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89649 上传时间:2024-03-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报批稿)编制说明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组二O二三年九月一、工作简况1(一)任务来源1(二)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2(三)主要工作过程3(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6二、立项的必要性7三、标准编制原则,标准框架、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8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12五、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13六、标准调研、研讨、征求意见情况14七、技术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5八、与国际、国家、行业、其他省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17九、编制单位增减应予说明增减原因并单独拟文申请19十、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

2、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等建议20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海堤是我国沿海地区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截止2018年,我国海堤海岸线长度超过15000km,仅广东省就超过4000kmo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传统海堤易造成滨海湿地丧失或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消纳潮功能减弱、水质净化能力减弱等问题,为实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生态化海堤及对现有海堤进行生态化改造,将是未来海堤发展的主要方向。海堤生态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部署,落实生态用海理念,加强海洋自然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必要

3、举措。国家层面关于海堤生态化建设的要求在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有所体现,但偏重围填海工程,且多为原则性指导,难以覆盖海堤生态化建设的全流程管控。2020年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20)509号)以附件形式提出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将海堤生态化建设纳入海岸带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然而,因海岸线地域性差别大,在国家总体原则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地方特色及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需求,制定适用本地区海堤生态化建设的地方标准尚得尤为重要和急需。为此,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4、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指引,结合主管部门需求调查和广东省海堤现状的实地调查,牵头编制广东省地方标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用于指导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2021年4月,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主导完成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标准草案及立项申请书的编写,于2021年8月列入2021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主导单位: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参与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院、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本标准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二)标准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本标准起草主导单位: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本标准起草实际参与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环宇恩

5、(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文、林立、刘建辉、黄春华、郑鹏一、朱旭、汤德福、黄本胜、侯雨坤、侯珊、朱小伟、赵绍华、周秋伶、戚洪帅、刘晓建、王世俊、张永恒、李瑞慧、王其松、杨丽英、苏玮、王强、毕树根、程凯、张勇、温少文、冯宁霞、黄力、林阳阳、谢韵妍、周治刚、谭超、王珍、冯天乔、陈来明、叶攀。(三)主要工作过程1.前期研究阶段(2018年12月2021年9月)2018年12月-2021年1月,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在开展海堤用海项目审核

6、过程中发现,传统海堤建设易造成滨海湿地丧失或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负面的环境影响。2019年,在开展海岸线修测工作中,传统海堤难以认定为生态恢复岸线,无法保障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为落实广东省海岸线占补制度及生态海堤“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于2021年1月-3月牵头组建编制组,通过实地调研、类比分析、案例分析、趋势外推等方法,从国内外海堤生态化建设的现状出发,探讨和总结了广东省海堤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且提出了编制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标准的草案。2021年4月,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征集2021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1)171号)要求,

7、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申请立项。2021年8月,依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下达2021年第一批广东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粤市监标准(2021338号),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正式立项。2 .起草阶段(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2021年10月-2021年12月,编制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以往海堤加固提升相关的调查研究成果,初步建立海堤生态建设的技术规范框架。经过多次线上研讨,编制组于2021年10月26日形成标准草案一稿并召开了导则编制的启动会,明确了细致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导则草案一稿包括10章内容。2022年5月-6月,经过多次在线研讨、咨询,进一步优化

8、标准的章节结构和内容,增加了第十一章节,同时梳理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目录,形成草案二稿,并于5月27日召开了草案二稿的审查会,逐条审阅草案二稿,进一步增加了第十二章节。6月15日,编制组再次通过线上会议逐条审阅修改后的草案二稿。2022年6月29日,编制组组织召开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专家咨询会,专家组肯定了标准制定的意义,同时提出了相关修改完善意见。2022年7月-8月,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与优化,形成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3 .征求意见阶段一(2022年8月至2022年9月)2022年8月-9月,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组织向80家有关单位企业发送征求意见函,

9、并同步在广东省土地学会、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3家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海洋知圈”开展线上公开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工作共收到50份有效回函,返回138条有效修改意见。2022年9月2023年2月,编制组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逐条回应,完善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4 .征求意见阶段二(2023年6月)2023年6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就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向沿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工作共收到15份有效回函,返回25条有效修改意见。2023年7月

10、,编制组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逐条回应,形成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送审稿)和编制说明,并将有关材料上报至省自然资源厅。5 .征求意见阶段三(2023年8月至9月)2023年8月-9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同步向厅相关业务处室、厅属相关单位征求意见。本次征求意见工作共收到2条修改意见。2023年9月,编制组对反馈意见逐条做出回应,并进一步完善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送审稿)、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报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专家技术审查。6 .技术审查与报批阶段(2023年9月)2023年9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广州组织召开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专家技

