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98768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多篇汇编)第1篇,共10篇某某读书班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心得体会自去年承办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以来,XX区锚定目标谋新篇、勇立潮头再出发,围绕“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新时代“千万工程”主线,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之姿,致广大而尽精微,从现代社区建设这一微观载体入手,以精致、精准、落细、落实的“蒸小笼”模式,打造活力化、现代化、多元化的生活共同体,擘画“两个先行”的最大未来图景。一、留住人间烟火气,打造活力满满、前景广阔的乡村蓬勃地活力代表未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聚焦“强村”“富民”

2、两大关键词,加速推动“发展型”体系向“共富型”体系跃升转变,实现乡村活力化、年轻化。一是集体经济底气足。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创新开展“飞地抱团”等区域性共富项目,在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的基础上,探索强村公司多种实践路径。在XX南部率先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生态共富先行区建设,统筹南部发展资源。XX连续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位数增长,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深层次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农业产业活力足。产业兴旺是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以项目带动、资源统筹为抓手,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进规模化、数字化和现代化农业

3、发展,启动全省十大省实验室之一的湘湖实验室,加快农业科技改革步伐。成功打造“XX本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推动特色农业走深走实。支持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推进浦阳传化共富乡村示范点建设,谋划恒逸-四翔共富产业园,“以工哺农”激发活力。三是乡村人才干劲足。持续深化“两进两回”,在“引留用”上下功夫,做好原乡人、新乡人、回乡人三篇文章。以“贤归助兴”为抓手,落地萧顺智创园等项目47个,总投资近60亿元。积极培育一批“80”“90”后的农创客、新创客,从田间地头走出了劳动模范、走出了高层次人才,活跃了农村市场,带动了乡村振兴。二、走出现代都市范,打造引领时代、

4、向而往之的乡村栖居地未来乡村是呈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佳载体。坚持以人为本让未来可感,从实际需求出发,打造硬配套提级、软实力升格的品质乡村。一是塑造整体大美之风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和农村公厕综合整治全覆盖,打造“亦城亦乡的乡村风貌形态,既拥有现代化设施又顺应乡村肌理,既融入现代文明又保有历史痕迹。立足市场需求和城边村定位,借势发展“周末经济”、营造城乡“两栖生活”,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千亩农田成了网红打卡地、中医药文化融汇打造康养村舍、闲置农房改头换面变成精品民宿集群,积极发展乡村体育运动,形成棒球、越野、徒步等多元化产业链,绘就繁华都市与繁荣农

5、村交相辉映的美好图景。二是聚焦一老一小之需。以数字化推动新时代公共服务向上突破、向下兼容,推广“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实现“病有良医”;创新打造“智慧养老院”,实现“老有颐养”;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实现“幼有善育”,让公共服务从“基础款”向“品质款”跨越升级。三是打开乡村文化之窗。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精选全区红色研学点位32个,打造六条红色美丽专线,成功开办民间众筹开设的抗战纪念馆,让乡村红色资源热起来、活起来。持续擦亮“潮文化”本底,深化“乡村十二季”文化惠民品牌,打造葛云飞故居纪念馆等一批乡村博物馆,让传统文化可见、可感、可传承。三、构建格局多元化,打造海纳百川、和谐有序

6、的乡村善治地聚焦基层治理需求,优化完善“1612”与“141”体系在基层的贯通应用,实现智慧化社会治理体系“好用、易用“,乡村居民“多用、勤用”。一是“小网格撬动“大治理。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全区共划分全科网格2022个、微网格15656个,形成“区-镇-村-全科网格-微网格”的五级治理体系,把网格打造成为最小的党建单元、执行单元、智慧单元、承接单元、作战单元。二是大数据赋能微自治。持续优化“民情圆桌会”社区工作法、“五和众联”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动“有柿好商量”村民议事制度,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民主协商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迭代升级清廉村社”码上工程”,创新打造“心无忧”“美美大同”一批精准有效的

7、基层数字治理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人人参与、家家共享、村村受益的治理格局。三是“大综合统筹“小模块。以“一网统管”推动“县乡一体、条抓快统”的县域整体智治改革,开发推广“XX红领通”综合集成基层应用,推行“小脑+手脚”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治理工程系统重塑、流程再造、减负提质。下一步,XX区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认真按照本次大会要求,驰而不息厚植共富底蕴、久久为功深化未来内涵,为全省提供更多的XX样板、XX经验。第2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交流发言材料、心得体会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8、工程。20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助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打造了一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新时代乡村画卷。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既要学习工作推进的科学方法和具体手段,更要透过现象探寻浙江不断成功、不断进步的内在因素,切实转换为做好工作的本领和能力。近期,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自学、集中领学和相互交流、调研考察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千万工程”所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O学好用好千万工程,需要增强锲而不舍的韧劲。二十年一以贯之,二十年持续

