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附示意图).doc(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方案概况34、施工安排34.1施工工期要求34.2大体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35、大休积砼裂缝控制措施46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77、施工准备88、混凝土浇筑119、冷却水管的选择与施工1410、 砼的内部温度监测1411、混凝土的养护1612、附表、附图16附表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温记录表16附图一:1栋筏板砼浇筑方向图16附图二:分层浇筑示意图16附图三:1栋筏板大体积砼冷却水管流向布置图17某某二期11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某某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结施0103 V1.0版1.2 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1.2.
2、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1.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1.2.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1.2.4 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 JGJ/T 10-951.2.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107-871.2.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1.2.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1.3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工程概况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基础筏板厚2600mm,由5块筏板组成(BPB15),电梯井局部侧墙厚5800mm,基础底板表面相对标高为-5.
3、500m。筏板垫层为150厚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灌量约3619 m,最大个承台混凝土浇灌量约1232 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整个11栋筏板基础以后浇带为界划分2个浇筑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段划分见附图一,各浇筑段基本情况见表1。 浇注段划分基本情况表 表1区段区号面积()板厚(mm)方量(m3)合计1-2区BPB17026001823619BPB247126001225地下室车库419350、4001681-1区BPB31022600266BPB4474.1626001232BPB5117.762600306地下室车库601350、400240大体积混凝土
4、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之一,需要从混凝土施工的部署、混凝土的原材选择和优化配合比、混凝土的供应、搅拌、测温、防裂控温养护等方面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因水化热和收缩引起的裂缝。3、方案概况(1)配合比:掺入高性能磨细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采用CSP-2高效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延缓混凝土水化热峰值。采用高效低碱膨胀剂ZY等量取代水泥,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补偿混凝土收缩。砂、石粒径合理级配,严格控制含泥量,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 为了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采用内冷却循环水加外表面保温措施,利用50镀锌金属波纹管技术,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4、施
5、工安排4.1施工工期要求本工程基础筏板混凝土计划于2011年1月下旬至2010年2月28日,进行浇筑施工,历时2天,本次浇注总方量计3619m3,按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控制,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在浇筑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疏导车辆进出场,同时加强与搅拌站的联系,保证混凝土的供应速度,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4.2大体积施工管理组织机构(1)由于本工程底板较厚,混凝土体量大,且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求高,为了确保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顺利浇筑和浇筑质量,项目经理部将成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施工管理小组,浇筑之前召开专题交底会和动员大会。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功浇筑
