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27109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观察记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幼儿园观察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大二班观察记录东桥中心幼儿园胡细玲观察记录一: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记录区域名称:美工区时间:2022.3.15对象:候嘉豪观察过程:候嘉豪在选择了纸泥制作区后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他先是有耐心把报纸浸湿,然后开始撕报纸,但在撕的时候不是很仔细,有些显得太大了,胶水搅拌的过程完成的较好,在放颜料的时候把衣服弄脏了,他显得有些不开心。在最后的作品制作时兴趣不大,随便做了一个简单的图样。看了旁边的小朋友一会儿后又开始重新制作纸泥了。看样子,候嘉豪的兴趣不在作品的制作,而是对纸泥的制作流程感。主题确定:此活动是主题活动的延伸,由于幼儿在课堂中还尤意未尽,所以就放到区域中。效果分析与

2、反思:材料的运用和游戏技能:该区典型的游戏行为:该区运用的材料是幼儿常见的报纸、胶水、颜料。最主要的要求是报纸要撕得很碎,难点就是胶水和颜料的搅拌。创新与新颖:制作的过程是流水式的工序,但制作好的纸泥可让幼儿根据大胆想象制作纸泥作品。游戏常规执行:活动中常规好,幼儿能按纸泥的纸泥制作流程操作。但在颜色的搅拌中幼儿的手都弄得较脏。效果分析:整个观察过程逸飞表现出了平时少有的坚持性,特别对纸泥的制作流程始终都是一步一步的操作,显得很有耐性,存在的不足是对纸泥制作作品不是很感兴趣。反思:在材料的提供上还不够周到,应该提供勺子之类的东西让幼儿搅拌,不至于弄脏衣服。为了激发幼儿对纸泥创作的兴趣可以在旁边

3、放一些老师制作好的成品。社会参与水平与同伴合作: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强,较多的幼儿都选择了此活动区。活动中幼儿都是各自操作,体现不出合作行为。活动持续情况:幼儿的活动持续情况较好,能把整个过程都完成。观察记录二:观察内容:应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观察时间:2022年3月24日观察地点:活动室观察对象:黄萍如观察目标: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观察实例:生活活动中,有一些幼儿把自己从家里带入幼儿园的贴画纸分发给自己的小伙伴,这时,我便看见蔡冰茜小朋友把贴画纸分发给了离自己座位较近的黄萍如、张旭琨、张莹这些小伙伴。这时我便听到黄萍如小朋友面红赤耳地小声说:“你就给我一张,你

4、给张莹两张呢!(范文网)你不给我两张的话我就告诉老师你带贴画到幼儿园了!”(幼儿园规定幼儿不能从家带任何东西入园)于是我便故意装着没看见,让幼儿自己应对问题。这时黄萍如便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蔡冰茜带贴画到幼儿园来,还把它分给小朋友!”反思:幼儿的告状行为看似小事,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幼儿对同伴的分享,在心里上存在异议,觉得不平均,从而产生矛盾,她希望教师与同伴进行制止,在心里上得到安慰,这是本班级常见的告状行为,同时也是幼儿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后的告状行为,以此下去,会养成幼儿自私自利的品德。应对措施:这只是幼儿之间的小矛盾,教师也可将问题抛还给幼儿,引导他们自己学着处理;若是

5、较严重的情况则需教师酌情处理。另外,平时注意多与幼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此外,与家庭配合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和宽容的品格,一减少告状行为的发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观察记录三:爱护小草观察对象:黄伟妍等观察目的:培养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观察内容:晨间活动的时候,两组小朋友们在兴致勃勃的拍皮球,还有两组小朋友在走独木桥,玩得可开心了。突然,看见几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师,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叫他们不要踩小草,可他们偏要踩,而且那里的小草都被踩了倒下来了,老师,你再不去制止的话,那里的小草可要遭殃了J原来,是黄伟妍和几个女小朋友。我就沿着她说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在踢秋呢,我就走过

6、去,准备和他们去说说,可他们却无奈地说:“老师,如果我们不在草坪上守门,摔交的话就要摔疼的J那你们能想个两全起美的办法吗?我说道。“啊,老师,你能不能借个垫子给我们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不用怕摔交了”“可以啊,我们一起去拿吧!”情况分析:平时通过上课和活动,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幼儿都能够很好的记住老师的教导,在实践时,虽然有的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但他们也有这个意识就很好了。启示:平时继续加强教育幼儿的品德意识,让幼儿不仅能在幼儿园做到,平时在家时更要有意识得保护花草树木。观察记录四:想要的是让还是争案例片断一:吃点心的时候,老师端出了一盘草莓。老师问小朋友,你想要哪颗,小朋友争着说,要大

7、的、要小的、要最红的。老师说,请要小的孩子举起手,然后把大的、红的草莓分发给了他们,却把小的草莓给了说要红的、要大的小朋友。在孩子们吃草莓的时候,老师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先想着自己。”老师看着盘子里剩下的几颗草莓说:“还有几颗,谁还要?”这次,只有五个小朋友说不要,其他小朋友都说要,结果,老师把余下的几颗给了说不要的孩子。但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我真的不要了J老师很惊讶,一看,原先的那颗草莓也只吃了一半,估计他是真的不要了!其余四个说不要的小朋友则美滋滋地吃着老师给他们的最后几颗草莓。案例片断二:张佳怡的爸爸从厦门回来,给班上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礼物,有玩的、有吃的,小朋友

8、都争着要玩具,可玩具分给每一个孩子又不够了。于是,老师把玩具拿在手里说:“你们要是想得到它,就要参加一次比赛。每个孩子都来整理自己的床铺和衣装,谁整理得又快又好,玩具就给谁。”于是,一部分孩子得到了玩具,另一部分孩子得到了食物。老师还告诉孩子们,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做得最好。反思:两个例子,证明了一个教育原理,那就是教育要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重视激励人的创造力,鼓励孩子争取第一,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不是无谓地抑制孩子的欲望,更不能鼓励说谎。正当、公平地去争取自己想要得到的,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把潜在的本能激发出来。诚然,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十分推崇谦让、利他、克己等品行修养。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美德对人成才立世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也应看到这种传统美德在培养孩子勃发的创造力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竞争的时代,要孩子因仁取让,孩子也许养成了谦让的品质,却可能变得无所作为。人的本能是追求最好最大的物质满足,如果正常的获取满足的方式被谦让取代,他就有可能变换方式去获取,这样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案例一中教师问“谁还要”,说不要的五个孩子中有一个是真的不要了,其他四个也许是用了“智取”的方式获取了想要的东西。教师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强化孩子做无谓的谦让,这四个孩子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强化中学会了欺骗,学会了说谎,其他的孩子下一次也可能会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