9、用力,浙江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牛鼻子”,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信念、压茬推进,一任接着一任干,积小胜为大胜,让万千乡村不断升级蝶变。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农村工作的重要论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既定目标携手努力、攻坚克难,全力保障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有位次、有影响。学好用好千万工程,需要增强创新突破的闯劲。20年间,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城乡关系不断演进,浙江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因时因势、识变应变,不断创新思路和观念,延伸整治范围,丰富实践活动,深化理论内涵,“千万工程”始终与时俱进、生机勃勃。有大的担当,才有大

10、的作为,才能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上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培养敢于担当的自觉、练就善于作为的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拿出舍我其谁的决心,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自我。学好用好千万工程,需要增强脚踏实地的干劲。农民是乡村生产生活的主体,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无论“千万工程”工作重心、工作标准怎么变化,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千万工程”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主动性,将热情抱负融入到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以驰而不息的精神真抓实干;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

11、经常到困难多、矛盾多地方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努力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第3篇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学习研讨发言材料裱槎送修初,0戚怡思想体力“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

12、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领

13、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砖瓦建设出来的,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构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其蕴含的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绩观的出发占O八、O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

14、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完善设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域;要全面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展开

15、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路。“千万工程”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千万工程”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身子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突出“深、实、细、准

16、、效”,要“钻进去”调查研究、总结规律,“走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难,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计

17、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观反映“三农”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力。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当。“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

18、程、民族筑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离“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要先知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

19、大问题的分析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规范、强管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计“功成”之力,而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第4篇深入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发言提纲“千万工程”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立足国情、省情、农情,亲自调研

20、、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成为全国乡村生态环境最优、城乡关系最协调、农民富裕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可以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域先行的路子,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千万工程”是全国先行的乡村振兴工程,展现了从“千万工程”迈向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和未来乡村美好图景城乡关系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对关系,城乡关系是否协调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向现代化国家成功迈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从破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建立起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回应。2003年

21、,浙江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表现突出,集中反映在农村人居环境“脏、乱、散、差”,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发展滞后,面临着重塑工农城乡关系的历史性新课题。浙江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作为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省有条件、有必要、有责任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全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而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浙江省作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的使命担当,也是康续“千万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路的走在前列的先行

22、实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表象层次上是着眼于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状况,通过推进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等改变村容村貌的过程,实质上是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亲自谋划、推动实施的一项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二十年来,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拓展,浙江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跃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场景加速呈现。可以说,

23、浙江“千万工程”的目标要求指向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内在契合的,浙江今天乡村振兴的领先优势也是源于“千万工程”在全国的率先谋划与实施。“千万工程”加速了浙江农业乡村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毫无疑问,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千万工程”基于中国国情特色的伟大实践展现了中国式农业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本质的要求。一是千万工程体现了乡村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03年浙江常住人口4856万,与韩国全国人口相当。而且当

24、时城镇化率约为53%,乡村人口众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尤其是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对乡村人口现代化形成了重要制约,成为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主要障碍。“千万工程”通过根本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加快形成人口众多的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二是“千万工程体现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千万工程”把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迭代升级、深化“千万工程”,不断丰富拓展乡村建设内容和要求,

25、积极开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未来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富民强村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着力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现低收入农户、山区海岛县与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是千万工程体现了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2003年启动的“千万工程”1个示范村的要求就是打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农村新社区。在新时代,深化“千万工程”建设中也明确要求在推动乡村物质建设的同时,加强传承中华文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康续农耕文明,传承弘扬乡村社会优秀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促进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四是“千万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千万工

26、程”是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我国广大农村是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建设的主阵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有机生命共同体,“千万工程”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倒逼乡村加快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加快促进乡村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新道路。五是千万工程体现了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样本的内在要求。“千万工程”乡村现代化不同于欧美、日韩的农村现代化,开创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新路子。联合国评价中国“千万工程”为“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并称其“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千万工程”也向世界提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经验模式,为发展中国家