6、奠定基础。(2)在现场对施工班组作好交底,使工人能确实掌握操作要领以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注意的事项。人员按24小时排班,施工过程相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岗。(3)底板混凝土浇筑现场责任分工。详见表2 职责分工表 表2序号责任人职务管理责职1陈青山施工总指挥现场总协调2秦裕民项目总工负责解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及做好关键工艺的技术指导3苏赐从技术经理负责方案编制,布置好技术资料的搜集、归档工作4伍兵生产经理负责气象天条件收集及劳动力安排与布置5李文强施工员负责浇筑路线落实及场内交通协调6胡洋拓技术部副经理负责现场技术交底及方案落实情况检查。7张峰波质检主任负责检查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技术要
7、求落实的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并反馈给技术部8朱启志技术员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工作9孙新华试验员负责现场混凝土取样、试块制作、塌落度测试10材料员王峰负责混凝土供应与联系5、大休积砼裂缝控制措施5.1混凝土供货技术指标5.1.1混凝土技术指标:(1)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特殊要求,向混凝土搅拌站提出供货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应根据施工要求的技术指标,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站应根据供货以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工作。在取得可靠的试验数据后,根据试验结果,设计正式的配合比,在配制混凝土时所用的材料应与试配材料宜采用同一品牌的同批货。(2)混凝土供货委托时应提出供货技术指标
8、,主要满足如下条件:1)控制裂缝开展的部位混凝土承台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水化热和表面内外温差裂缝、承台结合部底板收缩裂缝。2)裂缝防止与混凝土级配:目前防止混凝土裂缝开展的主要措施:级配时加入矿粉和掺加剂、施工工艺、浇灌后的养护方法。3)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向混凝土搅拌站提出砼配合比设计要求,对关键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站应提供掺合物试配检验结果,由设计、甲方、监理工程师共同确认,作为施工配合比。5.2混凝土的拌制:5.2.1大体积混凝土的拌制(1)水泥: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通过试验确定;(2)石子:采用525mm 的碎石,要连续级配,各粒径级配比例符合标准要求,石子含泥
9、量1,控制针、片状比例;(3)砂:采用中粗砂,级配符合标准要求,砂含泥量1;(4)掺加缓凝剂: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在搅拌后10h 左右初凝,以延缓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反应热产生速度和水化热峰值。水胶比为0.450.50,坍落度控制在120160mm,加入减水剂,减水率12,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泌水性能要求。(5)掺入粉灰灰:可以降低混凝土温升,增加后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6)掺加微膨胀剂8%:以控制混凝土后期收缩裂缝。(7)混凝土最大碱含量:3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0.3%。5.3混凝土的运输5.3.1每车混凝土运输时间一般控制1h。在混凝土运送过程中,搅拌筒应低速3r/min转动
10、,到达工地后,搅拌筒应以812r/min 的转速转动23min。待搅拌筒停转后,再使筒反转卸料。反转卸料速度为68r/min。在出料及卸料部位附近工作时,应特别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使用接长料斗溜槽时,切勿将手伸入溜槽连接处。对粘在进料斗、搅拌洞口、搅拌筒拖轮等处的混凝土应及时冲洗干净。在铲除混凝土结块时,必须先使发动机熄火,停止搅拌筒转动;5.3.2混凝土供货速度计算:以混凝土浇筑量最大1-1区为例:(1)混凝土单位时间最小浇筑量(m3/h)Q=FH/TQ混凝土单位时间最小浇筑量(m3/h);F混凝土浇筑区面积(m2),取1804 m2;H浇灌分层厚度0.65(m), T下层混凝土从开始浇筑
11、到初凝为止所允许的时间(h),取6h计算。Q=18040.656=195m3/h(2)混凝土泵数量NQh /Qma18N混凝土泵台数;Qh每小时计划混凝土浇筑量(m3/h),取90m3/h;Qma18所选泵的额定输送量(m3/h),取75m3/h;混凝土泵的效率系数。N90(750.5)2.4 取3台地泵。 (3)Q1= Qmax1式中:Q1每辆混凝土地泵的实际输出量(m3/h); Qmax每辆混凝土地泵的理论最大输出量(m3/h); 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 作业效率,取0.50.7。将各值代入上式可得一辆混凝土地泵的实际输出量:HBT80地泵 Q1=750.80.5=30(m3/h
12、)(4)现场混凝土地泵和混凝土汽车泵共需配置的混凝土运输罐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混凝土地泵: N1=Q1/(60V) (60L/S)+T式中:N1混凝土运输车台数(台); Q1每台泵的实际输出量(m3/h),取30m3/h; V每台混凝土运输车的容量,取最小8m3; L罐车往返一次行程(Km),取8Km;S平均车速,取25Km/h;T一个运行周期总停歇时间(min)。考虑每车现场等候时间10min,浇筑、冲洗、装料时间30min,共40min。 将各值代入式中可得: N1=30/(608) (608/25)+40=8.5台,取9台混凝土罐车。故同时使用3台地泵共需配置27辆混凝土罐车。5.3.
