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6120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晋伐郑,荆教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鄢之役,晋华郑,荆教之。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栗武子欲战,范文子不欲,曰:“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称晋之德,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候,难之本也。且唯圣人能无外患又无内忧,诅非圣人,不有外悲,必有内此,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虹!诸臣之内相与,必将楫睦。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使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效,大共私晦而益妇人田,不夺诸大夫田,则焉取以益此?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战若不胜,则晋国之福也:战若胜,乱地之秩者也,其产将害大,盍姑无战乎!”栾式

2、子不听,遂与荆人战于鄢陵,大胜之。于是乎君伐智而多力,总教而重效,大其私暄,杀三郤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于是乎国人不蠲,遂莒诸翼,葬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厉公之所以死者,唯无德而功烈多,服者众也。(选自国语,有删改)材料二: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师而陈。诸将请从之,范文子独不欲战。晋卒败楚。楚子伤目,子反殒命。范文子疑若懦而无谋者矣。然不及一年,三郤诛,厉公弑,胥童死,来书、中行偃几不免于祸,晋国大乱。鄢陵之功,实使之然也。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圣人所甚供也。夜光之珠,明月之璧,无因而至

3、前,匹夫犹或尊匐,而况非常之功乎!故圣人必自反日: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中常之主,锐于立事,忽于天戒,日号干戈而战民以逞,天欲全之,则必折其萌芽,挫其锋芒,使其知所悔。夫欲亡之,则以美利诱之以得志,使之有功以骄士,玩于寇仇,而侮其人民,至于亡国杀身而不悟者,天绝之也。故兵之胜负,不足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会稽之栖,而勾践以霸。黄池之会,而夫差以亡。有以使之也夫。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日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晋果灭虢。此范文子所以不得不谏。(节选自苏轼土燮论)【注】私嘴(nl):指所亲近、宠爱的人。楚子:指春秋时楚王。因

4、楚君始封为子爵,故称。这里专指楚共王。子反:春秋时期楚国司马,是是共王的叔父。士燮:即范文子。祁姓、士氏、封地名为范,名燮,即范燮。因谥号为“文”,故又称为范文子。10 .材料一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昔虢公A败B戎C于桑田D晋偃知E其必亡F曰G是天夺之鉴H而益其疾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伐,文中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的“伐”的意思完全不同。B.弑,本意是指子杀父、臣杀君,在古人看来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在文中指厉公被臣子诛杀。C.

5、惧,文中是警惕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意思不同。D.按剑,指用手抚剑,是准备击剑之势,与鸿门宴“按剑而跪”的“按剑”意思一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是否出兵攻打楚国的问题上,范文子坚决反对出兵,认为胜楚必然导致内乱,但是可借无人相信,无人支持。B.晋国在鄢陵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没多久就大乱,晋人因厉公不减免赋税,杀害了他的羽翼,并葬之于东门外。C.范文子不贪求一时的功劳反对出战,表明他有长远的政治眼光,苏轼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D.苏轼认为,一场战争的胜败不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强弱,但是可以预示一个国家是否安定,

6、鄢陵之战就是如此。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正非圣人,不有外患,必有内忧,盍姑释荆与郑以为外患乎!(4分)译文:(2)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4分)译文:14 .晋国胜楚而亡,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后世警诚。如果你是晋君,你会如何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3分)【答案解析】10. D、F、G参考原文: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日:“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11. A【解析】“自伐者无功”的“伐”也是自我夸耀的意思;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的“惧”字为担忧之意。12. B【解析】“晋人因厉公不减免赋税,杀害了他的羽翼,并葬在东门外“错,

7、正确理解是:晋人认为厉公卑污,于是在翼城杀了他,把他葬在翼城的东门之外。13. (1)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就一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运”,如果,1分;“盍”,何不,1分;“释”,放下,1分;句意1分。)(2)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反”,反省,1分;“厚”,厚待、优待,1分;“抑”,抑或是、还是,1分;句意1分)14. 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有厚德的晋君;注重教化,不敛赋税,不矜功自伐;君臣和睦,不乱封乱赏,防止内乱;面对非常之功,懂得自省,不忘戒惧。(共3分:前3点,答出任何2点得2分,第4点得1分)

