕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宝宝
19、就不在吃食物了,这是若何回事呢?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二、学习新课1、观察讨论当蚕-J一定程度时蚕宝宝就不再吃食物了,这时的蚕有什么特点?2、讨论小结停顿吃食后,蚕就要开场结茧了。3、为蚕宝宝建新房自己动手,用麦草、稻草或其他东西为蚕搭一个小架子,以便蚕在那里结茧。4、讨论蚕宝宝住进“新房子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茧就是蚕宝宝的“新房子,5、观察蚕茧用剪刀剪开茧壳看一看,蚕在茧里变成了蛹。6、观察蛹并做好记录蛹的形状蛹的颜色蛹与蚕宝宝的区别三、稳固总结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蚕的一生第九课蚕蛹变成了什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讨论蚕一生的变化;2、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述、交流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
20、:1、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2、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的科学信息;2、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教学重难点】:交流养蚕经帚,了解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变化。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展整理、分析。【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蚕及其他昆虫一生的标本、图片或录像。学生:各种养蚕的记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你们养的蚕宝宝都变成什么了呀在这期间一定是收获不小,积累了不少经历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蚕蛹变成了什么?。二、学习新课5 .共同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1)提问
21、:在这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中,你们一定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谁能给大家说说蚕都经过了哪些变化(2)学生翻看自己的观察活动的记录,分组讨论。(3)师生交流养蚕的发现。(4)教师将学生的发现有重点的记录。(5)讨论:通过大家这段时间的养蚕活动,你们发现蚕的一生要经过几次变化6 .指导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1)谈话:我们知道蚕的一生要经过屡次的变化,在养蚕的过程中,蚕的一生有什么变化呢12)看书上图,书上是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3)讨论:那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说明蚕的一生4)学生分组讨论。(5)学生把蚕的一生画下来,要求标明哪个阶段比较有代表性。(6)展示学生有创意的记录形式。卵蚕蛹蚕蛾(幼虫)1成
22、虫)7 .蚕有哪些特点,形成昆虫概念。(1)谈话:从蚕卵一直养到产卵完毕,经历了蚕的一生过程,有了很多发现,谁能说说自己这段时间养蚕的一些心得和体会(2)学生自由讨论,汇报。(3)讲解:我们在养蚕中发现蚕最有意思的是会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这种变化过程科学上叫做“变态。(4)提问: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有这样的变化总结昆虫的特征,形成昆虫的概念。三、稳固应用出示各种虫子的图片,判断:哪些虫子属于昆虫说说理由。四、布置作业:查阅资料: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第三单元第十课认识衣服面料教学目标:1、认识到衣服一般是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2、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3
23、、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和用途。4、能够根据特性、用途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展分类。5、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一一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6、体会到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生主新材料。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为每组同学准备各种典型的衣料一套,放大镜假设干,酒精灯、火柴、镜子各一个。2、学生准备:身边常见、容易得到并知道其材料名称的衣料假设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教师今天发现大家穿的衣服都很漂亮。这些漂亮的衣服除了大小、颜色、款式和图案不同以外,还有什么不同(面料不同2、大家所说的(布、毛)其实是衣服的面料不同,请大家想一想:你
24、们衣服的面料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呢3、交流、汇报、评价:同学们的生活经历还真不少。二、认识不同面料及作用1、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面料好吗请各小组翻开桌面上的塑料袋,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面料板书课题)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面料名称。3、大家讨论一下,这些面料都应该在什么季节穿着会好些呢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听了大家的见意,看来不同面料都有着不同用途。5、这些不同用途的面料的材料都来源于哪里呢请各小组猜猜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猜想,我们知道了不同面料的材料,其来源也不同。三、鉴别面料1、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一块到衣店里要购置这些不同面料的衣服,你们一般都会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
25、学们相互说一说。2、学生交流、汇报。3、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一种观察工具一一放大镜来观察好不好那么,想要用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衣服面料的同学请举手,让教师看看,这么多同学选择了火烧的方法,请各小组在使用酒精灯时一定要正确操作(师示范,提安全。)4、下面请各小组彩你们鉴别面料的方法,找出各种面料,都有什么特点同时把实验观察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好吗5、分组活动并记录,交流汇报。6、师小结: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我们认识了许多有关衣服面料的信息,真是了不起,这些布料都是由纤维制作而成的。7、有谁知道纤维是什么吗我们查查字典小博士,看看它是若何解释的。四、面料分类:1、大家又学会了用身边书籍获
