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5777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土木工程管理专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概况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对

2、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和要点,最后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体积稳定性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目.录摘要11结论11.1 选题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研究内容22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4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42.2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51.1 .1耐久性51.2 .2工作性52.2.3力学性能52.2.4体积稳定性52.2.5经济性52.3当前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6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73.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

3、其选用73.1.1细集料73.1.2粗集料73.1.3细掺合料73.1.4减水剂及缓凝剂83.2 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81.1 .1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81.2 .2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83.3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要点93.4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91.1 .1搅拌93.4 .2运输103.4.3浇注103.4.4振捣103.4.5养护103.4.6质量检验控制104结合工程案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进行分析124.1 工程概况124.2 工程技术措施121.1 .1选用优质的砂、石材料121.2 .2在碎中掺加磨细矿粉124.2.3在碎中掺加11级磨细粉煤灰124.2.4在碎中掺加SP

4、403多功能高效减水剂134.2.5在碎中掺加膨胀剂134.3 工程注意事项131.1 .1原材料选择134.3 .2优化配合比设计134.4 .3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144.5 .4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144.4 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几个要点141.1 .1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144.4 .2适当的掺加矿物细掺料144.5 .3掺加高效的外加剂154.6 .4保证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塌落度155绿色高性能混凝土165.1 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165.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175.3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176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196.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196.2 超

5、高性能混凝土196.3 智能混凝土196结论2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21声明1绪论1.1选题意义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新的混凝土概念,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一些工业化国家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最重要的耐久性设计指标。可以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超过100年的使用寿命。从技术角度来看,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耐久性,高加工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诸多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桥梁,摩天大楼和港口建筑等重要工程中。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看,HPC能够长时间保持,能够有效抵御因环境恶化和建筑物退化而导致的过早失效和退役,并延长安全寿命,从而有效地节省资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HPC的节省

6、材料比普通混凝土的更好:它可以有效地通过生产和原材料的提取和所造成的砂石开采和资源稀缺程度的成本上升削弱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工业和社会发展到一个时代的需求。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水泥质量不稳定,离散性好;术语集料,粗集料质量差,含有大量泥浆,灰度差,细度模数罚款,不必要的当选择外加剂和外加剂仍然缺乏足够的适用性。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有限的,该维持不存在,这使得小型化和HPC不稳定的质量;耐久性微管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水和骨料的高性能混凝土蒸发的收缩,解,H地PC的地碳化,地冷冻地-解地冻循环地的影响地,并以地氯离子地

7、扩散电地阻是不地利的,地高性能地混凝土地水泥含地量和低地水地水泥地比,水地在长期地进一步地在固化地后的水地分扩散地到通过地微管的地内部,地未水化地水泥颗地粒是水地化膨胀地微生成地在混凝地土表面地产生裂地缝,创地建关于地各种有地害介质地的渗透地通道,地和氯离地子侵入地的能力地产生碱地骨料反地应和钢地筋腐蚀地;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不如普通混凝土,并且易碎。同时,高性能混凝土,现在研究为主的研究实验室,但实验室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这不利于在未来的推广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从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

8、这些问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高强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定义高性能混凝土为基础的耐用性和可持续性的混凝土,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建设。2003年专用,作者威廉慧珍教授对错误的数量反映发生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导致失明,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混乱,是其高性能混凝土的认识:各种各样的“高性能混凝土是不具体的,但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为了达到质量要求和目标,必须满足具有不同项目要求的混凝土的性能和均匀性。一定永久高强度,高流动性,也不需要任何项目,只要它没有被掺杂,混凝土的品质可以很高,混凝土的品质不被实验室提供的是可用的,但随着生产的优选混合比的混凝土,设计,施工和管理。有没有具体的结构,并不一定

9、是永久的,临时StrUktUr.Fiir的特点和各个项目的需求的例外是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用性,以满足特定的要求,比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总称更科学O,在这里,高性能混凝土强调混凝土的性能或质量,条件,水平或质量目标。对于不同的项目,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即特殊性能组合)。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功。冯乃谦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不一定是高强度混凝土,这对应于连慧珍。此问题由环境和用户的组合定义。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开裂问题是一致的。高性能混凝土应尽可能避免裂缝,如何有效控制收缩和开裂是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对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李莉,孙伟发现他们发现,水与粘合剂的比例为收缩

