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铁厂旋流沉淀池沉井施工组织设计secret.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钢铁厂旋流沉淀池沉井施工组织设计secret.doc(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3.1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3.1.1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筒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3.1.2降水方法: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满足排水下沉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分析决定选择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法。与其他降水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降水不但
2、施工方便、降水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可能发生的流砂或管涌等不良现象发生,以此保证沉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3.1.3制作与下沉方法:三节制作、六次浇筑、三次下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对沉井应采用三节制作、六次浇筑、三次下沉3.2沉井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施工方法,沉井主要工序的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各项施工准备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基坑开挖至起沉标高沉井刃脚垫层和垫架第二节沉井制作第二次下沉砼养护及拆模坑外深井降水安装预埋预留配合第三节沉井制作井筒内挖土、排水砼养护及拆模第三次下沉井筒内挖土、排水安装预埋预留配合沉井封底沉井稳定观测井内结构施工与安装封底后质量检查沉井
3、工程质量检验临时道路第一节沉井制作第一次下沉砼养护及拆模安装预埋预留配合井筒内挖土、排水3.3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内容概述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沉井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施工阶段:3.3.1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开工前后应抓紧落实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施工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及现场准备等工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熟悉施工图纸与地质资料等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的专项施工方案。(2)平整场地至要求的标高,铺设施工道路,开挖排水沟,接通水源和电源。(3)
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座标导点和水准引测点完成沉井的定位测量工作。为了控制沉井的位置与标高,在场内设置沉井的轴线与标高控制点。(4)及时组织施工机具、材料,充分落实各项开工准备工作。(5)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在沉井外布设真空深井泵井点管,并提前进行预降水工作。(6)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导坑的放坡开挖工作,为及时进行第一节沉井的制作创造条件。3.3.2第一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对开挖的沉井基坑测量定位和抄平,完成沉井刃脚的砂垫层和支垫架工作。(2)第一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3)第一
5、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一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一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筒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井筒外的深井降水必须连续进行。(5)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6)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3.3.3第二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沉井工程进入了实施性的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根据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完成上下节沉井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工作。(2)第二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3)第二节沉井
6、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二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二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其中包括完成相关的井筒内挖土和明排水工作。井筒外的深井降水必须连续进行。(5)沉井过程中的轴线与标高复核,严格控制沉井的位置与垂直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6)加强对沉井过程中的监测与监控措施,确保沉井与周边环境的安全。3.3.4第三节沉井制作与下沉阶段待第二节沉井下沉至设计要求的标高后,开始进入第三节沉井的制作与下沉阶段。主要施工内容有:(1)根据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完成上下节沉井之间的施工缝处理工作。(2)第三节沉井的钢筋绑扎和支模,其中穿插进行安装预埋预留的配合工作。(
