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61788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浅谈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以上海陆家嘴地区建设为例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吴强I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新变化,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城市土地越来越少,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展受到局限。而且目前城市建设中建筑划地而建的做法使得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相互隔离,导致城市中建筑、公共空间的“孤岛”现象。因此应加强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让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有机结合,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具有活力的、具有场所感的连续的、完整的系统。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建筑上海陆家嘴AbstractWith

2、therapidurbanconstruction,improvementandnewchangesintheindustrialstructureofthecitypeopleslivingstandards,peopleinurbanpublicspacerequirementsarealsoconstantlyimproving,butlessandlessurbanland,subjecttothedevelopmentofurbanpublicspacelimitations.Andiscurrentlyzonedurban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alpr

3、acticemakesbuildingandconstructionofurbanpublicspaceisolatedfromeachother,leadingtothecitybuildings,publicspace,islandphenomenon.Therefore,thebuildingshouldbestrengthenedinordertoguidetheconstructionofurbanpublicspace,sothatconstructionplayanactiveroleintheconstitutionofurbanpublicspace,sothaturbanp

4、ublicspaceandarchitecturecombinetomakeurbanpublicspaceintoadynamic,continuouswithasenseofplace,thecompletesystem.KeywordurbanpublicspacearchitectureShanghaiLujiazui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缺乏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一方面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开展,人们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假日的增多、旅游业的开展,客观上对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城市第三产业以及创意产业的快速开展,使得城市生活形态也出现许多新的特

5、点,城市公共空间也必将变得复杂,光靠大广场、大绿地是无法满足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一直沿用规划划地块,建筑在划定的用地红线内建设,建筑呈现很强的领域感,建筑物在布局上各不相干、简单排队,各自进行着标志性的形象竞争,把街道挤压成为简单的人流输送通道,很难有什么街道生活而言,如柯林罗所说的那样:与建筑围合空间的传统城市相比,现代城市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作为实体的建筑物不再具备围合空间的能力,即所谓的“实体危机”和“肌理的困境”。他认为传统城市属于“肌理城市”,而现代城市更多的表现为:“实体城市二确实如此,现代城市中的建筑更像一座座孤岛,而规划的大广场、大绿地由于没有与建筑周边环境有

6、机结合,也成为了开放的“孤岛”一样,再加上一个个封闭的居住“孤岛”,整个城市犹如被瓜分成各种类型的“孤岛”,街道、高架、道路、铁路成为一座座孤岛之间的联系通道;而且人在城市中的活动、生活是多样性的以及人们在环境中行为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必然是多样性的,不是仅有的“通道式”“孤岛式”开放空间就能满足的,建筑作为城市构成中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必然有着重大的责任。一、相关概念城市空间与建筑在概念上往往被自然隔离,要创造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就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空间的公共性,如果在城市空间和建筑之间结合空间公共性的概念,就会发现其实城市公共空间并无特

7、定的空间形态限制。1.1 空间公共性“空间公共性是指物质空间在容纳人与人之间公开的、实在的交往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精神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属性Jr这一定义是根据汉娜阿伦特关于公共性的定义开展而来,根本上表达了空间公共性所包含的要素。公共性具有复杂的层次,空间公共性问题是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根本前提,人们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主要指街道、公园、广场等,因为这些类型的公共空间被人们广泛认同,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经常不自觉地认为城市中只有这些空间是公共的,由此导致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难免会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带来意识上的盲区。而城市公共空间不应只是那几种固定类型的公共空间,应是整体的、具有

8、的公共生活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应将视线更多地引向社会、引向人的因素,使空间与城市生活紧密结合起来。1.2 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群众的满意度。走进一座城市,如果最漂亮的房子是政府大楼和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商业场所等公共场所,或私人住宅,这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城市。我们还要看这座城市孕育的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到处崛起的高楼大厦,让大家减少了交流。很多人关上门,上网购物或娱乐,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少。卡米罗西特曾说过:“一座城市的主要特征主要表达在为市民广泛享用

