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092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97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互联网加的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docx(1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编制:审核:审批:20xx年XX月目录第1章前言101.1、 建设背景111.1.1、 相关政策111.1.2、 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121.2、 环境面临问题121.2.1、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121.2.2、 、国内面临环境问题131.3、 智慧环保发展需求131.4、 建设目标141.4.1、 业务协同化141.4.2、 监控一体化151.4.3、 资源共享化151.4.4、 决策智能化151.4.5、 信息透明化15第2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172.1、 设计原则172.1.1、 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172.1.2、 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

2、共享的水平和能力182.1.3、 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192.1.4、 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192.1.5、 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202.2、 设计依据20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13.1、 建设目标13.1.1、 广泛感知、一体化管理23.1.2、 海量聚集、智能处理23.1.3、 面向决策、面向管理23.1.4、 应急决策、及时响应23.2、 建设原则33.2.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33.2.2、 需求导向驱动、界面友好33.2.3、 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33.2.4、 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厂商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3

3、3.2.5、 统一标准规范、保障安全43.3、 总体框架4331、一个中心:环境数据中心43.3.1、 两大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和外网公众服务门户53.3.2、 三个平台533.3.1、环境地理信息平台53.332、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5333.3、数据交换平台53.3.4、四类应用63.341、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63.3.42、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633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63.34.4、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71.1.5、 三个体系73.4、 技术体系层次83.5、 智慧环保”详细设计93.5.1、 一个中心91、 1.1、环境数据中心92、 1.2、环境数据中心平台113、 1.3、数据建

4、库134、 1.4、数据中心应用155、 数据中心综合维护子模块166、 提供全局信息搜索模块167、 集成配置168、 分析决策173.5.2、 两大门户223.521、 内网办公门户22352.2、 外网公众服务门户221、 环保政务232、 环保专栏243、 网上办事254、 公众互动265、 网站导航283.5.3、 三个平台28353.1、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281、 地理信息系统引擎282、 地理信息系统建库303、 基于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的应用323.532、 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391、 办公自动化系统392、 数据交换平台403、 交换体系架构434、 元数据设计与建模453.53

5、3、 子系统清单461、 共享交换服务中心462、 共享交换监控中心463、 共享交换工作平台463.5.4、 四类应用47354.1、 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471、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472、 环腼量监测系统513、 视频监控系统534、 放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545、 全过程在线监测系统566、 危险固废监控与管理系统58354.2、 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591、 移动执法管理系统592、 移动办公系统623.5.4.3、 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631、 环境辅助决策支持系统632、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793、 污染仿真推演平台804、 智能化应急辅助决策平台813.5.4.4、 环境协同业务

6、一体化应用821、 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822、 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843、 污染源管理系统864、 电子监察管理系统895、 环境监察管理系统896、 环保电子处罚管理系统9()7、 环境信访管理系统建设928、 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系统939、 总量控制管理系统9410、 企业诚信评价管理系统9711、 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98第4章锂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1004.1、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平台结构图1004.2、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1024.3、 智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3721解决方案)1024.3.1、 一张图:“天空地”一体化地理信息平台103431.

7、1、 领导驾驶舱一张图统一展示104431.2、 一张图监测105431.3、 一张图应急108431.4、 基于一张图的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1104.3.2、 两个中心110432.1、 大数据中心110432.2、 云计算中心Hl4.3.3、 三个体系1124.331、 标准和规范体系1124.332、 安全及运维体系112433.3、 组织和管理体系1124.3.4、七大平台1124.341、环境政务管理平台112434.2、环境监测管理平台1144.343、环境监察管理平台11643.4.4、环境风险防控平台1184.345、辅助决策支持平台119434.6、环境监管平台121434

8、.7、公众服务平台128第5章曾慧环保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功能特点1305.1、 .管理平台业务特点1305.1.1、 开启一证式管理,创新工作模式1305.1.2、 拓展数据应用,优化决策管理1305.1.3、 增强预警预报、提速应急防控1315.1.4、 完善信息公开、服务公众参与1325.2、 管理平台技术特点1335.2.1、 技术新1335.2.2、 规范高1345.2.3、 分析透1345.2.4、 功能实1355.2.5、 数据平台1355.2.6、 业务平台1365.2.43、 服务平台1365.2.44、 政务平台1375.2.45、 分析平台1375.2.46、 检索平台1