27、提供可借鉴可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中国式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重要“千万工程”蕴含着“三农”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浙江“千万工程”二十年的伟大实践和显著成效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生动范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三农”新篇章。一是体现坚持人民至上。“千万工程”贯穿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真正站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立场,维护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积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把不断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作为“三农”工作的立足点和根本归宿。

28、二是体现坚持自信自立。“千万工程”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大变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改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落后社区”的状况,彰显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体现坚持守正创新。二十年的“千万工程”,注重把中央的精神与浙江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创新性的战略思路转化为具体工作载体,把基层群众创造的创新经验提炼为指导工作的思路方法,绝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内涵和建设内容,不断拓展“三农”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与时俱进的“三农”科四是体现坚持问题导向。“千万工程”是源于农村环境“脏

29、、乱、散、差”表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注重深化、拓展和解决深层次问题。浙江联动推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制度性障碍,不断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形成了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引发的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大格局。五是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千万工程”始终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把村庄规划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从面上引向深入;坚持以系统战略思维推进“千万工程”深

30、入实施,形成了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的系统闭环。六是体现坚持胸怀天下。“千万工程”立足国情,放眼世界,遵循世界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二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千万工程”不仅为全国创造了鲜活经验,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世界各国更好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供了新的选择。第5篇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经验交流研讨发言提纲浙江坚持以“和美”要义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全力开创“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在传承康续中探寻和美新路径。每年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出席的现场推进会,每五年出台一个实施意见,以“人和村美

31、”理念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一是坚持五美联创。2011年以来累计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56个、风景线665条、示范乡镇6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L58万个、美丽庭院250多万户,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全域大花园”的大美格局。二是坚持五村并进。联动建设“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三是坚持五位一体。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全链联动、全程闭环,实行标准化推进、精细化建管、数字化赋能、品牌化经营、人文化引领、均等化服务。在创新实践中建设和美新家园。以风貌提升擦亮生态美。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建立城乡一体风貌管控机制

32、,以绣花功夫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建成样板区110个。以文明乡风浸润人文美。从喜丧宴席套餐制等小切口入手推进移风易俗。实施10批次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均居全国第一,承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致贺信。以优质共享塑造生活美。打出“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农业标准地+农业双强”组合拳,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农民收入连续38年全国省区第一。启动688个未来乡村创建,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90%,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农村学校,建成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1249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33、化实现度超98%。在奋进新征程中实现和美新愿景。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推进环境和美。加快乡村空间、功能、风尚重塑,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行动,系统开展村庄空间梳理、风貌管控、功能植入、标识配套,推动乡村由美丽整洁向和美宜居跃升。二是推进产业和融。实施“126X”(“1”即粮食安全,“2”即科技强农、机械强农,“6”即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智慧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加工6个方面各建100或1个工程,“X”即若干农业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培育“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实施乡村点亮

34、行动,深化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五年新盘活闲置农房10万宗、整村盘活1个。三是推进人文和润。推进“浙风十礼”乡村实践,每年推进240个以上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一县一策”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精准保护发展,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四是推进生活和顺。每年建设未来乡村200个、打造“一老一小”服务场景400个,让农民全生命周期需求就地就近得到满足。五是推进治理和谐。深化“万村善治”示范工程,健全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体系,迭代“乡村大脑+浙农应用”,打造乡村治理先行区和数字乡村引领区。第6篇X单位中心组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学习的心得

35、体会、研讨材料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启动“千万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不

36、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贡献巨大,意义深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看待“三农”的重要意义,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认识不能模糊,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对扶持“三农”的各项工作力度不能减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不动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与

37、耐心,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乡村建设既要见物也要见人,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抓物质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一方面,不断改善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促使乡村资源生态优势和人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农民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

38、村奠定了基础。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管农村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政治优势。要不断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理顺涉农部门的职责分工,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广大农村工作干部要真正深入群众,真心依靠群众,真情关爱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提高农村工作本领,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固基础。“千万工程”源自浙江,“千万工程”属于中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39、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第7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研讨发言材料深入老司“千方工程”全面板弃“千节”?忖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从3月开始,市乡村振兴局党组组织人员分两批次赴浙江省学习调研,先后考察了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桐庐县、湖州市安吉县等地,通过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对当地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

40、深入调研,达到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的目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地区基本情况(一)杭州市淳安县。该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千岛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辖区的下姜村,原来是出名的贫困村,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四次到访、四次致信下姜,期望“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下姜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以乡村旅游产业为支柱,规模效益农业为补充的生态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二)杭州市桐庐县。该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山水世界闻名。近年来,桐庐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培育和发展“古村落+文创”“