9、的公共空间上”,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来说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城市公共空间的运作状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经济开展、生活质量和文化进步的水平。1.3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商业、旅游、科教文卫、交通运输建筑等,虽然带有“公共”两字,但是其主要职能是完成城市中特定的公共功能,但由于管理的需要,不可能对所有人完全开放、自由使用,即便理论上为所有人效劳的公共建筑,如飞机场、火车站、体育馆等,人们也是需要得到许可才能使用,因而公共建筑不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公共建筑具有会聚人流的特点,因而有必要也有义务为公众创造更多可以自由使用的场所,如果公共建筑能更好地在其周围和内部创造城市公共空间,那么会对城市公共

10、空间起到非常可观的作用,甚至比单纯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公园等起到的作用更大。二、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由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无视,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很多缺乏。2.1 城市公共空间数量上的缺乏,有效供应缺乏相对于城市的居住密度,城市公共空间在数量上存在着严重的缺乏。我们的市中心街道上永远也不缺乏人流,公园、广场和其他公共设施里也是这样,市中心的人行道总是十分拥挤。“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亚洲城市的每公顷居住面积居住大约4007000人,而美国的大局部城市只有3040人上海,平均每居民拥有1平方的绿地,而巴黎和伦敦分别是8.4和17.6平方米J2,城市

11、中公园、绿地的增加赶不上使用人数的增长,加上城市土地的不可再生性,这种情况只会加剧,此外政府片面地强调城市经济开展载体的功能,而无视了城市居住和休闲的功能,致使公共空间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不高,且过于追求规模和气派,缺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布局、规模等的研究,造成现有的城市公共空间布局不当。2.2 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缺乏上海市在城市公共空间总数量缺乏的情况下,一方面对已有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改造和完善,另一方面增加统计的数据,强调大片的草地,强调视觉的效果,而市民如何在其间活动,即公共空间的参与性那么关注的较少。,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讥东南大学博上论文,20022缪朴著,竺晓军编译,时代建筑20

12、01、3,“高密度环境中的城市设计准那么二此外街道空间与广场空间的渗透性不强,以至于建筑空间与街道空间相互别离,城市公共空间平铺直叙,没有趣味性,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衔接空间没有人关心,形成城市的废弃空间。城共利率在 公间效高 2.3市空用不图2-1上海古城公园大片绿地,人的活动被限定在线型空间。(作者摄)国小不少城市绿地、公园只能花钱买票进入,一定程度上影响或降低了城市居民,尤其是中低收人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公共空间本为公众修建使用,但在不少地方却异化为部门所有,不能吸引人流、组织公共生活,既不能表达城同时,公 场所,应 价值。雅 连续,街 空间的 市活力。现象 道路是 间清清 2-2 )都市的

13、文化内涵,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园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并不是当然的活力与其他设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公共场所的各布斯所提倡的多样性,提出街边步道要区要短小,交汇和联系促进了连续的公共产生,才能形成丰富的户外生活并增强城2.4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的“孤岛”如今的城市,被规划的“井井有条”,道路,建筑是建筑,广场是广场,相互之楚楚,没有瓜葛,如浦东世纪广场(如图是周边道路围合之下的一大片空地,是非常直观形象的“孤岛”,各类城市公共建筑也是圈地而建,各自为政,行人很难在交通行为之外有什么偶发性行为产生。如果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之间不能建立一套协调机制,“孤岛”现象是难以终结的。2.5公共建筑工

14、程的评价危机人们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只趋向于对其形式的评判,很少有人来客观地去探讨一下这些建筑工程对我们城市、对生活在其间的市民带来什么样的利益,简单的形式价值判断对建筑学的开展以及对城市的建设是相当危害的。由于人是建筑的主体,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人们生活的环境,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局部,因而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应该是评价一个公共建筑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三、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诚如吴良铺教授所言:“城市化急剧开展,已经不能就建筑论建筑,迫切需要用城市的观念来从事建筑活动。在未来的世纪里,建筑师如果不注视城市,不具有正确的城市观,就不能了解世界,也不能全然了解建筑的任务

