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与“暖”《阿Q正传》与《边城》人物命名艺术_群文阅读_教学设计_.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与“暖”《阿Q正传》与《边城》人物命名艺术_群文阅读_教学设计_.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冷与暖阿Q正传与边城人物命名艺术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鉴赏对比对读,通过对两篇小说人物命名风格的对比,感受鲁迅和沈从文审美风格的不同。2 .通过对两位作者笔下“无姓名者”形象的探究,理解两位作者的创作意图,归纳他们在异质审美下的共同追求。课前预习:1 .阅读两篇小说的课文节选部分和教师整理的拓展阅读资料。2 .完成预习学案。教学过程: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边城首次出版是在1934年,这两篇小说创作的时间相近,创作的历史大背景相似,但是两者在审美表达上却迥然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阿Q正传与边城的人物命名艺术为切入点,来探究中国现代小说的异质审美。首先梳理两篇小说出现的主要人物:
2、主要出场人物阿Q正传阿Q、赵太爷、王胡、钱大少爷(假洋鬼子)、小尼姑、小D、白举人、吴妈、邹七嫂边城翠翠、顺顺、傩送、天保、祖父课前已经事先让学生以预习学案的形式对比过两篇小说的人物命名风格,在学案中,有相当多的学生有如下发现:阿Q正传中,未庄的人们(如赵太爷、钱大少爷、吴妈、邹七嫂)大多以姓氏和身份代称,鲁迅并未交代他们的具体名字;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名字(顺顺、傩送、天保、翠翠)各有意趣,沈从文却没有交代他们的姓氏。任务一:共同背景下的异质话语活动1:互换命名风格请将以下语段中划线处的未庄人的名称换成边城风格,边城人的名称替换成未庄风格。比较在只替换名字的前提下,语段的表达是否有违和感,并结合
3、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分析替换前后的名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同桌二人合作,一人朗读语段,另一人分析。)边城语段: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年轻时节便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鸭子,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岁时,已能入水闭气汆(cuan)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翠翠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翻过了小山咀(j),望得见对溪家中火光时,那一方面也看见了壁方面的火把,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壁,壁,是不是你?
4、”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壁,不是壁,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顺顺:傩送:翠翠: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把边城人物换成未庄风格(如水太爷、水二少爷、陈翠妞)之后,整个语段会出现明显的违和感。边城中并没有阶级之间的巨大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顺顺成为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并不是因为某个姓氏带来的权力,而是因为他个性随和、为人仗义、处事公道。他的命名还体现了人物的命运,顺顺前半生经常交好运,但后半生却面临失子之痛,他的名字完美地吻合了人物前半生的经历,却又与他后半生的际遇形成反差。傩送这个名字则带有浓厚的湘西民俗色彩,和人物身上的野性相结合,充满了
5、自然美。翠翠这一名字既充满了音韵美,符合少女的灵动气韵,又和湘西的自然风貌完美契合(住处两山多竹篁,翠色逼人而来)O边城里的名字反映了自然,反映了人物的命运,并和人物的个性完美契合,是不可替换的。阿Q正传语段:那是赵雉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键键(tang)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阿Q不开口。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
6、?你姓赵么?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赵太爷: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如果把赵太爷换成边城风格的名字(如天天),那么这段对话的逻辑起点是不成立的。赵太爷自己姓赵,就不允许阿Q姓赵,体现的正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长老统治。乡土社会中的宗族背后是政治、经济的权利,这一权利由血缘赋予,以姓氏为外在符号。当氏族长老赵太爷明确在公开场合排斥阿Q姓赵的资格之后,阿Q在文化上彻底处于无根状态,乡土社会排他性的残酷可见一斑。(刘丹妮礼治秩序视域下的未庄世界)阿Q正传中给两个封建大家族分别以百家姓开头的赵和钱命名,是有其深意的:
