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5868 上传时间:2024-04-21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公示稿)浙江漕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二三年三月目录IW&I1.1 论证工作来由11.2 论证依据41.3 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61.4 论证重点92 项目用海基本情况10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10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132.3 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18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12.5 项目用海必要性213 项目所在海域概况223.1 自然环境概况223.2 海洋生态概况网243.3 自然资源概况243.4 开发利用现状264 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314.1 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314.2 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及生态损害评估344.3 项

2、目用海对鸟类的影响分析354.4 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364.5 项目用海风险分析37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395.1 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395.2 利益相关者界定395.3 相关利益协调分析415.4 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436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446.1 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446.2 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566.3 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626.4 项目用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符合性分析626.5 项目用海与与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文符合性分析63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657

3、.1 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657.2 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687.3 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17.4 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778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791.1 区划实施对策措施791.2 开发协调对策措施801.3 风险防范对策措施811.4 监督管理对策措施829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方案879.1 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879.2 生态修复措施H。1889.3 生态修复进展929.4 生态修复跟踪监测他939.5 项目用海生态修复要求9410 结论与建议9610.1 结论9610.2 建议10211 资料来源说明10311.1 引用资料10311.2 现场勘查记录1031概述1.1 论证工作

4、来由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位于龙港市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图1.1-1),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号)等相关文件要求,项目所在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已编制完成“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并于2019

5、年4月25日通过了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的专家评审(附件3),且“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以下简称“处理方案”)也已于2019年10月24日完成了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附件4)。备案后至今,处理方案中近期急需拟建用海项目(包括工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35个项目,总用海面积339.7231公顷)已相继完成了海域使用论证,目前正在陆续实施开工建设。根据处理方案,其他用海项目属于中远期开发利用项目,面积共824.7115公顷,包括工业项目、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拟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或出让。龙港市海洋博物

6、馆建设工程规划面积7.0984公顷,其中涉海面积为6.4373公顷,利用民生路面积0.6611公顷(国有建设用地,正在办理土地收储手续),涉海部分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未确权区域,调查图斑编号为330327-0139,该工程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之一,为己填海成陆区域的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属于国家所有,为了保证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产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海域使用权,同时提

7、交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等文件。根据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海渔发(2017)3号文件精神(附件5),符合“用海审批目录”的项目用海可以由建设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经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用海属于“用海审批目录中的第二类“城市基础设施用海和公益事业用海”中的第七项“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海“中的2博物馆”,因此,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可以通过用海审批的方式申请获得海域使用权。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拟申请用海面积为7.0984公顷,小于50公顷,应报省政府批准项目用海,为确保具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开展该工程

8、的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工作。目前,本项目立项已获批(附件2)O由于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填海,面积为6.4373公顷,需编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受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浙江潜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承担了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附件1)。接受委托后,项目组根据工程用海性质、规模和特点,进行了现场勘查与调访、收集了有关基础资料,并进行了工程区及附近地形、地质、地貌、海洋环境及海洋资源开发、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等资料的调研,同时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汇报和征询了意见。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

9、精神,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已完成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的,直接引用相关报告结论。以此文件为基础,参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国海发(2010)22号,以下简称“导则”)的有关要求,我公司编制完成了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敬请审查。说明:本报告如未特别说明,高程均为1985国家高程(二期)。宗海图绘制采用CGCS2000坐标系,中央经线1200,项目用海面积量算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图1.1-1工程地理位置图1.2 论证依据1 .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

10、法(2002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6月);4)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8年3月修正);5)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17年9月修正);6)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9月修正);7)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2020年9月修正);8)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2007年1月);9)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2008年3月);10)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2017年3月);11)浙江省海域使用论证管理办法(2006年9月);12)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

11、13)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 号);14)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15)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16)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1号);17)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29号);18)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号);19)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

12、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号);20)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的意见(浙自然资函(2022)97号);21)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经济稳进提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3)2号);22)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通知(浙自然资发(2022)18号);23)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省(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080号);24)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海监管工作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640号);25)自