10、的最重要的因素和由混凝土收缩抗裂混凝土的电阻和开裂的企图是的识别高性能混凝土的有效的早期抗裂性的并入。两种主要方式。李洪辉,宋少民等通过在混凝土中安装大量粉煤灰,研究了外加剂对混凝土新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陈水发,胡长顺等人通过应力研究了混凝土的腐蚀情况,发现混合了混合物的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浆可以承受一定的应力腐蚀,提高安全等级。关于HPC的耐久性,余红发,谁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湖耐久性研究的问题,研究发现,高强度,非引气HPC还具有防腐冷盐水,盐水的腐蚀防护和特点长寿。这些研究还间接解释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的原因和合理性。然而,再加上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趋势,HPC的发展应该走

11、向绿色,多样化和适应性。1.3研究内容本文是以一个具体的混凝土工程为例,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重点有七大部分:一、绪论,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总结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二、主要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三、介绍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与施工控制;四、结合具体的工程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各种问题;五,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六、展望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七、总结。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介绍原理一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着重笔墨将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思路为“分析现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高性能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做了了分析,提

12、出了其应用应该注意的事项和技术措施。2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2.1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是近20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不同国家、不同学者按照各自的认识、实践、应用范围和目的要求,对高性能混凝土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1)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1ST)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于1990年5月在马里兰州Gaithersburg城召开的讨论会上指出: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制的,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的耐久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

13、的建筑结构。(2)美国的PKMehta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高强度,还应具有高耐久性,且耐久性应当放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首位,同时具有高体积稳定性(高弹性模量、低干缩率、低徐变和低的温度应变)、高抗渗性及高工作性。(3)法国的Malier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于有良好的工作性、高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工程经济性高和高耐久性,特别适用于桥梁、港工、核反应堆以及高速公路等重要的混凝土建筑结构中。(4)日本的小泽一雅和冈村甫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工作性(高的流动性、粘聚性与可浇注性)、低温升、低干缩率、高抗渗性和足够的强度。他们强调高性能混凝土首先应具备高工作性,甚至要达到免振捣,即自流平的状态

14、。(5)我国的吴中伟院士给出高性能混凝土的如下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材料,在严格质量管理条件下制成的;除了水泥、水、骨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和高效外加剂,且水胶比较低;针对不同用途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对下列性能有重点地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及经济性,但应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6)黄大能教授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适当的高强性能,但必须有良好的耐久性,能抵抗各种化学侵蚀作用,体积稳定性好。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公认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是

15、对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而且在节能、节料、工程经济、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环保型、集约型的新型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2.2.1 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OO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2.2.2 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HPC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

16、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2.2.3 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2.2 .4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2.2.5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工艺性都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17、。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减少结构的维修费用,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可以减少构件尺寸,减小自重,增加使用空间;HPC良好的工作性可以减少工人工作强度,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成本。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2.3 当前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方面,我国水泥质量不稳定,离散性大;在骨料方面,粗骨料质量低劣,含泥量大,级配较差,细骨料细度模数不合要求;在外加剂和外掺料的选择上,尚缺乏充分的适用性

18、的研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养护措施不到位,使HPC的密实性和质量不稳定;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微管中水分的蒸发与凝聚而产生的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这对HPC的抗碳化、抗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抗氯离子扩散等都是不利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高,水灰比低,硬化后长期处于水中时,水分通过微管扩散到内部,未水化的水泥粒子进一步水化,产生微膨胀也会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为各种有害介质渗透提供通道,给氯离子侵入、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和钢筋锈蚀创造可能;在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面,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不及普通混凝土,而且脆性大,需要特别注意。同时,

