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127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0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康市林业发展“十U!五”规划安康市林业局二。二一年九月安康市地处陕西南部、秦巴腹地,是秦岭“中央水塔”重要生态涵养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一一秦巴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秦岭考察时指出,“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安康市平利县考察时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为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决

2、策部署,安康市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将生态保护事业作为安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抓实夯牢。安康作为“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重要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既为安康市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也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贡献了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耍时期,安康市将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好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为对安康市下一时期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切实做好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陕西省林业局及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安康市林业局组织技术力量,参

3、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及中、省、市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结合安康林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安康市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全面进入林业发展新阶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十三五林业建设主要成就.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机遇和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十四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实施全域国土绿化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错误

4、!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落实森林资源监管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大天然林保护修复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完善监督评估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着力构建新型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提升自然公园生态服务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全力支持国家公园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错误!未

5、定义书签。第三节加大外来物种监管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强化湿地保护修复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实行湿地分级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大湿地生态修复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完善湿地监测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行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健全森林防火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健全预防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提升防火应急处置与保障能力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富民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促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提升特色经济林效

6、益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打造千亿森林生态服务产业.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做强林业经济示范园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推进生态空间系统治理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示范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实施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示范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实施绿色碳库基地示范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实施安康湖林业生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深化林业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全面推行林长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深化集体林权综合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深化国有林场改革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完善

7、林业生态支撑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强化科技创新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推进安康“生态云体系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提升林业基础支撑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规划实施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打造生态绿军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严守法律法规,维护生态安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成果转化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投入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加强宣传力度,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十四五”林业发展主要指标表

8、附表2、“十四五”期间森林蓄积净增量任务表附表3、“十四五”期间营造林任务表附图1、安康市地形地貌图附图2、安康市林地现状分布图附图3、安康市森林资源分布图附图4、安康市省级重要湿地分布图附图5、安康市林业“十四五”发展总体布局图第一章全面进入林业发展新阶段“十三五”时期,安康市奋力追赶超越,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产业富民、林业改革、生态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谱写了林业建设辉煌篇章,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提升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等做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完成了预期目标。林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为新时代林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

9、全新阶段。第一节“十三五”林业建设主要成就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安康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以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突出身边增绿,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重点区域绿化,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在多项举措下,“十三五”期间国土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同步稳定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全市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04.1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88.4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17.4万亩;森林抚育补贴试点126.65万亩。“十三五”期间天保、退耕

10、、长防工程完成情况30. 0030. 20忸l亘斜25. 0020. 0015. 0010. 005.000. 0024. 552 19. 008. 0018. 31 19.1517. 80 1714.6013. 2.80天保面积退耕面积长防面积:.20.30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 2019年度2020年度60(二)森林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绿化安康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城乡绿化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城乡绿化美化。2017年安康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石泉、平利、白河、镇坪、旬阳、岚皋、汉阴、宁陕8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三)扎实推进重点区绿化。持续抓好以公路

11、沿线、铁路沿线、江河沿岸和城镇周边、社区周边、景区周边为主的“三沿三边”重点区域绿化,着力推进汉江陕西段“安康湖”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重点区域绿化面积24.05万亩,累计参加义务植树824.54万人次,植树3818.05万株。“十三五”期间,林业系统共完成投资102.6亿元,其中中省投资42.93亿元。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39.0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9.63万亩,飞播造林49.9万亩,封山育林48.1万亩,退化林分修复94.35万亩,人工更新0.45万亩,森林抚育126.65万亩。安康市林业局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退耕还林产业”模式得到

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充分肯定。“十三五”期间营造林完成情况营造林面积忸月25“十三五”期间林业投资情况二、森林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封山育林、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积极实施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不断规范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严厉打击乱采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市森林面积稳定增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按照“四至清楚、权属清晰、数据准确”的要求,完成了全市公益林区划成果落界工作,连续开展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工作,实现了林地动态化管理。(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批管理,审查审批征占用林地

13、手续485宗,涉及林地3.25万亩,有力地支持了重大项目建设。扎实开展森林督察和林业专项执法行动,累计受理查办各类涉林案件1169起。(二)严格森林资源管护。切实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森林管护长效机制。全市落实森林管护面积2878.67万亩,划分管护责任区1424个,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率100%。(三)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层层夯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到山头、防火措施落实到山头、防火责任夯实在山头”的“三到山头责任制”,全面深入开展防火宣传和隐患排查,有效建立起防火工作“事有人管

