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3591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武威市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为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结构升级、链条锻造、要素聚集、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化农业强市转变,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三新一高”要求,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打造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重点,引导农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促进乡村产业上承市场、下接要素、前延后伸、横向配套

2、、渗透融合、集群成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加快以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物质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特色资源,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挖掘特色农产品,引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农为本、健全机制。聚焦产业就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促进联农带农和共同富裕,巩固和扩

3、大产业脱贫成果。坚持融合发展、转化增值。紧扣“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种养业前后端延伸、上下游拓展,由卖原字号更多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坚持政府支持、主体引领。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升,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发展现代农业优势主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主要目标到2026年,全市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农业优势主导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业强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种养科学、特色鲜明、体系完善、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体系,

4、初步呈现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高端化供给、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稳固提升。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8%左右。凉州区打造为全产业链产值超380亿元产业强区,民勤县、古浪县分别打造为全产业链产值超150亿元产业强县,天祝县打造为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产业大县。一一特色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农产品加工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农产品综合加工率提高到68%以上;“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50亿元以上,以奶业、肉羊、肉牛、蔬菜、生猪为重点的优势主导产业

5、实现闭环式、集群化发展,全链产值分别达到120亿元、150亿元、130亿元、180亿元、120亿元以上。现代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成长。农业经营主体明显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构建,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240家以上,其中规上企业达到8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稳定在7000家以上,“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80%以上,省级示范社稳定在220家以上。农业绿色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续展总数达到380个以上,农产品质量检测整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畜禽粪污

6、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尾菜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7%以上。二、重点任务(一)聚焦主导产业规模化,做大做强生产供应链。1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种植业。把握好种植业规模和效益、资源条件和市场供求的平衡,重点培育壮大适宜种植、比较优势突出、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绿色有机蔬菜、优质瓜果、食用菌、藜麦等特色优势产业。充分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和种植业节水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快推广日光温室、连栋拱棚等现代设施农业,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水平,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快构建“四季生产、周年供应”的农业生产格局。到2026年,全市设施农业达到25万亩以上,优质蔬菜种

7、植面积达到90万亩、产量400万吨,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57万吨以上。2 .全面推动养殖业集群化发展。以养殖业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畜牧业增效扩量行动,以凉州区、古浪县、天祝县为重点,加快建设张掖一武威百万头肉牛示范区,以古浪县、民勤县、凉州区、天祝县为重点,加快建设河西走廊千万只肉羊产业带,推动养殖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按照“散户向大户转变、大户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专业合作组织向养殖专业村和重点乡镇集聚”的发展思路和“扶大带小、户繁场育”原则,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推动养殖业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

8、数字化、基地化发展。到2026年,畜禽饲养量达到3700万头(只)以上,奶牛存栏达到14.5万头以上,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2%以上。3 .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坚持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作为核心任务,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高标准建设一批绿色优质种养基地。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积极构建以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企业商标品牌为支撑、知名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品牌梯队发展格局。到2026年,新增万头(只)畜禽绿色标准化养殖基地16个、万亩高原绿色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6个、食用菌示范基地2个,全市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占比达到25%以上;新培育“

9、甘味”农产品品牌12个以上。(二)突出做优精深加工,延长延深产品增值链。1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优化全产业链发展布局,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鼓励发展主食加工业,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工,聚力提高农畜产品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水平和能力,促进食品工业延链条、扩产能、增品种、提效益。推动建设基础体系、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现代化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园,促进产业聚集、产品聚集、资源聚集、就业聚集,实现集聚集约发展,提高规模效应,全力将我市打造为全国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到2

10、026年,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2 .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行动和链主企业提升行动,分类进行建库定向培育,实行精准帮扶、倾斜政策扶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加工层次深、集聚效应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型链主企业和标杆企业,提升其产品研发、贮运流通、品牌培育、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等水平。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导其按照有种养基地、有农业机械、有良种供给、有订单销售、有加工储藏“五要素”办实合作社。力争每年培育营业收入高于100o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新增营业收入高于2000万元的转规农产品加工企业