9、405.2.47、 消息中心1405.3、 管理平台功能141531、环境质量监测1425.3.2、 动态数据热力图1425.3.3、 评价模型1435.3.4、 感知终端144第6章智慧环保应用系统1456.1、 自动监控系统1456.1.1、 系统架构1466.1.2、 建设内容1466.121、 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1466.122、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1476.123、 监测数据质控与审核系统1476.124、 污染源信息发布系统1476.125、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APR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APP1476.1.3、 系统特色1486.1.4、 高效可靠的海量

10、数据并发监管1486.1.5、 、智慧研判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1486.1.6、 规范化、自动化的数据修约审核机制1486.1.7、 4、直观化、自动化的数据发布机制1486.1.8、 随时随地的智慧化监管1496.2、 GIS一张图系统1496.2.1、 GIS系统架构15()622、建设内容150622.1、环境质量一张图1506.2.2.2、污染源监测监控一张图1516.223、执法管理一张图1516.224、污染源企业监管一张图1511.1.3、 系统特点1526.3、 总量减排系统1521.1、 1、系统架构1531.2、 2、建设内容1536.321、 排污许可证管理153632.

11、2、 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154632.3、 排污权管理154632.4、 系统特点1546.4、 移动应用系统1556.4.1、 建设内容1556.4.1.1、 .移动办公1556.4.1.2、 移动监测1556.4.1.3、 移动数据中心1556.4.1.4、 移动应急1566.4.1.5、 移动执法1566.4.1.6、 移动发布1566.4.1.7、 移动审批1566.4.1.8、 移动信访1566.4.2、 系统特点1576.5、 刷卡排污总量计算系统1576.5.1、 系统架构1586.5.2、 建设内容1586.5.3、 现场端1586.5.4、 平台端1596.5.23、 移动端

12、1596.6、 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检查随机抽查系统1596.6.1、 系统架构1606.6.2、 建设内容1601.1 .2.1移动PAD查系统1606.622 、后台支撑系统1616.7、 环境网格化管理系统1616.7.1、 系统架构1626.7.2、 建设内容1636721、地理编码子系统1631.1、 2.2、监管巡查子系统1646.723、 监管受理子系统1646.724、 协同办公子系统1646.725、 考核评价子系统1646.726、 监管指挥子系统1656.727、 数据交换子系统1656.8、 环保云大数据平台1656.8.1、 平台架构1666.8.2、 基础资源服务166

13、6.8.3、 信息资源服务1676.8.4、 云应用167第7章智慧环保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模式1697.1、 市本级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169VIHI7.1.1、 建平台1697.1.2、 上系统1697.1.3、 成体系1697.2、 上级环保部门下发软件应用模式1707.3、 县(市)区及直J单位系统建设模式170第1章前言以“信息强环保”为发展目标,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一个以电子政务、行政许可、环境综合监管、自动监控监测、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决策与应

14、急处置、移动监管、基础设施为核心内容的“互联网+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贯彻“物联网+环保”的建设思路,贯穿“全面感知、标准引领、平台支撑、智慧应用”的顶层架构设计,应用物联网手段和技术实时感知环境质量、污染排放、环境业务过程等信息,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通过环保物联产业标准规范的制定,推动环境信息资源高效、精准地传递;基于智慧环保云支撑平台,支撑污染源监控、环境预测预报、环境监察、公众参与等环保业务的全程智能,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和智慧化水平。感:利用任何可以随

15、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实现对水环境质量、污染源、机动车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态、空气环境、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传: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4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知: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感: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实现对水环境质量、污染源、机动车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态、空气环境、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

16、的感知”I .1、建设背景公的及务83. QM. RMM1.L1、相关政策20xx年将启动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住建部下发“智慧城市”试点通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部财政、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x-20xx年)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II 2、政策引导:三个说得清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20xx年2月16日XXX部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三个说得清”。1.2、 环境面临问题1.2.1, 全球十大环境

