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第7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教案第7课大学生的人际交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课时4课时(180mi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实质(2)熟悉人际交往的功能以及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3)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4)明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方法(5)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能力目标:(1)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能够巧妙地处理人际冲突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2)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际交往的功能、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教学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教学方法讲授法、问
2、答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案例导入【教师】讲述引导故事”为什么都不理我“(详见教材),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你是小林,你会怎么做?【学生】聆听、思考、回答传授新知【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是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信息和沟通情
3、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科学定义就是,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相互交往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联系。它表现为人们相互之间情感联系的紧密或疏远,以及人们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心理状态.【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有什么区别?【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人际关系是一种状态,人际交往是一种行为.人际交往奠定了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同时,人际交往的质和量决定着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二、人际交往的功能【课朝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人际交往有哪些功能?【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
4、知(一)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人们通过人际交往,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这些信息和知识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自我发展至关重要。除了获取信息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人际交往交流思想。(二)自知和知人的功能人们往往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慢慢认识自己的。一方面,人们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认识自己,即将人际交往的对象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子和照鉴自己的“镜子;另一方面,人们通过他人的评价和看法来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三)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技能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是衡量其成熟程度的重要尺度。个体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四)身
5、心保健功能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际交往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爱与归属的需要。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有着强烈的被爱和被依赖的情感需求.人们总是通过情感交流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恐悲,彼此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并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人们还常常通过真诚的交往来消解4中的烦恼。在生活中,那些交际范围较广的人,往往精神生活更丰富,身心也更加健康。反之,那些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难以排解,因而更有可能出现身心健康问题。【课堂讨论】【教师】讲述心理实验(详见教材),提出以下问题:这个实验带给你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
6、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课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一)夕陲吸引性良好的仪表是人际吸引得以产生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仪表不仅仅指容貌,也包括举止、装扮、嗓音、表情等。当然,随着交往的深入,外表吸引力的作用会有所减弱。良好的仪表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因为它能使人感到舒适;另一方面是因为它能产生晕轮效应,使人认为拥有良好仪表者还具备其他一系列良好品质。例如,大多数人不喜欢与不修边幅、行为粗野、言语粗俗的人交往。【课堂讨论】【教师】讲述心理实验(详见教材),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在人际交往中
7、外表重要吗?【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人容易互相吸引。(三)互补性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所获得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当双方的需要形成互补关系时,人际吸引会变得强烈。(四)情感相悦性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悦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影响着人的主观意识,人的主观意识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人际交往双方心理上的亲近能减少人际摩擦与心理冲突。双方的相互认可与接纳,是彼此之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五)时空接近性在人际交往中,时空上的接近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加深了解的一个客
8、观条件。时空上的远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居住距离的远近和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在地理位置相邻或彼此见面的机会多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较为密切的人际关系。(六)道德文化修养道德是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人际吸引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等。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通过形体、容貌、服饰、姿态等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际吸引。(详见教材)【课堂讨论】【教师】讲述心理实验(详见教材),提出以下问期:这个实验带给你哪些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课堂提问】