14、、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了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加大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资金3280万元,实施了安康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和安康市秦岭南麓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四)切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累计投入1.28亿元,切实加强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已建成4个国家级标准化森防站和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有效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的快速蔓延态势,全面完成了省林业局下达的“四率”指标。清理销毁枯死松树253.18万余株;布设诱捕器2.32万余套,诱捕松褐天牛近200万头;实施飞机喷药防治松褐天牛面积8万亩。开

15、展了松材线虫病树干注药防治试验,试验松林面积3007亩,平均防效达到93.29%;对松材线虫以外的林业有害生物及时按照防治规范进行了有效处置,维护了林业生态安全。(五)进一步完善了森林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市、县(区)、镇逐级签订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书,全面夯实了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各项职责。“十三五”期间,全市森林面积由“十二五”末的2294万亩,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3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提高了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由7174万立方米提高到771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增长率7.5%o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6%0以内,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0.2%。以下。三、生态富民产

16、业不断壮大依托秦巴山区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强指导服务,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一年完成了陕西山林经济发展示范市建设任务。(一)特色经济林产业快速发展。新建特色经济林198.17万亩,累计面积达921.27万亩。其中:新建核桃园70.12万亩,改造低产园63.19万亩,总面积达到200.53万亩,年干果产量达3.11万吨。新建茶园29.49万亩,累计达到107.3万亩,年产茶达4.3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49亿元;蚕桑产业持续增强,2016-2020年总发种量89.81万张,总产茧3631.5万公斤,总

17、蚕茧产值16.4亿元,蚕业总产值145亿元。“十三五”期间新建经济林情况S 550505050 443 3 2211BR “值(二)林下经济稳步发展。林下种植面积达到152.6万亩,林下养殖家畜、家禽2015.81万头(只、羽),林下养蜂达29.5万箱,食用菌达2144万袋。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21个、市级30个。(三)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引领、园区承载”的方针,强力推动林业园区建设。新建林业园区250个,累计达到438个,建成面积达128.87万亩。建成市级核桃航母园区5个,认定命名市级园区达92个,市级园区总数达164个。培育产值20

18、00万元以上园区34个。累计创建山林经济示范县10个,示范镇68个。创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24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达68家。“安康富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安康核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安康米核桃”地理保护登记申请通过省级评审并上报国家农业农村部待批复,林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安康坚持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紧密结合的经验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充分肯定和推广,被誉为退耕还林助推生态脱贫的“安康模式”。“十三五”期间园区建设情况启动园区创建市级园区(四)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迅速。瀛湖、香溪洞、南宫山、天书峡、上坝河、中坝大峡谷等景区成为安康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旅游品牌,云雾

19、山、飞渡峡等一大批极具开发潜力的景区景点正在培育、成长,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生态服务产品,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森林生态产品的需求。“十三五”末期,安康林业综合年产值达到212.04亿元,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250-2Z“十三五”期间林业综合产值2017年度2018隼度2019年度2020Jg林好台产值四、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机构改革相关规定,顺利完成了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交接工作。启动了全市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

20、,摸清了全市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进入实操阶段奠定了基础。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提升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了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野生动物栖息地生境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熊猫、朱鹘、琪桐、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救助、放生野生动物380多只;朱鹘种群数量不断增长,预估已达到300只以上;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植物新物种1种、陕西新记录物种7种。“十三五”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地30个(含4个省直管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地面积322.

21、39万亩(不含3个风景名胜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1。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13个(含1个省直管森林公园),湿地公园6个,地质公园2个,风景名胜区3个。2020年启动了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上报了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等阶段性成果。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获安康市人代会立法通过、省人代会批准实施。五、科技兴林屡创佳绩围绕服务全市林业发展大局,林业科技工作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在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科技推广持续推进。坚持以中省市支持林业科技发展政策为导向,积极编制、申报和实施科技项目。创建科技示范县5个,科技示范点124个,示

