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279429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3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现代有轨电车施工方案.doc(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1工程概况1.1.1概述*地区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全长20km,路线西起*东侧,沿*大道走行,终点位于*。1.1.2地形地貌、地层1)工程地质1杂填土,杂色,主要为现状凤凰大道路面结构层,表层为1520cm的混凝土路面,下部为由碎石、砂和粘性土等组成的路床垫层。2素填土,杂色、黄褐色、红棕色,主要由粘粒及粗角砾回填形成,含少量植物根茎,厚度0.20m5.20m,平均厚度2.00m。该层在拟建凤凰大道桥区域厚度较大,土质不均匀。fak=110Kpa。1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偶见腐殖质。该层仅在钻孔CZK73

2、中揭露,厚度1.50m。fak=70Kpa。层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该层仅在钻孔ZK102中揭露,厚度1.80m。fak=120Kpa。2层粘土,棕红色、黄褐色(局部地段因高岭土富集呈灰白色),硬塑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团块状灰白色高岭土,切面光滑,具有低压缩性,厚度2.60m13.00m,平均厚度7.33m。fak=415Kpa。1灰黄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3cm6cm碎块状。厚度0.80m11.10m,平均厚度6.06m。fak=300kpa。2深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10cm20cm柱状。其余为3cm8cm短柱状和碎

3、块状。fak=300kpa。2)水文地质沿线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中,不具承压性,勘察期间所测该层水位埋深为0.10m1.90m,相应水位埋深标高为25.12m33.11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伏基岩裂隙带中,补给方式主要为上覆含水层下渗补给或基岩直接出露于地表水补给,该类型地下水水量贫乏。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和完全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场区附近无工业污染源,拟建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有微腐蚀性。1.1.3地震拟建线路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内,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1.1

4、.4主要工程量表1 路基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工区名称单位数量一挖方工程1破除既有道路路面m272332挖方(素填土、杂填土等)M38756二路基基床1C25素混凝土垫层m311822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碎石m319793基床底层A、B组填料m31789三U型槽路桥过渡段1D600钻孔灌注桩m5402D500 CFG桩m4001.2工区管理目标1.2.1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本工程计划 年 月 日开工, 年 月 日竣工,总工期 日历天,总工期及节点工期均满足招标文件要求。1.2.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

5、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1.2.3安全生产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实现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机械设备、管线事故。1.2.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有关法规、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规定,并履行文明施工义务,确保文明施工专项费用专款专用。1.2.5施工环保目标严格遵守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1.3主要工程工区的施工方案、方法和技术措施1.3.1总体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和

6、我单位的设备、人员综合实力,切实满足业主对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等要求,制定本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总体思路是:利用有利季节,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对周边的干扰,保证行人、行车安全,优化资源配置,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均衡组织生产,确保实现工期、质量及安全的各工区标。为保证行车、行人的安全及施工所需,本工程拟采用半封闭和全封闭的方式施工,施工区用彩钢板进行隔离。施工前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既有道路、路口进行改移或封堵,并按照交通部门要求,在施工区域及道路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行人和来往车辆的交通安全。必要时向交管单位申请相应路段的交通管制。土方施工时,注意扬尘,施工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防尘处

7、理。首先联系相关单位对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好地下管线和道路的改迁(绕行)、防护等工作;其次,破除既有道路面层和移除绿化带植被,开挖基层,路基施工。拆除既有道路面层、基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形式进行施工。路基基床表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层采用A、B组填料;路基施工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路基施工中同步进行电缆槽支柱预埋及排水等工程施工。1.3.2路基工程主要工程工区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1.3.2.1路基概况路基结构分一般路基(一)、一般路基(二)、交叉口加宽路基、路侧路基。一般路基(一)结构自上而下为: 300mmC25素混凝土支承层+400mm基床表

8、层(水泥稳定碎石)+400mm基床底层(A、B组填料)。一般路基(二)结构自上而下为: 300mmC25素混凝土支承层+400mm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碎石)+200mm基床底层(A、B组填料)。交叉口加宽路基结构自上而下为: 200mmC25素混凝土支承层+400mm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碎石)+400mm基床底层(A、B组填料)。路侧路基结构自上而下为: 300mmC25素混凝土支承层+400mm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碎石)+400mm基床底层(A、B组填料)。1.3.2.2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总体施工组织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切割路面破除既有路面地基处理基床以下路基施工基床底层施工(A、B组填料