13、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意见的复函“(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26)自然资源部关于全国海域使用论证信用平台有关事宜的公告(2021年1月);27)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28)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海环字(2016)664号);29)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21)56号)。122技术标准和规范1.2.2.1 技术标准1)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2)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4、GB8978-1996);4)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5)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6)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O1.2.2.2 技术导则和规范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国海发(2010)22号);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3)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28058);4)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r9110-2007);5) 海域使用分类(HY“123-2009);6) 海籍调查规范(HYrn24-2009);7) 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8) 海洋监测规范(G

15、B173782007);9) 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T251-2018);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2009-2010);11)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国海规范(2017)13号);12)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2017年5月);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1.2.3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国海发(2015)8号);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16、-2020年)(2018年9月修订);3)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政函(2017)38号);4)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浙海渔规(2017)14号);5)龙港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5年);6)龙港新城中央商务区(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年7月)。1.3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1.3.1 论证工作等级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123-2009),本项目用海类型为“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11)O根据导则,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按照项目的用海方式、规模和所在海域

17、特征进行划分。本用海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非敏感海域,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6.4373公顷,参照导则中关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的判据,确定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为二级,具体见表1.3-lo表1.31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判据及结果一览表序号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敏感海域1其他建设填海造地用海参照判据填海造地5-10公顷其他海域工程特征填海造地6.4373公顷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二1.3.2 论证范围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论证范围应依据项目用海情况、所在海域特征及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应覆盖项目用海可能影响到的全部区域。一般情况下,论证范围以用海外

18、缘线为起点,二级论证向外扩展8km,本项目论证等级为二级论证,项目位于江南涂围填海区内,论证范围以江南涂围填海区外缘线外扩8km为界,论证范围面积约为205.5km2,论证范围及四至坐标详见图1.3-Io图1.31海域使用论证范围示意图1.4论证重点本项目用海面积为7.0984公顷,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调查图斑编号为330327-0139,该工程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之一,为己填海成陆区域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无重大影响。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用海方式为“建设填海造地”(编码

19、1.11)。根据“自然资规(2018)7号”文件中第三条”依法处置未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围填海项目”的有关精神,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重点对用海必要性、面积合理性、海域开发利用协调等进行论证,明确生态修复措施。同时参照导则中表D.1的有关要求,并结合项目自身特征和所在海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海洋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等,确定本次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重点为:(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2)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4)项目用海生态修复要求。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 用海项目建设内容2.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性质等项目名称: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建设单位:龙港

20、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额度:71825万元项目地点: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用海面积:6.4373公顷项目性质:新建项目2.1.2 项目用海地理位置及概况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位于龙港市北部、鳌江入海口南岸,南至琵琶山、肥解作业区,西接东塘标准堤,介于东经120。3558.974120。39,32.878”,北纬27。3004.47827。3356.757”之间,用海面积2494.4725公顷,地理位置见图2.1-1。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规划面积7.0984公顷,其中涉海面积为6.4373公顷,利用民生路面积0.6611公顷(国有建设用地),项目所在区块东至城南大道绿地,南至北月河绿地,西至朝

21、晖路,北至湖东路。根据规划,龙港市新城主要划分为龙港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和龙湖片区等3个区,本项目在龙港市新城规划中属于位于其中的中央商务区。图2lla项目地理位示意图a-OMlz:TbfEZW-OZrz-to.Klz_一l2O3Sb东l236Vil2s37V,120038*0-东l20W(东图2.1lb项目地理位示意图(遥感影像,局部)20%r东I20035(r尔I26%X乐I20037V,,1l20o3St(rI2003W3KJ12-MTO-1卓,0HZqr,REZ*JMEZ2.1.3 建设规模及内容川根据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有限公司,2022

22、年9月),工程总面积70983.67m2(106.48亩),其中64373?涉及海域使用,工程总建筑面积810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1000irf,地下建筑面积IoOoOm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展览展示区、库房区、综合办公区、公共服务区、研学实践区、配套附属用房等。项目总投资约71825万元,建设周期为48个月O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lo表2.1-1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规划总用海面积m270983.67折合106.48亩2总建筑面积m2810002.1地上建筑面积m271000展览展示区m215000库房区m28000综合办公区m26000公共服务区m2