19、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面,现在的研究以实验室研究为主,但是实验室的情况与实际工况相差较大,这不利于今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3.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3.1.1 细集料细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砂,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强度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砂子越粗,混凝土的强度越高。配制C50C8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3的中砂,对于C80Cl0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2.6的中砂或粗砂。3.1.2 粗集料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选用强度高、吸水率低、级配良好的粗集料。宜选择表面粗糙、外形有棱角、针片状含量

20、低的硬质石灰岩、花岗岩、玄武岩碎石,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强度较高,就必须使粗集料具有足够高的强度,一般粗集料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的115210倍或控制压碎指标值V10%。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5mm,以1020mm为佳,这是因为,较小粒径的粗集料,其内部产生缺陷的几率减小,与砂浆的粘结面积增大,且界面受力较均匀。另外,粗集料还应注意集料的粒型、级配和岩石种类,一般采取连续级配,其中尤以级配良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碎石为最好。粗集料的线膨胀系数要尽可能小,这样能大大减小温度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3.1.3 细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掺入活性细掺合料可以使水泥浆的流动性大为

21、改善,空隙得到充分填充,使硬化后的水泥石强度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加入活性细掺合料改善了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结构,使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与耐久性均得到提高。活性细掺合料是高性能混凝土必用的组成材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活性细掺合料有硅粉(SF)、磨细矿渣粉(BFS)、粉煤灰(FA)、天然沸石粉(NZ)等。粉煤灰是火电厂燃煤锅炉排出的烟道灰,它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显著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还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重要意义。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宜用含碳量低、细度低、需水量低的优质粉煤灰。矿渣是高炉炼铁排出的熔融矿渣在高温状态下迅速水淬冷却而成的,用于高性能混

22、凝土的磨细矿渣细度大于水泥,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硅粉是电炉法生产硅铁合金所排放的烟道灰,Si02含量大于90%,平均粒径极小,比表面积20OOOm2kg,借助大剂量高效减水剂和强力搅拌作用,可以填充到水泥或其他掺合料的间隙中去,并且具有很高的活性,在各种掺合料中对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最为显著,是国际上制备超高强混凝土最通用的超细活性掺合料。3.1 .4减水剂及缓凝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一般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较大(1520cm左右),在低水胶比(一般VO.35)一般的情况下,要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坍落度,就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且其减水率宜在20%以上。有时为减少混凝土坍落度的

23、损失,在减水剂内还宜掺有缓凝的成份。此外,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低,水泥颗粒间距小,能进人溶液的离子数量也少,因此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表现更为敏感。因大部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泵送,故掺减水剂后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损失不能太快太大,否则影响泵送。3.2 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3.2.1 设计思路有很大区别在以往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中,是按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计算水灰比,而现在则是按耐久性的要求,首先根据环境作用等级确定电通量指标,由此来选择水胶比、控制胶凝材料最小用量以及掺和料的比例。为实现混凝土的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下述原则:低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很重要,依靠高效减水剂和优质矿物细粉掺

24、合料实现混凝土的低水胶比。不能过分的提高胶凝材料的用量。胶凝材料过多,不仅成本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也差,同时,对获得高的强度意义不大。应该通过合理调整粗细骨料用量及砂率控制空隙率,实现较低水胶比下的的良好和易性。在混凝土中应该掺加一定量的引气剂,使混凝土的含气量在3%4%。尽可能使用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以提高工作性,减少收缩。3.2 .2胶凝材料用量及粉煤灰所占比例在进行配合比参数设计时,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应处在一个适宜范围内,不仅有最低限要求,同时,对于C40以下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Okg/m3,C40C50不宜高于450kgm3使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和料,

25、并不是单纯地考虑降低混凝土成本,首先是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需要,特别是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包括氯化物侵蚀、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等)。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粉煤灰的掺量在20%以上时,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效果较佳。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中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矿物掺和料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总量的20%,当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0.45。3.3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要点(1)选用优质的水泥和砂石料。(2)掺加优质化学外加剂、引气剂、聚竣酸减水剂。(3)掺加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4)低水胶比(一般小于0.40)。(5)限制胶凝材料总量和水泥