11、3家。3 .精准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聚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薄弱环节、供应链缺失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以葡萄酒、休闲食品、预制菜、肉类精深加工、功能性营养产品以及农副产物循环利用为重点,着力谋划建设一批“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高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企业和重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补齐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短板,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强筋壮骨、延伸增效。力争每年完成农业招商引资IOoO万元以上的签约项目25个、签约金额5亿元以上。(三)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拓宽拓展市场流通链。1 .全力推进市

12、场体系建设。在全市重要流通节点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统筹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升级改造,提升市场功能,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起以功能集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绿色便捷的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互动高效的特色农产品市场体系。到2026年,新建和升级改造大型商品交易市场3个、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6个,培育3个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的大市场和4个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2 .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坚持“农有、农用、农享”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积极扶持冷链物流企业、定点屠宰企业等改扩建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完善农产品从产地到终端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补齐农产品冷

13、链物流“最初一公里”短板,提升市场调节和错峰上市能力。到2026年,冷链物流企业达到170家以上,农产品冷藏静态库容达到100万吨以上,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率降低到8%以下。3 .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业发展。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与淘宝、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合作力度,开展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促进农产品营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展产销渠道。到2026年,培育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电商企业120家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60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30亿元。三、扶持政策(一)激励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建。对新认定

14、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集群、国家级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基地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新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创新引领区的给予150万元奖励。奖励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专项用于支持产业基地内经营主体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二)激励企业提档进位。1.提档升级企业。对新晋升为省级、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4 .经营规模分级达标企业。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营业收入以2个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为准。(三)激励

15、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1 .“三个”500强引进企业。新引进中国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企业落地实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营后,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 .招商引资加工项目。新引进的蔬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给予奖补。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土地取得费用,下同)2000万元5000万元(含)的,按投资额的2%进行奖励;5000万元1亿元(含)的,按投资额的3%进行奖励;1亿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5%进行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00O万元。3 .新增固定资产加工项目。鼓励本市企业新建、改扩建蔬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固定投资部分参

16、照新引进项目奖补。(四)激励农产品品牌建设。1 .品牌认证。全市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有机食品认证的,对当年获得农业农村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证书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2万元;对当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或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10万元;对当年纳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2万元;对当年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10万元;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绿博会等大型展销活动中获得金奖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1万元,单个主体累计补助不超过10万元。续展的绿

17、色、有机等农产品,每个产品(品种)分别补助2000元、5000元,单个主体累计补助不超过2万元。2 .质量认证。全市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开展“甘味”品牌和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对当年入选“甘味”知名农产品目录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5万元;对当年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证书的,每个产品(品种)补助2万元,单个主体累计补助不超过10万元。3 .农产品推介。支持市直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参加的省内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并给予经费补助。对参加省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的,市、县区主管部门各补助5万元/次;对参加省内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的,市、县区主管部门各补助3万元/次,补助资金专项用于

18、农产品宣传策划、展示推介、营销对接以及参展主体差旅补助、展品运输费补助等工作经费。以上奖补类政策,在符合市级其他奖补政策时,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本奖补政策施行之日起,中共武威市委办公室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规范提升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武办发(2022)12号)同时废止。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细化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明确目标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成立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

19、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合力推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县域经济大提升。(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认真落实中央及省上支农惠农强农优惠政策,加大产业发展资金专项投入,确保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稳定在60%以上。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分工合理”的要求,加快实施补短板促发展项目,重点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种养基地、现代设施农业、品种更新换代、市场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扶持引导。(三)加大人才培养。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大力培养引进一批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千方百计留住和用好人才。实施向基层一线倾斜的人事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向基

20、层一线流动。大力发展农业及相关职业教育,推进涉农院校和农业类、农产品食品加工等专业建设。组织开展农业专家服务基层行动,加大农技人员业务提升和农民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农业生产经营骨干人才和农村创业创新人才。(四)做好宣传引导。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广泛组织动员,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机制,广泛宣传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宣传推介乡村产业发展鲜活经验,推广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村创新创业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各地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倡导诚信守法,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五)强化督促考核。把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工作推进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视情况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予以督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