17、问题9臭氧层的幅R与被坏向极J:空出现只氧空洞,会导致些主要生物次绝.农作物微产.紫外线播射增强,全蟀气续费暖.大气污象些气态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大气污染会使呼吸系统的疾病和心Hl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淡水上机全世界KW多个国穿缺水,块水人L128,33亿.里丰许多国家常年疑乏安全饮用水.*n*as大气中02台最逐年增加.造成温宣效应,全球气候贵暇.MJl触化,Hi面上知气饯异常,森林微凝容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慎消失,造成了物种减少和水土避失.温室效应加刷.生物多律性X少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有300个物种已经灭绝.9000种植物激也水体污染工皮水和

18、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中候倒生活垃级、危RS垃圾、有毒化学鼻等,通或水体污染.蔓延全球都而危古产吏,擀花林和水城.影响生物生长需5污染地下水.蹴注吐抗物和金版材机JtJM1K全球挣年有GCO万公项的土地如盼瀛失i生产力,经济ift失修年23亿荚元Yrt-M三txBtWwW具有化学潮1.燎炸件:.腐蚀性等危险皮物造成环境公害.如石油淮阳等.1.2.2, 国内面临环境问题L3、智慧环保发展需求随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重点项目和国拨资金逐年增大,在“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十二五”

19、重视力度更为加强环保系统基础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开始启动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全面展开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建设将带动地方环保部门信息化整体推进环境应急系统陆续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信息资源标准化改造与整合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环境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将不断完善1.4、 建设目标智慧环保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G技术和业务模型技术,以数据为核心,把数据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决策服务,形成一体化的创新、智慧模式,让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更加有效、准确,通过“智在管理、慧在应用”,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管理

20、与服务支持算得清测得准 传得快总体目标传感网无线网因特网监测预警系统污染源监控系统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环保电子政务系级教育互动展示系统1.4.1、 业务协同化将行政许可审批、建设项目管理、环境监督管理、环境执法、行政处罚、环境信访、环境监测、固废管理、核与辐射管理、总量管理、生态管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环境应急、环境决策等业务进行协同,打通业务之间的关联,形成协同管理机制。同时将政府的业务工作和企业的自身管理、公众的环保需求进行统一协同,为企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1.4.2、 监控一体化建立全方位立体监控网络,对水污染源、气污染源、放射源、机动车、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生态环境等进行全面监控,

21、实现天地空监控一体化智能监控管理平台。1.1.1、 4.3、资源共享化对跨区域、跨行业及跨平台的环境质量、环境安全和环境风险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科学评价,能通过模型和评价体系解决重点城市、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1.4.4、 决策智能化随时了解实时的环境质量状况,对某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预报,同时针对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落实限批、停产、关停等环境经济手段。准确核算区域环境资源容载能力,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1.4.5、 信息透明化通过政务外网网站、企业网上办事大厅及环保APP软件等技术手段,构建政府、企业及市民沟通的桥梁。提供面向排污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百姓的环境信息服务,实现从原来

22、单一的信息发布窗口和行政审批窗口到提供数据服务、接受监督、体现互动交流的公众服务平台的转变。第2章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智慧环保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产物,是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其概念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也称智能地球,就是把感应器、传感器等嵌入或装备到污染源排口、水源地、放射源等各种物体中,并把这些物体普遍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物联网”,并将“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环境问题历来备受重视。现今,环保信息化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此轮由物联网掀起的信息浪潮下,环境信息化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定义。环保行业的有识

23、之士提出,以物联网为契机推进环境信息化发展,是促进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举措。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是把环保现代化推向新阶段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环保执法能力、加快节能减排的目标、提高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战略举措。2.1、 设计原则2.1.1 以标准化为纲,促进系统建设规范化“智慧环保”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加快制定统一的环境信息标准规范,大力推进标准的贯彻落实。对多年的环境数据进行整合,梳理出明确规范的编码体系和数据规则,再通过对历年业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并建立统一规范的环境数据标准和信息管理体系。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应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应以环境数据中心建设为

24、契机,开展环境信息化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在进行标准体系建设时,要考虑与国家环境信息化标准的结合,并结合地方环境信息化的现状,重点进行数据和管理规范的建设。2.1. 2、以数据流为轴,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和能力应严格遵循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和环境信息化标准,以多维、立体化的思维模式,从数据库架构升级、数据结构改善、数据字典规范化、数据内容核准与筛选4个方面入手,对原有数据库架构和数据结构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唯一性,全力打造出科学完善的数据模型体系,为监测信息化的高级应用提供根本的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通过数据中心建设,形成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推动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构建环境信息资源共建