22、范推广面积63.53万亩。(二)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多项科研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获国家林业局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省力化养蚕技术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康狮头柑良种选育、油茶良种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核桃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省林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先后选育油茶良种“金州2号”、“金州31号”、茶树良种“陕茶一号”(获全国植物新品种证书)、柑橘良种“安康狮头柑(类型)”、“紫阳金钱橘(类型)”及拐枣、枇杷、绞股蓝等优良品种,培育成功和广泛推广应用。红茶、黑茶和抹茶试制研究取得成功

23、。地理标志产品-白河木瓜填补了国家和陕西木瓜标准空白。制定柑橘、油茶、枇杷、拐枣、富硒核桃等5项地方标准。市林学会被认定为全市首批安康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三)科技培训成效明显。大力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广大林农提供坚实技术支撑。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184场次,培训林农41.7万人,发放技术手册40余万册。六、生态文化蔚然兴起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大力开展营造青年林、纪念林、网上义务植树等活动。利用各类重要生态节日弘扬生态文化,宣传生态知识。(一)全社会形成了生态保护的共识。充分利用“植树节”、“科技

24、之春”、“爱鸟周”、“湿地日”、全国科普日等平台向社会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森林文化宣传直接受众面达90%以上。(二)唱响安康绿色品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共护南水北调水源汉江、同建安康生态富硒茶乡”活动启动仪式暨安康富硒茶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组织拍摄了安康富硒茶形象宣传片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首播。举办了首届中国安康富硒茶国际论坛。成功打造“金蚕之乡”和蚕桑丝绸品牌,“金康”牌蚕丝品成为陕西著名商标。拍摄了百年好核安康富硒核桃形象宣传片,成功举办了两届安康富硒核桃采摘开园仪式,充分利用上海森博会、广州森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国际展示展销平台,持

25、续加大安康富硒核桃公共品牌宣传推介,提高了安康核桃知名度。(三)出版发行了系列生态宣传书刊。在陕西日报、中国林业等中省级主流媒体刊登林业工作宣传稿件和专版4次。发行了安康发展.林业科技专刊,出版了安康古树名木(第二版)、中国化龙山、安康蚕桑志等科普图书。八、生态脱贫成效显著坚决落实中、省、市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创新生态脱贫方式,全力助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一)扎实做好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工作。严格选聘规范管理,确保劳务报酬及时发放。累计聘用生态护林员5.9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达33027万元,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聘用情况716

26、33(二)全面落实生态补偿支持政策。累计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55亿元,年均受益贫困户12.09万户41.23万人;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73亿元,年均受益贫困户5.05万户17.11万人。(三)推动生态产业助力脱贫。全力抓好贫困村技术扶贫大培训,实现了贫困村林业技术培训全覆盖,培训贫困人口20余万人次。组织实施“千村千处林业产业扶贫工程”,开展山林经济产业扶贫大培训活动,对全市909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建成市级林业园区164个,建设山林经济扶贫示范点1369个,表彰命名市级山林经济先进扶贫示范点121个。共扶持创建山林经济发展示范县10个,示范镇68个、示范村109个、市级山林经济扶贫

27、先进示范点121个,贫困村累计发展特色经济林面积208万亩,带动贫困户7.5万户26.6万人发展产业。全市林业系统累计参与消费扶贫2787人次,采购助农产品146万元,其中采购“832”平台产品55万元。“十三五”期间,安康市圆满完成了各项生态脱贫工作任务,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国土增绿、生态增效、群众增收”的多赢成效,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安康特色的林业生态脱贫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各大媒体的广泛宣传。安康市2017-2020年生态脱贫成效连续4年位列全省林业脱贫考核第一方阵,安康市林业局脱贫攻坚工作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全市林业系统有1位同志被授予“安康

28、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15位同志被授予“安康市脱贫攻坚贡献奖”。第二节机遇和挑战一、新阶段林业发展机遇(一)中省政策机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两山理论”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为全面推动林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考察时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在国家战略层面再次明确要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

29、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恢复重建大美西部新面貌。国家对生态建设的空前重视为林业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法律支撑方面,新修订的森林法明晰了产权,加强了权属保护,有利于调动林业经营主体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强化了各级政府资源保护责任,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成为考核政府的重要约束性指标;深化了“放管服”改革,下放采伐限额审批权。新修订的森林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将成为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制度保障,必将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二)体制机制机遇十九大以

