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二.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拼搏奋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令瓦、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要深刻感悟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坚定捍卫“两个确立”
2、、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条工作主线,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提升推动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的思路举措。要全面落实全国两会有关报告作出的部署安排,主动服务全国大局,推动中央战略谋划和国家政策机遇转化为XX发展成效。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真抓实干、团结奋进的大会。相较往
3、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最大的政治,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是立足首要任务,精心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三是强调发展“最优解“,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奋进的底气力量,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极具
4、政治引领性、思想开创性和战略指导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将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XX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精心安排部署,创新学习方式,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坚决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细化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全面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升“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善作善成,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
5、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尤其是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过去一年我国经济仍然取得了5.2%的增速,成绩来之不易,非常令人鼓舞和振奋。同时,确定了2024年发展六大目标,十大具体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部署,立足国际视野,切合中国实际,展示出信心决心,体现出大国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了接下来工作努力的方向,深知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将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善作善成,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献计出力。经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真研读,下面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收获和感受,与大家分享。第一
6、,安排部署十大重点任务,既有连续性,又有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等,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这十项重点工作既有对过去工作任务的延续,比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也有新的安排布置,尤其是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十大任务的首位,充分说明今年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对于落实好这一任务,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一
7、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方面,要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行业单项冠军梯次升级,逐步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政策重点应放在人才集聚方面,建设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储备库,提高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间的匹配精度。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建立创新型产业政策体系,在技术研发阶段,政策部门通过小额资助筛选出真正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对技术研发取得初步成功的项目,继续提供大额资助,以加快推进成功项目的技术成熟。当技术成果进入商业化阶段,积极搭建投融资对接平台,促进技术项目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要着力建立以数字经济产业
8、园区与科创走廊为载体的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区域内各省市数字经济产业规划统筹工作,精准定位各地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错位竞争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第二,民生工作提出明确具体新任务,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系列举措回应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聚焦报告中有力度、有温度的民生细节,一份“民生清单”跃然眼前。在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等民生工作方面,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新任务,并在农村改革发展
9、、城镇化、城市更新等方面关注到了种粮农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等多个群体的关切。重点来说,就业方面,稳就业政策在持续加力的基础上,增强了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针对性,系列部署精准发力促进劳动力供需匹配,更大力度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和新业态就业人员权益保障,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方面,常态化推动寄宿制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改善,保障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进消费方面,报告中的系列扩消费部署,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意愿、优化消费结构等多方面同向发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支撑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三农方面,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有利
10、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的预期和活力。报告提出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助于稳定种粮收益预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三,预期发展目标务实、可靠、可行,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党P增速目标在5%左右。究其原因,第一,5%的目标增速与近年目标保持了连续性。第二,5%的目标增速和当前的潜在增长水平相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我认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
11、面齐心协力。中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数量和速度的阶段,逐步步入质量和效率的轨道。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质生产力,都是依据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提出的,也是中国经济摆脱数量路径、速度依赖的重要体现。尤其面对国际竞争加剧、打压和遏制中国发展的阻力加大,中国必须走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之路,必须用更高的质量标准和效率目标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经济实力强不强,不只看数量和速度,更要看质量和效率。因此,要跳出5%的数据看内涵,不要将其当作一个简单的数字目标,而是一个包含很多内容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实现经济的更高水平增长、更好质量增长、更多动能增长,是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和
12、复苏的表现。使命重在担当,奋斗创造未来。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外交,还是文化、生态、民生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方面内容详实,举措得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来临,2024年或许将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4年工作的安排将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安排部署、明确的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要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全力以赴抓好实体经济发展,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
13、、释放消费需求,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农业春耕备耕等,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全力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以实干实绩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