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3548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和措施。我们需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涵要求。我们需要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和重点任务。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动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竞争力坚定文化自信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文章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展开论述,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本段落将详细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成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旨在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权益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扶

3、贫攻坚计划: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了扶贫攻坚计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这使得更多的贫困人口得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生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使得人民群众在面对风险和挑战时更加有信心和底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措施,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这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它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彰显了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担当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政府在新时代提出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扶贫攻坚计划、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举措,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历程不仅展示了中国政府的能力和担当精神,也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政府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经过

5、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条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扩大出口、促进创新等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同时,中国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注重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中国政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基本政治

6、制度。这些制度为人民提供了广泛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和平台,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贡献者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7、,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意味着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更彰显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模式和强大实力。具体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国家的基本国情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才能够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被坚定不

8、移地推进,以确保中国能够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实践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借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激发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又进一步夯实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和基础。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事业向前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只有在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方向和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分析当前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贸易保护主义、单边制裁等逆流涌动,给我国开放型经济带来严峻考验。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保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内矛盾凸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面

10、临深层次阻力,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同时,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存在短板,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平衡,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弱项。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特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中国

11、梦而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挑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应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贸易摩擦风险;我们需要解决好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我们还需要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先机

12、优势。未来发展:为了应对挑战并实现未来发展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次,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通过这些努力与实践我们将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六、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不仅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在于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和坚定的战略定力。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13、会的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经验借鉴。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参考资料: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和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

14、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这些措施的落实,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广中华文化和汉语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努力,中

15、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关注环境问题和其他挑战,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共享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共享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将探讨共享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如何通过共享发展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共享

16、发展理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O通过共享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共享发展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和政府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导致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而通过共享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促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共享发展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共享发展,可以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共享

17、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共享发展,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监管和管理措施,确保共享发展的健康有序进行。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精准的。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建设,还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在政治领域,中国政府注重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经济领域,中国政府注重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在文化领域,中国政府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社会领域

18、,中国政府注重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注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但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渐进式的。中国政府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注重逐步推进改革进程,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同时,中国政府还注重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注重各方面的改革衔接和配套,确保改革取得实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领导下的中

19、国政府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具有全面精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并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我们应该全面精准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

20、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2021年7月28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在人民日报刊发。8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

21、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说,从现在到二。二O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

22、、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23、,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24、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

25、全面小康水平。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2021年7月28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在人民日报刊发。2021年8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2021年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6、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

27、更加丰富。(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

28、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从以下五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是六点要求: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

29、,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总的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

30、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主要是四点要求: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实现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

31、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必须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要做到: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这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这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着减少;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