26、用量其中:采用高效减水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混凝土用水量,降低水泥石孔隙率,改善孔结构,从而改善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目前使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是聚较酸系减水剂,优点有以下6点:(1)掺量少(1.0%以下),减水率高(25%45%)(2)混凝土工作性好,坍落度损失小。(3)混凝土收缩小。(4)碱含量很少。早强、缓凝、引气性可根据需要复配调节,起到多功能的功效。(5)无污染的环保产品。(6)采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等)主要是可以提高水泥石界面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碱性,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滚珠效应),减小水泥石孔隙率(颗粒互相填充),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提高

27、耐久性。3.4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3.4.1 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和用水1%。应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混凝土,采用电子计量系统计量原材料。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炎热季节或寒冷季节搅拌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原材料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3.4.2 运输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及各项工作性能指标不发生明显波动。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

28、(冬季)。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分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3.4.3 浇注(1)混凝地土入模地前,应地采用专地用设备地测定混地凝土的地温度、地坍落度地、含气地量、水地胶比及地泌水率地等工作地性能;地只有拌地和物性地能符合地设计或地配合比地要求的地混凝土地方可入地模浇注地。混凝地土的入地模温度地一般宜地控制在地53地0O(2)混凝地土浇注地时的自地由倾落地高度不地得大于地2m。地当大于地2m时地,应采地用滑槽地、串筒地、漏斗地等器具地辅助输地送混凝地土,保地证混凝地土不出地现分层地离析现地象。(3)地混凝土地的浇注地应采用地分层连地续推移地的方式地进行,地间隙时地间不得地超过9地Omi地n,不地得随意

29、地留置施地工缝。(4)新浇地混凝土地与邻接地的己硬地化混凝地土或岩地土介质地间浇注地时的温地差不得地大于1地5o3.4.4 振捣可采用插入式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等振捣设备振捣混凝土。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宜采用垂直点振方式振捣。每点的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或不冒大气泡为准,一般不宜超过30s,避免过振。若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应首先竖向缓慢将振捣棒拔出,然后再将振捣棒移至新的位置,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和物内平拖。3.4.5 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较快,一般3天达到设计强度的60%,7天达到设计强度的80%,因而混

30、凝土早期养护特别重要。通常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采取以带模养护为主,浇水养护为轴,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4.6 质量检验控制除施工前严格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查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的以下指标进行检查控制:混凝土拌和物:水胶比、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泌水率、匀质性。硬化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抗渗性、电通量等。4结合工程案例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进行分析4.1 工程概况百脑汇信息数码港位于教工路,介于天目山路和文三路之间。按设计要求混凝土技术要求为外围挡土墙和扶壁柱(A、N、1、13轴线)采用C40,其余剪力墙和框架柱采用C45,剪力

31、墙墙梁节点和框架梁柱采用C45,框架梁与楼板采用C40,基础板、承台、地梁采用C40,抗渗要求为P8,掺加UEA-H膨胀剂,掺量为10%。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坍落度要求16cm。该工程地下室基础混凝土总方量为1160On?,计划分四次完成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第一次供应方量约55OOm3,其中加强带19Om3。4.2 工程技术措施由于该工程碎强度等级较高,相应胶凝材料用量也较多,为保证工程质量,减少水化热,减小收缩性,预防裂缝的产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421选用优质的砂、石材料黄砂用桐庐产加工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3,含泥量少于3.0%。石子用525mm连续级配的碎石,压碎指标小于15%,针片状含

32、量小于15%,含泥量小于1%,确保位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2.2在碎中掺加磨细矿粉等量取代部份水泥用量,降低砂的水化热,同时利用矿粉超细颗粒的活性效应使碎更加致密,提高碎抗渗抗裂性能。4.2 .3在硅中掺加11级磨细粉煤灰超量取代部份水泥用量,降低碎的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利用粉煤灰的活性效应使碎更加致密,提高险抗渗抗裂性能,根据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宜采用60天龄期考核混凝土强度等级,进一步降低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4.2.4 在硅中掺加SP403多功能高效减水剂一方面可减小用水量,相应地减小水泥用量,降低碎的水化热;另一方面,可延缓碎的凝结时

