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1371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十一五”规划要点一、房山区流通产业发展现状区商务局自2004年7月成立以来,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揽全局,在加速产业扩张、提升产业水平、构筑现代流通体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繁荣稳定消费市场、扩大外资规模、促进外贸出口等方面谱写了全区商务工作的新篇章。(一)对全区经济、社会贡献率日益提升。经济总量呈稳健增长态势。2005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5.1亿元,同比增长16%,“十五”时期年均递增9%,创历史最高纪录,增长势头强劲,为全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绝对值连续多年居全市远郊区县首位;外贸出口供货额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25.5%,“十五”时期

2、年均递增30%,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际利用外资354L6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IOL2%,同比增长17.3%,“十五”时期年均递增13.4%。今年ITO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6亿元,同比增长10%;外贸出口供货额完成IL9亿元,同比下降19.1%,其中燕山完成0.9亿元,同比下降75.9%,下拉全区外贸出口总额19.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3555.7万美元,完成区政府折子工程年度目标的IOL6%,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计划。以上三大指标继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区域产业税收贡献率大幅提升。作为先导型产业,全区商业、服务业、外商投资、外贸出口四大产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拉动区域经济增

3、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2005年,全区批发零售业、服务业(不含金融、保险、电信、邮政、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限额以上外资企业税收合计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35.6%,占区域税收总额的10%。今年110月以上三大产业税收合计完成4.3亿元,占区域税收总额的12.6%,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2004年以来,发挥产业覆盖面广、网点多、门槛低、易介入等优势,通过规划产业布局,强化网点配置,扩大引资规模,盘活闲置资产,加快新店开业等途径,累计向社会新提供就业岗位13000余个,平均每年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截至10月底,全区商业、服务业、外商投资企业、外

4、贸出口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7.8万人,为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流通规划体系初步形成。按照“建设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商业相适应的北京新城区流通体系”的框架目标,2005年9月编制、出台了第一部房山区流通业发展规划(2004-2010),结束了长期以来产业发展“零”控制的局面。在总体规划框架下,按照规划分步实施计划,陆续制定发布了房山区有形市场迎奥运行动实施计划、房山区新农村连锁店发展规划(2006-2010)、房山区农资连锁经营体系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了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专项规划为骨干的流通规划体系,告别了市场无序发展状态,为流通业实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5、、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促进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流通网络日臻完善。2004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建、扩建、升级改造商业网点3500余个,剔除撤销网点和面积,净增网点3000余个,净增商业面积20万平米。截至10月底,全区商业网点总计2万余个,总建筑面积180万平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达到了55家,10000平米以上的大型网点达到了22家,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建筑面积60.5万平米,占全区商业网点总建筑面积的33.6%。尤其是2005年以来,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网点开业15家,其中100oO平米以上的大型网点占8家,是近年来大型网点开业最多的时期。初步形成了

6、以房山新城良乡组团为核心,以燕房组团为骨干,以百家龙头企业为支撑,以连锁超市、综合商场、交易市场为主力业态的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结合、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流通产业格局。产业支撑体系初现端倪。针对流通产业“小、散、低”问题,采取规划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等手段,组织实施了“龙头带动”工程,促进了百货、副食、餐饮、粮食、医药、汽车、化工、家居建材、数字技术、图书音像、体育健身等30个行业和外经、外贸两大产业100家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市场集中度迅速向优势产业、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形成了一批亿元企业群,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百家龙头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5亿元,销售规模超亿元的企业

7、达到了15家,比“九五”期末增加了9家,涌现出一批5T0亿元的企业,产业支撑体系的主体框架初步形成。流通业态结构日益优化。组织实施了“两手抓”战略,一手抓全国性品牌企业店铺引进,一手抓本土品牌企业店铺扩张,流通业态结构日益优化,初步形成了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今年以来,陆续引进“国美”、“苏宁”、“大中”、“湘君府”、“同仁堂”等著名品牌连锁店铺20家,激活了城区市场,引领了行业方向;依托本土“华冠”品牌,新开生活服务连锁店铺100家,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依托区“禾农”、“富民逢春”生资公司品牌,按照不同经营定位,升级改造良种配送中心和化肥、农药、农膜配送中心各一家,布局新建、

