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68960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阴阳五行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阴阳五行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阴阳五行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阴阳五行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阴阳五行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阴阳五行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阴阳五行学说.ppt(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不同于“矛盾”,阴阳属性的划分何谓“阴”?何谓“阳”?存在 规定性。划入标准:“水火征象”。“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哪些事物可以划入阴阳?,西方:矛盾,天地、动静、物质变化“阳化气,阴成型”,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基本特征:,阴阳属性的划分何谓“阴”?何谓“阳”?存在规定性。划入标准:“水火征象”。“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属性,抽象性、普遍性、相对性,-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

2、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基本特征:,阴阳属性归类表(二分法),三、阴阳的相互关系,(一)阴阳对立制约(二)阴阳互根互用(三)阴阳消长平衡(四)阴阳相互转化,正是由于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解释:四季变化昼夜变化,“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孤阴不存,独阳不长”阴阳互藏,阴阳互根互用,a.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

3、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明与暗、上与下。b.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精与气、兴奋与抑制等。(“你强我也强,你弱我也弱”),阴阳互根互用的功能演示,阴阳互藏,阳中涵阴,因而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中寓阳,因而阴依阳而存在,阴以阳为根而化。,阴阳消长平衡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 消减少、消耗 长增多、增长,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对

4、立制约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互根互用皆消皆长,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转化是消长的结果,“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二)阴阳互根互用(三)阴阳消长平衡(四)阴阳相互转化,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的诊断5.用于疾病的治疗,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如,黄帝内经中有阴

5、阳应象大论、阴阳别论等篇专论阴阳。,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的诊断5.用于疾病的治疗,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对立制约关系),上-腰以上,下-腰以下,内-体内,阳,阴,五脏,六腑,阴,阳,心肺,肝脾肾,阳,阴,背,腹背,四肢内侧,四肢外侧,心阳,心阴,阴,外-体外,阳,阳,阴,阳,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表现于外的功能活动(阳),固守于内的营养物质(阴),阴阳对立统一,相互协调的结果,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生理强调“阴阳的平衡”,黄

6、帝内经“平”的概念-“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于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生理强调“阴阳的平衡”,黄帝内经“平”的概念-“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于外,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失调,阴盛,阴阳偏盛,实寒证(阴胜则寒),伤阳,兼阳虚(阴胜则阳病)病久,阳盛,实热证(阳胜则热),伤阴,兼阴虚(阳胜则阴病)病久,阴虚,阴阳偏衰,虚热证(阴虚则热),不能生阳,阳虚(阴损及阳)病久,阳虚,虚寒证(阳虚则寒),不能生阴,阴虚(阳损及阴)病久,阴不制阳,阳不制阴,a.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对立制约,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太过,不及,互根互

7、用,阴偏胜,阳偏胜,阴偏衰,阳偏衰,b.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属阴邪,风、暑、燥、火(热)为阳,寒、湿为阴,4.用于疾病的诊断:,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a.分析四诊资料:,色泽分阴阳:鲜明/晦暗,望诊,声息分阴阳:高亢/低微无力,脉象分阴阳:浮滑数洪/沉迟涩细,b.辨别疾病证候:,闻诊,切诊,5.指导疾病的防治:,a.指导养生防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确定治疗原则:,b.指导疾病的治疗:,虚证虚则补之,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明张景岳,实证实则泻之,阳盛则热-热者寒之实热

8、病用寒凉药阴盛则寒-寒者热之实寒证用温热药,阳病治阴(阴寒症状)-温阳药物 唐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阳热症状)-滋阴药物“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阳两虚者-阴阳并补法,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中求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水不竭”,治疗原则:,c.归纳药物的性能:,药物质重,有沉降作用的属阴(龟板、赭石),阳 四气,阴 五味,温热属阳,寒凉属阴,辛甘淡属阳(桂枝、甘草茯苓),酸苦咸属阴(大黄、芍药芒硝),升降浮沉,药物质轻,有升浮作用的属阳(桑叶、菊花),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9、、五行及五行学说的概念,(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二)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二、形成,(一)直观的观察阶段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生活、生产资料经过长期认真的观察,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

10、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所以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尚书大传周传)的认识。,(二)认识深化阶段1、相互关系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2、原始元素概念 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3、抽象出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如孙武的五行毋常胜、邹衍的五行常胜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三)概念抽象、学说建立阶段 五行作为哲学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