11、术审查会,会后编制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标准报批稿。(四)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岳文,负责组织、主持标准的研究、调研及研讨,为标准起草总负责人;林立、刘建辉,牵头负责标准的起草和编制工作,组织案例调研及标准内容的研讨,为标准起草主要负责人;黄春华、郑鹏一、朱旭、汤德福、黄本胜、侯雨坤、侯珊、朱小伟、赵绍华,参与案例调研及标准内容研讨,对各章节具体内容进行修改,为主要参与人员;周秋伶、戚洪帅、刘晓建、王世俊、张永恒、李瑞慧、王其松、杨丽英、苏玮、王强、毕树根、程凯、张勇、温少文、冯宁霞、黄力、林阳阳、谢韵妍、周治刚、谭超、王珍、冯天乔、陈来明、叶攀,参与调研及研讨,负责调研及研讨

12、会务组织、标准文本校对,为一般参与人员。二、立项的必要性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珠江流域下游,北依南岭,南临南海。拥有大陆海岸线长4114km,居全国首位,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已建成海堤4399km(大陆海堤3899km,海岛海堤500km),按现行防潮标准,已达标海堤长度为2471km,未达标海堤长度为1928km,海堤达标率为56%。广东省已往海堤建设大多以传统海堤建设为主,更多注重工程安全,生态建设理念不够落实,对周边环境协调性,生态友好型等综合考虑不足,未充分考虑与植物护岸、湿地等生态措施相协调,工程建设对湿地、滩涂、红树林保护等造成了一定影响。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

13、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要求,要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能力,为我国推进海岸带生态减灾工作指明了目标方向。根据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规划达标加固海堤长度1251km(生态海堤1056km,传统海堤195km),新建海堤长度37km(生态海堤21km,传统海堤16km),至2025年全省建成海堤总长4436kmo生态海堤是未来广东省海堤建设、改造的主要方向。海堤生态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决策部署,落实生态用海理念,加强海洋自然生态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必要举措。我国现行的海堤工程设计规

14、范(GB/T51015-2014)主要对海堤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及结构作出要求,没有生态化建设的具体要求,目前由自然资源部海域海岛管理司提出并已发布的团体标准围填海工程海堤生态化建设标准主要适用于围填海工程新建海堤生态化建设工作。由自然资源部和水利部提出的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范围内海堤生态化建设工作,新建海堤、提标加固海堤可参照使用,主要对建设原则、建设范围和建设流程、有关技术要点等提出了指导原则。综上,国家层面对海堤生态化建设有了指导原则和技术指南,然而全国海岸线地域性差别大,地方主管部门面临的管理问题和现实需求也有差异,在国家层面技术导则的基础上,

15、有针对性地制定细化的地方性标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有必要在广东省制定一个地方性的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用于指导本地海堤生态化建设的相关工作。三、标准编制原则,标准框架、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一)编制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L1-2020)的要求进行编写。编制的主要原则以人为本,安全优先,海堤生态化建设切实保障人员安全;尊重自然,协同增效,促进生态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设不能盲目“一刀切”,要依据当地环境条件,结合诊断评估,分区分类实施海堤生态化建设;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海洋开发利用,实现布局协调和功能兼顾。

16、(二)框架及主要内容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标准结构包括构包括12个章节和4个附录及参考文献。以下对文件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说明。(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安全与生态问题诊断、适宜性评估、生态化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跟踪监测与评估、竣工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管辖海域范围内已建海堤的生态化建设工作,新建、改扩建海堤的生态化建设工作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编制过程中引用的相关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章规定了海堤、海堤生态化、海堤生态化建设、生态海堤、生态恢复岸线、堤前带、堤身带、堤后带等相关专业术语和定义

17、。(4)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优先;尊重自然,协同增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陆海统筹,协调发展。(5)工作流程海堤生态化建设工作程序包括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安全与生态问题诊断、适宜性评估、生态化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跟踪监测与评估、竣工验收七个步骤,并附上工作流程图。(6)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列出收集内容、内容要素及相应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收集问题诊断依据。(7)安全与生态问题诊断依据评估数据,对现有海堤进行安全问题诊断。依据生境条件、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进行生态问题诊断。(8)适宜性评估本章规定评估内容、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9)生态化方案设计本章规定基本要求、堤前带生态修

