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13760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DOCX 页数:148 大小:62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_T50633-2023《核电厂工程测量标准》.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0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陆域地形测量、水域地形测量、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其他测量、竣工测量等。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 .增加了“基本规定”内容:2 .修订了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要求;3 .增加了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技术要求;4 .增加了基坑监测、在线变形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5:增加了土石方测量等方面的技术要

2、求:6 .增加了“竣工测量”内容。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天丰路1号,邮政编码:510663)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小望陈伦清姚麒麟代宏柏王旭宏薛艳东常增亮曹玉明JK,“AUCB朱宏波贾玉明

3、胡博李建国杨立建张健黄玉林陈隽敏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尹洪斌陈亚明郑勇峰胡双跃王志勇吴建扬郝宝诚石克勤胡茂林柴中徐君明柴秀伟毛一克单龙学1 总贝IJ(1)2 术语和缩略语(2)2.1 术语(2)2.2 缩略语(3)3 基本规定(4)4 平面控制测量(6)1.1 一般规定(6)1.2 控制网的设计与选点埋石(6)1.3 GNSS测量(7)1.4 导线测量(13)1.5 三角形网测量(20)5 高程控制测量(24)5.1 一般规定(24)5.2 水准测量(24)5.3 三角高程测量(29)5.4 GNSS高程测量(32)6 陆域地形测量(33)6.1 一般规定(33)6.2 图根控制测量(36)6.

4、3 全站仪测图(40)6.4 GNSSRTK测图(41)6.5 卫星遥感与航空摄影测量(44)6.6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48)6.7 地物测绘(51)6.8 地貌测绘(54)6.9 地形图整饰及检查(55)7 水域地形测量(59)7.1 一般规定(59)7.2 导航定位(60)7.3 水深测量(63)7.4 侧扫声呐探测(68)7.5 水域地形图绘制(70)8 施工测量(73)8.1 一般规定(73)8.2 初级网测量(74)8.3 次级网测量(75)8.4 微网测量(80)8.5 微网传递测量(83)8.6 施工测量及检测(84)8.7 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90)9 变形监测(92)91一般

5、规定(92)9.1 水平位移测量(93)9.2 垂直位移测量(96)9.3 在线变形监测(99)9.4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100)10 其他测量(102)10.1 一般规定(102)10.2 勘探点、线测量(102)10.3 水文测量(I(M)10.4 管线工程测量(105)10.5 土石方测量(110)Il竣工测量(Ill),2附录A坐标联系测量(115)附录B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118)附录C控制点点之记(120)附录DGNSS测量记录手簿格式(121)附录E大地坐标系的椭球基本参数和几种曲率半径的计算(122)附录F全国主要高程系统零点高程互换表(124)附录G各等级高程控

6、制点标志(埋石类型及要求(125)附录H次级网点、微网点和测量通视孔标志、埋设规格及要求(127)附录J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131)附录K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132)本标准用词说明(134)引用标准名录(135)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abbreviations(2)2.1 Terms(2)2.2 Abbreviations(3)3 Basicrequirements(4)4 Horizontalcontrolsurvey(6)4.1 Generalrequirements(6)4.2

7、 Controlnetworkdesign,reconnaissanceandSellingmonument(6)4.3 GNSSsurvey(7)4.4 Traversesurvey(13)4.5 Triangularcontrolnetworksurvey(20)5 Verticalcontrolsurvey(24)5.1 Generalrequirements(24)5.2 1.eveling(24)5.3 Trigonometricleveling(29)6 GNSSleveling(32)7 1.andtopographicsurvey(33)7.1 Generalrequireme

8、nts(33)7.2 Mappingcontrolsurvey(36)7.3 Totalstationsurveyingandmapping(40)7.4 GNSSRTKsurveyingandmapping(41)7.5 Satelliteremotesensingandaerialphotogrammetry(44)7.6 3Dlaserscanningsun,ey(48)7.7 Ground-objectsu,vey(51)7.8 Geomorphologicalsurvey(54)7.9 Decorationandcheckingoftopographicmap(55)8 Undera