23、18500研学实践区m220000配套附属用房m235002.2地下建筑面积m2100003容积率1.004建筑占地面积m2140005建筑密度20%6绿地面积m2248447绿地率35%8机动车停车位个570充电桩68个9工程投资万元718252.2 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2.2.1 项目平面布置本项目位于龙港市新城中央商务区,根据地块实际地形,充分考虑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项目整体平面布置如下:项目地块为长方形,主体建筑位于地块中间,在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及海洋博物馆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后,一层和二层设置展览展示区、配套附属用房;三层设置公共服务区;四层和五层设置研学实践区、综合办公区。在西侧朝

24、辉路布置一个主入口,在北侧湖东路布置一个次入口。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见图2.2-1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XC-3-09XC-4-12XC-3-3914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总平面布置图2.2.2 项目主要结构和尺度2.2.2.1 交通组织交通出入口的设计遵循相关规范。在设计人流、车流主要与外部联系的确切位置时,首先考虑周边道路现有交通状况。海洋博物馆主入口设置在地块北侧朝辉路上,并于地块东侧设置次入口和地下室出入口。馆内采用人车分流制,形成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海博馆展览环境。2.2.2.2 绿化及景观本项目绿化优先选用适合龙港地区的树种和草皮,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发挥植物

25、造景的综合效果。道路两侧绿化主要以行道树为主,辅以低矮的绿篱,起着遮挡日晒、挡风、降尘、降噪,以及交通组织的功能。同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适当设置屋顶绿化景观,丰富周边建筑的俯视景观。根据龙港市海洋博物馆(XC-3-11)建设工程项目拟选址意见(附件6),本地块绿地率:35%,本项目实际绿地面积24844平方米,绿地率为35%,符合选址意见的要求。2.2.23无障碍设施及配套(1)建筑主出入口设置残疾人坡道,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3度。在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建筑物无障碍出入口的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m,并设有雨篷。室内走道宽度大于1.5m。公共部位门均采用平开门。(2

26、)电梯为无障碍电梯。(3)无障碍门采用平开门。(4)细部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设计。(5)在地下停车场设置部分无障碍车位,均匀分布,方便使用。2.2.2.4 建筑设计(1)立面设计建筑本身意在发挥形体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过多装饰,从繁杂到简单,从整体到局部,都给人简洁、干净的印象。以简洁主义作为本方案的建筑语言,追求形式反映功能的建筑理念,注重功能和艺术的有机结合,摒弃一切纯粹为造型而设计的多余构件,以精致的细节、合理的比例、适中的体量,创造了一个简洁明快、并富有强烈时代感的海洋博物馆。图222立面设计效果图(2)展厅展厅是海洋博物馆的核心部分,

27、主要解决好“三线”(流线、光线、视线)的设计问题。各展厅环绕放射枢纽(中央大厅及共享空间)布置,观众参观完一组陈列室后,回到放射枢纽,再到其他展厅,适合观众选择性参观。图2.2-3展厅示意图(3)室内照明馆内公共区域的一般照明,力求为观众参观游览营造出舒适的环境氛围。陈列照明根据照明对象不同,可分为墙壁展品照明、立体展品照明和展柜照明。墙壁展品照明采用定向性照明,从墙壁射出的光既可以映衬烘托出相应的展品特征,又能够充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要。立体展品照明多用于大型展品,如塑像、模型等。结合大型展品外观、材质的不同特点,映射出不同的灯光效果。展柜照明则特别注意散热环节,避免产生直接眩光。在文物保护方

28、面,海博馆积极做好对光损害的防护,确保展品的安全性。图2.24室内照明示意图2.2.2.5 结构设计(1)自然条件及基本参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基本风压为0.90kNm2(n=5O年),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荷载:0.35Nm2(n=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分组为第二组。(2)设计要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3)结构设计基础型式:地基基础暂定为桩基础,具体选型待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后确定。上部结构选型: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宜取为乙类,混凝土梁柱承重、现浇混凝