9、)基床表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C25素混凝土支承层施工整理验收。施工前,对线路中心线处现状地面高程进行校测,并与线路设计纵断面进行核对。施工测量放样,定位开挖边线,直线段20m放一个边桩,曲线段5m放一个桩,在开挖范围内清除杂草、树根等障碍物。路基工程换填等开挖土方较深地段应做好边坡及对相邻道路的保护。施工时应注意过往车辆的震动产生的边坡土质松弛、坍塌,必要时向交管单位申请相应路段的交通管制。埋设于路基面范围的排水沟、排水管、电缆槽等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与路基同步施工,避免二次开挖施工时对路基面和基床的破坏,同时注意与相关专业密切配合预留预埋事宜。雨季施工期间应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雨水侵泡路

10、基;冬季施工做好防冻措施,避免路基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冻害影响施工质量。土方施工时,注意扬尘;施工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防尘处理。1.3.2.2.1清表及既有路基、路面破碎及开挖施工施工时先封闭道路,做好安全防护后,根据测量结果,在既有路面上划出切割线,施工前摸清地下管线,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制定管线改移方案。办理有关道路封闭手续后进行路面挖除的施工,设置路障和道路施工标志。施工时根据测设边桩位置,采用机械开挖,自上而下分层流水作业,并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施工中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和边坡稳定,然后进行切割,注意切割深度,一定要将既有道路路面及以下水泥稳定砂砾切透,以防破

11、除时损坏行车道,影响市政交通行车。切割时保证切割线平直,且竖直向下切割。破除时不得崩角掉边和破坏切割线,不得骑在切割线上撬凿;破除后路面断面应竖直,不得有任何角度的斜断面,以免新旧路面混合料联结带剪切受力强度降低,松散混合料应清除干净。本工程路基挖方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既有道路及既有绿化带挖方。既有道路采用切割机切口以防止破除时损坏行车道,重型夯击机打凿,局部采用冲击钻打凿,然后用挖掘机挖除;既有绿化带处的挖方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挖除外运。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外运。每层开挖厚度为500mm,最底层200mm为人工清底。水泥稳定层及素填土挖除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施工。根据开挖地段的中线,确

12、定好开挖边线,并做好截排水设施。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时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开挖时应经常注意行车对坑壁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塌方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坑壁塌方造成来往行车及行人的安全。1.3.2.2.2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对基床底层以下土层的处理,主要采用碾压、换填处理方式。人工清底完成后,由技术人员进行基底报验,控制超挖,严禁欠挖,地基底层需技术部门进行轻型动力触探实验,当承载力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3.2.2.3基床施工路基基床表层采用400m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为5%,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00mm,其压实系数K0.97。基床底层采用7

13、00-900mm厚A、B组填料,其压实系数K值必须达到规定、规范要求。1.3.2.2.4混凝土垫层施工基床表层上设置200mm或300mm厚C25素混凝土支承层,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浇注。1.3.2.2.5路基附属工程施工由于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3m,路基工程主要排出的是地表雨水。主要排水方式为利用既有排水系统、设置横截沟雨水井及敷设HDPE管等进行排水。路基位于现状市政道路路面范围内或位于中央绿化带内,需结合全线的景观及通行要求,对路基范围进行相应的绿化或硬化。横穿线路管线根据设计要求单独进行处理。电缆槽立柱基础等路基相关工程及检查设备与路基同步施工,但不能损坏和危及路

14、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施工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结构物周围填土压实标准;二是不能扰动原路基结构;三是要满足其本身功能性要求。1.3.2.3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3.3.3.1施工准备该工程施工重点是对既有道路进行安全防护,施工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当地交通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为保证行车、行人的安全及施工所需,本工程施工区两侧用彩钢板进行隔离。施工前与相关部门联系,对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好地下管线和道路的防护等工作。对既有道路、路口进行防护,根据施工需要,对既有道路进行封闭或道路绕行。并按照交通部门要求,在施工区

