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8107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氏璧翻译完整版本.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和氏璧翻译和氏璧翻译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日:“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日:“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日:“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日:“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土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翻译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

2、,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

3、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注释1.和氏: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和氏璧发现者。2,璞:含玉的石头。3 .厉王:春秋楚国国君,名冒,公元前757741年在位。4 .相:鉴别,鉴定。5 .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6 .诳:欺骗。7刖: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8 .齐: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他所生的王公公主,或封王的贵族。9 .武王:名熊通,公元前740690年在位。10 .文王:名熊毙,公元前689677年在位。IL泣:这里指眼泪。12 .奚:为什么。13 .问题:品鉴,这里指的是被评判。14 .贞操:忠贞、忠诚、正直的人。15 .理:治,这里指的是普

4、米石的雕刻。16 .奉:同“捧”。17 .故:原因。18 .所以:的原因。赏析何弼的故事,歌颂了卞和对真理的忠诚和坚持,说明真理就是真理,只要是金子,就永远发光。一方面,它告诉我们,有才华的人应该自愿。在某些情况下,保持低调不仅被人忽视,还很可能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启示管理者要知人善任,要有伯乐对人的洞察力。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年一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韩非子创立的法家思想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韩非深爱自己的祖国,但他并

5、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却为了得到韩非而攻打韩国。韩非入秦后陈书秦王弱秦保韩之策,终不能为秦王所用。韩非因弹劾上卿姚贾,而致姚贾报复,遂入狱,后李斯入狱毒之。韩非人虽死,但是其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奉韩非子为秦国治国经要,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著有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他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拓展阅读韩非子的生平经历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出生于战

6、国末期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郑韩故城)。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老子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韩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他的书传

7、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上疏辩驳。韩非与李斯之政见相左。韩非欲存韩,李斯欲灭韩。因为韩非子和李斯曾经是同窗,李斯深知韩非辩才了得,担心嬴政被韩非计谋所蒙蔽,故上疏嬴政,陈述其中利害。他说:“韩非前来,未必不是认为他能够让韩留存,是重韩之利益而来。他的辩论辞藻,掩饰诈谋,是想从秦国取利,窥伺着让陛下做出对韩有利的事。”秦认为李四是对的,于是逮捕了韩非。廷尉把他卷进去,最后逼他服毒自杀。韩非想给始皇帝写信,被拒绝了。后来始皇帝后悔了,派人赦免他,可是韩非已经死了。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韩非的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万千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