29、土板、现浇混凝土楼梯、均采用现浇混凝土。考虑海洋博物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多样化、复合化,一般楼面展厅的使用活载较原规范适当提高,考虑到主入口层的展览区域一般用于重型物品(如石雕等)的展示,且主入口层展品类型的变化较大,并考虑展品运输等要求,提出主入口层楼面活载不宜小于8kNm2,主入口层的非展览区域楼面活载可适当降低,但其楼面使用活载不应小于5kNm22.2.2.6 公用配套工程公用配套工程主要包括给排水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暖通系统等。其中智能化系统包括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智能安防管理、智能应用服务和智能站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四个方面。2.3 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己于2010年

30、底合龙,围区内已统一吹、回填,项目用海区域现状高程为4.235.40m0目前,“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已通过评审。本用海项目位于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作为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的一部分,项目用海区填海施工已与整体工程同步实施,本用海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块整平及后续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2.3.1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平面布置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区建设利用原江南海涂围海养殖区的围堤和隔堤,包括北堤、顺堤和北隔堤。其中占用北堤1184m、占用顺堤5561m,占用北隔堤长2573.70m,围区建设隔堤长49

31、149m。实际施工时,江南涂区建项目和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南部的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建设区同步填海。隔堤堤身材料采用袋装砂,结构形式为斜坡堤,地基处理采用通长砂袋+排水板排水固结方案。隔堤堤顶兼顾施工便道和吹填管线通道作用,顶宽5m,堤顶标高设有+6.0m和+6.5m两种。堤顶道路采用泥灰结石路面结构,隔堤内侧今后吹填成陆,内坡不采用护面,外护面(袋装砂斜坡堤)采用复合布袋体+无纺布简易护面,内、外坡护脚设置反压棱体。2.3.2 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2.3.2.1 海堤施工工艺海堤施工流程为:施工准备T石料开采一碎石加工一测量放样土工布铺设T碎石垫层铺设T塑料排水板T经编土工布一抛石-反

32、滤土工布一闭气土方(与抛石交替进行)T迎潮面护底T迎潮面护面T堤身砌石一堤顶结构。(1)铺设土工布:退潮时露滩地段,采用人工赶潮,直接将士工布铺设在滩涂面上。退潮时补露滩地段,采用专业的土工布铺设船进行水下GPS定位铺设。(2)碎石垫层施工:土工布铺设定位后,从各料场运输碎石抛填至土工布上,涂面高程在平均潮位以下的采用船抛,平均潮位以上的采用车车抛。(3)塑料排水板施工:先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中穿出,将塑料排水板与桩尖贴紧管靴,以导杆顶住管靴插入土层中,送达预定设计深度后拔出导杆。(4)抛石(5)镇压层护面施工:迎潮面镇压层兼做施工路面,利用抛填车辆碾压密实,并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超

33、高。(6)堤顶道路及堤顶防浪墙:在大堤堤身抛石全部完成并连续3日内沉降效益2mmd,再进行堤顶路面施工。2.3.2.2 隔堤施工工艺(1)砂被及吹填砂施工:首先铺设砂被及吹填砂作为排水垫层,开展多个工作面,直接人工摊铺,以砂库供砂筑堤。(2)排水板打设:待砂被和吹填砂施工完成后,插板机进场进行陆上排水板施工。(3)铺设通长袋:再铺设通长袋作为加筋垫层。(4)袋装砂棱体施工:开展多个工作面,采取短流水作业,阶梯式推进。(5)铺设无纺布:为防止砂被及袋装砂棱体袋布裸露在外风化,在堤身外侧铺设一层无纺布。(6)泥灰结石路面施工:施工测量一集中场地备料一场拌法拌合一运输一摊铺一整平一碾压成型。2.32