15、域及道路上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行人和来往车辆的交通安全。1.3.2.3.2挖方工程施工破除既有道路路面既有路面采用破碎锤或风镐拆除,既有路面拆除前沿既有道路轴线偏施工区一侧用切割机切一道拆除缝,然后镐头机破碎路面。弃碴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弃碴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分多区段同时进行作业。水泥稳定层及素填土挖除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施工。根据开挖地段的中线,确定好开挖边线。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开挖时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开挖时应经常注意行车对坑壁的稳定情况,如发现有塌方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防止坑壁塌方造成来往行车及行人的安全。1.3.2.3.3地基处理地基

16、处理是对基床底层以下土基的处理。若基床以下的土层为粉质粘土层时,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处理,使其承载力不小于120kPa。1.3.2.3.4基床以下施工本工程基床以下填料采用A、B组填料,正式施工时必须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100m的试验路段,以确定合适的工艺和参数,然后再开始正式填筑施工。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按“三阶段、五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一般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开挖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YN测量放线施工准备摊铺整平分层填筑碾压密实检测签证整修验收破路开挖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一般路基施工流程施工顺序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

17、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填土、摊铺、平整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碾压填料用振动压路机振压。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施工过程中用环刀法和核子密度仪联合跟踪检测路堤实际压实度。压实度检

18、测合格后,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查,一直达到合格为止。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路基整形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及相应的标高。1.3.2.3.5基床底层施工首先对基床底层下承层中线、高程、平整度、几何尺寸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床底层填筑。 填筑前进行不小于100m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

19、0cm。基床底层为A、B组填料,对于所选定土源点通过试验达不到填料标准的,施工时必须改良后使用。基床底层填料用自卸汽车运到摊铺现场,根据计算好的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等距离堆放,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摊铺、碾压。已填筑完成的基床底层禁止车辆通行。填料压实标准详见“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表”。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表填料压实标准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A、B组填料地基系数k30 (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MPa)3535孔隙率 n (%)28281.3.2.3.6基床底层施工基床表层采用40cm水泥稳定碎石。 床表层填料碎石的级配要求及压实标准如下:碎石级配范围方孔筛孔边长

20、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填料压实标准水泥稳定碎石地基系数k30 (MPa/m)压实系数K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1300.973.5填筑工艺试验根据计算分析所选用的配合比,按室内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填筑工艺试验。试验段的长度不小于100m。通过试验确定摊铺速度、虚铺厚度、碾压速度及遍数、施工含水量控制、养生工艺、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分析,以及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确定标准化施工工艺以指导施工。运输水泥稳定碎石由拌和站拌制,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自卸车用苫布遮盖防止水分过

21、多散失。根据厂拌设备的生产率、摊铺的生产率及运输车辆的运量,配备运输车辆,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保持装载高度均匀,同时注意卸料速度、数量与摊铺厚度及宽度。摊铺在摊铺前,若下承层干燥,先进行洒水润湿,但不能过湿、积水。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摊铺,摊铺机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的离析,把局部粗集料窝进行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摊铺机速度控制在2.0m/min。压实摊铺50m左右时,压路机即可在摊铺的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先用压路机静压2遍,速度为1.5-1.7Kmh,然后以2.0-2.5km/h的速度再振压2-4遍,最后用压路机静压2-4遍,速度为2.0-2.5Kmh。碾压时,直

22、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遍碾压与上一道碾压重叠30-50cm;碾压结束后达到表面平整,无轮迹,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碾压过程中,如表面干燥,洒少量水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严禁任何车辆在未碾压的施工段行驶,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不受破坏。检测试验采用K30载荷仪、容积仪和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地基系数、孔隙率等压实指标的检测;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高程、宽度、平整度等的检测。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否则返工重做。修整养护对局部不平整处进行洒水补平、补压并仔细修整,使外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碾压整修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1.3.2.3.7

23、混凝土支承层施工基床表层上设置300mm厚C25素混凝土支承层,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浇注。路基位于现状市政道路路面范围内或位于中央绿化带内,需结合全线的景观及通行要求,对路基范围进行相应的绿化或硬化。横穿线路管线根据设计要求单独进行处理。电缆槽立柱基础等路基相关工程及检查设备与路基同步施工,但不能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施工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要保证结构物周围填土压实标准;二是不能扰动原路基结构;三是要满足其本身功能性要求。1.3.2.3.8路基工后沉降为检测、控制路基施工质量,应埋设足够的监测设备,布置一定数量的观测断面,进行基底处理及新筑路基的动态观测,