26、取新的知识的本领了。我们能不能将研究过的布料按不同标准进展分类呢2、大家比比看,哪一组最先分好3、交流评价:同学们把各种面料分成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还分出了来源于动物和来源于植物的。五、了解面料的作用: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我们一起认识了布料的很多特点。随着科技的开展,衣服面料的工艺更加精巧、性能更加广泛,请看播放课件)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着装有什么不同。2、讨论:说一说,人们在制作衣服时利用了各种材料的什么特点3、交流汇报,师小结:是呀,人们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面料,并在不同环境中穿着不同面料的衣服,使每种面料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六、课外延伸:关于衣服面料还有许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探究、去发现
27、,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更多衣料的信息,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共同来交流。第十一课衣料的吸水性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衣料的吸水性不同。2、认识影响衣料吸水性的因素。3、能设计实验并合理的选择工具比较各种衣料的吸水性能。4、能有条理地进展猜想假设、制订方案、收集事实、分析讨论汇报交流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方案,探究不同衣料的吸水性能。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设计出科学的实验方案。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同样大小的不同衣料各一块,盛水烧杯假设干,滴管、锻子各一个。写字板、衣架、红墨水等。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各种衣料特点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28、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一部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CAI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段)2、问:咦,水到哪去了这说明什么(板书:吸水性)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吸水性你是若何发现衣服具有吸水性的(生答)4、认识各种衣料,选择其中的四种研究它们的吸水性。(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衣料的吸水性。1、作出假设。(1)学生猜想四种衣料的吸水性,将猜想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中。(2)全班汇报猜想结果,教师将结果板书出来。2、指导学生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1)全班交流初步设想,并将学生按设想不同进展分组。(2)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3)汇报实验方案,在全班对实验方案进
29、展讨论,优化实验方案。3、各小组领取实验器材,进展实验。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结果。5、学生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实验结论并板书。三、拓展延伸。(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CAI播放)衣料的吸水性在生活中应用的画面。四、课堂小结。(本环节视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而定)第十二课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教学目标:1、能对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进展猜想,并能设计实验进展研究。2、能对隐藏在不同蒸发实验背后水的去向做合理的分析。3、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温表的外表,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4、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得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5、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
30、意合作交流。6、通过认识水的蒸发现象,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教学准备:课件,湿抹布和装有少量水的广口容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用水写一个“水字,师生一起观察“水字的变化。2、再观察晒衣服的图(出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湿衣服晾一会有什么变化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去了呢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2、分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提出实验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出示课件)。3、分小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指导。4、各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做了哪些研究发现了什么现象5、讨论:在这些实验中,
31、水为什么会慢慢减少了水跑到哪儿去了呢观察教师准备的水蒸发的录象。(出示课件。6、分小组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7、课件展示大自然中水的蒸发现象,紧接着教师讲述水的蒸发现象: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外表,且在何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交流: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蒸发的例子。3、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生产生活中人们是若何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课件展示)四、小结。第十三课若何让衣服干得快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热;能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周围的蒸发现象。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一根据蒸发现象想象