13、3混凝土浇灌时间控制:根据以住经验每台泵输送混凝土30m/h,总方量约2044 m, 计算浇筑23个小时浇灌完成,考虑交通等影响后时间准备浇筑时间29个小时完成。各流水段混凝土浇灌量详见表5。 各段底板施工统计 表5流水段1-1区1-2区备注混凝土量(m3)20441575浇筑速度90m/h60m/h计算浇筑时间23h26h实际浇筑时间29h30h5.4薄壁板厚控制在不同板厚交接处,薄壁板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建议在不同板厚交接处设4200钢筋网片。钢筋网片放在面筋之上,宽900mm,沿四周设置。6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计算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温度和温度应力的计算,并预先采取相应的技术措
14、施控制温度差值,控制裂缝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指导施工,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6.1混凝土温度计算经验公式以下公式及数据为搅拌站根据多年大体积砼工程施工实践总结得出底板C40,S6砼配合比中水泥用量360kg/m3,预计施工时温度平均1218(日昼大约平均),则:混凝土中心升温(3d)为:(360450)(24000.96)0.61=41.7混凝土中心温度(3d):41.7 +15=56.7 表面温度(3d):56.70.70=39.7 如气温平均值为15,则混凝土内外温差为:39.7-15=24.7 通过计算以及1栋超高层大体积砼基础成功经验。本次11栋大体积内外温度满足规范要求。
15、式中:350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具体配合比数字以搅拌为准)450水泥水化热量,J/kg;2400砼容重;0.96J/kg.kJ/kg.k;0.61搅拌站经验系数;0.70搅拌站经验系数。 6.2保温层厚度计算:保温层厚度0.5h(TbTa)a/c(TmaxTb) 保温材料厚度(m);h结构厚度2.6m;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取麻袋导热系数=0.07;Tb混凝土表面温度()取Tmax-25=47Ta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取30;c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a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保温层厚度计算:0.5h(TbTa)a/c(TmaxTb);=0.52.60.07(47-
16、30)/2.3325=0.026m(即26mm)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麻包袋的方法保湿保温养护。7、施工准备 7.1技术准备(1)由我司联合智海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实验室采用多种配合比进行试配,选出最佳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灌顺序及冷却循环水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测温技术交底;做好温度曲线绘制准备。(4)搜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季节的有关天气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为施工提供依据;预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2011年1至2月进行,珠海地区2011年1月份日平均温度约1218。(5)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7.2施工材料
17、、设备准备(1)施工机具准备底板混凝土浇筑前,拟准备的机具有:地泵、尖锹、平锹、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等。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详见表3、4。 主要施工机具计划 表3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地泵3台HBT802混凝土运输车27台8m3/车3潜水泵2台抽水4真空泵3台泌水抽除5插入式振捣器8支506水泵22KW2台循环水泵7温度计20支测气温和水温 施工材料 表4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准备时间备注130镀锌管m402011.1.20250波纹管m5202011.1.203麻袋15002011.1.204塑料薄膜7002011.1.207.3现场准备(
18、1)基础筏板钢筋隐检合格,预留洞、预埋管、线、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2)冷却循环水管试水合格,各支管水流量及流速均衡;(3)在筏板钢筋支架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4)备好作业面照明灯具、振动器、其它设备用电源箱;(5)现场运输通道必须保证通畅,无障碍物,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筑期间其他车辆进场时间安排。(6)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特别是下料后台与浇筑前台联系工作。(7)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混凝土搅拌站,要写清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部位、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有无抗渗要求、要求坍落度等。(8)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来确定所需罐车的具体台数
19、,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混凝土的连续浇筑。7.4、组织准备(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协调管理要求很高,必须做好施工管理的组织准备。在施工前,现场将成立混凝土施工指挥管理小组,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在施工准备、混凝土场内外运输、混凝土布料、浇筑、养护、测温、试验等各阶段、各方面的职责,使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使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人管理协调。(2)在混凝土浇注期间,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生产厂家的原料、质量规范化、计量温度以及坍落度进行跟踪检查、记录。同时也要求混凝土搅拌站调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加强与搅拌站的联系,确保混凝土供应连续、稳定。(3)商品混凝土到达现场