25、共享技术指引;逐步形成环境信息统一编码规则和元数据库数据字典。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应开展信息资源规划,以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量减排等为主线,进行数据的梳理整合,构建全域数据模型。在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标准的约束下,生成全域数据模型。全域数据模型主要用以指导支撑环保局各类业务系统数据模型的设计,逐步深化并持续改进。2.1.3、 以顶层设计为本,破解业务系统建设偏失将“智慧环保”体系建没涉及的各方面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在各个局部系统设计和实施之前进行总体架构分析和设计,理清每个建设项目在整体布局中的位置,以及横向和纵向关联关系,提出各分系统之间统一的标准和架构参照。对环保业务系统进行

26、分析,确保“智慧环保”体系方向正确、框架健壮,确保各业务系统边界明确、流程清晰。同时,项目建设不应急于求成,而要按照“再现-优化-创新”三段式发展,循序渐进地推动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通过信息技术支持行政管理机制创新和变革的效果。2.1.4、 以流程规范为重,通过整合与重构推进业务协同传统环境管理方式中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随意性大的是制约环境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管理因素。“智慧环保”离不开业务流程的优化。某种程度上讲,“智慧环保”伴随的流程再造过程,是变“职能型”为“流程型”模式,超越职能界限的全面的改造工程。如果环境管理业务流程不能事先理顺,不能优化,就盲目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

27、,即便一些部门内部的流程可以运转起来,部门间的流程还是无法衔接的。“智慧环保”体系建设,应充分重视业务流程的梳理和规范化的作用,以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逐渐替代依赖个人经验管理环境事务的方式。一方面对已有的应用系统要进行深入整合,实现重点业务领域的跨部门协同;另一方面随时适应环保局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系统、特别是面向公众的一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系统,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化管理水平。2.1.5、 5、以数据挖掘和模型技术为径,提升综合决策能力引入先进的模型技术,构建环境模型模拟与预测体系,利用环境物联网感知平台获取的数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模拟、分析与预测O以环境时空数据挖掘技术、

28、仿真建模技术等智慧化技术为支撑,为环境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如突发污染扩散分析、污染物总量分析预测、水环境预测预报、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等,提供环保局综合决策能力。2.2、 设计依据本建设方案编制主要参考了国家、省的有关文件及项目的其它相关资料等指导文件,主要包括: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xx)42号;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OXX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5、关于征求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9、环办函20101095号;6、环境信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7、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8、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9、“数字湖南”规戈J(20x-2015年)(湘政发(20xx)44号);第3章智慧环保大数据平台总体规划3.1、建设目标“智慧环保”是在“数字环保”的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相关设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以云计算为支撑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通过先进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扎实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以及全面完整业务应用体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化构,达成“广泛感知、海量

30、聚集、智能处理、及时响应”的“智慧环保”的建设目标。服务层管得好感知层测得准传输层一传得快智慧层搞得清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遥感监测、现场监测仪等获得的感知数据、政府信息系统中储存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以云计算、虚拟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以及可视化技术,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实现“更深入的智能化”.利用云服务模式,建立面向对象的信息服

31、务门户,如政务公开、公众服务、互动交流,和各业务应用系统,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智慧的决策”。图1智惹环保建设目标3.L1、广泛感知、一体化管理。通过在线监测与业务管理一体化,点源管理到面源管理的一体化,业务办理与业务分析的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GIS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口常管理与应急管理一体化等达到方便工作人员业务办理,信息共享,真正做到工作人员所需的信息、手段全部体现在系统中。1.1.2、 海量聚集、智能处理。将在线监控系统数据、综合业务系统数据等进行整合,将分散在各处的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资产,并提供统计、分析、挖掘工作,结合GlS及模型分析,为领

32、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1.1.3、 面向决策、面向管理在实现数据整合、信息共享的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更强调面向决策、面向管理,通过对环境信息的统计分析、智慧技术、模型仿真,并进一步从管理、决策角度出发,使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为环保局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撑,1.1.4、 应急决策、及时响应。提供移动执法、移动办公支持,并将应急决策系统与业务系统实时互动,任一系统的数据变化都会实时体现在另一系统中,保证环保执法人员随时随地获取最新数据,提高事务处理和应急响应效率。1.2、 建设原则为实现建设目标,本项目将遵循以下原则:1.2.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基于环保局业务流程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按照