18、复(淤泥质海岸带、砂质海岸带、基岩质海岸带)、堤身带生态化改造(提线布置、堤型设计、堤身筑堤材料选择、海堤护面生态化设计)、堤后带生态空间营造、技术文件要求(一般原则、文件类型、编制要求、技术论证)。(10)工程实施本章规定了施工要求、施工组织、完工验收等内容。(11)跟踪监测与评估本章规定了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应进行跟踪监测,基于跟踪监测在完工验收合格1年后、3年内内至少进行一次效果评估。(12)竣工验收本章规定建设单位应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做好后续常态化管护工作。(13)附录本标准包括附录A至附录D总共4个附录,附录涵盖了生态海堤推荐植物与材料、海堤生态化建设内容、效果监测评估报

19、告编制大纲、典型海堤改造断面图。(三)主要确定依据编制组参考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51015-2014)、水利工程生态设计导则(DB44/T2283-2021)、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等技术标准文件,结合广东省海堤实地调查结果和工程实践需求,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中定义的术语主要为本标准必需的但现行标准中尚未规定的术语,在行业技术指南中有的一般直接引用,对于有可能产生歧义或存在区域差异的,衔接广东省地方管理需求进行定义。基于此原则,本标准定义了海堤、海堤生态化、海堤生态化建设、生态海堤、生态恢复岸线、堤前带、堤身带、堤后带等8个术语,其中海堤、堤前带、堤身

20、带、堤后带4个直接沿用现行的国标或团标,而海堤生态化来源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3.24的定义,海堤生态化建设来源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附录A.3,生态恢复岸线来源全国海岸线修测技术规程6.1.3,并根据生态恢复岸线验收办法和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程(试行)(修订稿)进一步对可纳入生态恢复岸线的生态海堤进行解释,生态海堤为结合相关术语进行重新定义。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上位标准关系本标准符合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管理法海岛保护法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的要求。本标准的制定引用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海洋调查规范等若干项技术规范的内容,也参考

21、了其它技术规程或相关文献。海堤生态化建设方案设计中涉及的潮水位确定、波浪计算和海堤防潮标准、稳定、渗流等安全指标的确定按照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执行。海堤生态化建设堤身部分施工要求、现场调查及效果验收监测等内容分别参考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海洋调查规范等相关技术规程的内容。综上,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所引用或参考的技术标准简化了本标准的制定工作,与其它类似的海堤生态化相关标准侧重点或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因此,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不矛盾、无冲突,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关系。五、标准有何先进性或特色性近年来,广东省台风灾害呈多发、频发、连发的态势,风力大、海浪高、破坏性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

22、财产损失。然而,作为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重要基础设施,海堤工程达标率、生态化率较低,是广东省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短板。为深入落实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工作,本导则从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十四五”规划需求出发,以传统海堤为落脚点,结合高标准防潮洪体系提升建设要求,提出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全流程指导,明确广东省海堤建设尤其是生态化改造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标准出台前,广东省现有海堤工程设计以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DB44/T182.2004)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GB/T51015-2014)为主要依据,未对海堤生态化建设给出具体指导或说明。本标准通过对广东省现有海堤生态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提出了

23、一套适用于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的综合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安全与生态问题诊断、适宜性评估、生态化方案设计、工程实施、跟踪监测与评估、竣工验收等海堤生态化建设的完整工作流程。本标准体系完善,科学合理,先进性好,应用性强,可为广东省海堤生态化建设提供技术参考。相较于国内其他省份,广东省海潮风浪条件更为恶劣。因此,本标准在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广东省沿海地区水文与生态特性差异性,在海堤建设形式、选材以及生物选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地方特色。六、标准调研、研讨、征求意见情况编制组在本标准前期前往广东省东莞、珠海、江门、汕头等地方调研海堤生态化建设现状,发现现有

24、海堤存在生态建设理念不足、生态化建设效果不佳、后期缺乏监督管护等问题。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基于海堤防潮标准提升及生态功能恢复等现实需求,编制组经过多次在线研讨、咨询,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从原定的新建海堤改为主要针对现有海堤进行生态化改造,并进一步优化标准的章节结构和内容,增加了第十一章节“跟踪监测与评估”和第十二章节“竣工验收”,不断完善海堤生态化建设全流程管理。2022年6月组织专家咨询会,根据专家咨询意见,不断强化本标准的地方特色,加强了与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十四五”规划的衔接,优化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方案设计的内容。2022年8月-9月,编制组向80家有关单位企业发送征求意见函,

25、并同步在广东省土地学会、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3家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海洋知圈”开展线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50份有效回函,返回138条修改意见,编制组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逐条回应。2023年6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向沿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征求意见,共收到15份有效回函,返回25条有效修改意见,编制组对征集到的意见进行分析整理,逐条回应,形成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送审稿)和编制说明。2023年8月-9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同步向厅相关业务处室、厅属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共收到2