7、3)第三节沉井的混凝土浇捣、拆模与养护,同时完成沉井第二、三次下沉的有关准备工作。(4)沉井第三次下沉,逐步下沉至设计要求的底标高,其中包括井筒内的挖土、明排水及井筒外的深井降水。(5)沉井过程中的测量复核和纠偏措施,设置止沉措施,包括对周边环境的监测与监控措施。(6)沉井的稳定监测,同时完成沉井封底的有关准备工作。3.3.5沉井封底与收尾阶段沉井下沉至设计的底标高后,必须进行观测检查,其稳定性被确认满足设计与规范后方可进行封底和后续工序的施工。该阶段的施工内容主要有:(1)沉井底部的整平与垫层施工,同时完成井壁的清理与施工缝的处理工作。(2)底板钢筋绑扎和底板混凝土浇捣、养护。(3)测量弹线
8、,落实井筒内的墙、柱、板等结构施工的准备工作。(4)完成井筒内的结构施工,为机电安装作业创造条件。(5)沉井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4沉井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4.1工程测量4.1.1测量工作安排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点,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2)根据本工程沉井的施工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的需要。(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公司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
9、线工作,公司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定期复核。(4)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沉井的沉降观测工作。(5)根据本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4.1.2沉井的测量控制方法(1)沉井位置与标高的控制:在沉井外部地面及井壁顶部设置纵横十字中心线和水准基点,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的经常测量和复核,达到控制沉井位置和标高的目的。(2)沉井垂直度的控制:在井筒内按4或8等分作出垂直轴线的标记,各吊线坠逐个对准其下部的标板以控制垂直度,并定期采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垂直偏差观测。挖土时,应随时观测沉井的垂直度,当线坠离标板墨线达50mm时,或四周标高不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纠偏措施。(3)沉井下沉控
10、制:在井筒外壁周围测点弹出水平线,或在井筒外壁上的四个侧面用墨线弹出标尺,每20mm一格,用水准仪及时观测沉降值。(4)沉井过程中的测量控制措施:沉井下沉时应对其位置、垂直度及标高(沉降值)进行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两次(在班中和每次下沉后测量一次)。沉井接近设计的底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2小时一次,预防超沉。(5)测量工作的管理措施:沉井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每次测量数据均需要如实记录,并制表发送给有关各部门。测量时如发现沉井有倾斜、位移、沉降不均或扭转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值班技术负责人,以便指挥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4.2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施工方法根
11、据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采用该项技术的前提条件是落实沉井内外的降水措施,确保沉井过程不受地下水的影响,特别要防止层土发生流砂情况。经对多种降水方案的比较与论证,我公司认为采用井外深井降水与井内明排水结合的方法较为合理可行,尤其是深井降水,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及平面布置干扰小等优点。有关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如下述:4.2.1深井布设位置与要求根据有关深井降水的技术参数测算,沉井外围布置10口深度为45m的深井,每口深井的有效降水面积约300m2,降水深度可达到30m左右,以此保证降水效果能满足排水沉井和干封底的施工的需要。深井布设的基本要求有:(1)在沉井外围(离
12、沉井外壁5m左右)布设10口深井,深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m以内。每口深井的降水范围大致为十分之一的沉井区域。(2)打设深井采用WK-1000旋挖钻机干钻法成孔,清水护壁。深井成孔的直径为700mm,井管直径为273mm,以瓜子片加粗砂为滤料。围填沥料应做到四周均匀,下料不能过快,防止局部沥料脱空而影响降水效果。(3)根据井深和沉井区域土层的含水量,在井底0.5m以上设置一节长度为4.0m的滤管,并在自然地面以下4.0m处设置一节长度为2.0m的滤管。深井泵吸水头应放在沥水管下口处沉砂管部位,以便有效地抽取地下水。(4)每口深井配置一台JC100-110深井水泵,排量为每小时10吨,扬程38m。
13、深井泵电机座与井口连接处要垫好橡皮,并保证密封,防止漏气。真空泵与深井泵每2口连接为一组,配备一台2S-185真空泵,通过抽真空加大井内外的压力差,以此加快集水速度,提高降水效果。4.2.2深井布置的工艺流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深井的布置打设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过滤层洗井吊放井管安装护筒试抽水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正常降水封井降水完毕拔井管4.2.3 降水运行(1)抽水试验当所有减压井成井结束后,进行群井抽水试验,验证降水效果。(2)试运行a)每成井施工完一口井即投入试运行一口,以便及时抽通水井,确保井的出