33、总体建设方案和实际运行效果分步推进。1.2.2、 需求导向驱动、界面友好系统设计和开发、使用和维护均以实际应用为主导,从“想用”到“享用”,明确数据维护责任,推动项目的持续优化和完善发展。1.2.3、 保护既往投资、整合现有资源系统建设立足对已有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等资源的完善与整合,重视业务流与信息流的结合和重组优化,使既往投资和现有资源发挥更大作用。1.2.4、 充分发挥各领域专业厂商的优势、做到强强联合环境保护是涉及多个学科的复杂科学,需要各个领域的优秀厂商全力参与,为环保局打造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物联网智慧环保平台。3.2. 5、统一标准规范、保障安全建立统一目录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

34、等标准规范,创建感知、传输、存储和共享环境;同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划定信息安全域和信任域,实施等级保护,加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1.3、 总体框架331、一个中心:环境数据中心环境数据中心是整个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与支撑,是与上下级环保部门、市政府各部门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数据建库、数据中心应用三个部分。3. 3.2、两大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和外网公众服务门户内网办公门户内部服务门户将新旧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关键信息资源管理;公众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网上环保局、环境信息公开、网上工作平台、移动办公等内容,为企业、公众提供了服务平台和一对一

35、的沟通平台,方便企业、公众办事及查询各类环境信息。4. 3.3、三个平台3.3.3.1、 环境地理信息平台环境地理信息平台是“智慧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核心展示分析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建库、环境地理信息应用。3.3.3.2、 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综合办公一体化平台是“智慧环保”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业务支撑,其中包括了表单自定义、权限自定义、流程自定义、单点登录3.3.3.3、 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信息传输的渠道,在各个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中心和决策支持系统之间,实现各类数据的安全、稳定的传输,为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服务,为业务协同工作服务。3.3.4、四类应用子线监控一

36、体化应用、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3.3.4.1、 在线监控一体化应用1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2 .环境质量监测系统3 .视频监控系统4 .放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5 .全过程在线监测系统6 .危险固废监控与管理系统3.3.4.2、 移动环保一体化应用1 .移动执法管理系统2 .移动办公系统3. 3.4.3、环境决策一体化应用1 .环境辅助决策支持系统2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3 .污染仿真推演平台4 .智能化应急辅助决策平台3. 3.4.4、环境协同业务一体化应用1 .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 .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3 .污染源管理系统4 .电子监察管理系

37、统5 .环境监察管理系统6 .环保电子处罚管理系统7 .环境信访管理系统建设8 .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系统9 .总量控制管理系统10 .企业诚信评价管理系统IL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1.1.5、 三个体系包括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运维管理规划体系建设。3.4、 技术体系层次智能信息管理移动执法应用智慧支撑技地理信息系筑可视化海量存储内部办公门户公众服务门户协间应用教 蝴却 0 Q0 环保数据库高速多网传输智能环境感知水浮染大气污染嗓宣浮染答动执法图2“智慧环保”技术体系架构3.5、 智慧环保”详细设计3.5.1、一个中心3.5.1.1、 环境数据中心近年来,环保事业的发展对环境信息的管

38、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智慧环保”、“智慧环保”建设已经时机成熟,为了适应这种要求,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保工作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对环保的数据要求、业务要求以及宏观控制要求进行科学的挖掘和管理,实现对环保业务和管理决策的严密整合和深度仿真支持。建立环境数据中心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1、集成原来相互独立的数据,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2、基于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确保新建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环境数据中心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面向环境行业的数据管理系统,它具有安全性高、一致性好、扩充性好、可维护性强、界面友好、功能实用等特点,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环境数据中心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1、数据中

39、心平台数据中心平台是核心,统一管理数据信息,提供二次开发接口2、数据建库建立各种业务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排污申报数据库,环境统计数据库,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专题数据库。3、数据中心应用数据中心应用集中体现在:提供数据统计服务,数据查询服务,数据辅助分析决策服务,可视化的建模工具,数据整合服务,数据扩展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可视化的维护平台,数据库整合工具,数据交换平台,基础数据库管理及数据查询功能,数据展现及发布功能,支持常见数据格式的文件导入、导出,全局信息搜索模块集成配置,可视化的集成配置工具,统一的配置接口,利用Xml的形式编制统一的配置文件;分析决策,智能模型分析,