20、后要进行全面的、仔细的检查,若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等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允许加水进行搅拌。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必测坍落度,由实验员对坍落度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若不符要求时应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材料员应详细记录每车混凝土装车时间、进场时间、开卸时间、浇筑完成时间,以便准确了解供应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是否稳定。(4)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混凝土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为保证现场浇筑秩序,对混凝土泵和罐车分别编号,对口供应,并设专人指挥。炎热季节,泵管采取覆盖浇水的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21、8、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浇筑顺序流水段划分:11栋主楼筏板基础施工以后浇带为界划分2个流水段(详见附图一),筏板施工时,第1流水段1-1区筏板混凝土先施工,第1流水段施工完成,接着施工第2流水段1-2区。1-1区段采用3台、1-2区采用2台输送泵浇筑,在基坑内布置2台地泵,东侧施工道路布置1台。基坑内布置地泵附近另修筑6米宽临时施工道路,方便车辆循环进行,道路基层采用500厚铺筑,面层回填200厚石粉面层。(2)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以1-1区和1-2区为单位,每区采用分层、分段的方法进行。电梯井部位分二次6层进行浇筑,客梯井分一次4层进行。每个区混凝土浇筑必须先从客梯井开始,第1层浇筑到底板
22、面上翻50mmn(不得超过200)。待混凝土初凝后,采用抛石子目测表面有印子时,又开始第2、3层,第4层同底板一起浇筑。(详见附图二)电梯井第1次第1层先浇筑到电梯井底板上鄱500mm,此部位四周设300X3钢板止水带。第2次混凝土浇筑同客梯。本工程年前计划先浇筑BPB1和BPB5,地下室地梁高度为800mm,伸入筏板承台为支座。筏板承台施工缝留设在地梁底,即筏板面下翻800mm,最上一层混凝土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一起浇筑。考虑BPB1和BPB5面筋保护以及浇筑下料高度控制,在浇筑这两块筏板时,采用天泵浇筑,筏板底筋先施工,面筋先不绑扎,先安装10槽钢支架,面层铺设操作平台满足操作工人要求。(浇
23、筑前注意墙柱插筋预埋,特别是BPB1涉及地下车道外挡墙插筋)如下图。11栋筏板2.6m厚,分四层进行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650mm。先浇筑第1层混凝土,然后继续浇筑筏板以内的第2、3、4层混凝土。每层浇筑长度为控制在14m以内。每分层斜面浇筑方法详见如下图。混凝土初凝时间为按8小时计,由于考虑道路运输到现场等候卸料时间因素在内,初凝实际取67小时计。每区:每层砼浇筑量:第1层第1段 V =140.6516= 145.6m3第2层第1段V =(14-0.65)0.6514= 121.5m3第3层第1段V =(14-0.65-0.65)0.6514 = 115.6m3第4层第1段V =(14-0.
24、65-0.65-0.65)0.6514 = 109.7m3按每台泵30m3/h计算,2台泵合计60m3/h。浇筑来回时间:第1层第1段t = 145.6m360m3/h = 2.4h 第2层第1段t = 121.5m360m3/h = 2.0h 第3层第1段t = 115.6m360m3/h = 1.9h第4层第1段t = 109.7m3120m3/h = 1.8h初凝时间67小时,可保证砼不出现冷缝现象。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3)混凝土振捣根据混凝土浇筑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坡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进行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在中点,第三道布置在混
25、凝土坡脚处,确保上、中、下部混凝土的密实(详见如下图),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20s。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拨”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严禁采取振动棒直接放在混凝土内部不动的方法来振实,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金属波纹管、测温管、预埋件和止水钢板等。(4)泌水处理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易产生的泌水,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浇筑混凝土时可将产生的水引流至一侧,然后用潜水泵抽走
26、。对在已浇砼面产生的泌水,排出确有困难时,人为在砼面压出若干个低坑,形成“水潭”,用软轴泵或隔膜泵抽走。在砌砖胎模时,有意在浇筑每层标高位置留设泄水孔。及时排掉多余泌水。(5)砼的平整度控制及表面处理 砼的平整度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筏板面的浇筑高度,在柱筋上涂红漆作为控制标记。也可以在槽角支架上焊接钢筋头作为二次控制标记。钢筋头纵横间距不得大于5米。 砼表面的处理方法采用二次抹压施工,在浇筑后23小时,初步按略高于面标高10mm用平直长刮尺刮平,使其表面平整,然后在初凝前(即浇后45h)再次滚压、抹平,能较好地控制砼表面龟裂,以闭合收水裂缝,减少砼表面水份的散发,保证养护效果。9、