7、赵家以赵太爷为代表的,代表的是旧的封建守旧势力;钱家以假洋鬼子为代表,代表的是新势力的崛起。未庄这个莫须有之乡,到处都有封建礼俗社会的影子。未庄的女人们则以吴妈邹七嫂为代称,他们没有名字,而是以丈夫的姓氏为姓氏,即便成为寡妇,也以男人的姓氏为自己的代称,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他们是男人的附庸。未庄人的命名风格充分反映了未庄存在的族权和夫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了未庄人和边城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未庄的人们失去了个性,在等级森严的礼俗社会里沉默地苟活着;边城的人们张扬着自我,在远离尘嚣的湘西天地里自由地生活着。我们也发现了两位作者不同的目光:鲁迅是以冷峻的目光审视着未庄,沈从文则以温情的目光注视
8、着边城。活动2:两类“无姓名者在阅读中,我们的同学还发现,这两篇小说中,都存在着无姓名者:阿Q正传中的阿Q和小D都没有姓名,而是以符号代称;边城中翠翠的爷爷出场次数非常多,却也没有名字,而是在小说中以“祖父爷爷撑渡船的老船夫”等代指。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个课题组,分别探究这两个课题。(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分析)问题一:为什么阿Q没有名字,而是以符号Q代指?为什么小D的命名方式与“阿Q雷同?设计意图:通过探讨,学生会发现,没有名字,恰恰使得阿Q超越了个体的人物形象而成为一个群体的象征。如孙犁所说写一个秃头的阿Q,就使人人都得到了一面镜子。小D不仅在社会阶层上与阿Q相似,在龙虎斗”这一片段中
9、,他的语言行动,完全就是阿Q的翻版,他们都是精神胜利法的践行者,这也暗示了像阿Q和小D这样的人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Q这一字母形似一个拖着长辫子的脑袋,形象生动而富有意蕴。D则像是剪了辫子的脑袋,小D按鲁迅本人的说法应为“小同”,似乎亦是对大同社会无法实现的一重反讽。PPT显示阿Q与小D”命名的相关论述:阿Q是有辫子的中国人,小D是剪了辫子的中国人;小D长大以后就是另一个阿Q,阿Q在中国是不会死的。这样的命名,不仅显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而且加深了作品的悲剧意义。王晓霞阿Q剪去了辫子,就是小D。小同长大了,就成了大同。.小D的出现,象征着从孔子到孙中山延续了数千年的大同理想的幻灭,也意味着鲁迅对辛
10、亥革命这场没有触动中国社会基础的革命的失望。一一段炼Q是英文question的首字母。阿Q这个名字,说明白,就是“农民问题”的意思。小D的“D,是同的声母,又是英语民主的第一个字母。易重廉阿Q与小D虽然无名,但却给后来的论者带来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远比某一个具体的名姓更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在鲁迅的其他作品里,还有一些看似有名,实则无名的人。如祥林嫂(以丈夫的名字为称呼)、孔乙己(以描红字帖上的字为代称)、阿长(继承了前一个保姆的绰号)。“这些无名者形象携带着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深刻忧思,在呈现鲁迅对人物形象的命名艺术的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传统姓名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怀。刘晓伟鲁迅作品中的
11、无名者形象问题二:作为边城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翠翠的祖父为什么没有名字,而是在小说中以祖父爷爷撑渡船的老船夫等代指?设计意图:通过探讨,学生会发现,沈从文把翠翠的爷爷设计成一个“无姓名者,其实是为了强调这一人物身上的多重象征意味。老船夫”是他的职业身份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祖父是一个在自然里活了七十年的人,但在人事上的自然现象,就有了些不能安排处,作为湘西世界的一个摆渡人”,他每天都在引渡别人却不能引渡自己,反而遭受了他人的误解,在遗憾中死去。爷爷这一身份则体现了他和翠翠之间相依为
12、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有趣的地方在于,祖孙俩对彼此都有无保留的爱,却并不能真正达到相互理解:爷爷没有办法明白翠翠的少女心事,只能以笨拙的方式去猜,反倒使众人(如傩送、顺顺)对他心怀芥蒂;翠翠直到爷爷死后才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完成成长与蜕变。如果把边城看成一种整体的象征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原始、古老的湘西的终结(严家炎语),那么和白塔坍塌同时发生的老船夫之死似乎也有相似的象征意味。沈从文在边城题记里说,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这作品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与信心。老船夫身上的人性之美,或许
13、就代表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沈从文先生将这种人性之美展示给读者,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复兴民族的勇气和信心在小说的结尾处,白塔重修了,翠翠则在渡口等待傩送回来接管她爷爷的渡船,也表达了沈从文企图用民族的过去伟大处”来重塑民族形象、重造民族品德的热切愿望。通过对两篇小说中的无姓名者寓意的探求,学生在明白隐喻之美的同时,也进一步探究了两篇小说的不同主题,了解人物命名背后所体现的作者思想。任务二:异质话语下的共同追求通过对两篇小说人物命名的对比,我们会发现,两位作家虽然在审美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在却似乎有着共同的追求。请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内容,使句子完整。对比不同的命名风格,我们感受到鲁迅和沈从文的