24、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用于观测位移及沉降的基桩,必须置于不受填土荷重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基桩及位移观测桩在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边桩及沉降观测水杯(沉降板)在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至少观测一次。1.3.2.4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措施路基工程作为沉降变形要求非常严格的土工结构物,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为基点,制订地基处理、填料设计、工厂(场)化生产、路基填筑、基床表层及变形观测分析等环节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同时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手段,确保路基工程质量。1.3.2.4.1工程地质和

25、水文地质调查核对开工前,依据设计资料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调查核对,以确定准确的工程地质类别。若与设计不符时,及时会同监理、设计、甲方修改完善设计,确保工程质量。1.3.2.4.2严格测量工作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队伍,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根据设计院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按一级导线、二等水准标准设置。1.3.2.4.3达到压实标准的技术措施进行路基压实工艺试验正式开工前,根据不同填料分别选一段进行路基填筑工艺试验。通过土工试验和现场试验,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确定不同填料的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静压和振动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检测方

26、法等,从而确定不同填料合理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路基填筑“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标准化作业,采取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控制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把每道工序做到位,实现整个施工过程的有序可控。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填筑时严格按照压实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和填筑工艺组织施工。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当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范围时,降低含水量采取在路基上摊铺,松土晾晒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含水量采用洒水闷湿搅拌的方法。加强沉降观测,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填土速率,如位移量超过以上任一限值时,停止填土,必要时卸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重点控制

27、好机械碾压和检验签证的工序,严格按照三项指标(K30、K、n)进行检测。路基填土施工避开雨季作业。中途长期停工时,路堤表层不得积水,须整平并碾压密实,边坡整理拍实,路堤表层不得积水。复工时,路堤表层先进行碾压并检查合格后才继续填筑。1.3.2.4.4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造成路基沉降的原因有三个:路堤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路堤本体在自重作用下的压密沉降和支承路基的地基压密沉降。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技术措施做好地基处理检测和填筑质量控制:通过各种实验手段不断反馈施工信息,认真进行对地基加固效果的检测与观测。控制好填料质量。提高路基填筑压实质量,路基本体、基床底层、基床表层采用

28、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孔隙率n等指标进行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控制,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加强路基填筑过程中松铺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的控制,确保路基压实质量。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根据填筑堤高、填料种类、压实条件、地基情况以及路堤观测断面“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或位移量”关系曲线等,预留一定的沉降加高量。必要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根据实测沉降曲线分析推算在规定的工期内如不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时,对路基堆载预压,缩短路基沉降时间。进行铺轨前的路基质量评估。根据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资料,审查路基填料种类、路基本体和基床底层的检测控制指标、碎石表层的检测控制指标,对

29、路基压实质量的离散性进行分析。对时间沉降曲线进行分析,推断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轨道铺设要求。控制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技术措施施工前搜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设计数据。在掌握原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校核地质资料。填料严格按建筑材料看待,对填料材质、工程特性、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试验工作后作出专门的评价,施工期间加强填料的检测、检验,控制填料质量的离散性。1.3.3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3.3.1人员组织本工区成立1个测量队,测量队由3人组成,负责全标段的贯通测量、控制测量及复测工作。1.3.3.2测量仪器及精度所有测量仪器设备投入到本工程施工测量前必须检定合格,以后应定

30、期检定,严禁超过检定期继续使用。本标段拟配置的测量仪器设备数量见“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水准点复测及加密水准测量本标段复测时按附合路线并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施测,并应与二相邻标段联测12个水准点。复测与加密水准测量同时进行,加密水准点间按每1Km设置一个,加密水准点距线路中线距离不宜超过150m,加密水准点的埋设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复测时根据设计院所提交的交桩资料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2.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2.1质量保证措施2.1.1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

3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2.1.2 质量保证体系2.1.2.1 质量保证体系及框图本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建立的原则为:紧紧围绕质量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创优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相应的组织保证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区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机构配置、物资供应、施工过程等方面的严格控制,确保工程按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质量要求施工,确保质量目标实现。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图2.1.2.1-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2.1.2.2 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