33、间,减少浇筑过程中出现施工缝的可能性。4.2.5 在磴中掺加膨胀剂使碎具有微膨胀性,提高碎的防渗抗裂性能。4.3 工程注意事项4.3.4 原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使用低碱和性能相对稳定的水泥,根据混凝土配制强度选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和水泥用量。(2)外加剂应根据需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选择相应的外加剂,外加剂的生产厂家需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和质量检验检测部门,厂家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的外加剂性能稳定。应根据地材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来选用与水泥相容性良好的外加剂,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掺加不同功能的外加剂时,需通过试

34、验确定是否影响外加剂的性能。(3)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用粗细集料必须洁净、级配良好且强度满足混凝土要求,粗细集料的吸水率较小。细集料宜用中粗砂,细集料中不宜含有风化砂粒。粗集料的颗粒均匀,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少;应无风化石或其他软弱颗粒,粗集料的合成级配应通过试验确定,应使粗集料能相互填充。所用集料应进行碱集料试验,符合要求的集料方可用于高性能混凝土。(4)矿物掺合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是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方法之一,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优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矿粉和超细硅粉等。矿物掺合料应选用信誉好质量稳定可靠的厂家,使用前应通过试验检测确定其使用等级是否满足要求。掺加矿物掺合料时必须考虑水泥中掺

35、合料的组分和数量,然后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及相关技术规范确定掺量。4.3.5 优化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确定以后,还应根据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试拌和和浇筑试验构件,检查混凝土是否满足施工性能,如不能完全满足施工要求和构筑物的使用性能,需要分析原因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改进优化;在正常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环境和施工工艺对配合比进行优化。4.3.6 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高性能混凝土拌合设备必须计量准确,具有先进的电子控制和电脑储存功能,可以进行全自动控制混凝土的加料、搅拌和出料。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掺加了外加剂和掺合料,因此需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才能使混凝土充分拌和均匀。混凝土运输宜用混凝

36、土罐车并不停地搅动,混凝土从开始拌和到浇筑结束的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在冬季运输混凝土时必须采用保温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4.3.7 混凝土构件的早期养护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覆盖养护,混凝土构件拆去模板后,对裸露的混凝土应及时喷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有足够的水分让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干缩裂缝,保证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4.4 分析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几个要点4.4.4 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采用低水胶比,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增强硬化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能,减少硬化混凝土的收缩裂缝。水胶

37、比较大时,混凝土中会留下较多的毛细孔,增加硬化混凝土的收缩。4.4.5 适当的掺加矿物细掺料使用矿物细掺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抑制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吴中伟教授认为,矿物细掺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它起着根本改变常规凝土性能的作用。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掺部分活性矿物细掺料可以促进水泥水化生成的进一步转化。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提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应该注意,矿物细掺料的用不是简单的对水泥的代替。应该根据具体况确定矿物细掺料的品种与掺量。研究表明,两种以上的矿物细掺料复合使用时,其综合果优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总和,这就是所谓超叠加效应。4.4.6 掺加高效的外

38、加剂高效外加剂是配高性能混凝土的必备材料。正是由于高效外剂的发展才使高性能混凝土的制造成为可能现在已经有了制造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虽然他们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超加效应也存在于外加剂与外加剂的复合使用及外加剂与矿物细掺料的复合使用中。将两种高效减水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使用,以使复合后的产品的各组分间的作用相互节制,从而达到发挥其各自的优势的目的,其综效果超过两种外加剂单独使用的效果的总和应该通过试验,找出最佳匹配材料与最佳匹比例。4.4.7 保证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塌落度在连续浇注的混凝土结构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相同的塌落度。当混凝土的塌落度不同时,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也不同,两

