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旅游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旅游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旅游 作者姓名 指导老师 系部班级 学习年限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与旅游【摘要】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旅游赏景中的最重要懂得人文景观之一。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有的一种“大地文化”,它独有的文化性格,如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亲地”倾向和“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记忆之美等耐人寻味。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复杂屋顶的群体建筑,它那特别的布局形式、组合方式与造型特征是旅游者很感兴趣的赏景对象。中国传统建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个性、高度的鉴赏价值、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
2、大的中外游客。【关键词】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西方古代园林建筑、中西古代建筑园林差异一、建筑的概念及本质建筑的本义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或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景观) 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 建筑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运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学与美学规律所进行的空间安排,是物质外显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
3、合。 换言之,建筑是空间的“人化”,是空间化了的社会人生。 建筑的本质: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特点(一)园林建筑的特点 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符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
4、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二)中国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园林建筑蕴涵丰富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山水艺术结合,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激发人们的粗名才智,凡此均属于内在价值,也即精神功能。园林山水园部分的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
5、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密相关的。礼乐相辅,情理相依。理和礼属于伦理政治规范,是统治性的;乐和情则属于审美情趣,是自愿性的,即皈依性的。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中国古建筑,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外辅陈设置到室内摆设,都被赋予了秩序感,包含了社会的、伦理的、宗教的以及技术内容的秩序感,大大加深了建筑学的深度和广度。总之,建筑作为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对我们的经济、文化、科学等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21世纪中国社会将进入城市化大发展时期,在大力重视城市规划、努力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也要十分警惕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为房地产开发浪潮所牵引,不受制约的商业化正在成为主宰城市命运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6、下,保持不同民族、国家城市建筑风格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当然保护好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我国古典建筑更是我们每个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思考在众多形式和风格迥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和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在建筑上,大型建筑并不意味着庞然大物,而是一系列的虚实相间的庭院与由“间”组成的“幢”沿着某种轴线关系而组成的层层渐“进”(每进入一个庭院就称为一“进”)的建筑群。建筑设计中既要设计“实”,也要设计“虚”。这种虚实相间的层层渐进,充分体现了中国空间
7、概念中“有无相生”的审美思想,气势恢宏的北京故宫是如此,江南水乡一些典型的民居也是如此。 中国园林建筑特别重视建筑单体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美。每个单体只是作为总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例如,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浓郁的环境中才有生命,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造成一种神圣的气势;藏于深山中的古寺,深山因与古寺融为一体而变得更加神秘,古寺因深山的渲染衬托变得更加清净,给人以超凡脱俗兼具宁静之美的审美感受。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
8、人园林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园林服务的主要人群是普通的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不仅要关注园林建筑建造的经济成本,更要关注今后使用中的经济成本以及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就生态成本来讲,今天对环境的污染以后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治理,所以也就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园林建筑的模式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以私家和皇家为主的,内
9、向、收敛的园林效果在所难免。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大型的几何形体式建筑,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是现代园林的需要。这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其使用价值的体现。总之,现代的园林建筑要永远把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地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点,创造出更完善的现代园林艺术。三、中西古建筑的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一) 建筑材料与结构 中国古建筑:土木(“木头的画卷”)
10、,梁框式(梁架承重)西方古建筑:石质(“石头的史书”),围住式,券住式(墙柱承重)(二) 建筑布局中国古建筑:群体性(横向扩展、由建筑包围空间),中轴对称,封4闭严谨西方古建筑:独体性(垂直扩展、由空间包围建筑),同心放射,开放活泼(三) 装饰色彩中国古建筑: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西方古建筑: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的性格特征四、 园林建筑在旅游中的作用从古至今,为了满足游人在园林中各种游览活动的需要都要设置一定数量园林建筑。随着人们在园林中的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必然要求有多种类型的园林建筑,不断完善园林内容、形式及功能。过去十年,正当广大规划师、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孜孜以求的同时,闲暇时代已悄然逼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逐渐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 1张浪,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余志超,细说中国园林,北京光明出版社,2005,12 3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白璧,知识经济,2009年第07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