32、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提高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的基本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水平,增强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2.1.2.3 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立质量管理QC小组,由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组成,以施工质量为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开展科技攻关活动,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及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人员在保证和提高工程中所承担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图2.1.2.1-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

33、保证体系经济保证奖优罚劣实行质量保险抵押经济兑现控制保证技术保证组织保证思想保证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施工控制加强施工现场控制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证严格按标准化施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审核图纸测量定位技术交底项目QC小组掌握规范、验标提高质量意识全民QC教育质量责任制技术岗位责任制队QC小组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服务质量第一总结表彰先进改进工作质量质量评定提高工程质量反馈经济责任制提高施工能力工班QC小组工程回访2.1.3质量保证管理措施2.1.3.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级工作岗位承担的责任及达到的质量要求,为实现这一质量目标应拥有的权限范围,达到质量目标

34、后应获得的利益及达不到质量目标应受的惩罚。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教育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强化质量意识,把工程质量教育形成制度,使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操作规程,分项工程开工前先试验再施工。工程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及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班组之间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能隐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建立定期质量检查制度,每周定期检查,对施工作业场所经常进行检查,及时纠正不利于保证质量的违规操作,签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单位工程开工以前,必须由主管工程师

35、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包括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技术标准、测量方法、结构几何尺寸及与其它工程的相互关系、施工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投入施工,并做到勤检查、多指导,把工程技术质量标准落实到工程各部位。工程测量管理制度配备先进的全站仪和高精度的自动安平水准仪,以提高测量精度。按照测量工作制度和程序,做到操作规范、观测准确、记录清晰、计算无误、复核及交接签证。现场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有关标志均应进行定期复测检查。严格计量管理工作设专职计量人员并配齐检测器具,完善计量检测手段,按照计量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对计量工作的管理,强化全员的计量意识,杜绝施

36、工现场计量失控或无计量现象,并定期对各种计量检测器具进行鉴定、维修及保养,以保证其性能与精度。竣工资料专人管理制度工程技术部设资料室,并派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竣工资料编制责任制。由单位工程技术主管和配属人员负责完成本单位工程的资料编制工作,交由资料室负责人管理。竣工资料综合部分由工区总工程师负责编制。2.1.3.2 严把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进场关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选择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架子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后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合理、科学地组织材料的

37、采购、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提高综合效益,确保正常施工。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实行先检验后进场,原材料进场后,及时进行标识,记录标识内容,防止混用和误用。2.1.3.3 密切与业主、监理协作配合,共同创建合格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业主对工程技术质量工作的要求,经常向业主汇报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工作情况,随时接受业主的质量工作考察。认真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及时办理各种检查签证手续,尊重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意见与监督指导。在业主的指导下,与设计、监理等单位真诚合作,及时解决有关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诸方面的问题,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一道共同创建合格工程。2.1.4质

38、量通病及采取的措施2.1.4.1常见质量通病路基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路基基底处理不彻底;填料不符合要求;过渡段碾压不够密实、不到边。2.1.4.2采取的防治措施2.1.4.2.1路基工程严格按技术规范各设计要求处理基底;严格试验检测,不合格填料不使用;对过渡段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地方配置小型冲击夯分层夯实,不留死角,技术、试验人员跟班作业,严格控制填料、层厚和压实度。2.1.4.2.2其它站场设备钢筋工程严把材料供应关,对购买的原材料仔细查看出厂证明或试验报告单,同时进行复检,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进场的钢筋妥善保管,选择地势较高、地下干燥通风处,搭设料棚,防止雨淋生锈。否则,使用前采取除锈措施

39、。钢筋焊接、绑扎严格控制钢筋搭接长度,检查钢筋骨架是否牢固,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性。混凝土工程防治接缝不平顺:加强模板接缝处的刚度与强度,模板接缝要上下左右交叉连接扣件,且通过纵向模带通过拉杆联结成整体,当圬工体为圆形或圆端形时采用扁铁箍紧;灌注混凝土时,在模板的接缝处尽量不留水平方向施工缝,在垂直方向其施工缝要低于模板顶面不少于15cm为宜。防治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灌注前,将模板表面的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采用薄海绵堵塞,按照混凝土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防止过振或欠振,特别加强模板周边的振捣;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严禁使碎石与砂浆分离,混凝土浇筑高度2