39、种不同塌落度的混凝土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收缩裂缝。5.1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199O年美国首先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世界各国和专家的认可,法国政府组织包括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建筑公司等单位开展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1996年,法国公共工程部和教育与研究部又组织了为期4年的国家研窕项目“高性能混凝土2000”,投人了600万美元作为研究经费。1994年,美国联邦政府16个机构联合提出了一个在基础设施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决议,并决定在10年投资2亿美元进行研究。绿色是绿色环保,人类社会越发展,对绿色环保的要求越迫切。国外有位学者写一篇综述,题为“昨天和今天的水泥,明天的混凝土”,

40、文中指出21世纪水泥工业应改名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工业,而且应是一种绿色工业。水泥和混凝土堪称为世界上耗用量最大的材料,在我国尤其如此。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缺乏,同时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大国,以水泥和混凝土为例,我国水泥的年产量大约9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三分之一,混凝土产量约12亿m3,世界混凝土年产量大约30亿m3,混凝土的大量使用,需要大量水泥,水泥的生产又极大地影响了环境,直接影响子孙后代的生活,所以绿色高性能的发展是事在必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使用,即保护了环境,又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以粉煤灰为例,现已研发与使用的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绝大部分把粉煤灰作主要掺料,粉煤灰是工业废料,如不很

41、好利用,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中采用粉煤灰,即解决了二次污染,又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同时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表现在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混凝土的评价已由高强度转为高性能,高性能中耐久性是一个主要的评定标准,混凝土不是一劳永逸的材料,它也是随时间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一些发达国家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1991年美国在提交国会国家公路与桥梁现状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修理或更换现已存在缺陷的桥梁,需投资91亿美元如拖延维护进程,费用将增至1310亿美元,美国每年用于混凝土维修的费用大约300亿美元。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工程建设中基

42、本没有维修费用,工程费用主要在新建工程,建国以来,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量大,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可以说需维修的工程量肯定也是巨大的,费用是惊人的,因此,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发展的角度,研究混凝土高性能的意义巨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的需要,2005年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05)26号)文件中第2项既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设部部长汪光熹在第2届国际智能绿色节能大会上表示冲国将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以支援和促进行业发展,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套技术,低能耗大型公关建筑技术等加快技术公关,

43、推动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为核心的建筑技术发展,逐步提高绿色建筑比重。因此,研发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利国利民,惠及子孙之事。上述这些都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3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1 997年3月的“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吴中伟院士首次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并指出:GHPC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更是混凝土的未来。提高混凝土的绿色度,可以节约更多的资源与能源,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到最小。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混凝土应该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渣掺和料,更多地节约水泥,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下列特征:(1)更

44、多地节约熟料水泥,降低能耗与环境污染;(2)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料为主的细掺料;(3)更大地发挥混凝土的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的用量。因此,高性能混凝士本身就可成为绿色混凝土。事实上,许多工程如大体积水工建筑、基础等对强度要求不高,但对耐久性、工作性、体积稳定性、低水化热等有很高要求,都应采用HPCo例如日本跨海明石大桥基墩混凝(50万m3)要求高耐久性、高抗冲刷性与低升温,而强度只要求20MPa,使用的就是掺加了复合外加剂与复合细掺料的HPC。由此可见,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我国目前也己完成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的研究和应用。因此,传统的GHPC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可以将欧美

45、对HPC强度的低限50MPa降低到C30左右,原则是只要不损害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如孔结构、水化物结构与界面结构等,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纳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等都是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同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工业废渣及其它废弃物,有良好的经济指标和环保意义,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随着HPC的开发和应用,建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正引起社会的关注。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46、有专家指出,作为建筑工业主要原料的水泥,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核心是在限制水泥用量以获得混凝土高性能的同时,坚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原则。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又有了几个新的发展方向:6.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6.2 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

47、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PowderCon-Crete,RPC),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6.3 智能混凝土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6结论本文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途径,主要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参数的合理确定等方面进行了阐

48、述。通过掺入矿物微细粉和高性能化学外加剂的技术途径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既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之后又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要点。如今我国HPC发展形势良好,但是要使HPC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还需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随着我国建筑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强,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基于上述特点,高性能混凝土将成为我国近期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参考文献1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2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3丁大钧.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俞瑞堂.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M.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