9、tertopographicsurvey(59)8.1 Generalrequirements(59)8.2 Navigationandposition(60)8.3 Underwaterdepthsurvey(63)8.4 SideSCansonardetecting8.5 Underwatertopographicsurvey(70)9 Constructionsurvey(73)9.1 Generalrequirements(73)9.2 Primarycontrolnetworksurvey(74)9.3 Secondarycontrolnetworksurvey(75)9.4 Mic

10、ro-gridcontrolnetworksur,ey(80)9.5 Micro-gridcontrolnetworktransfersuryey(83)9.6 Constractionsurveyanddetection(84)9.7 Dataprocessingandresultssubmitting(90)9Deformationmonitoring(92)1.1 Generalrequirements(92)1.2 Horizontaldisplacementsurvey(93)1.3 Verticaldisplacementsurvey(96)1.4 Onlinedeformatio

11、nmonitoring(99)1.5 Dataprocessinganddeformationanalysis(IoO)10 Othersurveys(102)10.1 Generalrequirements(102)10.2 Exploratorypoint,linesurvey(102)10.3 Hydrographicsurvey(Ig)10.4 Pipelineengineeringsurvey(05)10.5 Earthworkvolumesurvey(IlO)511 As-builtsurvey(Ill)11.1 Generalrequirements(Ill)11.2 As-bu

12、iltdrawingsurvey(Ill)AppendixACoordinatesystemsaffiliationsurveys(115)AppendixBMarkersofhorizontalcontrolpointsandburiedspecificationsofthefixedmonuments(118)Appendix C Controlpointsloggingsheet(120)Appendix D GNSSsurveyinghand-writtenlogforms(121)AppendixETheellipsoidbasieparametersofthegeodeticcoo

13、rdinatesystemandseveralcurvatureradiuscalculations(122)AppendixFThezeropointelevationinterchangetableforthemainlynationalelevationsystems(124)AppendixGThedifferentlevelselevationcontrolpointsigns,buriedstonetypesandtheirrequirements(125)AppendixHSecondarycontrolnetworkpoints,micro-gridcontrolnetwork

14、pointsandsurveyvisibilityaperturesigns,buriedspecificationandtheirrequirements(127)AppendixJTheinclinedpercentofthemainlycomponentbuildingsandthecalculationformulaefortheextrapolatedinclinedvalueofthemainlycomponentbuildingsbasedonthemethodofthedifferentiasedimentation(131)AppendixKFormulaeforcalcul

15、atingrelativetilt-6valueoffoundationandfoundationdeflection(13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134)1.istofquotedstandards(135)1总贝!l1.0.1为规范核电厂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固定式核电厂在厂址选择、设计、建造阶段的测量工作。1.0.3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绘精度的标准,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1.0.4核电厂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16、术语和缩略语Zl术语2.1.1 核电厂nuclearpowerplant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发电厂,通常由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两大部分组成。2.1.2 初级网primarynetwork为满足前期土建施工、附属工程的定位和放线、次级网的建立等需要,在整个核电厂区布设的一组有特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网。2.1.3 次级网secondarynetwork在初级网基础上布设的,为满足平整后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的施工定位和放线、微网测设、变形监测及局部控制加密等,由覆盖于核岛、常规岛等主要厂房周围的、若干个观测墩组成的控制网。2.1.4 微网micro-gridnetwork由设置在核岛

17、、常规岛等厂房内混凝土基础底板或平台上的多个测量标志组成。必要时,在板、墙上预留通视孔洞,满足各厂房内部土建和安装的定位、检查、变形监测及局部控制加密等需要,是以次级网为基准引测的微型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2.1.5 变形监测deformationmonitoring对监测对象的形状或位置变化进行监测,确定监测对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进行变形分析的过程。2.1.6 三维激光扫描threedimensionallaserscanning通过发射激光获取被测物体表面三维坐标、反射光强度等多种信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方式,主要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两种方式。2.1.7 点云pointcl