30、来,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林业部门主要职能由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涉林经济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管理的国土空间有所拓展,新增加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林业部门从“大农口”转归到“资源口”,工作阵地从“林地”扩展到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的“生态空间”。林业工作从以国土增绿和森林、林地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逐渐向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主转变,林业部门成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党中央、国务院破解制约生态空间系统保护的体制机制障碍,组建职能更加全面的新林业部门,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重要领域,将进一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

31、革、国有林场改革等各项改革,加快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构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带有强制性、约束性的制度体系,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激活了内生动力,带来更大红利。(三)社会需求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产品的需求和需要变得更加迫切和广泛。生态旅游、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研学旅游等由过去的生活伴生产品变为必需产品。特别是对洁净空气、清洁淡水、绿色食品等良好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林业被时代认可、被社会认同、被公民亲近,也超过了历史任何时期。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的生态功能、效用、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林业部门应当积极、自觉地响应社会发展新需要,不

32、断适应社会转型新需求,紧紧抓住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破解林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二、存在问题与挑战(一)林业产业“大规模小效益”现状亟待突破“十三五”末,全市核桃园面积达到200余万亩,总产量3.25万吨,平均亩产约16公斤;总产值80929万元,平均亩产值约400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如板栗、油茶、拐枣、木瓜等木本粮油也存在面积大效益低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类经济林不同程度存在低产低效、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等问题,生态富民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二)局部生态空间质较低全市天然林总体以次生林为主,森林抚育面积与全市森林面积

33、相比差距较大,林分质量差、树种组成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人工林树种单一,管理较为粗放;松材线虫病危害森林面积较大,防控难度大,亟待加大投入力度对受害林分进行生态重建。(三)资源保护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林业资源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生态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森林火灾隐患问题日益突出,给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了新课题。长期以来,管林、护林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护林人员不具备执法资格,执法困难。林农交错区土地整治、占补平衡等政策与林地保护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压力增大。(四)林业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公共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

34、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错配突出,人口密集区生态承载力不足,人们对身边增绿、生态休闲、森林康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体验设施缺乏,森林湿地等生态空间难以感知,大量林业生态资源还未转化为普惠的生态休闲、游憩、科普等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林业生态服务价值量化标准未建立。木本粮油、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林产品供需矛盾突出,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林业巨大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五)生态补偿体制不健全目前,对公益林的认定和补偿覆盖范围依然偏小,国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不一致,补偿标准偏低。尤其在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有开发利用限制条件的区域,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生

35、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保护与发展矛盾在局部区域持续存在。另外,造林、森林抚育等各项营造林工程补助标准偏低,缺乏投融资灵活机制等问题比较突出。(六)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由于资金投入等原因,国有林区仍然存在林区道路、森林防火通道、护林站点供水、供电、通讯、采暖以及现代化的巡护设施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长期落后,缺乏专项维护资金的问题突出,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还未普及,远程电子监控、电子围栏等现代化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远远不足,极大影响了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七)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林业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林业资源保护、公共资源配置、生态效益补偿、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亟待优

36、化完善。长期以来,资源管制、营造林管理较为粗放,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保护修复、资源监测等没有形成“一张图”,难以做到精准管理、精准保护。林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大数据融合度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应用不足,服务林农的手段落后。第二章“十四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以保护生态安全为宗旨,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产业富民能力,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不断厚植生态优势,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林业贡献,是“十四五”林业发展的主基调。第一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

37、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党对各项林业工作的坚强领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生态空间阵地,履行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六大使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确保秦岭巴山生态系统安全,推动林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增强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壮大生态富民产业,统筹推进生态空间治理和乡村振兴,为安康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全力构筑坚实

38、的长江重点生态区北部生态屏障,为基本建成西北生态经济强市贡献林业力量。第二节基本原则一、全面保护,严守红线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形成保护和发展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统筹规划,分区施策立足安康实际,结合生态功能分区定位,优化各区域生态空间和生态产业,分区施策,保护利用好各类生态资源。三、科学管理,提质增效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创新高效实用技术,构建高水平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推广体系,促进森林质量提升,支撑林业产业升级。四、兴林富民,绿色发展