32、蒸发的本质和过程。3 .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找一个广口瓶,上本课前一天,往瓶内倒水,在瓶壁水面到达的地方做一个记号;把瓶子放在教室外面向阳的窗台上,让学生观察水面的位置。2 .湿布一块。3 .挂图或投影片一一水的蒸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学习新趣1 .指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1)观察:这个瓶子是昨天放在室外窗台上的,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少了)(用温布在玻璃黑板或玻璃、铁板上擦一片水迹。)看一看,黑板上的水迹有什么变化(2)讨论:瓶子里和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你看到水是若何跑掉的吗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跑掉了(3)教师小结:这说
33、明水变成了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物体叫做水蒸气。(4)讨论:水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变成水蒸气的(平常温度)(5)讲解: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在平常温度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6;提问: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水的蒸发现象(让学生充分发言)(7)讲解:江、河、湖、海、地面等处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2 .指导学生认识水在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1)谈话:谁会游泳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有什么感觉(很冷,比在水里冷。)身上的水干了以后还冷吗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些水,有什么感觉(凉快)(2)讨论:
34、为什么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感觉比在水里还冷,身上的水干了就不冷了为什么在地面上洒些水会感觉凉快些(3)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3 .指导学生认识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1)提问:根据你晾衣服的经历说说,若何才能使衣服上的水蒸发得快(让学生充分讨论)(2)教师小结:以上事实说明:温度高、蒸发面积大,有风,可以加快蒸发。稳固应用1.什么叫做蒸发2 .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3 .填空: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或风大小有关系。第十四课穿棉衣为什么暖和教学目的:1 .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展大胆的猜想;会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用科学的观点解释问题,在比较、
35、归纳中得出结论。2 .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人合作;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条件改善生活。3 .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不会生热;知道各种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活动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准备:铁架台、34支温度计、23根皮筋、棉花、毛皮(学生可自备毛巾、毛衣、布、丝绸等、实验记录单、冰块、热水袋。教学重点:知道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各种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的不同状态的保温性能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与前面的例子相反,有时在生活中希望热的物体不要变凉,要设法保持温度,保持热不散出去,这叫做“保温(板书:保温)(2)讨论:要保温应
36、该怎分办呢?(当物体需要保温时,要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生活中郎些物体需要保温?它们是若何保温的?(学生可能说出用暖瓶给开水保温,将饭放保温锅里,穿棉衣使身体保暖等等。)二、学习新授:(1)认识保温瓶的保温原理:出示保温瓶。观察:保温瓶的构造有什么特点?讨论:这样的构造与保温有什么关系?讲解:暖水瓶(杯)内有瓶胆,是玻璃制成的,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瓶胆为双层,中问的空气被抽去,抽掉空气不能形成热对流;瓶胆内外涂有银白色发亮的物质,可以减少热的辐射;瓶胆口有软木(或泡沫塑料塞,它是热的不良导体,既能减少热的传导,又能阻止瓶口的空气以对流方式带走瓶内的热量。(2)认识棉衣保温的原理:出示羽绒、棉絮
37、等保温材料。观察这些材料的构造有什么特点?(膨松。)讨论:这些特点与保温是否有关系?讲解:棉絮和羽绒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借以保持人的体温。(3)认识地膜的保温原理:谈话:早春,为了保持土温和幼苗,农民伯伯若何做?放录像:农民在地里盖地膜。讨论:这有什么作用?讲解在农田、菜园的土地上覆盖塑料薄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致冻死。(6)提问:还有哪些物体像棉被、暖水瓶等物体一样具有保温作用?它们是采用什么方法保温的?(7)小结:要保温,必须尽可能减慢热的传递.可以采用热的不良导体,隔绝与周围气体或液体的接触,减少热的传导、对流、辐
38、射。研究制作保温盒的方法(1)讲述:下面,我们要应用今天学的知识制作一个简易保温盒,给杯水保温。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材料,若何制作?(2)学生分组讨论。(3)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案。(三)稳固练习1 概述本课教学内容,进展全课总结。2 .解释两种常见现象。(1)有人说冬季盖棉被、穿棉衣是因为棉被、棉衣本身厚、暖和,对不对?为什么?(2)问:棉被、保温箱本来是保温用品,可人们把冰棍放在保温箱里还盖上棉被若何回事?(四)布置作业制作保温盒,比赛保温的效果第四单元第15课做房子的材料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做房屋的材料及其材料在房屋中的用途,能按照“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给材料进展分类O教学重难点:会区分“