41、古村落+艺术”“古村落+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目前,桐庐已建有(含在建)11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三)湖州市安吉县。该县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几何中心,与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州等城市分别构成3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十多年来,安吉县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大念“山水经”,关停矿山,关闭工厂,修复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二、主要经验做法考察过程中,我们亲身体会到,浙江省自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20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所到之地村村如画、处

42、处皆景,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兴旺发达,一派生机盎然景象。相较而言,我市在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方面同浙江各区县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还在发展理念和推进方式上,浙江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一)党建引领基础好。在浙江各地,都注重将党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为指引,塑造“四种人”党建品牌,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州市上堂乡刘家塘村推行村党委联系党小组带领发展村户经济、党小组联系党员带班参与乡村治理、党员联系群众带头倡导文明乡风的“三联三带”活动,受到中央领导赞扬。(二

43、)规划先行标准高。各考察点所在县把规划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个性特色,做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比如杭州市桐庐县石舍村的“非遗石舍”、淳安县严家村的“未来乡村”、“渔事文化”都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规划设计上,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实现了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在规划执行上,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所到之处,没有发现私搭乱建行为,很少有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三)产业融合业态新。所到村庄在业态发展上都力求创新求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44、原则,突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的结合,精心打造多元新业态综合体,实现了三产的有机融合。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成立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彩色农业观光体验基地、旅游休闲清凉度假基地、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基地”,“下姜逐梦”荣膺千岛湖旅游新十景。湖州市安吉县“小瘾半日村”以改造现有民居文化为基础,打造集高端休闲旅游、艺术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成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集群民宿村落及新生代民宿样板区”的全国首家民宿集群村落。(四)管理精细环境美。本次考察所到之处,视野之内几乎看不到生产生活垃圾,这与当地政府的精细管理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早在2021年就

45、率先推行垃圾不落地试点,实行“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做到“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村容更整洁”。杭州市桐庐县探索“中国式”垃圾分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将村庄划分为若干网格,在网格内分类设置垃圾投放点,引导农户分类倾倒,每日回收,分类处理,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城”。(五)多元参与机制优。纵观浙江各地乡村建设,把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理念贯穿于发展建设之中,是浙江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政府主导,就是在规划编制、资金整合、项目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农民主体,就是突出发挥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比如湖州市安吉

46、县刘家塘村推行“五众”工作法,大事众人定、三务众人清、村务众人管、廉情众人督、结果众人评,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参与,就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杭州市淳安县创新“入股联营”机制,镇村属企业和大下姜所属25个行政村共同出资,组建大下姜振兴发展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608万元,利润101万元,为村民持续增收提供稳固保障。三、有关工作建议从外出学习考察的情况和浙江乡村振兴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来看,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统领农村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政策要求严、利益关系多、推进标准高,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株洲实际,系统设计,协同推进。为

47、此,提出如下建议:(一)突出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增强组织活力。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帮助帮扶村建好阵地、带好班子、抓好队伍,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推行“三结三带”,即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书记结对、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结对、党员与群众结对;强村带弱村、老党员带新党员、致富能手带困难群众,促进共同提高。二是用好党建平台。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8、观,开展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治理,推广“积分制”等管理方式,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三是做好示范带动。发扬株洲市“火车头”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借鉴浙江省“万千工程”经验,结合株洲市实际,实施“千百工程”,即“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领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创建不撒胡椒面,把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强、乡村建设基础条件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作为基础条件,确保创建一个成功一个。(二)统筹规划设计。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十分重视规划工作,在村庄整治初期先抓规划、再搞建设,结合实际,差异化发展,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久久为功,使乡

49、村建设有序推进。这也启示我们,抓乡村发展首先要高起点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一是统一编制标准。我市1014个行政村,目前完成并批复173个村村庄规划,完成未批复669个村庄规划方案,剩余172个村未完成规划编制。探索推广“一图一表一说明”做法,即统一绘制村庄建设规划图、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项目表和制作建设要点说明书,提高村庄规划的质量和群众参与率、知晓率。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个性,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主题”,不搞千村一面,根据产业、文化、生态和村容村貌的不同,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做到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体现特色“小气候”。三是加强风貌管控。根据我市村民建房特点,探索推行“湘东民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