14、水量。b)试运行之前,需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c)安装前应对泵体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连接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损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1min左右,如无问题,方可投入使用。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d)试运行抽水时间控制在3天,即每口井成井结束后连续抽水3天,以检查出水质量和出水量。(3)正式降水运行a) 保证排水系统畅通,沿基坑施工便道边设置环形排水沟,其断面尺寸要求为:0.40.4m,另外,降水井口到
15、环形排水沟,临时道路设置沟槽(断面尺寸:0.30.3m),排水橡胶管放置在沟内,保证橡胶管不被机器碾压,再由排水沟排往外部,排水沟的尺寸必须满足出水量的要求。b)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必须保证每口井的正常运行。c)正常运行开始,管井出水口安装一个流量计(100mm),每间隔2小时测量一次观测井的水位,记录一次抽水井的出水量,并及时进行数据的统计、比较、分析,以指导降水运行。d)抽水的设备(主要是深井潜水泵)在施工前及时做好调试工作,确保降水设备在降水运行阶段运转正常。e)现场要预备充足的备用泵,使用的潜水泵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应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更换,坏
16、泵应立即修复,无法修复的及时更换新泵。f)为及时准确的掌握每口井运行是否正常,在每台深井潜水泵电源控制箱安装自动报警器,当泵停止工作时即发出警报声,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首先,启动最近备用井内的潜水泵,然后检查、维修,及时修复运行。g)现场配备2名(每班)专业电工,经常检查各条线路运行是否正常,及时消灭问题。h)降水井正常运行后,必须保证24小时不间断电源,特别是在基坑开挖到底部时,必须确保电源的正常。i)降水井正常运行开始,现场至少准备两路电源:一路是电网供电,另一路是应急电源,两路电源与负载(深井泵)之间安装转换开关。4.2.4沉井内的明排水方法在沉井外部采用深井井点截水
17、的同时,在沉井内部开挖明沟、集水井,采用潜水泵进行明排水,以此保证降水效果。井内明排水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沉井过程中,如发现井内土体湿陷,应在离刃脚23m处挖一圈排水明沟,并设34个集水井,其深度应比地下水位深11.5m。明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应随沉井的挖土而不断加深。集水井内的积水由高扬程的潜水泵排至沉井外。井内明排水可将抽水泵设在井壁上,需要在井壁上预埋铁件,焊钢操作平台安置水泵。采用上述方法,水泵的抽水高度应控制在8m以内。4.3沉井制作方法与技术措施4.3.1作业条件沉井制作与下沉前,应充分落实相应的作业条件,全面完成以下几方面的施工准备工作:(1)编制实施性的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沉井施工。编
18、制方案必须根据沉井工程的特点、地质水文情况及已有的施工设备、设施等条件,并经过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以此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在方案中要重点考虑沉井制作与下沉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2)布置测量控制网。在现场要事先设置沉井中心线和标高的测量控制点,作为沉井定位放线和下沉观测的依据。(3)深井降水点的布设已结束,其施工质量已通过验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完成沉井基坑的开挖。基坑的开挖至-5.0米,然后换填2米砂垫层。4.3.2刃脚支设形式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分析,沉井的刃脚支设形式采用垫架法。垫架的作用是将上部
19、沉井重量均匀传递给地基,使沉井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防止刃脚和井身产生破坏性裂缝,并可使井身保持垂直。采用垫架法时,先在刃脚处铺设砂垫层,再在其上铺设垫木(枕木)和垫架。垫木采用400300mm断面长3m的方木。垫架的数量应根据第一节沉井的重量和砂垫层的容许承载力计算确定,间距一般为0.51.0m。垫架应沿刃脚圆弧对准圆心铺设。垫架形式见下图示意:刃脚垫架垫木砂垫层沉井刃脚支设示意图4.3.3沉井制作的钢筋施工(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钢筋工预先编制钢筋翻样单。所有钢筋均须按翻样单进行
20、下料加工成型。(3)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4)井壁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绑扎牢固,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底部的钢筋应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其位置准确。(5)井壁钢筋绑扎的顺序为:先立24根竖筋与插筋绑扎牢固,并在竖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和齐胸处绑扎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竖筋的分档标志,接着绑扎其它竖筋,最后再绑扎其它横筋。(6)井壁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纵横向每隔1000设带铁丝垫块或塑料垫块。(7)井壁水平筋在联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预留洞
21、口加固筋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8)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搭接处绑扎一道横筋定位。浇灌混凝土后,应对竖向伸出钢筋进行校正,以保证其位置准确。4.3.5沉井制作的模板施工模板分项是沉井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其设计选型、用料、制作及现场安装等方法直接关系到沉井的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根据本工程沉井施工的特点与要求,模板的工艺技术与施工方法作以下考虑:(1)模板的设计选型:井壁的内外模板全部采用组合式的定型钢模板,散装散拆,以方便施工,但刃脚部位应采用非定型模板单独拼装、支设。平面模板选取3001500的规格,以满足圆形井壁的施工要求。围檩采用8号轻型槽钢按弧度分段定制。竖向龙骨