15、J3建筑与城市是不可别离的。把建筑的建设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契机,创造多层次,适宜市民进行各种类型城市生活、具有活力的、具有场所感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离开建筑的参与,在数量上很难可持续开展,在品质上由于缺乏功能支持,空间限定等因素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更高要求。因而无论是规划的层面还是建筑的层面都应该让两者结合在一起。3.1城市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扮演的角色3吴良铺,21世纪建筑学的展望一一北京宪章根底材料,建筑学报。2(X)6随着大量建筑建造以及机动交通市公共空间的侵蚀,中能承载市民日常交往的空间越来越乏,因而,加强以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1.1城市建筑对图3-1

16、,图3-2巨大尺度的星海广场在城市肌理中显得格外醒目。 (Google Earth 作者手绘)的城市活 为建 物对城生缺筑问义道的是城城市广场的意卢元义信在街美学中说过:“广场市中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而如今很多广场却无视了这一点,一味追求大尺度,对市民的日常生活没有根本性的作用,例如大连星海广场,占地11万平,相当于160个足球场,广场失去建筑的依托,无法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广场的构成要素中,建筑立面成为广场边围要素,对限定广场空间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从尺寸、形态、肌理、开口、功能上影响着广场空间的品质,决定着人的活动方式。城市建筑对街道的作用包含两个方面1、界面作 点作用(1)界面

17、作用建筑限定着街道空间,对街道空间的良好尺 关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建筑独立设置,导致建 之间不连续,成为城市关系中的“消极空间”,因 调建筑界面在街道形成中的重要性,使街道获得 续性和良好的空间尺度。(2) 节点作用建筑周围及建筑灰空间中设置城市公共空 以使街道空间有适度的延伸,使街道空间增加可度起到至 筑与建筑 而必须强 界面的连图33上海新天地,建筑对街 道空间的限定,使空间获得良好 的尺度和空间气氛。(作者摄, 上海城市规划馆中模型)间,那么可 以让人图3-4上海新天地,建筑提供灰空间,使街道空间得以延伸。(作者摄)驻留的空间节点, 道交往空间的补 展。成为街充和开城市公共空续性需要通过

18、建筑的公共空间得以最大化的实现,间的连 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使得相邻的城市公共空间相互渗 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2 建筑在城市中的价值表达3.2.1 使用功能上的表达从功能方面看,城市公共空间联系着建筑与城市两者的 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靠建筑和非建筑元素共同组成。将城市引入到建筑中,将建筑空间融入到城市中,分担城市的公共功能,建立一个整体性、开放性、舒适性、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筑开放一3.2.2建筑对城市街道的意义定面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似乎个人利益受损,然而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增加建筑亲和力以及商业上的人气方面的附加值却远远大于简单的使用面

19、积上的数字增加。3.2.2对市民活动的支持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都是空间构成的设计,而最终的,是城市居民文化与生活的设计。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界面,同时也界定了城市形象与性格,更重要的是,“城市空间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文化的空间,空间的规划不仅要考虑其物质层面,更要考虑其文化层面。”建筑的价值应该更多的表达在能为公众创造更多的具有良好尺度和活动支持度的空间,在城市中表达人性的关心。3.2.3城市形态上的表达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以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建设为例4.1陆家嘴现象建筑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建筑群体形态设计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设计内容,建筑的形式、体量、材质、高度等多项内容都影

20、响着城市整体形态,例如建筑的立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不可分的,只有当建筑与城市形态环境到达良好的契合时,建筑才会发挥出其自身的效益,传达其应有的价值。从陆家嘴建设的成果看,似乎其他世界城市中心所图41陆家嘴以醒人的标志性建筑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却无法像外滩以整个区域完具备的要素也已整的意象给人留人深刻印象。(作者摄)经都有了,办公楼高度集聚,相关的效劳配套也根本齐备,周边又有黄浦江,有滨江绿带,中心绿地也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公共空间元素。在这里能够发现密集的人口和活动,但并不能感受到在其他世界城市中心所能感受到的气象,仍然无法充分体验到城市中心生活的