34、3填海施工工艺填海工程包括吹泥和软基处理。根据疏浚船位置的远近,吹泥又分为单船作业和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1)吹泥工艺疏浚船距吹泥区距离较近时,采用单船作业方法,先测量定位,然后进行浚前航道水深测量。距离较远采用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方法,根据施工土质、绞吸船泥泵所产生的有效扬程,确定大型绞吸船与大型接力泵船之间的管线长度。单船作业法连接岸管浮管,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法确定接力泵船摆放位置及系统管线联接方案。管架头安装及试吹填;正式吹填,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吹填口位置,保证吹填平整度;管线拆除,船机退场。(2)软基处理工艺吹填疏浚土至设计标高,静置、晾晒一定时间;搭设工作浮桥,铺设土工编织布

35、;插塑料排水板;连接主管和支管,安放检测仪器;铺设抽真空设备,覆膜密封;抽真空:先试抽真空,在确定真空度达到85kPa,并持续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应保证真空泵24小时不停泵;停止抽真空、平整场地。2.3.3 本项目后续施工工艺和方法本用海项目后续施工主要为地块整平及后续建筑物建设,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施工准备施工前准备足够的运输车辆,以便集中上料,料源处有专人控制回填石方的质量,严禁不合格的填料进入施工现场。(2)石方填筑石方运输采用自卸车从料场施工便道进入施工场地。卸料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对粒径大于20Cm的石块进行人工破碎,对强度大,人工破坏不了的及时清出施工场地,卸料全部完成待监理检

36、测合格后,再统一进行推平。(3)推平用推土机对卸料进行推平,推平过程中人工及时对粒径大于20cm的石块进行破碎或清出施工场地。(4)建筑物施工根据总平面布置,进行博物馆主体建筑物施工。2.4 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4.1 项目申请用海类型和方式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申请用海类型为“造地工程用海”中的“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码7.71),申请用海方式为“填海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编码1.11)。2.4.2 项目申请用海面积根据控规和用海单位提供的项目用海平面布置,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拟申请的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7.0984公顷,共2宗

37、海。2.4.3 项目申请用海期限本项目申请用海期限40年。2.5 项目用海必要性本用海项目利用己填成陆的海域,建设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能够加快推进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施龙港市海洋博物馆建设工程是必要的,项目用海也是必要的。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气象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位于鳌江河口南岸,附近主要气象站为鳌江站。鳌江气象站位于鳌江北岸的鳌江镇,东经120o30北纬27。36距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所在位置约5.5km。资料系列始于1958年,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湿度、降水、

38、积雪、积冰、日照、蒸发、地湿、风、云等。项目海域所在区附近海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长冬短,基本上四季分明。由于地形复杂,又受台风及季风影响,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小气候区差距较大。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1)气温年平均气温18.0C,最低为一月份,平均气温7.9;最高为七月份,平均气温28.3C。绝对最高气温40.8,绝对最低气温5.0C(2)降雨所在区域雨水丰沛,空气湿润,多年平均降雨量1535mm,平均雨日176d.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约占全年的80%。(3)风况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风向和风速的季节

39、变化比较明显。全年主导风向是东到东北风,其频率为21%。多年平均风速2m/s。极大风速40.4ms,相应风向东;极大风速持续时间最长为8hl9min,相应风向为东及风速为36.5mso8月风速最大,平均为2.4ms,极大为36.5ms,相应风向为南。(4)日照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866.8h,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2%。其中气温I(TC以上期间的日照时数1350.7h,占全年日照百分率30%。极大年日照时数2204.8h;极小年日照实数1533.3h0按季排列如下:夏季638h,秋季506.2h,冬季368.6h,春季354h。七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大,256.4h;二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小,104.2

40、h.(5)湿度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83%,最小相对湿度11%。月平均相对湿度以4月至6月为最大,达86%至88%;1月、11月、12月最小,为79%。3.1.2 海洋水文网3.1.3 地形地貌及冲淤环境3.1.4 区域地质概况3.1.5 自然灾害本区自然灾害种类主要为台风和洪涝。近40年来,对温州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台风平均1次/年,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9417号、9711号、“森拉克”台风、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2006年的台风“桑美、2007年第9号台风“圣帕”和第13号台风“韦帕”、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2007年8月18日第9号台风“圣帕”引发的龙