27、冷却水管的选择与施工在筏板大体积混凝土其内部埋设冷却水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冷却水流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热交换”作用,带走混凝土内部蓄积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升值,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在选择冷却水管时,应注意选择刚度大、热传导作用好的金属波纹管,避免选用塑料材质的管类,以免在高温作用下管径变形,影响水流通量或在振捣力作用下管身破损,堵塞水流通道。冷却水管管径的选择为50mm,具体布设方式详见附图三所示。(1)循环水管标高、水流方向布置应按附图一方法施工,接头要牢固,能承受混凝土的冲击力,循环波纹管施工完成后经过通水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绑扎符板面层钢筋。(2)波纹
28、管布置在筏板中间部位抗裂钢筋网片上(标高为-6.800),水平波纹管与钢筋网片采用铁丝绑扎固定,竖向波纹管采取1根16钢筋贴近管体,用铁丝绑扎固定。波纹管埋设必须形成稳定的牢固体系。(3)为了便于观察波纹管内循环水正常情况,循环水与进出口的连接点,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供水速度及数量;10、 砼的内部温度监测10.1测温目的根据上面7.10条保温层厚度计算得出: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麻包袋的方法保湿保温养护,基本上可满足不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由于现场实际情况不确定因素较多,为更好的了解底板混凝土的温度和降温规律,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限值而产生温度裂缝,确保混
29、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内布置测温点,掌握基础内部实际温度变化情况,监视温差波动以指导混凝土保温和养护工作。现拟在-6.800筏板处预埋测温点进行温度监测,浇筑砼后,通过测温点进行温度监测,根据混凝土内外温差值采取相应有效的保温和养护措施。10.2测温方法的选定预埋采用30镀锌管采用玻璃管温度计进行测温。10.3测温区的混凝土块体选定本次测温共选取5块筏板(BPB1、BPB2、BPB3、BPB4、BPB5)进行监测(具体位置见附图一)。10.4测温点布置 测温采用30镀锌管及温度计,管长度根据砼厚度确定,下端封底(焊铁板),上端采用胶纸封口。在每个监测点上分别设上中下三支测温管组成。监测点分布情
30、况如下。BPB1设2个监测点、BPB2设3个监测点、BPB3设2个监测点、BPB4设3个监测点、BPB5设2个监测点。测温管应高出筏板结构面100mm,将测温管上部应涂刷不同颜色区分,表面测温管为红色标记,中部测温管采用蓝色标记,底部测温管采用绿色标记,便于测温时的记录。10.5测温工作人员在温度检测数据记录过程中,测温小组由5人组成,昼夜轮流值班。10.6测温时间周期及数据记录的要求 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终凝后的前三天期间,每隔3小时测温一次(8:00、11:00、14:00、17:00、20:00、23:00、2:00、5:00),第四到七天每隔6小时测温一次(8:00、14:00、20
31、:00、2:00),以后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8:00、20:00)。1014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时,可停止测温。 要求测试、记录环境大气温度。 记录每个测温组的混凝土入模的日期、时间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记录每组测温点的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及混凝土内各测温点的温度。 测温数据记录本是重要的测试数据,填写时要清楚,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测温工作期间,测温记录人员应坚守岗位,认真操作,加强责任心,并仔细作好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和有效。10.7各测温点的测温要求及数据分析 先用温度计测试记录环境大气温度、混凝土表面的温度;然后用温度计按测温点的编号顺序测试,测试时,与前一次的测试的温度数据对比
32、,当温度升或降变化确定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才予以记录。如发现温度数据异常,应在该测试之后半小时进行一次复测。 各测温点每次测试完毕并如实作好记录,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超过22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警,当超过25时,主管土建施工员必须对该测温组混凝土块体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混凝土有害裂缝产生。 测温数据在每次测试记录后,记录员必须签名,随时提交现场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查阅。每一天的测温记录结果经整理、分析后报项目经理审查。10.8测温技术资料 测温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原始记录。 绘制温度变化曲线。11、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内表面
33、的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保温养护还能控制砼内外温差过高,防止产生贯穿裂缝。保湿养护能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表面干缩裂缝,再者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基础筏板砼的养护在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压面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一层麻包袋的方法保温养护,覆盖工作必须严格认真贴实,养护期间浇水视具体情况而定,以防砼产生干缩裂缝,并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具备可以用灰砂砖沿筏板边缘砌成一个50mm高的蓄水区,并使水的温度能接近混凝土的表面温度。这样既起到湿养护作用,同时由于混凝土继续升温,其内部与表面热量必然传给储水层底部水,底部水与上部水通过热交换及表层水的散热蒸发起到散热作用,这样可以保持储水层水的温度与混凝土表层温度的基本相同,对混凝土又起到保温作用。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12、附表、附图附表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温记录表附图一:1栋筏板砼浇筑方向图附图二:分层浇筑示意图附图三:1栋筏板大体积砼冷却水管流向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