18、oud通过测量方式获取三维空间中目标表面特性的海量点集合。2.1.8 竣工测量as-builtsurvey工程竣工时,为获取工程中各种建(构)筑物、道路、管网或隐蔽工程形体等施工完成后的平面位置、高程及其相关尺寸而进行的测量工作。2.1.9 1.9竣工图as-builtdrawing反映工程建成后实际情况的图件。22缗略语BDSBeiDou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RS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ystem,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19、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RTK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RealTimeKinemati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BN-DGnSSRadioBeacon-Differential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IMUInertialMeasurementUniL惯性测量单元;PDOPPositionDilutionofPreCiSion,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OSPositioningandOrientationSyStem,定位定姿系统;GNSSRTDRealTimeDiffer

20、emiaI,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码差分。3基本规定2.1.10 0.1选址、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应采用现行的国家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建造阶段的测量工作,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坐标联系测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3.0.2水域地形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陆域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系统一致。当两者不一致时,应求出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当同时进行陆域测量和水域地形测量时,应以陆域测量为主,布设统一的控制网。3.0.3首级平面控制网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cm。3.0.4首级高程控制的水准网或水准路线中互为最远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3cm3.0.5地形图测图比例尺可根据核电广工程设计阶段和建造阶段的需要

21、,按表3.0.5选取。*3.0.5地形图测图比例尺的选用比例尺用途1:10000厂址普选、初步可行性研究1:5000厂址普选、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1:2000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1000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500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造3.0.6测量仪器和相关设备使用前应进行检查、验证及校准。对所使用的软件,应经过鉴定或验证。3. 0.7对工程中所引用的测量成果资料应进行检核;测量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应真实和完整。3.0.8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有关观测数据、图表、文档等电子版和纸质资料应分类整理归档,电子版测量成果宜采用不同存储介质进行备份。3.0.9测量工作应

22、积极采用经过实践验证的新技术、新方法,测量结果应满足工程建设及本标准规定的精度要求。4平面控制测量4.1 一般规定4.1.1 平面控制网可采用GNS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建立。4.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可依次分为三等、四等和一级、二级,首级控制网不应低于四等。4.1.3 平面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1/40000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1可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可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或任意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4大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4.2控制网的

23、设计与选点埋石4.2.1 GNSS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2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控制点、连续运行参考站点;对控制网内的长边,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3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4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6基线数的1.5倍。4.2.2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个已知方向。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

24、或结点导线网形式。3导线宣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4导线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4.2.3 三角形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首级控制网中的三角形宣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o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要求,但不应小于25。2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或插点等形式。4.2.4 控制点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位置,视野应相对开阔,并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应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315252010-306四等多频或双频5mmI2pp1541510-306一级双频或单频IOmm+5pp(n

25、载波相位21524105158二级双频或单频10un+5ppn载波相位215力41057584.3.5对于面积较大的GNSS测区,应编制作业计划。4.3.6GNSS测量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是否充足。4.3.7GNSS观测,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Imm。4.3.8GNSS测量作业时应避免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4.3.9GNSS测量作业时应做好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仪器高、开关机时间等相关信息的测站记录。GNSS测量记录手簿格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IHGNSS控制测量静态观测数据处理4.

26、 3.10GNSS测量数据处理时,基线解算可采用随机软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02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也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3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4.3. 11GNS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重复基线检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列限差要求:(4.3.11-1)(4.3.11-2)(4.3.11-3)(4.3.11-4)2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列限差要求:W2n(4.3.11-5)W2力。(4.3.11-6)W22wo(4.3.11-7)W23

27、no(4.3.11-8)3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应符合下列限差要求:d325一级及以上注:相邻点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4.3.21每测回观测前均应重新对仪器进行初始化,测回间的时间中断间隔不应小于60s,取各测回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每点GNSSRTK控制测量的最终观测成果。4.3.22采用单基站RTK方式测量时,单基站RTK测量作业半径不宜超过5km0转换参数的平面精度不应大于20mm。对无转换参数的测区,应在测区周边及中部选取不少于4个已知点进行点校正以获取转换参数。1.1.1 3.23采用网络RTK方式测量时,应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流动站应在CORS网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测量,并实现数据与