22、采用483.5钢管。模板之间的连接件采用配套的U形卡、L形插销、钩头螺栓及对拉螺栓等。(2)模板安装的工艺流程:位置、尺寸、标高复核与弹线 刃脚支模 井壁内模支设(配合钢筋安装) 井壁外模支设(配合完成钢筋隐检验收) 模板支撑加固 模板检查与验收。(3)定型模板的制作尺寸要准确,表面平整无凹凸,边口整齐,连接件紧固,拼缝严密。安装模板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模板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表面平整,支模要横平竖直不歪斜,几何尺寸要符合图纸要求。(4)井壁侧模安装前,应先根据弹线位置,用14短钢筋离底面50mm 处焊牢在两侧的主筋上(注意电焊时不伤主筋),作为控制截面尺寸的限位基准。一片侧模安装后应先采用
23、临时支撑固定,然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两侧模板用限位钢筋控制截面尺寸,并用上下连杆及剪刀撑等控制模板的垂直度,确保稳定性。(5)沉井的制作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所产生的侧向压力也相应较大。为了防止浇砼时发生胀模或爆模情况,井壁内外模板必须采用16对拉螺栓紧固。对拉螺栓的纵横向间距均为400mm。对拉螺栓中间满焊1001003钢板止水片。底部第一道对拉螺栓的中心离地250mm。(6)第一节沉井制作时,井壁的内外模板均采用上、中、下三道抛撑进行加固,以保证模板的刚度与整体稳定性。第二节沉井制作时,井壁外模仍按上述方法采用抛撑,井壁内模可采用井内设中心排架与水平钢管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水平钢管支
24、撑呈辐射状,一端与中心排架连接,另一端与内模的竖向龙骨连接。(7)封模前,各种预埋件或插筋应按要求位置用电焊固定在主筋或箍筋上。预留套管或预留洞孔的钢框应与钢筋焊接牢固,并保证位置准确。(8)模板安装前必须涂刷脱模剂,使沉井混凝土表面光滑,减小阻力便于下沉。3001500定型钢模8号槽钢围檩483.5钢管龙骨16对拉螺栓aaaaabCCCCCCCC说明:a 400mm b 250mm C 400mm4.3.6沉井制作的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泵直接布料入模的方法。每节沉井筒壁分两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以不超过5.5米为宜,中间施工缝设3003厚止水钢板,每次浇砼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
25、不得留置施工缝。(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主要有:钢筋已经隐检符合质量验收规范与设计要求;模板已安装并经过检查验收合格,模板内的垃圾及杂物已清理干净,模板已涂刷脱模隔离剂;沉井的位置、尺寸、标高和井壁的预埋件、预留洞等已经过复核无误;由专业试验室或混凝土制品厂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已经审核批准实施;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进场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泵送工作性能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500mm左右(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4)混凝土捣固应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混凝土必须分层振
26、捣密实,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振动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5)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防止漏振。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30s,如需采取特殊措施,可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插点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但不宜紧靠模板振动,且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管件等。(6)为了防止模板变形或地基不均匀下沉,沉井的混凝土浇筑应对称、均衡下料。(7)上、下节水平施工缝应留成凸形或加设止水带。支设第二节沉井的模板前,应安排人员凿除或
27、清理施工缝处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并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继续浇筑下节沉井的混凝土前,应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应采取养护措施,可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和浇水养护,井壁侧模拆除后应悬挂草包并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满足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的要求。浇水养护时间的规定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少于7天,当混凝土中掺有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时不得少于14天。4.3.7 脚手架工程(1)脚手架基础脚手架基础时土方必须夯实,并在立杆下垫50mm厚木板或槽钢。(2)脚手架的主要配件及材料选用:a)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组成构件有:立柱、纵向水平