9、【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有哪些突出特点?【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一)迫切性与开放性迫切性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极为强烈.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特别希望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渴望迅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上。随着生理与心理的成熟,大学生对爱情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校园里的异性交往大多持认同态度,并主动去了解异性、与异性交往。(二)广泛性与时代性广泛性是对于大学生交往的内容和范围而言的。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除了交流学习、生活外,还常常一起探讨人生理想、大学恋情、成长经历,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10、,等等。大部分大学生不再持有狭隘的交友观念,转而追求建立更加多样的人际关系。时代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沟通形式的改变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不再仅局限于信件往来、电话交流或面谈等形式,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多地运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如微博、微信、QQ、电子邮件等)进行沟通交流。(三)平辘与不1平等性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他们期待交往的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接纳。他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方委曲求全,另一方居高临下,那么双方的交往将难以持续。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经济条件的差别上。经济上的拮据使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十分被动,个别
11、大学生甚至还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四)理想性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动机相对单纯,情感因素占绝大部分。他们在交往中真诚、坦率,注重精神方面的契合,对人际交往有较高的期望值,并将其理想化。但因受现代社会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理想化的特点有淡化的趋势。(五)不稳定性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情绪和情感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人际交往中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焦虑悲观。受此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具有不稳定性。【心理小资料】【教师】请学生阅读“人际关系金字塔”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内容美国学者杰尔厄卡夫、维利伍德提出了人际关系金字塔”理论。该理论可用图7-1表示。攀登关系金字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长途
12、旅行,攀登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际关系金字塔反映了个体和他人正面关系的五个层次。在这五个层次中,那些数以十亿计的连你名字都不知道的人构成金字塔的塔基,极少数的人构成金字塔的塔顶,他们是那些看重与你关系的人。【学生】阅读、思考、记忆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一、社交恐惧心理及其调适(一)对社交恐惧理的认识社交恐惧理是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之后,为避免再次遭受交往挫折而产生的一种防御心理。其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进教室、会议室,害怕抛头露面。社交恐惧心理通常是由社交失败经验引发的,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引发社交恐惧心理,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遭
13、受挫折后,内心受到打击并产生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进而出现紧张、恐惧、敏感等情绪反应。二是间接经验引发社交恐惧理,即大学生在看到或听到他人失败的社交经历后,内心形成关于社交的负面印象,并联想到自身的社交,进而产生痛苦、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二)对社交恐惧理的调适【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针对社交恐惧理的状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I.认知调整研究表明,影响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并不是客观事件本身,而是个体自己的认知。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分析导致自己出现社交恐惧的认知因素,并做出调整。2 .利用自身气质类型扬长避短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
14、优势和劣势。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自身气质中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的一面。3 .克服完美主义倾向有社交恐惧心理的人通常存在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抱有过高的期望.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如果总想给别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而现实又常常不遂人愿,就难免会产生社交恐惧心理。4 .对自己进行系统脱敏有社交恐惧4,理的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有退缩表现,其退缩的心理和行为会削弱人际交往的动机和能力。这类人可以通过系统脱敏的方法来逐渐消除自身的社交恐惧心理及其他不良症状。(详见教材)二、自卑心理及其调适【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自卑心理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
15、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一)对自卑心理的认识自卑来源于个体对自己的不正确认知和估计。自卑的人往往过分地关注自己的短处,而对自己的长处缺乏足够的认知。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通常有以下表现:缺乏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羞怯,胆小,害怕被人嘲笑或拒绝。自卑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体在心理上与他人进行消极对比。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和不足。(二)对自卑心理的调适1 .学会客观认识自己2 .制订合理的奋斗目标3,纠正不合理信念【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信念是不合理的?【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不合理信念总是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它主要有以
16、下三个特征:绝对化、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极。因此,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当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时,可以试着找出自己比别人强的方面。这是一种克服自卑、增强自信的好方法。4,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大学生应多分析自己的有利条件,总结成功的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醒和激励自己,使自己在心理上确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5 .观察自信的人并向其学习(详见教材)三、自负心理及其调适(一)对自负心理的认识自负的人通常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拿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过分强调自我感受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傲气轻狂,固执己见,唯我独尊,有较强的嫉妒心;看不起周围的人,很少关心他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