28、服务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4.3.24 GNSSRTK控制测量数据应包括控制点号、三维坐标、三维坐标精度、与观测值相应解的类型与观测时间等信息。4.3.25 GNSSRTK控制点测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核,检核的点数不应少于总点数的10%,且不应少于一对点。检核可采用全站仪或GNSS静态的方式,检核的每对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标准表4.3.20中的规定。4.4导线测I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4.4.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1的规定。表44.1各赞导线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110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rnn)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Rl公龙()

29、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0.5”皴仪器”级仪器2级仪器6”级仪器三等1431.8201/15000046103.6n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246-5n1/35000.级40.55151/300001124101/15000二级2.40.258151/14000111316Vn1/10000注:n为测站数。4.4.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本标准表4.4.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本标准表4.4.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o4.4.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本标准表4

30、.4.1中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0.7倍。II水平角观测4.4.4水平角应采用全站仪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4.4.4的规定。表444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等级仪罂精度等级两次照准日标读数差n半测回归零差O测回内2C互差O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C)三等、四等0.5”级1.584级46962”级68139级、一级2”级1218126”级1824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符合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2观测的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3观测的方向数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括两

31、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应为共同零方向。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4各测回间应按180。除以测回数均匀配置度盘。5应取各测回水平角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4.4.5三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应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也可用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加上左角的概值在前进方向配置度盘。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之差,不应大于本标准表4.4.

32、1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2倍。4. 4.6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或反光镜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2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观测限差应满足本标准第4.4.4条第1款的规定。3如受震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4. 4.7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度盘位置上重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

33、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3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站。4.4.8 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In距离测发4.4.9 全站仪的测距中误差应按下式进行估算:mp=a+bD(4.4.9)式中:mp测距中误差(mm);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仪器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4.4.10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10的规定。*4.4.10潸距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w单程各测回较差(m

34、m往返测距较差(mm)往返三等2mm级22232(q+bD5mm级335W7IOmm级4410A5四等2mm级11W235mm级2257IOnlnI级331015一级IOmm级111015二级IOnlm级11015注:1全站仪按Ikm测距中误差计分为四级,2mm级为InlWlmm+lppmD3mm级为Imm+1ppmDmp3mm+2ppmD:1Omm级为3mm+2ppmD5mm+5ppmD02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次4次的过程。3根据具体情况,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珏代替对向观测。4.4.11, 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IO测站对中误差和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2当观测数据超限时

35、,应重测整个测网;当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3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4气象数据的测量应符合表4.4.11的规定。*4.4.11气象数据的熏量要求等级最小读数测定的时间间隔数据取用温度(C气压(Pa)三等0.250(或O.5unHg)每边两端观测始末每边两端的平均值四等0.550(或0.5mmHg)每边两端观测始末每边两端的平均值续表4.4.11等级最小读数测定的时间间隔数据取用温度(C)气压(Pa)一级1IoO(或ImmHg)每边测定一次测站端的数据二级1100(或IInmHg一时段始末各测定一次

36、测站端的数据注:1温度计应悬挂在与测距视线同高且不受日光辐射影响和通风的地方。2气场十应!平,撒杯踊阳避加栅1。5当测边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差进行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要求,可按本标准第5.3.2条和第5.3.3条中五等三角高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执行。INX导线测量数据处理4.4.12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斜距应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再进行水平距离计算。2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两点间的高差时,应进行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3水平距离可按下式计算:Z=S2-F(4.4.12)式中:Dp_测线的水平距离(m);S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正后的斜距(m);h仪器发射中心与反光镜反射中心之间的高差(m)。4.4.13导线网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M(4.4.13)qNLM-式中:mg测角中误差();f2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fg时的相应测站数;N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4.4. 14-1)4.4.14测边的精度评定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单位权中误差:片=J2“.式中:单位权中误差;d各边往、返距离的较差(mm);n测边数;P各边距离的先验权,其值为10,。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按全站仪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