8、升级改造农资连锁店120家,粮食、蔬菜、干鲜果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主产区连锁网点覆盖率达到60%,假冒伪劣农资扰乱市场秩序、坑农害农的局面基本缓解。1-10月份,全区合计新开生活服务、产业服务连锁店铺240家,超过“十五”时期的总和,超额3倍完成2006年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年度计划。截至11月底,全区连锁商业所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拓展到零售、餐饮、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四大行业38个业种,累计引进和发展各类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农资店等连锁店铺650家,其中“麦当劳、喟德T、“聆兀”、“K堂、“国美”、“大中”、“苏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达到75家,社区、乡镇、IOoO人以上大村覆盖率

9、分别达到了80%、100%、85%分别比2003年提高40、85、70个百分点。(三)外贸产业“五化”格局初步形成。出口主体多元化。全区已有207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基本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外资企业多元化出口格局。出口市场全球化。技术、管理、环保水平日益提升,餐具、化工、纺织等产品出口范围由发展中国家拓展到欧美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呈全球化发展态势。出口产品高端化。1-10月,机电、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L9亿元,同比上升28.8%,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6%,虽然出口份额相对较低,但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处于高端地位,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正在成为优化本区出口结构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出

10、口规模化。ITO月,全区直接出口8067万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4.2%,告别了长期依靠间接出口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局面。加工贸易进出口结构合理化。1-10月全区加工贸易进口总额980.4万美元,同比增长70.5%,出口总额4195.9万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出口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四)利用外资质量明显增强。截至10月底,全区累计批准“三资”企业489家,协议总金额14.3亿美元,协议外资7.4亿美元,已有306家企业入资,现有开业企业146家,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累计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含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房山投资兴业。世界500强之一的北京聚菱燕塑料有

11、限公司,依托日本三菱公司研发了54个新产品,其中20个已投产,他们生产的聚丙烯共混性材料,销往全国40多个汽车厂家。世界500强之一的北京圣戈班维特克斯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耐碱玻璃纤维不仅填补了本区建材业的空白,而且70%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虬总结近年来的工作体会,首先得益于规划的引导与调控。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出台了我区第一部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告别了市场无序发展状态,为促进市场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二是得益于相关部门联动机制的打造。分别与发改委、规划、工商、财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了规划引导调控、重点项目协调、扶持资金争取、有形市场规范、行政执法协作等联动机制,行政效能事半功倍。三是

12、得益于工作方式的创新。搭建政策服务平台,多渠道争取产业扶持资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04年以来,按照政策措施取向,陆续组织实施了“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综合商业街培育”、“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商业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15项重点工程,共计争取到位商业流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5200万元。四是得益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灵活运用。大胆摒弃传统地方保护主义的思维模式,着力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积极引进区域性、全国性品牌企业入驻本区,即激活了房山市场,提升了产业水平,又惠及了百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流通布局不完整,空间布局失衡功能设施匮乏;流通业整体经营、管理

13、水平不高,流通环境有待改善;流通业与其它产业互动不够;流通吸纳能力不足,购买力外流;外经外贸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二、“十一五”期间流通业发展规划要点(一)总体思路。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房山新的功能定位为契机,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促进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主线,按照房山区流通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锁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区域布局和业态结构等框架性规定,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加快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提升商业引力指数和人民的生活品质,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二)发展定位。由北京卫星城流通体系发展为北京新城

14、区流通体系。主要定位是:产业发展立足高起点,体现高水平;生活服务自成体系,执行区域流通功能;区位特色突出,流通发展个性鲜明;现代流通模式运作。争取2010年初步建成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商业相适应的北京新城区流通体系。(三)发展目标。生活服务商业总面积达到105万平方米;新城区人均营业面积1.1平方米。批发零售业、服务业、限额以上三资企业税收年均递增5%。(四)流通体系。根据房山产业运行态势和商流、物流流向,在坚持现代商业运作的基础上,本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的发展原则,兼顾商业基础和商业文化渊源,今后一个时期房山流通业将实施“一龙两翼”空间战略,主体框架为:构建以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为

15、龙头,龙头带动、首尾衔接、两翼齐飞的战略空间格局;产业格局:“两大体系、四级网络”,即构建生活服务、产业服务两大服务体系,构建新城区、中心镇、建制镇、山区乡四级规划网络;网点布局:生活服务商业“5-26-260”布局,建设5大商业中心区、26个社区商业中心和乡镇商业中心、260个社区便利组团(便利店);建设生活服务商业、产业服务商业8大重点项目。1、流通空间战略“一龙两翼”战略格局。用5年时间进行现代流通布局,在房山区构建以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为龙头,龙头带动、首尾衔接、两翼齐飞的战略空间格局。龙头:房山新城中心区。房山新城中心区既是北京西部生态发展带的重要新城区,又是房山区政治、经济、文化