17、允许别人批评自己。【课题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应该如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自负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种.(I)自我认知错误。(2)自尊心太强。(二)对自负心理的调适1 .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学生既要了解自身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这些缺点和不足可能给自身发展带来的阻力。另外,还要诚恳地接受他人的批评。2 .尊重他人,换位思考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应该尊重他人。大学生要想克服自负心理,就应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多进行换位思考,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详见教材)四、嫉妒心理
18、及其调适(一)谦妒心理的认识嫉妒心理是指个体因他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敌视心理。嫉妒一般发生在社会地位相同或相近、生活或工作关系密切的人际圈子里。当生活在这个人际圈子里的人彼此之间的差距不大时,大家往往会相安无事;一旦这个人际圈子里的某个人境遇有了改善或地位有所提升,平静的生活圈子里就会泛起嫉妒的涟漪。(二)对嫉妒心理的调适【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针对嫉妒心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1 .化嫉妒为动力嫉妒心理源于个体因他人在某个方面强于自己而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要想打破这种不平衡心理,理性的做法是化嫉妒为前进的动力,依靠自
19、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来超越对方。这既无损于他人又有益于自己,是一种奋发努力、缩小差距、改善现状、开创未来新局面的积极姿态。2 .加强自身修养嫉妒心强的人往往存在一些性格缺陷,如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以自我为中心、情绪不稳、易受到外界影响等。所以,易产生嫉妒心理的人有必要加强自我修养,完善自身性格,拓宽眼界,提升境界,正确看待别人取得的成绩。3 .充实自己的生活如果大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增强自信,并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实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嫉妒他人。【心理小资料】【教师】请学生阅读被嫉妒者的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内容被嫉妒者应该认识到嫉妒是一种变相的恭维,是他人以
20、婉转的方式认可自己的一种现象。所以当被他人嫉妒时,大学生不必愤愤不平,不妨主动找对方谈谈心,诚恳地指出对方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用真诚和友善帮其克服嫉妒心理。同时,可以诚恳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提供有益的信息及一些具体的帮助。这样,对方会对被嫉妒者多一分了解,也会对其增添一分信任。【学生】阅读、思考、记忆五、猜疑心理及其调适(一)对猜疑心理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总是轻易地相信他人,甚至因此上当受骗;反之,有些大学生却习惯于猜疑他人.猜疑是由错误的认知造成的。猜疑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思维封闭、固化。(2)缺乏信任感。(3)自我防卫心理太强。(二)对猜疑心理的调适【课堂提
21、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针对猜忌心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1 改变海口方法和思维方式有猜疑心理的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式。2 .调控不良情绪在情绪激动时,不妨转移一下注意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待冷静下来后再进行分析与决断。3 .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源自个体对自己实力的认可,是个体的立身之本和必胜的法宝。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个体看到希望,并避免胡乱猜疑他人。4 .学会了解他人猜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客观上对他人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主观上的不愿意了解。所以,大学生要想克服猜疑心理,就应主动与周围的同学、教师和亲朋好友接触,
22、学会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对他人做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详见教材)六、闭锁心理及其调适(一)对闭锁心理的认识闭锁心理是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闭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轻易外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甚至把自己与他人隔绝起来的心理现象。【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闭锁心理?【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大学生产生闭锁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过度保护,有的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事实表明,成长于和谐融洽的家庭、能得到父母的关心、接受民主型教育的大学生,产生闭锁心理的概率较小;相反,父母之间的关系紧张
23、、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接受专制型教育、被父母管束得太严或被父母溺爱的大学生,产生闭锁心理的概率较大。与老师关系融洽、与同学亲密无间、朋友较多的大学生,很少产生闭锁心理;相反,与老师关系紧张、情绪对立,缺少朋友的大学生,通常闭锁心理较为严重。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生活圈子较大的大学生,往往没有闭锁心理;相反,性格内向、生活圈狭窄、生活单调的大学生,往往具有闭锁心理。(二)对闭锁心理的调适【课繇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出现闭锁心理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调适?【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1 .完善自身性格有闭锁心理的人往往有一些性格特点,如内向、固执、我行我素、喜欢
24、独处等。这类人一方面可以通过自信心训练来克服闭锁心理;另一方面,可4殳身到人际交往实践活动中去,去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久而久之,闭锁心理自然会消失。2 .摆正自己的位置健康的人际交往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尊自爱,走出自卑或自负的误区,有利于克服闭锁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既要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摆正自己的位置。3 .综合矫治,因人而异闭锁心理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大学生在调适闭锁心理时应该有针对性。总的来说,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是消除闭锁心理的重要方法。正确认识自我悬乔正闭锁心理的突破口。(详见教材)第三节大学生良好人际
