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研讨心得:问题链推动课堂思维链启迪课堂(郭锦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课堂研讨心得:问题链推动课堂思维链启迪课堂(郭锦涛).docx(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问题链推动课堂,思维链启迪课堂(郭锦涛)2023年3月30-31日,潺高地理思维课堂教学研讨暨汤国荣名师工作室教学成果展示在南涪高级中学顺利开展。用一句话总结这两天的学习感悟就是:在一个真实地理情境下,设计系列问题推动课堂深入,用思维链启迪学生向知识深处探索。我认为一堂好的思维课堂有三个关键词:真实情境、问题链、思维链。反思自己的日常课堂,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我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课堂模式。首先,在课堂情境的导入上,平时课堂大多通过几张图片、一个视频、一个故事向学生呈现了本节课的情境,之后直接切入主题,但这样的导入可能并未真正将学生带入情境,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会经常“出境
2、而本次公开课,杭二中王奕茹老师在梨树沃野获新生一一高三“土壤”复习专题一课中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和描述黑土特征,再到展现不同比例尺的梨树县遥感影像图充分认识黑土,并从学生观察到的黑土深厚特征逐渐进入正题;临安中学郑红琴老师在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一一以巢湖坪田为例一课中首先通过让学生根据古人对于土于田的描述画一画脑海里的土于田,再呈现景观图对比的方式感受坪田的自然地理特征,为后续学生思考坪田的演变过程奠定了基础。两位老师没有简单呈现情境,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和观察情境,在感受和观察中,学生才能真正地“身临其境二第二,如何使学生整堂课不“出境”,这需要教师基于真实情境,预设有效的课堂问题,并在课堂上引导
3、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南涪高级中学田野老师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一一三圈环流模型展评一课中,请学生课前自主预习三圈环流,并用泡沫球和吸管制作模型,在课堂上第一组学生展示自制的三圈环流模型,第二组学生对比不同组别制作的模型差异并分析原因,第三组学生观察对比与老师制作的模型的差异并思考原因。在制作、观察和对比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不断有新的发现,也就不断有新的问题提出,随着问题的不断解决,学生脑海中三圈环流模型也在不断完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始终在“模型”情境中自主探究,完善知识结构。反思日常教学,虽也尽量使用问题式教学法,但存在以下情况:问题是老师提的,并非学生自己从情境中发现的;
4、前后问题间的相关性或递进关系不明显;在课堂问题的解决上,因课程进度问题,没有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表达的时间,往往抛出问题后,在短时间内请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回答;在问题的回答方式上以口述式回答为主,偶尔上台画图等形式开展,回答方式较单一。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要放慢脚步,积极引导学生“入境”,在预设问题链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地理问题,并以多种方式解决地理问题。第三,问题链促成思维链。思维链的形成与完善是以问题链的深入而推动的,在以多种形式呈现思维链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也得以提升。在王老师和郑老师的课堂上,在思考解答每个小问题时,都先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分析该地理问题的角度,再根据思维导图组织答案,这种方式即提升了学生自主构建地理思维的能力,又满足了应试拿高分的需求。反观日常课堂上可能仅仅解决了地理问题,并未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具体的地理思维链。这导致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随着考试题目情境的转变,不知答题的方向或出现答题角度不完善等情况。因此在应试背景下,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完善对于提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也随之提升。真实情境铺垫课堂,问题链贯串课堂,思维链引领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地理“思维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