16、中枢地带,为区域流通发展重心,将突出“龙头带动”功能,对全区流通业起到示范作用。房山新城中心区流通业发展方向是:适应北京城市发展新区需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层次分明、体系完善的现代流通格局。龙脊:房山新城良乡组团一一燕房组团发展轴及其延长线周口店、长沟、大石窝、张坊。龙脊区域既是房山生产力发展的主干线,也是房山现代流通的主动脉。龙尾:西、北部山区辐射带。西、北乡镇地带富含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龙头带动下,策应北翼,逐渐实现流通升级。两翼:北翼为良乡至青龙湖、河北镇平原地带;南翼为良乡至窦店镇、琉璃河镇、韩村河镇。北翼侧重商业旅游业发展,南翼为良乡一燕房发展轴的流通次干线。房山新

17、的流通空间主要在“一龙两翼”格局上展开,“龙头带动、首尾衔接、两翼齐飞”,“龙经龙脉”均成为房山流通的新干线。2、流通产业格局构建两大服务体系、四级规划网络。(1)执行两大功能,构建生活服务、产业服务两大服务体系。作为北京城市新区,房山流通业将承载和分担部分都市流通功能作为自成体系的流通服务体系,房山流通业主要执行区域流通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服务性质不同分为生活服务和产业服务两个子系统,双系统协调运行。一一生活服务系统。目标:建立功能先进、生活便捷的现代城市生活服务体系,满足本区居民吃、穿、用、文化娱乐等生活需求。一一产业服务系统。目标:通过流通的牵引力拉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为优势产业拓宽营

18、销渠道,为房山特产资源和产业强项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构建新城区、中心镇、建制镇、山区乡四级流通规划网络。根据房山各区域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差别化的发展目标,设定不同的发展序列,确立新城区、中心镇、建制镇、山区乡四级规划网络。3、流通网点布局生活服务商业“5-26260”布局,开发8大重点流目。在现有商业网点基础上,通过建设、改造和升级,规划集中建设5大商业中心区、14个社区商业中心、12个乡镇商业中心,260个社区便利生活组团,同时重点建设8大商业项目,以有效改变房山商业面貌,提升商业品质,提高商业运行效力。生活服务商业“5-26-260”布局。建设5大商业中心:良乡拱辰商业中心街区、苏庄

19、商业中心、房山城关商业中心、燕山商业中心区和城市次级商业区高教园区商业组团。一一配置14个社区商业中心:原则上房山新城10处社区居民密集区域及中心镇中心区应建社区商业中心:即拱辰北大街西广场、北潞园广场、碧桂园附近广场、大宁山庄广场、玉竹园或鸿顺园广场、星城附近广场、马各庄广场、顾册永安区域广场、原子能研究院邻近广场、电力修造厂区域广场,长沟、琉璃河、韩村河、窦店广场。一建设12个乡镇商业中心:张坊、河北、周口店、石楼、大石窝、十渡、霞云岭、蒲洼、史家营、大安山、佛子庄、南窖。设置260个标准便利生活组团:按每3000人一个社区便利组团标准,在良乡、燕房城区布局140个社区便利点;按每6000

20、人一个乡镇便利组团标准,在乡镇区域布局90个便利服务组团;设置30个加油站和旅游景点便利服务组团。(2)发展8大重要项目:拱辰商务商业中心区、苏庄家居生活商业中心区、重点社区现代生活广场或便利生活组团、物流基地商业设施、房山城关石化产品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良乡大型农副产品市场和青龙湖休闲度假区商业基础设施。(五)战略措施。把握好“四个关系”,促进流通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1、把握好总体规模与内部结构的关系,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主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利用5年时间,以社区现代生活广场、便利生活组团、村级便利生活组团(便利店)为主要模式,按房山新城“两大组团”、建