39、坚持绿色、循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无损或低损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创造普惠的民生福祉,满足社会需求。五、深化改革,依法治林坚持以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严格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权力的监督,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第三节发展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实现生态提升、产业振兴两大目标。全市森林布局更加合理,树种结构更加优化,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森林蓄积较快增长;珍稀野生动植物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湿地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更加明显;林业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林业产业得到巩固

40、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打造千亿级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林业对全区经济增长、助农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改善的贡献能力显著提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空间逐步迈入由绿变美阶段。展望二。三五年,初步实现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获得感更多,生态空间呈现山青、水净、天蓝、景美,山清水秀、幸福安康愿景目标基本实现。安康市“十四五”林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属性1森林覆盖率()6870约束性2森林

41、蓄积量(万立方米)77148500约束性3湿地保护率()50预期性4公益林保有量(万亩)1001.51001.5预期性5天然林保有量(万亩)20312031预期性6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9.19.1预期性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75/80预期性8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0.20.9预期性9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4.64.6预期性10林木良种使用率()6575预期性11古树名木保护率()85预期性12核桃低产林提质增效(万亩)70预期性13发展林下魔芋(万亩)40预期性14山林经济示范园区(个)438538预期性15林业产业总产值(亿元)212250预期性16自然公园(个)2

42、1预期性17林业科技贡献率()55预期性第四节总体布局依据安康市国土空间规划与功能定位,结合全市生态资源分布特征与发展布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生态资源空间格局与林业产业发展布局,着力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确保生态安全,优化生态服务,为安康林业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综合森林、湿地、大地景观等生态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带三区、多廊多点”的全市林业发展新格局。“k带”即汉江沿岸生态修复示范带。按照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把保护和修复长江上中游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发展,确保长江上中游生态安全。围绕改

43、善提升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长江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建设为抓手,集中力量在汉江安康段沿线进行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基础,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打造一条绿色、美丽、充满活力的汉江安康段生态修复示范带。二、“三区”即根据全市林业生态资源布局现状,对接国家相关战略布局,在安康市北部、中部、南部分别规划三个林业发展主导功能区,分别为秦岭中央水塔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汉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区和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1、秦岭中央水塔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主要指安康市的秦岭区域,包括宁陕县、石

44、泉县、汉阴县、汉滨区、旬阳市。该区域地处秦岭腹地向南延伸区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安康市重要水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秦岭时要求严格保护的“中央水塔”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大熊猫、朱鹘、金丝猴、羚牛、林麝等珍贵动植物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及秦岭国家公园位居其中。该区主要以天然林保护与修复为主,严守生态红线,严格管控林地占用和林木采伐,保护重要水源地。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与修复,加大林业执法力度,提高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保护好森林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大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力度,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加强生态功能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掌握秦岭生态状况

45、,为开展各项生态保护恢复工作提供坚实依据。该区要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重点推进水源保护区和主要河流沿线防护林体系建设,强化森林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增强以水源涵养为主的生态功能。2、汉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区。主要指秦巴山连接的汉江谷地范围,位于安康市中部,包括石泉中南部、汉阴中南部、紫阳北部、汉滨中部、旬阳中南部及白河北部等区域,涵盖秦岭南部和巴山北部的低山地带。该区域沿汉江东西布局,为安康市人口密集分布区,该区域生态系统在前期受到社会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生态损害严重,是人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全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该区要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

46、展战略,强化空间管控,加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依托沿线城市和产业集聚区推进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形成生态、经济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该区域要严格落实陕西省长江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确保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以国家重点项目为主,对直观坡面及其它困难造林地进行重点人工生态修复,对主要河流水系沿线坡面及湿地进行保护恢复,在城镇周边区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确保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促进生态富民产业发展,盘活该区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发挥林业部门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该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下一阶段应以提质

47、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苗木花卉、森林康养等产业,对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品位,提供更多、更优的生态服务产品,拓展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生态价值转换,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3、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主要指安康市的巴山区域,包括紫阳、岚皋、平利、镇坪、白河五个县。该区域为巴山腹地,森林与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较为健康,生态区位重要,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主导功能区。但目前该区域森林质量效益和整体生态功能不高,地形地貌复杂,森林结构不尽合理,生态资源保护需要进一步强化。加大天然林保护修复力度,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提高林分质量;加强自然保护区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