14、小说审美风格的不同,鲁迅(),沈从文(),然而,透过那一个个有着丰富隐喻的人物,我们却发现,他们其实都在()。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在总结两位作家不同审美风格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他们写作追求的殊途同归。鲁迅是冷眼看未庄,将国民的劣根性剖开,让人看到未庄社会丑的一面;沈从文则是温情看湘西,展示人性当中的自然与美好,让人感受到湘西天地里美的一面。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在探究中国的国民性,思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国民才能实现精神思想层面上的救亡图存。鲁迅先生选择毁灭,将阿Q枪毙掉;沈从文先生则选择了挽留,让翠翠在边城等待守望。他们看似交出了不同的答卷,但都是在呼唤一种健康的、不悖于自然的国民性。而对国
15、民性的思考与探究,也是我们整个现代文学所探讨的核心话题。现当代文学专题学习内容“冷”与“暖”:中国现代小说的异质审美“直”与“曲”:中国现代诗歌的抒情表达“浓”与“淡”:中国当代散文的多样风格“大”与“小中国现代话剧的独特构思“镜”与“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升华板书设计:人名II阿Q正传边城有姓无名(族权、夫权)有名无姓(自然、金运)III无姓名者(隐喻)异质国民性教学反思这堂课的起点来自学生的一个有趣的课堂发现,边城与阿Q正传的主要人物命名风格有很大不同:前者不提姓氏,后者不提名字。但是如何将这样一个发现变成完整的课堂,使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确实是一个难题。在将其打磨成型的过程中,我也
16、有了如下的发现:一、学生的问题是教学思考的起点。本课中两篇小说的命名风格不同是学生发现并总结的,两篇小说为什么都有“无姓名者”这个问题亦是来自学生在预习学案中的提问。问题从学生而来,又交由学生自己来探究讨论,收获的是学生对于作品的深入思考和个性解读。学生在预习学案里提及的很多对人物的独特思考,不仅帮助我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也让我明白了他们的困惑之所在。二、文本是最鲜活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问题从阅读中来,而解决问题还需回到文本中去。当学生对两篇小说人物的命名风格有所思考后,我便发动学生去拓展阅读小说全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翠翠、顺顺、傩送、小D等人的命名的疑问都在文本的细节中找到答案。文本也培养
17、了学生敏锐的语言直觉。在任务一的第一个活动“互换命名风格”中,我选取了边城课内节选部分的两个语段和阿Q正传序言部分的一个语段,正是考虑到学生对于这些语段比较熟悉,能凭借他们的语言感受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违和之处。三、“小切口”需要与“大视野”相结合。人物命名风格其实是探究作品语言风格的一个非常小的切口,但若仅仅停留在人物命名探讨上,则会显得趣味有余而深度不足。怎样将其与两篇小说的题旨,与整个大单元编写目标相结合,是我们在磨课时思考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将对人物命名的探讨置于两篇小说创作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结合单元研习任务二中的“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
18、独特贡献”,以及单元导语中的“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对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把这堂课最终命名为“冷”与“暖”:中国现代小说的异质审美,课堂定位为以人物命名为例来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的异质审美和共同追求。边城“有名无姓”和阿Q正传“有姓无名”的对比是“异中求异”,对两篇小说中“无姓名者”寓意的探讨是“同中求异”,最后一个环节“异质话语下的共同追求”,则是“异中求同”。我们寻求的是,学生在整堂课中不是完成简单的几个琐碎问题的讨论,而是在“异”与“同”的线索中实现对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乃至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核心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这堂课由于我个人能力的欠缺,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师的课堂语言不够精简,匠气太重,很多能交由学生思考呈现的部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由教师总结带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也深感于自己平时阅读涉猎的不足,但最后仍然没能找到对老船夫“无姓名”原因的权威解读,只能自己尝试着给出一个不太成熟的思考方向。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但是囿于这堂课课堂结构的限制,我只能有选择性地突出了他们对国民性思考探究的一面,对于小说的其他解读方向则只能遗憾地留待其他时间再进行探讨。令关注有礼令学科网中小学资源库扫码关注可免费领取180套PPT教学模版令海量教育资源一触即达令新鲜活动资讯即时上线不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