11、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三、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载四行”生化、承载、受纳,稼,穑,土爰稼穑,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

12、、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1.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2.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3.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二、事物五行分类,依据:,五行属性,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意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五行学说两个核心内容 1.按属性将事物和现象分类 2.五行的循环生克乘侮关系,三

13、、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克”即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的制化关系,制化-是生克关系的结合-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如-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维持相对平衡。,含义:制,制约;化,化生。,水,木,金,土,克,火,自然界属于正常现象,在人体属于生理现象。,五行生克制化图例,(子)火(我生)(克我)(我克)金 土(所不胜)(所胜)(生我)水(母),木(我),五行的乘侮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在自然界属于异常情况,在人体则属于病理现象。,乘,侮,五 行 乘 侮 关 系 图,金,木,土,木强,木 弱,气,有余,金克木,木克土,其

14、,不及,制 己 所 胜,侮 所 不 胜,(所不胜),(所 胜),(木旺侮金),(木强乘土),(木弱金乘),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木弱土侮),己所胜,轻而侮之,同: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变化,即事物发展的反常现象。异:1.相侮与相乘(相克)次序相反 2.相乘与相侮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如,某行太过-木(旺)乘土;木旺侮金 某行不及-土虚木乘;土虚水侮,相侮与相乘的异同:,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3.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

15、之功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说明五脏的生理相互关系,相生: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资的联系。相克: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制的联系。,注意:,五行生克规律不能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生理关系。因而五脏间病变的相互影

16、响,也难完全以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说明,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疾病传变规律。,确定五脏的 病变部位,(三)指导疾病的诊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主色胜病色,其病为逆五色 病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色脉合参 得相克之脉为逆,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三)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还需结合药物的四气和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以相生规律确定:

17、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益火(心阳)补土,培土(脾)生金(肺),金水相生 以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情志病 他在五情相胜法的基础上,根据五行的相生关系补充了以所生者解之的治法。五情相胜:怒喜思悲恐,例:某庄,有一新婚女子因独居室內,闷闷不乐、神志恍惚、痛苦悲伤、郁郁寡欢、不思饮食、脘腹胀满、胸闷心烦、周身乏力、身体消瘦、口唇淡白

18、。父母请遍城里城外的名医,均不能减轻这女子的病情,反使病情日益加重。半年过去,竟使該女子口唇微黃、肌肉萎軟、四肢倦怠、口淡无味,毫无食欲,以致臥床不起、奄奄一息。后來其父听说名医朱丹溪有绝招妙法,于是不惜周折将朱请至家中,为女儿诊治疾病。,朱丹溪来到女子床前,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发现她是忧思伤脾、气结于脾所致的病症。问診所知,该女子婚后不久,丈夫即外出打工,现已五年未归,音信皆无,下落不明。朱丹溪明白了,这女子是日久思夫,气结于脾而患病。朱丹溪說:“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虛弱、不思饮食,則水谷精微不能充养肌肉、四肢故身体消瘦、肌肉萎缩、四肢无力。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故脾失健运、食欲不振,則气血衰

19、少故口唇淡白不泽,或微黃不泽。”一番话把一家人说得频频称是。,朱丹溪认为忧思在病女心中打了死结,只有解开这个死结才能痊愈。于是朱丹溪将该女之父领出病室,对女子的父亲说:“要治汝女之病,先要使其发怒。盖怒属木属肝,思属土属脾。肝木能克脾土,就能解脾土之結。”征得该女子父亲的允许,朱丹溪突然急入病室,面带怒色,走到女子床前,抬手就在她脸上打了三巴掌,并大声说:“你有外思,装病在床,所以我要打你。”這女子猛然间遭受如此不白之冤,竟气得怒发冲冠,大哭大叫,并破口大骂朱丹溪:“你不是医生,我不用你治病,你赶快滚出我的家。”说也奇怪,这女子经这一气竟感到心情舒畅,病情大减,饮食大增,精神愉快,并面露笑容了。由于治法果真效验,该女子之父去朱丹溪处登门拜谢。朱丹溪这时说:“汝女脾气郁结虽除,但需闻喜事才能使疾病不复发,才能巩固疗效。因喜在五行五脏属火属心,心火能温运脾土、滋生脾土。脾土健运,食欲旺盛,气血生化,气血充足,則无病生矣。”于是,朱丹溪又对小女之父授意:“自制假喜信一封,谎告是其夫捎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