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648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4.5.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2课时)一、教材分析图文混排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册“第四章一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7的应用”中第五个任务中的内容。本章贯彻了教材生活化、实用性、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材理念。本章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任务引领的方式,通过完成具体案例,使学生掌握Word2007中的文字编辑处理、表格制作、图文混排、打印输出等功能,具备基本现代办公应用能力。本章任务之间的关系由易到难,任务的操作要点之间顺序是在巩固的基础上层层递进。本章重在核心技能的掌握,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应用其他技能。通过本章前四个任务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WOrd2007文档的编辑、格式化

2、、表格的制作等方法,为进一步学习第五个任务打好了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第五个任务是前四个任务的拓展和延伸,是一个综合实践课,是WOrd知识铺垫的延伸。图文混排的学习是为了使文章变得更加漂亮、美观,其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制作图文混排的电子贺卡目的是根据中职学生喜欢通过“动手”活动来进行学习,喜欢多种刺激同时作用的学习特点,采用以自主、实践、合作、创新为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学情分析 己有知识基础:己经掌握了Word2007文档的编辑、

3、文档格式化、表格的制作等方法。能初步对文档进行排版,但还未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己有生活经验:大部分同学都接触过各种各样图文混排的资料。比如书本上,手抄报,报纸,杂志等上面图文混排作品,有图文混排的创造思想和思路。 学生学习现状: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接受起来比较难,也缺乏兴趣。动手能力较强,操作技能较易掌握。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强,但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合作精神。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会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文字处理作为其中的基础阶段,图文混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处理信息,展示自我个性的空间。根据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学生的己有知识基础和

4、认知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能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设置,通过尝试,了解图片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能对艺术字进行编辑,通过尝试,了解艺术字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熟练掌握文本框的插入和设置。熟练掌握形状的插入和设置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搜索资料,然后进行加工,培养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结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5、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 难点: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编辑和个性化的设置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该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为此确定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因而本节课我确立了以“任务”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一一师生讨论一一任务完成一一效果评价一一归纳总结”的五步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以下是教师活动图:设计任务启发讨论一一答疑辅导一一归纳问题。 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接受任务一一思考讨论一一合作操练一一自主创造”,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的吸收、传递、迁移和融合。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室,5张白色卡纸,5张小组合作评价表,40张自评表教学资源包:电子教案,微视频分组:40=5*8,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8人。由学生民主选举出小组长。小组长要求:有责任心,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操作技能良好,团队协作能力好。七、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生讨论,构建新知三、师教生练,巩固新知四、学生创作,拓展新知五、教师点评,延伸新知六、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