28、杆(大横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扣件、脚手板、剪刀撑(十字撑)、横向支座(横向斜拉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底座。b) 材料选用直径48mm的钢管,竹笆脚手板。(3)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a) 垫板、底座应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b) 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c) 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六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d)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e)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
29、等扣件的中心线距离中心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g) 铺设脚手板时应满铺、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150mm。脚手板在拐角、斜道平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滑动。f)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中栏杆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h)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4)防电避雷措施a) 避雷针用12的镀锌园钢制作,设在脚手架的立杆上,且每10米设一个,高度为1.2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纵向水平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b) 接地线用-304镀锌扁钢制作,接地线的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接地极采用2.5米长L
30、504角钢打入地下。c) 在施工期间遇到雷雨时,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d) 接地装置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电阻是否符合规定,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电阻值不得大于30。(5)架子围护a) 在井壁内外两侧脚手架上(每层)满铺竹片。(4)肢手架与建筑物的连接a)为预防沉井加节时突然沉降,井壁模板加固体系不得与脚手架连接在一起,应单独设支撑和加固体系b)脚手架与井壁之间采用柔性连接,具体做法是用适长的双股8号铁丝与支模板立管相连。c)在搭设脚手架时,脚手应高于模板高度,并在高出处将内外脚手架连在一起。d)在外侧双排脚手架设置抛撑先在距外侧双排脚手架适宜的距离处挖一个1m3的坑,然后浇灌C25混凝
31、土,同时在混凝土埋设一根1.5m长的脚手管(外露500mm),在外侧双排脚手架距离地面3m-4m处设抛撑,并与地面上已埋设好的钢管连接在一起,每隔两根立杆设一道抛撑。(5)脚手架的验收操作者应在脚手架分段搭设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再经专职人员、搭设者、使用者共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办妥脚手架验收手续,在脚手架醒目处挂上脚手架验收的合格标牌,方可投入使用。(6)脚手架的保养每天在使用脚手架之前和下班之后,应对脚手架进行例行保养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纠正,隔一段时期和恶劣天气(风、雨)前后均应作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其垂直度、架子基础、架子与建筑物的连接、脚手架的连接件、堆载、架子的安全设施等,以确
32、保施工安全。例行保养和检查、自检与专检,均要做好记录。(7)脚手架的拆除脚手架使用完毕后,即可拆除。拆除时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并进行交底。拆除一般严禁在垂直面同时进行,加强对出入口的管理和监护,设置明显标志,专人监护,及时清理。4.4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4.4.1沉井下沉的作业顺序安排下沉准备工作 设置垂直运输机械设备 挖土下沉 井内外排水、降水 边下沉边观测 纠偏措施 沉至设计标高 核对标高、观测沉降稳定情况 井底设盲沟、集水井 铺设井内封底垫层 底板防水处理 底板钢筋施工与隐蔽工程验收 底板混凝土浇筑 井内结构施工 上部建筑及辅助设施 回填土4.4.2垫架拆除待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
33、00%时可拆除垫架,拆除时要分组、依次、对称、同步地进行。抽出时先将枕木底部的土挖去,利用绞磨的牵引将枕木抽出。每抽出一根枕木,刃脚下立即用砂填实。抽出时要加强观测,注意沉井下沉是否均匀。4.4.3井壁孔洞处理为避免沉井下沉时地下水和泥土从孔洞涌入,也为避免沉井各处重量不均,使重心偏移,易造成沉井下沉时倾斜,所以在下沉时必须进行处理,本工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同池壁厚MU100红砖,外抹30mm厚1:2水泥砂浆。4.4.3沉井下沉的主要方法和措施(1)第一节沉井制作完成后,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00%后方可进行刃脚垫架拆除和下沉的准备工作。(2)井内挖土应根据沉井中心划分工作面
34、,挖土应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挖土要点是:先从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挖土厚度为0.40.5m,沿刃脚周围保留0.51.5m的土堤,然后再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510c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时,沉井便在自重的作用下挤土下沉。(3)井内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沉井旁,以免造成沉井偏斜或位移。如确实需要在场内堆土,堆土地点应设在沉井下沉深度2倍以外的地方。(4)沉井下沉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进行测量观察。沉降观测每8小时至少4次,刃脚标高和位移观测每台班至少1次。当沉井每次下沉稳定后应进行高差和中心位移测量。每次观测数据均须如实
