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77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历法常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古代历法常识古人经常的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说文:年,熟谷也。谷物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年和岁是有区别的。岁表示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段时间,而年指的是今年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段时间。二、阴阳合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30天和6个小月29天。有大小月之分,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29-30天之间(精确数值是29.53天)。每

2、年12个月一共354天,但这个数还不够1个太阳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日,比阴历12个月的总和还多出11天多。所以阴历每过3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1个月的时间,所以每3年就要加1个月,称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1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符合。阴阳合历,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根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根本相符,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所以叫阴阳合历。我国古代的各种历法和今天使用的农历,都是这种阴阳合历。三、纪年法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是周平王元年、秦襄

3、公八年等。以元、二、三年序数计算,直到在位者出位。汉武帝时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古代学者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占星家还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岁星纪年法、太岁纪年法。后世还有干支纪年法。下面分别表达。a.岁星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楞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次星次。假设某年岁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运星运行到玄楞范围,就纪为岁在玄楞,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左传襄公三十年里有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有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

4、子。事实上岁星并不是12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情况叫超辰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辰,其安排的方向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十二次十二辰1.星纪丑2.玄楞子4 .降娄戌5 .大梁酉6 .实沈申7 .鹑首未8 .鹑火午9 .鹑尾巳10 .寿星辰11 .大火卯12 .析木寅岁星由西向东的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

5、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太岁是汉书天文志的叫法,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I叫太阴。根据汉书天文志记载的战国时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运行到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楞,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此外古人还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取了专门名称,如摄提格、单阕等,对应如下表:太岁年名太岁位置岁星位置摄提格寅(析木)星纪(丑)单阕卯(大火)玄楞(子)执徐辰(寿星)取皆(亥)大荒落巳(鹑尾)降娄(戌)敦群午(鹑火)大梁(酉)协洽未(鹑首)实沈(申)滑滩申(实沈)鹑首(未)作噩酉(大梁)鹑火(午)阉茂戌(降娄)鹑尾(巳)大渊献亥(诚皆)

6、寿星(辰)困敦子(玄楞)大火(卯)赤奋假设丑(星纪)析木(寅)单阕音chan2yan1.,执徐音zhi2chu2群音zang1.涕音tun1.屈原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瞰兮,唯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是太岁年名里的摄提格,孟瞰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所以屈原正好生于寅年寅月寅日。但要注意,这里的寅年不是干支纪年里的寅年,而是指太岁在寅(析木)之年。大概在西汉年间,历法家又取了阑逢、旃蒙等十外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方法同六十甲子相同,组成六十个年名,以阕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阕为第二年。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纪年法自西汉太初元年就开始使用了。尔雅记载十个岁

7、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岁阳十干阕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黑弋壬昭阳癸旃音zhan1.我音yi4太岁与十二辰的对应如下:太岁年名十二辰摄提格寅单阚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群午协洽未济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困敦子赤奋假设丑有时这些年名可用干支来表示,阕逢摄提格为甲寅年,旃蒙单阕为已卯年。创制这些名字是为了表示岁星逐年所在方位的,但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所以就废而不用,而改用干支纪年了。但后人还有用这些古年名的,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已经失去了这些年名的本来意义了。如司马光资治通鉴176卷陈纪十下注:起阈蒙执徐,尽著雍济滩,凡五年,这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干

8、支纪年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据说最早应用于西汉,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干支纪年,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有些史*载西汉以前的干支纪年,是后人推算出来的。(见纪日法)四、四时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历法年分为四时,现在叫四季,每季三个月,有闰之季四个月。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时是跟历法月走的,同天体运转规律没有直接关系。我国古代史书中凡提到月份时总是冠以时名,所以读古书时必须了解这一点。五、分至和节气【分至】分至就是二分二至,即冬至、春分、夏至、秋分,以此

9、将一回归年的长度划为四等分。这也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主要特点和关键内容,属于阳历系统。一年之中分至定气准了,历法就比拟准确了,而分至中的关键又在于定冬至点。定冬至点的方法比拟复杂,要进行天文学上的测试,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在我国古代,定冬至点的方法也有一个开展过程。起初,人们大概是以冬天日影最长的一点为冬至点,到我国战国时天文学开展了,就改用日月相会于某一星座为冬至点了。冬至点是一回归年的起点,地球绕太阳一周再回到冬至点的长度,就是一回归年。这个长度的中分处就是夏至点,二分那么在二至的中点,一定是昼夜平分的那一天。【节气】气是包括分至在内在二十四个历法术语,用它们把一回归年划为二十四等分。平均

10、每个节日是15.22日,24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如下: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这些名称表示了一岁之中我国黄河流域气候、农事与自然现象的变化,如惊蛰意味蛇虫冬眠已醒,芒种说明种子破胎而出,霜降表示开始打霜等等。一回归年分为二十四气,两气间的长度为十五日多。气是阳历,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致,每年所在的位置是不变的。二十四气又分为节气、中气两类,以上凡奇数者为节气,偶数者为中气。今天人们*惯上把中气也称为节气,叫二十四节气。气的安排也是逐步完备的。春秋时大概

11、还只知道安排二分二至,战国时那么增加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变很完整了,这见于淮南子天文训。24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古人最初还把24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节气确实立】节气确实立和天文有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玄樨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24节气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24个不同的位置。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棉初点交

12、小寒,运行到玄楞*就交大寒,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和节气对照如下:1 .星纪:大雪冬至2 .玄楞:小寒大寒3 .W:立春惊蛰4 .降娄:雨水春分5 .大梁:谷雨清明6 .实沈:立夏小满7 .鹑首:芒种夏至8 .鹑火:小暑大暑9 .鹑尾:立秋处暑10 .寿星:白露秋分I1.大火:寒露霜降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就是后一个节气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2022多年前的天象和现代不一样,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星附近,现代的冬至点在人马座。六、月建月建是人们把阴历的十二个月同上面说

13、的黄道附近的十二辰联系起来而规定出来的。月建有夏、殷、周历的不同。按夏历,将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寅的叫正月,卯叫二月,丑叫十二月,就称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殷历正月建丑,周历正月建子,以下各月依次类推。这就是月建。古代历法把正月建寅之历称为人正历(包括秦汉以后的各种历法和今天的农历),建丑之历为地正历,建子之历为天正历。月建不同的历法,具体月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七、纪日法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形成六十甲子。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

14、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酉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酉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那么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楚辞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这种情况在

15、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拟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42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八、纪时法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假设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戾。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戾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就是

16、对段时间确实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味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古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的本意就是小时辰。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现代对照,夜半12点(24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上午2点是丑时,4点是寅时,6点是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11点(23点)是为子初,夜半12点为子正;上午1点为丑初,上午2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24小时了。对照表如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初2313579111315171921正2424681012141618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