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是指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本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是儿童及健康青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临床观察1个月异常体征消失者属轻症,重症病程长达3个月,多数病人可完全恢复健康。【病因与发病机制】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多见,如柯萨奇病毒A或B、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和疱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引起的心肌炎最常见。在病变早期,病毒常直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同时也存在免疫反应和毒素的作用;在病变后期,免疫反应则成为造成心肌受损的主要
2、因素。典型的病变是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及充血,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等。【临床表现】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病情轻重相差较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因心肌病变弥漫而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病人发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随后发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查体心界扩大,与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其次是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是造成病毒性心肌炎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偶可闻及第三心音或杂音等体征。【辅助检查】(一)血液检查可出现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阳性及血清肌钙蛋白(T或I)、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发病后3周内,相隔两周的两次血清CVB(B组病毒
3、)中和抗体滴度呈四倍或以上增高,或一次高达1:640,特异型CVBIgMl:320以上。(二)心电图检查可见低电压、ST-T改变及各种类型心律失常。(三)心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诊断和判断预后。【诊断要点】病毒感染史;心肌损害的证据,如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清心肌酶增高、心电图改变等;心内膜心肌活检呈阳性结果。【治疗要点】(1)急性期卧床休息,加强营养。(2)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代谢: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三磷酸腺甘、辅酶A、肌昔、辅酶QlO等药物。(3)对症处理:出现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的病人给予相应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可使用临时起搏器。(4)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使用,只有在病人出
4、现全身毒血症状、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心力衰竭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经常规治疗无效后可短期慎用。【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损害有关。(2)疼痛:心前区痛与心肌炎有关。(3)焦虑:与疾病所导致的不适症状及担心影响生活、学习有关。(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护理目标】心悸、气促逐渐减轻,活动耐力逐渐增强;病人能安心接受治疗,无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或及时发现并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 .休息和活动急性期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最好的方法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并可防止病情加重或转为慢性病程。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1个月以上;症状明显、血清心肌酶增高或出现严重心律
5、失常的病人应卧床3个月以上,待症状、体征、血清学指标、心电图恢复正常后,方可下床活动。卧床期间满足病人生活所需,保持环境安静,保证病人充分休息。待病情稳定后,与病人及家属一起制订并实施活动计划,活动时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若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停止活动,并以此作为最大限度活动量。2 .饮食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禁烟、酒、浓茶和咖啡。有心力衰竭时应低盐饮食。(二)病情观察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心率等变化,及时发现病人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三)心理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中青年占一定比例,且在疾病急性期心悸等症状明显,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病人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因此应向病人讲明本病的演变过程及预后,使病人安心休养。(四)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指导病人配合护理措施,解释合理休息和活动,加强营养、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及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强调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出院后需继续休息,避免劳累,36个月后方可部分或全部恢复轻体力工作或学习;指导病人摄取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