21、制镇、山区乡、IOoO人以上大村四个层次进行网点布局,形成以良乡为龙头、乡镇为骨干、乡村为基础的区镇村三级新型流通网络,满足居民购物、餐饮、医药、娱乐、文化、健身、洗浴、维修、家政服务等消费需求。二是培育主力业态。通过优化组合,着力把连锁经营发展成为主力业态。连锁经营业种年均增长5%,2010年达到50个;连锁店铺年均增长10%,2010年达到100O家,其中营业面积5000平米以上的大中型连锁超市和专业卖场达到20家。三是优化网点空间布局。着力解决大型商业设施和中小型便民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问题,实现不同规模商业设施的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结合、业态结构先进、服务功能齐全、居民

22、消费便利。四是优化产业经营结构。着力解决商业街区和大型零售商业特色不突出、千店一面、同业恶性竞争问题,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区)、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等业态模式,不断扩大特色经营比重。2、把握好规划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提升对产业发展的调控水平。只有把规划引导与市场自发调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流通产业协调均衡发展。房山区流通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已经公布实施,今后重点是解决规划的实施问题,争取在未来4年内建成15个流通现代化的标志性项目,促进产业升级。与此同时,在总体规划框架下,陆续制定发布“特色商业街培育”、“社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和配套方案,

23、形成以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专项规划为骨干的流通规划体系,促进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把握好市场繁荣与稳定的关系,提升对市场秩序的监管水平。在市场繁荣方面,重点引导商家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以多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经营吸引和扩大消费。在市场稳定方面,重点完善三大体系:一是市场运行监测体系。以重要商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为重点,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专业市场四大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为监测主体,建立具有综合分析功能的消费品市场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施对市场运行状态、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和判断,为政府调控市场提供客观依据。二是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体系。按照市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及时

24、掌控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商品产、销、存情况,重点完善应急投放网络,保证紧急状态下渠道畅通,满足市场供应。三是粮食市场调控体系。确保“四个第一”掌控市场动态:即在第一时间获取粮食市场信息,在第一时间对粮食市场作出科学判断,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在第一时间向区政府和市粮食局写出报告;设置“三道防线”调控粮食市场价格:即通过发布粮食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粮食市场价格,通过区级储备粮适时吞吐调节粮食市场价格,通过启动房山区粮食供给应急预案控制粮食市场价格;落实粮源实现粮食供求平衡:即利用外埠粮源优势和本区储备粮吞吐机制,与外埠粮食生产基地和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设优质粮“绿色通道”,保证在紧急情况

25、下本区粮食供给出现缺口时重要粮食商品购得进、调得出,集散自如,货畅其流,实现本区粮食供求平衡。4、把握好流通硬件建设与优化软件环境的关系,提升企业诚信服务水平。重点解决好片面追求流通硬件建设,忽视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弱化软件环境建设的问题,引导内资企业尽快走出单纯依靠降价促销吸引顾客的误区,更多地依靠实实在在的商品质量、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在竞争中取胜。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从业者素质,增强内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业欺诈、逃避债务、虚假宣传等诚信缺失现象,着力抓好企业“五大信用体系”建设:即严把商品进货关,建立商品质

26、量信用;严把商品价格关,建立商品价格信用;严把商品促销关,确立行业公信;严把经营场所安全关,建立购物环境达标信用;严守商业道德,建立服务信用监督机制。三、2007年工作重点重点推进六项重点工程:(一)区镇村三级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以实现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店进镇、进村,农副产品进城、进店的“四进”双向流通网络终端建设为目标,按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燕房组团,中心镇、建制镇、山区乡,行政村三个层次,为居民、农民营造“货真、价实、安全、便捷”的生活服务、产业服务环境。第一,引进全国性、区域性品牌连锁企业总部或连锁店铺20家,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激活城区市场;第二,依托“华冠”品牌,建立年配送规模10

27、亿元以上的配送中心一个,发展农村生活服务连锁店、便利店80家,完成100o人以上大村的连锁商业布局,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第三,依托区“禾农”、“富民逢春”生资公司,按照籽种、化肥、农药、农膜等不同经营定位,升级改造农资配送中心2家,发展农资连锁店80家,使全区农资连锁店总数达到200家,形成覆盖全区、方便购买、质优价廉的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格局,网点覆盖率达到80%,农资市场占有率达到90%,扭转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局面。第四,依托区商联会、区“农协”,培育贸工农一体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15家,提升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10家,实现农产品种植、收购、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组织化、