35、记录,并按一定表式填写,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资料管理。(5)沉井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如摩阻力过大,应采取减阻措施,使沉井连续下沉,避免停歇时间过长;如遇到突沉或下沉过快情况,应采取停挖或井壁周边多留土等止沉措施。(6)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如井壁外侧土体发生塌陷,应及时采取回填措施,以减少下沉时四周土体开裂、塌陷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7)为了减少沉井下沉时摩阻力和方便以后的清淤工作,在沉井外壁宜采用随下沉随回填砂的方法。(8)沉井开始下沉至5m以内的深度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沉井的水平与垂直度,否则在继续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偏移等问题,而且纠偏也较为困难。(9
36、)沉井下沉近设计标高时,井内土体的每层开挖深度应小于30cm或更薄些,以避免沉井发生倾斜。沉井下沉至离设计底标高10cm左右时应停止挖土,让沉井依靠自重下沉到位。4.4.4井内挖土和土方吊运方法沉井内的分层挖土和土方吊运采用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法。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在沉井上口边配备一台50吨的W-1001履带式起重机(也即抓斗挖机)和一台50吨履带吊车,负责机械开挖井内中间部分的土方和将井内土方吊运至地面装车外运。井内靠周边的土方以人工开挖、扦铲为主,以此严格控制每层土的开挖厚度,防止超挖。井内增配两台小型(0.4m3)液压反铲挖掘机,在井内进行机械开挖,达到减少劳动力和提高工效的目的
37、。挖土时沉井壁上搭设安全平台,以方便挖土指挥人员指挥操作。井内土方挖运实行人机同时作业,必须加强对井下的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工人上下班从井壁专用爬梯上下,4.4.5沉井防突沉措施因本工程沉井底部没设计钢筋混凝土十字梁,为防止沉井在加节过程中突沉,因此在每节沉井沉到预订位置时,沿沉井十字方向支撑3003001321,同时设支撑40根4003003000枕木。4.4.8沉井辅助下沉措施考虑可能有不沉的情况发生,对付沉井不沉拟采用如下措施:(1)沉井顶加载在沉井顶部放置四根H300*300*13*21的型钢,四根型钢摆成一个四边形(端部支
38、撑在井壁上),型钢中心距沉井内径约1m左右,然后在上面进行加载,加载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2)触变泥浆护壁下沉在井壁与土间灌入触变泥浆或黄土,降低摩阻力,泥浆槽距刃脚高度不宜小于3米。4.4.9沉井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和预防处理方法(1)下沉过快:在刃脚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在沉井外壁间填碎石。(2)突沉:控制挖土,锅底不要挖太深,刃脚下避免掏空过多;(3)倾斜:分区、依次、对称、同步地抽除垫木,及时用砂填实;在刃脚高的一侧加强取土,低的一侧少挖土或不挖土,待正位后再均匀分层取土;在刃脚低的一侧回填砂石,延缓下沉速度;在井外深挖倾斜反面的土方,回填到倾斜一面,增加倾斜面的摩阻力。(4)偏移:控制沉
39、井不再向偏移方向倾斜;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相反方向倾斜,当几次倾斜纠正后,即可恢复到正确位置或有意使沉井向偏位的一方倾斜,然后沿倾斜方向下沉,直至刃脚处中心线与设计中线位置相吻合或接近时,再将倾斜纠正;加强测量的检查复核工作。(5)超沉:沉井至设计标高,应加强观测;沉井下沉至距设计标高0.1米时,停止挖土和井内抽水,使其完全靠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或接近设计标高。4.5沉井封底的主要方法4.5.1干封底的技术措施当沉井下沉至距设计底标高10cm时,应停止井内挖土和排水,使其靠自重下沉至或接近设计底标高,再经过23天的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天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即可进行沉井封底。沉井干封底的
40、施工要点和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先对井底进行修整使其形成锅底形状,再从刃脚向中心挖出放射形的排水沟,内填卵石成为排水暗沟,并在中间部位设23个集水井(深1.5m),井间用盲沟相互连通,井内插入600800mm、四周带孔眼的钢管或混凝土管,四周填以卵石,使井底的水流汇集在井中,然后用潜水泵排出,以此保证沉井内的地下水位低于基底面0.5m左右。(2)根据设计要求,封底由一层组成:2700厚素混凝土,以及2600厚混凝土底板。封底材料在刃脚下必须填实,混凝土垫层应振捣密实,以保证沉井的最后稳定。(3)垫层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钢筋应按设计要求伸入刃脚的凹槽内。新老混凝土的
41、接触面冲刷干净。(4)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分层、不间断地进行,由四周向中间推进,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50cm左右,并采用振动器振捣密实。(5)底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自然养护。在养护期内,应继续利用集水井进行排水。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并经抗浮验算后,再对集水井进行封堵处理。集水井的封堵方法是:将井内水抽干,在套管内迅速用干硬性的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堵塞并捣实,然后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上部再用混凝土垫实捣平。4.5.2钢筋绑扎旋流井底板为两层钢筋网片,钢筋采用人工绑扎,两层钢筋网片由L75*5的角钢制作托架,每1.0m2不少于一个,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及接头的间距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执行