40、智能分析统计3.5.1.2、 环境数据中心平台业务应用与门户环保门户数据中心建模系统I线合搜索1I业务应用.一数据中心平台数据中心二次开发平台JaVa开发包Na开发包WCbSerViCe开发包数据中心管理与分析平台搜索引擎TORM引擎I空间数据引擎实时数据引擎F、信息目录中心数据库元数据库数据中心集成与交换平台跨平台GlS中间件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数据集成配置数据源空间数据库污普数据库叫摆数环学制数实时数据库数据中心平台是根据环保信息化建设软件的业务需求,在现阶段各个数据业务系统严重孤立的情况下,通过抽象分析提出的建设思路。数据中心平台,可提供应用之间的信息交换,提供数据格式定义、数据转换、数据路

41、由、业务规则定义和业务流程编辑等具体业务服务。数据中心平台解决的是系统整合问题,要求系统间的异构接口、异构数据、和系统间的流程调度。数据中心平台的技术核心采用XML数据标准,接口标准采用WebServices,数据中心平台交换的数据除了市本级自建系统数据外,还包括与省环境数据中心、县共享数据库、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要求数据中心平台能够提供灵活、方便的数据建模技术,便于数据平台业务需求扩展时,维护人员可以方便、迅速地建立数据模型。数据模型要求科学、适用,既能减少数据的冗余,又能够存放业务系统需要的数据。整个数据中心平台包括以下五个子平台:数据中心信息集成与交换平台数据中心管理与分析

42、平台数据中心二次开发平台统一搜索平台数据存储与灾备平台数据中心信息集成与交换子平台,建立基于元数据的数据统一集成应用模式,提供一套可配置的集成工具集,实现环保业务信息和空间信息的统一集成;建立基于XSLT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统一完成基于WebSerViCe接口标准的数据交换机制。数据中心管理与分析子平台,将所有经过集成的信息按照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管理,按照基于元数据技术模型来驱动数据扩展和数据关联,提供综合业务OA平台管理软件平台,完成数据统一维护和查询功能;建立面向各个主题的数据分析平台,能够结合空间、业务信息进行联合分析。数据中心二次开发子平台,充分应用综合业务OA平台融合后的各类信息进行

43、二次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能够提供标准WebService/ACtiVeX的二次开发接口,提供面向.Net环保和J2EE环保的二次开发包,以供后续环境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深入应用。统一搜索子平台,充分应用智能搜索技术,提供可配置的搜索引擎,充分利用综合业务OA平台建设成果,面向环保局所有部门提供的各类专题数据进行统一搜索,。类似GoOgIe/Baidu的搜索方式0数据存储与灾备子平台,整合环保局现有的数据存储设备,建立基于虚拟数据存储技术的数据存储和灾备中心,提升综合业务OA平台安全保障,保证综合业务OA平台的正常持续运行。3.5.1.3、 数据建库数据建库将从数据整合、数据建模、数据扩展等方面入手

44、,按照具有一般性的数据组织方式,同时结合计算机信息化标准和环境信息化标准建库。主要考虑实时数据、空间数据、业务数据三个方面的大量数据来源,结合实际需求,应用对象关系映射(ORM)和可视化的建模工具、实时数据中间层以及空间数据服务,将数据中心建设成一个高度集成的数据中间层。数据中心建成后,可以通过数据中心的挖掘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系统功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整合内容、数据中心平台、基础数据库管理及数据查询功能、数据展现及发布功能等。环境数据中心的建设,将环保局内各业务数据与监测数据及其它类型的所有数据全部整合起来,实现数据的统一存贮、管理、辅助决策分析等。解决了环保局以前数据存贮杂乱、数据冗余、数据管理工作繁复等问题。数据中心应该包括以下各类数据:污染源基础数据建设项目审批数据排污申报数据排污收费数据环境监察管理数据行政处罚数据环境信访固废管理污染源普查数据在线监测数据水环境质量数据气环境质量数据文档数据图片、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各种上报、汇报材料等主题数据库环保局环境数据建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整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污染源在线监测、大气自动站、地表水站自动监测、环保信访、固废管理、行政处罚等已有系统数据;通过新建的行政许可网上审批系统,整合建设项目审批、夜间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