28、规模化,全年组织加工、内销、出口农产品8亿元,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二)流通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协调制度,力促城关石化产品交易市场、“华冠”总店改扩建、“华冠”配送中心、长沟农村现代商贸城、房山北关专业卖场、城关街道原办事处专业卖场、中原肉联厂升级改造、良乡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建设等12个在建重点项目陆续开业。建立商业地产供求数据库,组织地产商与零售商进行对接,形成“商商”互动机制,年内盘活商业闲置地产、低效资产5万平米。按照“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备、管理规范”的要求,继续落实房山区有形市场迎奥运行动实施计划,升级改造区域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

29、、农村初级集贸(集期)市场、石化产品市场10家。在全区流通发展规划指导下,突出商圈特点,重点抓好良乡西潞综合商业街、房山城关商业中心等商业街(区)的建设、改造和升级,建设形成与房山新城相适应的现代商业中心。(三)良乡物流基地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单独立项,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协调区规划分局,争取控规早日取得首规委批复。二是协调公关,争取铁路集装箱结点站选址早日确定。三是协调有关部门、乡镇,解决好群众安置问题,力争年内完成全部拆迁工作,以保证物流基地正常建设。四是以高压线调整和变电站建设为重点,严格按照市发改委要求,办结基础设施项目开工手续,其中道路建设达到七通一平。五

30、是以帮助入驻企业办理项目立项、规划和土地等手续为重点,协调入驻企业与各部门、各有关乡镇的关系,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争取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六是根据区政府专题会议精神,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要按照发改委要求办理手续,分别争取市发改委专项支持资金、市商务局贷款贴息支持,以保证基地建设顺利进行。(四)市场规范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市场监测网络,拓展社会信息渠道,搜集政府部门、中介组织、新闻媒体、专业网络等各方面的市场信息,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增强对市场波动的预测判断能力。加强市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房山分中心建设,加大对消费市场的研究和大型流通企业信息跟踪的力度,为促进商业服务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31、。完善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管理办法,使应急调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掌控生活必需品重点生产企业、批发市场、连锁集团的生产、库存、周转、销售能力,建立台帐和日常联络制度。完善l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的日常联络制度,保证应急状态下联络渠道畅通、商品供应充足。修改完善政府储备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储备商品管理,保证储备商品“储得住、调得出、用得上”。与承储企业重新签订协议,合理约束政府、企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继续扩大储备商品的检测范围,保证储备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调整部分商品储备结构,提高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建立储备粮代储单位粮情管理系统,直接掌握代储库储备粮的存储情况。加快储备粮库建设,建立储备粮

32、吞吐机制,实现粮食储备规范化管理。认真做好粮食流通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粮食流通秩序。推广“场厂挂钩”模式,扩大放心肉品市场占有份额。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粮食、盐业、生猪屠宰、酒类、洗浴、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的专项整治和行政执法力度,做到定期检查与抽查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整治结合,不断提高市场的规范程度。(五)外贸出口产业升级。针对本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出口品牌处于国际低端水平等薄弱环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品种。抓住农副产品、纺织服装大宗出口品种,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使其成为我区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提高出口市场份额。二是创品牌。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

33、业,培植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品牌,机电、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增长30%以上,欧美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三是升品质。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300万元,使5-10家企业获取IS09000IS014000OHSAS18000国际认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育龙头。以“首创轮胎”、“北良一工”等新建企业和开发区新入区企业为重点,培育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科技民营出口龙头企业870家,扶持20家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形成多种所有制结构、多领域、多元化出口格局。(六)利用外资水平提升。第一,确定引资重点。以工业园区、物流基地、区级商业中心区为重

34、点区域,以制造业、餐饮业、新型生活服务业、纺织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部经济为重点领域,加大引资力度,实现工业、商业、旅游、建筑建材等产业互动。第二,创新引资手段。以大型企业峰会、中小企业服务年会、企业家联谊会、专题研讨会为媒介,为企业在资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合资、合作搭建服务平台。第三,拓展引资方式。实行政府投资促进与企业招商相结合、自主招商与委托招商相结合、传统招商与网上招商相结合、小型专业招商与大型涉外经贸活动相结合,准确定位投资方向与目标,吸引世界500强投资房山。第四,扩大引资内涵。在引进先进企业、高科技项目、高级人才的同时,加速引进先进的发展模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加快产业升级。通过以上途径,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00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