25、关系的建立一、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课繇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一)记住他人的姓名在人际交往中,记住他人的姓名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若一个人能够叫出只见过一次面的人的姓名,对方一定很开心,从而对这个人产生好感,并乐于与之交往。此外,记住对方的一些个人信息,如对方的特长、业余爱好、参与的社团、专业、班级、籍贯等,对人际交往也很有帮助。(二)微笑笑容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人们的深入沟通与交往创造和谐的氛围.因此,有人把笑容比作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三)幽默具体来说,幽默在人际交往中主要
26、起着以下作用:(I)幽默能激发听众的愉悦感,使其感到轻松、愉快、舒心.(2)幽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亦庄亦谐,它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获得启迪和智慧。(3)幽默还可以打破僵局,使剑拔鹫张的气氛得以缓和。(4)幽默还有利于塑造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形象,因为幽默是一种风度,是良好品性的体现。【课堂讨论】【教师】讲述心灵故事(详见教材),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这位女士,这时你会说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四)多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因找不到合适的话题而尴尬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能够谈论交际对象感兴趣的话题,不仅能让谈话过程十分愉快,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与人交谈时
27、,选择话题是关键。(五)学会倾听说话是一种艺术,倾听是一种智慧。有人认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会让人心生佩服,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其实正好相反。倾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身,即用身体语言表明自己正在倾听,如身体微向前倾,眼睛注视着对方并适时地点头,等等;另一方面是用心,即听清楚对方正在说什么,并做出适当的回应。例如,当朋友谈到自己因被舍友孤立而感到痛苦时,我们可以适当回应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二、学会巧妙地处理人际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争斗。它与人际交往如影相随,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之中。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冲突可以带来挑战,
28、也可以带来机遇。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如下:由于心存芥蒂,双方沟通不畅,进而产生隔阂,甚至相互诋毁,最终导致关系破裂。【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冲突有没有积极作用?【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冲突也有正面功能:第一,冲突双方把心中的不满、误解直接表达出来,通过辩论得以澄清、化解,从而消除隔阂,增进理解;第二,冲突双方把各自的看法及其理由说出来,通过建设性的争论形成头脑风暴,激发彼此的新想法,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人们可以通过人际冲突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课堂讨论】【教师】讲述心灵故事
29、(详见教材),提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林某,你会怎么做?【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期【教师】总结并讲解新知【课堂提问】【教师】提出以下问Sg: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处理?【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讲解新知(一)澄清并界定问题人们在处理冲突时,首先要了解双方冲突的焦点是什么。大学生之间常见的冲突有目标冲突,价值观、信念等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行为冲突及个性中突等。大学生应学会先根据冲突的性质和根源对焦,了解双方对冲突的看法,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二)分析彼此的需求或者愿望有时候,冲突双方之所以不能艮好地化解彼此之间的冲突,是因为双方并不知道彼此真实的需求是什
30、么。如果双方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愿望,那么冲突更容易得到化解。如果忽视这一步骤,那么双方可能无法获得真正满意的结果,冲突可能继续存在。(三)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了解彼此的需求后,冲突双方可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可行性,以及彼此的接受度。(四)达成共识冲突双方把所有能想到的解决方案都列出来之后,要仔细评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选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再加以实施。(五)回顾与重新磋商冲突双方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之后并非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化解冲突的过程有可能不如预期顺利,结果也有可能不如预期完美,冲突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此时,冲突双方需要依照上述步骤重新磋商。在此期间,双方都要总结经验,
31、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教训I,避免双方的关系陷入恶性循环。人际冲突是一件十分寻常的事情,大学生不必对此产生心理压力。只要冲突双方抱着合作的心态,理性、耐心、冷静地面对冲突,真诚地与对方交流和沟通,冲突通常都能得以化解。双方还能在此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重建。(详见教材)【课堂讨论】【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讨论:你有过与舍友或同学发生冲突的经历吗?都是如何处理的。【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课堂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以下活动1 .开展“心理测评”,完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诊断量表”(详见教材),通过结果判断自己的人际交
32、往能力2 .按照以下程序完成心理活动“快乐大转盘【活动过程】(1)进行转盘游戏。游戏规则和步骤如下:每个人目视天花板,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转身走开。每个人目视自己的脚尖,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转身走开。每个人面朝他人,面无表情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转身走开。每个人面朝他人,面带微笑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点头致意。每个人面朝他人,面带微笑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握手致意。每个人面朝他人,面带微笑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握手致意,心中说“我喜欢你。每个人面朝他人,面带微笑地随意走动,遇到人时握手致意,口中说我喜欢你。(2)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当大家都面无表情地走动时,你有什么感受?是否希望他人能冲你笑一笑?当他人主动向你打招呼或握手时,你是否很感动?【学生】完成心理测评、参与游戏、小组讨论【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心理测评、协助学生完成心理活动、点评小组讨论成果课堂小结【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功能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方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阅读书籍别独自用餐。(2)观看电影美丽心灵.【学生】完成课后任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