26、条修改意见。编制组对反馈意见逐条做出回应,并形成技术审查材料。七、技术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基于广东省生态海堤建设基本情况,结合国内海堤生态化建设相关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技术指南等以及其他沿海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等海堤生态化建设实践经验,通过对海堤生态化建设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的系统梳理,编制组制定本标准,并设置相应的指标,包括生态问题诊断评估和建设后跟踪监测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1)在海堤生态问题诊断评估方面海堤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岸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生境条件、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当前诊断生态系统退化的指标较多,但各指标间相互交叉、重叠和包含。此

27、外,不同区域或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退化评估指标的选取及其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标准从指标构建的科学合理性、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易获取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出发,选取了地形和水动力条件、沉积物环境、水体环境等生境条件的指标,指示物种、海岸植被、生物物种、生物群落结构指数等生物群落结构的指标以及初级生产力、海岸防护、休闲娱乐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指标。(2)在海堤生态化建设后跟踪监测方面根据海堤及海堤生态化的内涵外延,海堤生态化建设完成后,应重点关注海堤的安全是否受到影响以及海堤生态功能结构和多样性等方面是否得到提升。因此,本标准从海堤稳定性、岸滩演变、生态环境、水质环境、动力环境五个方面全面

28、开展海堤生态化建设后跟踪监测,监测要素易于获取且参照相关标准来执行。八、与国际、国家、行业、其他省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国内及广东省内暂无涵盖海堤生态建设全流程的相关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为此,本标准定位于海堤生态化建设全流程规范,从设计、施工、验收到管养,提出了全流程的技术管理要求,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的建设和验收管护,解决了现有或正在制定的其它同类标准未能解决的问题,具有实用性和开创性。具体与国际、国家、行业、其他省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如下:(1)与浙江省海堤生态性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差异比较浙江省海堤生态性技术导则规定了海堤生态性分

29、级的要求、方法及评价指标等内容,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根据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衡量方法,计算指标得分求和得到评价总分,确定海堤生态性等级,分为优、良、中及差四个等级。而本导则内容主要为海堤的生态化建设的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因此,其与本导则适用范围不同。(2)与广东省生态海堤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差异比较广东省生态海堤设计指南对广东省生态海堤设计作出了规定,为广东省生态海堤的设计提供了指导。与本导则的相同之处为都包含了生态海堤设计内容,两者均对海堤的堤前、堤身及堤后作出了规定,内容较为一致,不同之处为:本导则生态化设计条文给出了自然资源部门对堤前红树林、盐沼、沙滩等生态修复的技术指标要求;

30、本导则条文还包括了生态海堤建设前的适宜性评估、施工、完工后的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标准衔接了管理需求,可更好地为管理服务,有更强的实用性。(3)与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对比该指南由原国家海洋局“国海规范(2017)13号”发布,主要针对围填海工程进行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原则、生态建设方案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还考虑了建设项目的污染排放和控制要求,适用于新建围填海及其建设工程。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拟进行更新和修订,截止目前尚未见正式发布。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现有海堤的生态化建设,不考虑不包含建设项目,与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的适用对象

31、不同,但涵盖了其生态化海堤建设的内容。(4)与T/CAOE1-2020围填海工程海堤生态建设标准对比该标准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于2020年1月发布,为团体标准,主要针对围填海工程海堤进行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现有海堤的生态化建设,引用了围填海工程海堤生态建设标准相关术语,另有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的内容,且衔接了广东省对生态恢复岸线的管理需求,具有地方特色。(5)与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对比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是自然资源部及其它部委以部门文件(自然资办函(2020)509号)之附件形式发布,并非标准规范,强制性和约束力不足,且

32、适用于全国。2022年6月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拟升级为行业标准,发布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截止目前尚未见正式发布。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地方特色,内容上基本涵盖了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无冲突,但在海堤生态化设计方案中,结合广东特色提出了更加细致、实用的要求,符合地方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关系要求。九、编制单位增减应予说明增减原因并单独拟文申请本标准由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牵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环宇恩(广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在起草过程中出于实际需要,增加了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

33、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4家参编单位。具体增补原因见关于申请参编单位增补的请示。十、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期和实施日期等建议(1)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与海岸带保护修复、海堤生态化建设有关的各项活动,如学术会议、培训班等。及时了解该标准的内容、编制思路,尤其是熟悉海堤生态化的实施要求和建设方法等。(2)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短信、报刊、广播等多种平台宣传在开展海堤生态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广海堤生态化建设新理念、新方法,促进在海堤生态化建设相关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同时根据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需求,适时进行修改完善。(3)做好标准实施宣贯过程中问题和建议收集、记录和存档工作,便于后续根据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