8、【参考译文】材料一:在鄢陵之战中,晋国讨伐郑国,楚国出兵救郑国。栾武子统率上军,范文子统率下军。栾武子想出战,范文子不同意,说:“我听说,只有德行纯厚的人能够享受大福,没有德行但臣服的人众多,一定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采取与晋国的德行相称的措施,如果诸侯都背叛晋国,(晋国不去讨伐,而是回过整饬内政),(这样)国内才可以稍微获得一点安宁。只因为有诸侯不听从我们,所以搞得晋国局势纷扰,凡是这些诸侯,都是祸乱的根源。况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没有外患,一定会有内忧,我们何不暂且放下楚国和郑国,把它们作为外患呢!大臣之间相处(不互相争功),一定会和睦。现在如果我们出战并且战

9、胜楚国和郑国,那么我们的国君就将会夸崔自己的智慧和武功,懈怠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的俸禄,扩大爱妾的田地,那么不从大夫的手里夺取田地,又能从哪里获取土地来增封他们呢?能够放弃田地空自引退的大臣们,能有几个呢?如果战争没打胜,那就是晋国的福气;如果打胜了,那么(分配)土地的常规就会被打乱了,它产生的变乱将危害国家,何不暂且不出战呢!栾武子不听从范文子的意见,与楚国在鄢陵交战,大获全胜。于是,晋君夸橇自己的智慧和武功,懈怠教化而加重赋税,增加宠臣的俸禄,杀了三郤并陈尸在朝堂上,收取了他们的家产分给爱妾。从这以后国人都认为厉公的行为很卑污,于是在翼城杀了他,把他埋葬在翼城的东门外边,只用一车四马(

10、陪葬)。晋厉公之所以被杀,就是因为他没有人君的德行却功业卓著,归服的诸侯太多的缘故。材料二:估计敌方势力强弱,就知道军队的胜负,这是将帅的能力。不贪求一时的功劳,用仁德爱护君主,保全国君的宗族后代,这就是能够顾全大局且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臣。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布阵。各位将士请求出征迎战,唯独范文子不答应与楚军作战。晋国最终打败了楚国。楚共王被晋军射中眼睛,楚国司马子反丧命。范文子在这场战争中看来好像胆小懦弱,没有谋略一样。但是不到一年,三郤被杀,晋厉公被杀,胥童被杀,栾书、中行偃几乎也不能免于祸乱,整个晋国大乱。鄢陵之战的功劳,实在是造成晋国大乱的原因。有了异于寻常的人,这样之后就有异于

11、寻常的功勋。而面对异于寻常的功勋,圣人会感到很警惕的。夜光珠、明月璧,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财利,平常人尚且也知道按剑警惕,更何况那些异于寻常的功勋呢!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呢?还是祸害我呢?所以即使有大功劳,也不忘戒备警惕。平庸的君主,急于创造功业,忽视了老天的告诫,天天发动攻伐战争、残害人民以显示他们的威风志气,老天爷若要保全他,那就必定会在他的思想行为刚一冒头之时就折断它,打掉它的锋芒锐气,使他知道悔过。老天爷若要灭亡他,就用美色、利益诱惑他,来让他志得意满;使他拥有功劳,而对下级骄横无礼;忽视仇敌的存在,而欺侮压迫他的百姓,到了亡国杀身的地步还不悔悟的,老天爷是要灭掉他。所以说战争的胜负,不足以成为国家的强弱的依据,却足以成为国家是否安定的先兆。因为有的国家因为打仗胜利而灭亡,也有的国家因为打仗失败而兴盛。(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栖于会稽,因为它成为横行江淮的霸主。黄池会盟,吴国之后连吃败仗亡国,都是有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的。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晋国果然灭掉虢。这也是范文子不得不劝告厉公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