39、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会给它们分类。教学准备:有关各种房屋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房屋的各种图片。2、提问:这些房屋是用什么材料造的二、学习新授1、带学生到教室外观察学校里的房子,看看它们分别用了哪些建筑材料。2、学生观察记录。3、提问:这些材料分别用在房子的哪些局部为什么要这样用学生填表。材料名称用在房子的哪些局部为什么要这样用4、各组汇报自己的观察与记录。5、给材料分类。(1)每小组自己确定分类标准,给这些建筑材料分类。(按大小分;按软硬分;按用途分等)(2)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提问: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材料小结:像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
40、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3)提问:将我们知道的建筑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来分,应该若何分(4)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5)集体交流分类结果。6、运用分类标准判断。(1)谈话: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2)小组讨论、记录。(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三、总结与拓展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第16课石头和住房教学目标:观察建房子的石头,研究岩石的特点以及用途,根据岩石的特点给岩石分类。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岩石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做房子的材料?,知道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大家说一说石头是什么材料2、房屋
41、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石头3、谈话:石头也叫岩石,大家还见过哪些岩石二、新授1、提问:说说你们带了哪些岩石2、学生汇报自己带来的岩石。3、关于岩石,你们知道些什么4、提问:岩石有哪些特点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5、制定研究方案,开展研究。6、教师向同学们发放岩石,你不认识的岩石,你打算若何做7、小组讨论,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想法。引导学生明白,先用感官观察,再使用工具有顺序的记录。8、发放工具9、学生分组研究,填写实验记录。岩石编号颜色构造软硬滴盐酸后1234510、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三、总结与交流1、谈话:刚刚通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根据岩石的特点,对岩石进展分
42、类,看看有多少种分法。2、小组讨论分类标准,小组分类汇报。3、提出两种以上被大家认同的分类方法。4、小结:通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并且大家能根据岩石的特点对岩石进展分类,并且分得很好。5、课外学习与实践岩石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岩石,想一想它们各利用了岩石的什么特点。第17课住房的装修教学目标:观察装修用到的材料,研究装修材料的特点以及用途。教学重难点:研究装修材料的特点以及用途,提出科学的意见及建议。教学准备:装修用到的材料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说说我们装修用到了哪些材料2、谈话:哪些同学的家里已经或正在进展装修。3、提问:这
43、些装修材料有什么特点你们准备若何来研究二、新投1、设计方案,进展研究。2、提问:这些装修材料有什么特点你们准备若何来研究3、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4、教师介绍几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5、教师想每组发放装修材料。6、小组研究并做记录。材料名称材料特点7、汇报:各组说说你们是若何研究的,发现了装修材料有哪些特点8、总结与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装修到底好不好装修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为了防止这些危害,我们应该若何做9、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10、小结:装修材料中有一些成分对人体有害,为了防止和减少装修材料对人的危害,我们应做到:(1)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尽量选择那些不含或少含有害物的材料。(2)
44、装修完成后,不要立即住进去,而要将住房通风,让房屋空闲半内左右,为的是让那些材料中的有害成分尽量挥发掉。(3)注意保持住房有良好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内。(4)注意室内外的绿化,使空气能够长期保持清新。三、拓展与延伸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给亲戚朋友家的房屋提合理化的建议。五单元第18课让灯亮起来教学目标:1、使学生主动经历“若何使小电珠亮起来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2、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借助直观材料了解“电流、电路3、暹生学会连接简单电路的科学法,掌握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学习结果。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地想方法连
45、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教学准备:教师:手电筒;学生分组:小灯泡、电池、导线各1。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引入问题1、 (拉教室的电灯开关)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有灯泡、有电、电线连接)2、 还在哪见过电灯泡亮起来的具体例子。3、 观察小灯泡、电池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认识灯泡、电池的组成局部,学习灯泡、电池的简单画法。4、 出示分组材料,提出问题:给你一个电池、一个灯泡,若何使小灯泡亮起来二、启发引导、探究问题1、启发学生思考推想:若何使小灯泡亮起来要点:a、需要哪些材料b、用哪些方法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指导画连接方法2、提供材料(电池、灯泡、导线学生实验要求:把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画在书中空白处。3、汇报:a、哪些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引导学生补充完整,整理后板书b、用哪些连接方法小灯泡没亮起来。三、激疑导思、研讨问题1、比较使灯泡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一样(用导线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2、使小灯泡亮的连接方法与不亮的连接方法有什么不同(不亮的连接方法没有把灯泡的金属螺丝、下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池的正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