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03653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阚云超: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度述职述廉述学报告河南科技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阚云超(2024年1月)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本人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大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与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全体科院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新突破新跨越,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精读了必读、选读书目,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2、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参加中央党校全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提高政治能力专题培训班、河南省本科高校书记校长研讨班以及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读书班等集中性培训,积极撰写学习体会、分享发展思路。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结合学校工作为260名处级以上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为广大师生讲授思政课。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把一流学科建设瓶颈问题、学科队伍建设、生物育种卡脖子技术等深层次改革发展问题定为调研课题,到学校二级单位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南繁基地等校内外开展调研交流20余场次,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找准方向、找实对策,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创机遇、化危机

3、、闯难关、应变局行动,转化为一体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转化为干事创业、主动作为,转化为学校治理、平安建设、民心工程。二、勤勉务实重干,聚焦事业发展紧紧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聚焦拔尖人才引育,人才强校实现新突破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谋划人才布局,实施学科靶向精准引才,指导制定2023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办法,主持召开4次人才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统一思想,全体校级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京、上海等14个城市100余家单位招才引智。全

4、职引进海外“杰青”顶尖人才1人,柔性引进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引进省优秀专家和优秀博土、博士后120余人,人才层次和数量均实现超越,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小麦育种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茹振钢教授团队选优配强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攻关方向,引导鼓励茹教授参评院士,最终茹振钢教授入选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在2023年度中原英才系列(育人系列)申报工作中,积极论证推荐,我校有2人入选中原学者(全省共7人),更具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初显规模,学校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二)显性成果引领,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以学校章程

5、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校内法律顾问、审计部门负责人全程列席校长办公会机制,切实提高了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指导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破除“五唯”顽疾,大力推进评价体系改革。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完善分类评价,推进显性成果引领评价制度,较大幅度提升了职称评审标准和质量,构建了职称评审新导向。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出台“院办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放管服”改革。以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换届为契机,调整优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学校内设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办学内生动力。(三)优化重塑专业结构,教育现代化取得新业绩

6、落实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价工作,开展专业分类指导和调整优化,组织我校70个专业对标国内同类一流专业参加河南省本科专业评价,申报新增生物育种科学、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新专业6个,调整农、工、理等博士点建设学科招生计划,学科规模趋于合理,3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突出抓特色行业学院与重点产业学院建设,集中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及优势,交叉融合,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组织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行业学院的建设遴选工作。获批河南省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一一先进工程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现代产业学院1个,获批省级特色行业学院一一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行业学院1个。1个团队获评省本科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深化制

7、度建设。制定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奖评选办法(修订)等7个制度文件,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升。积极推进“书院制”改革,推动“一站式”学生综合服务社区建设,建成崇德书院并投入运行,打造“沉浸式”育人新阵地。(四)赋能升级大平台,科技创新构建新格局贯彻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主动服务河南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深度融入神农种业实验室和“中原农谷”建设,前瞻性规划平原示范区“农谷高科”项目,并纳入省市“中原农谷”建设规划。聚焦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资源、培养生态,推动“作物学创建国家一流学科”战略工程,邀请11名业内资深专家对作物学创建一流学科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明晰学科

8、发展路径。一年来,获批河南省作物智慧种植工程研究中心、起重装备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中心、智慧作物种植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等3项省级科研平台,获批新乡市智能起重装备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新乡市新能源装备动力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校中原农谷、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设立百泉现代农业研究院郑州航空港分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挂牌成立农业农村部农药研判与施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百泉现代农业研究院海南试验站,科研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完善“三级论证”制度,提升大项目申报质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子任务)3项

9、,省部级项目146项。获批科研经费4300余万元,成果转化合同金额1400余万元,横向合作合同金额1800余万元,共计7500余万元。2篇论文入选ESl全球ToP1%高被引论文,学校作为共同通讯单位在Mre子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一年来,学校获各级各类成果奖90余项。其中河南省科学技术奖7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10项。入选农业农村部2023年小麦主导品种2个、植保类主推技术1项,实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双入选的突破。(五)深化合作与交流,开放办学取得新进展承办第二届河南省青年

10、科学家论坛,邀请到11位国内外院士和38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学者出席并作学术报告,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高水平、多领域、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平台,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在推动河南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中挑大梁、当主角,学校获评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拓宽国际化教育渠道,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美国克莱顿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签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协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乡村振兴专项项目1项,实现了高层次国家公派留学项目重大突破。与省委外事办共建“河南省农业科技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成功获批,为培养涉农翻译高级人才、提升学校国际形象搭建了新平台。(六)坚持教育人民性,民生工作取得新

11、成效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一年来,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抓住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东校区体育馆、人工湖等后续工程建设,协调新乡市政府修建过街天桥、改造西南大门,解决出行不畅问题。推进学校空间布局调整,极大缓解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不足问题。督促推进人才公寓项目,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并保障购房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全校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畅通“一体化”渠道,深度回应师生诉求。构建起“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电话热线、校长帮、来信来访、法律顾问参与,一体化工作模式。多渠道、多层次、深度回应师生诉求。特别是高质量运营“校长帮”师生服务

12、平台,一年来,受理师生诉求近2000件,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已成为最受学生信赖的服务平台。三、加强作风建设,保持清正廉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三个务必”,树牢正确政绩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增强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时刻有红线意识,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严格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制度,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学校“三重一大”制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对分管部门党员干部进行廉政约谈,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四、个

13、人学术及教研工作主持获批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80万元)、河南省科技研发联合基金(产业类)重大项目1项(600万元),发表SCl论文9篇,入选“2022年度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2名。五、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过去一年,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及学以致用还有差距。能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但是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不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蕴含哲学思想理解的深度不够。今后在工作中要持续不断加强学习的系统性,不断强化自己用理论指导工作的意识。二是统筹兼顾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差距。虽然自己能够认真谋划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时刻警惕“合成谬误”“分解谬误”,但在具体工作目标推进中有差距,实现目标的方法路径有待完善。今后在工作中,我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和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准发力、统筹突破,努力创造新的发展业绩,加快推进学校事业一体化、高水平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