41、卷风袭击龙港镇。“圣帕”造成36个乡镇8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88间,直接经济损失2.7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0.82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0.75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0.14亿元。2007年9月19日第13号强台风“韦帕”在霞关镇登陆。受“韦帕”影响,从18日8时起至台风登陆,全县各地普降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县平均过程降雨量198mm,中南部密集区350mm。全县农林牧渔业损失6.42亿元。其中,农田受灾面积182千公顷,成灾面积9.5千公顷,减收粮食1.9万吨;水产养殖损失3.8千公顷,近38000亩的紫菜苗受损,损失面积达90%。受2009年第8号台

42、风“莫拉克”的影响,浙江沿海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强降雨。浙江苍南、文成、平阳、瓯海、泰顺、永嘉、瑞安等7个县、153个乡镇共53万人受灾,房屋倒塌300多间,部分地区出现停电、交通中断情况。强降水持续近30个小时,到处是“汪洋”一片。3.1.6 海水水质环境概况网3.1.7 海洋沉积物环境概况3.1.8 海洋生物质量现状3.2 海洋生态概况网3.3 自然资源概况3.3.1 港口岸线资源(1)岸线资源江南涂围区北侧有龙江作业区,南侧有肥解作业区、琵琶山岛,其中,龙江作业区可开发利用岸线主要位于瓯南大桥下游,分龙江老码头区岸线、龙港至新美州段岸线以及鳌江口门段岸线,规划岸线总长度4900m,可建5

43、00吨泊位4个,1000吨泊位21个;肥岫作业区现状内港水深1.53.0m,建有直立式驳岸约1500m,外港水深在1.6m以上,作业区规划岸线7675m,可建IoOO吨泊位3个,5000吨泊位25个,100OO吨泊位10个;琵琶山岛距肥解作业区约5km,琵琶n低潮时水深33.5mo(2)港口资源鳌江港南岸港口区鳌江港南岸港口区位于鳌江下游南岸龙港镇,与北岸的平阳县鳌江镇隔江相望。港区水域面积约L2km2,陆域面积约4万mL是综合性港口,是瓯南、闽北的物资集散地。港区内建有内河港池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内河沟通全县主要城镇,外海经鳌江口可通全国沿海各港口。港区为1982年新建港口,出海航道水深不足,

44、最大通航能力为乘潮3000吨级;近年来码头淤积严重,尤其是300吨以内码头,普遍存在低潮时船舶处于搁浅作业。沿岸拥有大小码头34个,其中IooO吨级3个、500吨2个,300吨级以下29个。根据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鳌江港南岸港口区将规划建设为龙江作业区。功能定位是:为龙港及周边城镇建设发展的直接需求提供小规模运量的装卸储运、运输组织与管理功能。肥脑港肥解港位于鳌江口南岸的肥料镇,西起老台村东塘堤坝,东至肥解镇南希沙和琵琶山东侧,南起肥膻镇及东山沿岸,北至肥膻镇老台村沿围垦工程大坝与琵琶山北联线,水域面积为5.6km20肥解港年吞吐量在15万吨以上,全年可停泊渔船IOoo多艘,总马力可73000

45、匹、总吨位21000吨。渔港岸线3000余m,陆域纵深约200m,内港水域面积ZOkm2(09内港),外港浪小流顺,岸滩稳定,泥沙回淤量较小,进港航道水深较浅,渔船需乘潮进港。肥僧渔港基础条件良好,各种配套设施完善。肥解港作为鳌江流域重要的地方港口,与鳌江港共同组成鳌江流域航运中心,并在港口规模、货种、功能等方面实现差异性互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肥解港近期作为集装箱运输网中的喂给港,远期作为支线港,为宁波港、上海港等干线港提供远洋集装箱疏运服务,并独立承担沿海、近洋直达运输业务。根据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肥膻港口区将规划建设为肥膻作业区。功能定位是:依托并服务于临港工业区、中心渔港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具备装卸储运、运输组织与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