21、特质。只能以诸如“大陆最高楼”、“东方明珠”等等强调标志性物体的话语来吸引外来人群,而人们所记住的也是这样一些零星的片断,甚至是城市空间中的一个点,而不是城市中的一个地区。确实,我们能够认知浦东的陆家嘴地区,因为这里有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建构物,但我们无从把握整个地区。与浦西的外滩相比拟,外滩是以整个地区完整的意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陆家嘴只能以有限的单体建筑物给人以视觉的冲击。而就陆家嘴内部来讲,根本上形成的是以一幢幢大楼为边界的孤立的、对峙着的城堡,每一个城堡在功能上是齐全的、在形态上是完备的,但很显然,它们并没有构成一个作为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城市的城市中心地区。4.2 城市空间的失落

22、城市中心要具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城市中心地区公共空间的充裕以及公共空间本身所具有的活力。城市中心历来是以集聚各项城市公共活动为特征的,因此在空间图4-2公共空间不连续,一栋栋建筑物犹如 孤岛中的“城堡”。(作者摄,上海城市规划迹为依凭 续借助于 会出现以 建构的, 设中却被 典型。陆 市的公共 大楼旁大 这些可以上,任何城市中心都是以人的行动轨而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这种连建筑物对公众的友善和开放,而决不单幢建筑物的内向式的孤立存在而但是这种感觉和感受在新的城市建排斥掉了。陆家嘴地区显然是其中的家嘴地区有密集的城市道路,也有城绿地,除了中心绿地之外,还有每个大小小的绿地和其他的开放空

23、间。但为公众使用的公共性空间,在许多在这些大楼内就业的人看来,从自己工作的大楼出来,外面都是荒漠,是与自己的生活和日常活动轨迹不相关的“空”的空间。这里几乎所有的大楼都是独立的,都是内向型的,是一个个的城堡。城堡内根本上可以做到应有尽有,而对外却显得一无所有。当一幢幢大楼以冷冰冰的立面朝向着城市道路,那么谁会愿意从一幢大楼出来然后沿着城市道路和具有强烈排斥感、压迫感的高楼再走上几十、几百米进入另一幢大楼?观光客在这里的活动轨迹也几乎就是点到点的,由专门的观光车拉到特定的观光点,出来乘车走人。谁也不会愿意将自己珍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游走一无所有的、与车辆为伍的宽阔的城市街道上。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

24、春秋季节,又有谁会沿着世纪大道走上几公里?总而言之,陆家嘴地区并不是一个值得流连的地方。这种失败的实质是缺少从整个地区尤其缺少从城市公共空间角度出发对建筑和用地进行组织的考虑,既然缺少了从城市中心的角度去组织这一地区的空间环境,那么形成现在这样的空间状况也就缺乏为怪了。4.3 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在城市中心的营造方面,从公共空间出发的城市空间组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城市设计可以成为重要的手段。近些年来,城市设计在我国各级城市中都得到了运用,在城市规划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当我们将城市设计像口号一样进行宣传的时候,其实际的作用却在不断地被消解。城市设计中建筑的色彩、建筑形式甚至建筑的

25、高度等等不应该是最主要的内容,城市设计应当更为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营造。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设计并不只是关注城市的空间形式,比方建筑物的形式,也不是关注哪幢建筑物高,哪幢建筑物矮,除了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之外,天际线的形式也并非是必定的要求。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如何营造城市中心的气氛、保证中心职能的有效发挥,如街道活动的连续性、相邻建筑的协调等。在高楼林立的情况下,城市设计也不是关注建筑物屋顶的样式处理,而应更多地关注沿街三四层以下局部的建筑形式处理,更多关注建筑物与街道之间的空间关系等。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城市设计的核心在于“营造场所(PIaCemaking)

26、,而不是去设计建筑物。五、结语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不仅在量上改变目前城市公共空间的缺乏现状,在品质上,由于建筑的参与,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活动的人们提供更高的活动支持度,提供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提供更好的空间形态效果,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更加具有空间的连续性。同时也为城市步行交通提供多种可选择时机,减少城市机动车与人行的冲动,使城市空间更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城市一一让生活更美好”的憧憬。参考文献1、于雷.公共空间性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2.2、蔡永洁.城市广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郑时龄.建筑批判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吴良铺.广义建筑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5、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6、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7、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M.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8、缪朴.谁的城市J.时代建筑,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