42、。钢筋网片采用梅花形绑扎。用水准仪测量并控制水平度,用木卡尺控制间距,用水泥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以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正确。4.5.3混凝土施工因旋流池底板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围,除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浇灌和养护工作外,尚应对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进行有效测定,为科学养护提供信息,作到信息化施工,根据测温结果及时调整养护方法,确保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0C以内,避免因水化热过大引起混凝土开裂,影响结构的防水性能,具体测温方法如下:(1)认真测试及记录混凝土浇灌的入模温度,方法为测量刚浇灌并经过振捣的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100mm深处的温度,每工作班测试不少于2次。(2)底板内外
43、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完前7天内,每昼夜不少于3次;在7天之后,底板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稳定后,每昼夜不少于2次。测温记录详见附表。具体方法如下:a)温度测试点的布置原则:以所选混凝土浇灌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b)测温区每半条轴线上至少布置4个测温点,每个测温点位的测点数量不少于3点(不同深度的温度测点),详见测温点布置图。c)根据所测温度结果指导混凝土养护施工,一旦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250C,应及时调整混凝土养护,增加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的厚度。(3)控制裂缝的质量技术措施a)选用水化热较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
44、减少水泥用量。b)为降低和延迟混凝土水化热,混凝土采用双掺技术(减水剂和粉煤灰)措施。c)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配制砼,优化级配设计,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d)掺加混凝土减水剂,延迟水化热释放速度,提高工作性及流动性,利于泵送。掺高效复合防水剂1.5%,代替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e)混凝土中掺水泥用量10%的磨细粉煤灰,以降低水化热且能改善砼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f)控制粗骨料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小于1%,砂含泥量小于2%。g)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h)改进砼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工艺。为保证浇捣砼的密实性,采用“赶浆法”
45、施工,降低入模温度,并进行二次振捣法施工,减少泌水引起的水份和孔隙。i)在砼浇筑后,做好砼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暴晒,注意保湿,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j)加强养护,砼浇筑后,过6-8小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12层麻袋保湿、保温养护。养护14天,且砼内部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C后停止养护。k)作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度。5、旋流池内冲渣沟接口施工旋流池与独立冲渣沟在相接处,根据工程特点及总体安排,在旋流池逆作封底、内部结构施工至相接处后,才进行两者衔接施工。沉井施工时,需在冲渣沟
46、入池部位留设接口并埋设止水带及插筋。6漩流池内筒施工漩流池内筒模板支设漩流池内筒采用定型钢模板,内楞采用8号槽钢,外楞采用483.5钢管竖向布置,采用16对拉螺栓间距400mm呈梅花形布置。内筒内侧埋件通过螺栓固定在模板上。脚手架采用483.5标准钢管,立杆横距400mm,纵距1500mm,横杆步距1800mm。7沉井施工质量、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各项保证措施7.1沉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7.1.1加强材料把关及检验和试验管理工作(1)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2)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复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3)材料发生代用时,须经甲方项目组、采购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同意,同意代用签证后,方可代用;(4)涉及结构安全的混凝土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5)材料检试验工作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执行省质量检验方面有关规定。7.1.2做好工序交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1)工序交接前,上道工序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经质量专检员检查签证认可后报业主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