40、m以上设串筒或导管使混凝土直至模板底部。防治表面气孔的产生: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控制水灰比的计量,严格控制用水量,采用逐点移动的捣固方法,保证混凝土各处均匀振实。防治流砂现象产生: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湿透,板缝堵严,严格控制用水量,振捣适宜。防治掉皮现象:在混凝土灌注前,将模板上的污物清理干净,浇水湿透,涂抹隔离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防治混凝土表面裂纹的产生:制造专门的滴水养护设施,加强混凝土养生,避免水分蒸发太快;加强夯实地基,保证支撑刚度和强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再行承载。避免露筋现象的产生:设置垫块,垫块绑扎牢固;在钢筋混凝土骨料配置时,若其钢筋较密,粗骨料相

41、对粒径要小一些,在振捣时采用外表振捣与内部振捣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振捣密实均匀,并勤加检查。2.1.5 四新技术应用规划依靠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从而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创优目标实现。3.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3.1施工总进度计划工期目标:根据招标文件及补疑书对工期的要求,本工程计划 年 月 日开工, 年月 日竣工,总工期 日历天,总工期及节点工期均满足招标文件要求。3.2施工总进度保证措施3.2.1工期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紧,为保证工期目标,施工单位将组织精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调集精良设备投入到本工程工区之中。

42、建立高效率的工期保证体系,统筹安排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力调配,随时掌握形象进度。3.2.2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保障措施3.2.2.1主要机具的选用配备基本原则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配套,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的能力。同类设备尽可能采用国内厂家设备,方便配件供应和维修。在机械设备的配备上,综合考虑每台机械设备在整套系统中的协调性,确保整套设备中的机械可以互相配合,共同发挥最大作用,实现快速施工的目的。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条件确定设备的规格和型号;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指标配备设备的台数;生产能力留有余地,同时考虑突发性事件所需的工程抢险应急设备。

43、3.2.2.2进场安排和设备保障成立专业机械队,结合新购设备供应商的专业技术员,共同做好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平常备足常用件、易损件。做到各种机械设备“开机正常,停机保养”。同时与各生产厂家保持联系,及时处理关键性机械故障,确保设备利用率。3.2.2.3机械、试验设备仪器调配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试验设备仪器按“数量充足、配备合理、性能稳定、有计划、分批次”的原则进场。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机械进场及现场调配,确保施工机械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各分项工程根据施工进度,在施工高峰期后,根据剩余工程量,在确保足量的机械设备和试验仪器后,富裕机械设备和试验仪器分批次退场。3.2.2.4机械设备

44、供应的应急预案根据本工区各专业的工程量,所有拟投入的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富余量或可同效替代的机械设备,备用发电机功率和台数必须满足主要工点和机械的运转需要,备用的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就位合理,随时处在待命状态,确保施工不因机械设备的原因而受影响。3.2.2.5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3.2.2.6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期间正常使用的配套措施物资设备部负责现场设备的管理工作。工区设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工区机械设备进行日常管理;现场设机械维修小组,负责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运转正常。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细则,负责机械设备的管、用、养、修全过程管

45、理的组织工作。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工区应采取技术、经济、组织及合同措施,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对施工机械监督检查,严禁违章作业,超负荷、不合理使用机械,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工区中心料库设置常用易损配件库,按机械保养规程及时更换易损配件,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机定人管理,保持机械的正常维修及养护,确保机械正常运行。3.2.3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需求计划及保障措施3.2.3.1劳动力配备原则为了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合同段内全部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结合本标段的特

46、点及施工要求,在充分考虑工作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技术特点进行岗位及人力资源配置,做到管理干部职责分明、权限到位,工人一专多能,技术熟练,特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3.2.3.2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各工种劳动力上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实际需要,分批组织进场。在施工过程中,统一调度,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各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和施工人员浪费现象。工程完工后,在统一安排、调度下,分批安排多余施工人员退场。按照本标段施工工期、各专业工程量的大小。根椐工期安排,考虑法定节假日、阴雨天等不可预见因素,机械化机械设备配备等情况,安排直接生产人员。劳动力进场数量计划具体见“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3.2.3.3劳动力保障措施3.2.3.3.1劳动力管理措施根据总体施工计划,陆续组织各种技术工人进场。3.2.3.3.2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夏季高温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