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30449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司马光与王介甫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谏议阁下: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藏其泽矣。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人人以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光窃意门下之上,方日誉盛德而赘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日:“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

2、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陈之。近者,藩镇大臣有言散青苗钱不便者天子出其议以示执政而介甫遽悻悻然不乐引疾卧家。介甫乃欲辞位而去,殆非明主所以拔擢委任之意,故直叙其事,以义责介甫,意欲介甫早出视事,更新令之不便于民者,以福天下。窃闻介甫不相识察,颇督过之,上书自辩,至使天子自为手诏以逊涉,又使吕学士再三谕意,然后乃出视事。出视事诚是也,然当速改前令之非者,以慰安士民,报天子之盛德。今则不然,更加忿怒,行之愈急。观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

3、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光近蒙圣思过牛,欲使之副贰枢府。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趋向虽殊,大归则同,介甫方欲得位,以行其道,泽天下之民;光方欲辞位,以行其志,赦天下之民,此所谓和而不同者也。故敢一陈其忠,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国武子好尽言,以招人之过,卒不得其死。光常自病似之而不能改也。虽然,施于善人,亦何忧之有?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光俟命而已。不宣。光惶恐再拜。(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注】宋神宗熙宁三年,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开始。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

4、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藩镇大臣A有言B散青苗钱不便者C天子出D其议以示执政E而介甫遽悻悻F然不乐G引疾卧家。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文中指察觉,与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察”词义相同。B.被:文中指蒙受,与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词义不相同。c.谢:文中指道歉,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不相同。D.过听:本指错误地听取,文中是对皇上赏识自己的自谦,似于“承蒙错爱”的“错爱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虽然在写这封信之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但在信中仍然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敬重和

5、欣赏,这是君子之争的典范。B.许多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的官员背后非议王安石,但不愿意当面批评他以免惹祸上身,只是坐等王安石变法自行失败。C.司马光认为王安石不仅不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反而大加责备;不但没有修正过去错设的法令,反而更急迫地推行改革。D.司马光举国武子的例子,是从王安石的个人利益出发,劝告他不要重蹈国武子只听好话而最终不得好死的覆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光窃为介甫不取也。译文:(2)虽然,施于善人,亦何忧之有?译文:14 .文末司马光说“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俟命而已”

6、,司马光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案】10. CEG11. A12. D13. (1)不再考虑道理的对错,人民的忧乐,国家的安危,(对您的这种做法)我私下认为是不可取的。(2)虽然如此,如果让有道德的人听到直截了当的批评,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14. 表层意图:司马光借这句话表达自己不怕因直言进谏受到惩处和打O深层意图:用自己的坚定意志让王安石能虚心纳谏,修正其错误政策。【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藩镇大臣中有说青苗钱不适宜的,天子拿出他的奏议让执政大臣观看,您突然怒气冲冲很不高兴,托病躺在家里。“天子”是下句主语,在其前C处断开;“执政”作“示”的宾语,在其后E处断开

7、;“引疾卧家”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介甫”,意思完整,在其前G处断开。故CEG三处断开。16.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一词多义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错误。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意为“察举、举荐”,与文中加点的“察”词义不同。句意: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以前的太守名逵,考察并推举我为孝廉。B.正确。“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同披”,披散。句意: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屈原披散着头发,一边走一边低吟,到达了水泽边。C.正确。“多谢后世人”中的“谢”词义是“告诉、告知句意:以致逼使天子亲作手诏谦词致歉。/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D.正确。故选A。12 .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是从王安石的个人利益出发,劝告他不要重蹈国武子只听好话而最终不得好死的覆辙”错误,由“国武子好尽言,以招人之过,卒不得其死。光常自病似之而不能改也可知,原文是说国武子喜欢直言不讳地去揭露别人的过失,终于不得好死,而司马光自己与国武子相似,表达了即使不得好死也要向王安石进言。故选D0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是非”,对错;“窃”,私下;“为”,认为。(2)“虽然”,虽然如此;“何忧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有何忧”,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的语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其

9、表层含义和真实意图。结合“介甫其受而听之,与罪而绝之,或诟詈而辱之,与言于上而逐之,无不可者,俟命而已”可知,(对于书中所言)介甫是接受而听从,还是怪罪而拒绝;是责骂而加以侮辱,还是奏上皇上而加以贬逐,都没有什么不可,作者等候命令就是了,司马光借这句话表达自己不怕因直言进谏受到惩处和打击。结合前文“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可知,其深层意图就是表明了自己的不介意王安石迁怒于自己,用自己的坚定意志让王安石能虚心纳谏,修正其错误政策。【参考译文】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

10、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怀着惶恐的心情再拜于介甫参政谏议阁下: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但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上,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

11、正受到君王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近来,藩镇大臣中有说青苗钱不适宜的,天子拿出他的秦议让执政大臣观看,您突然怒气冲冲很不高兴,托病精在家里。您想辞职离开朝廷,这恐怕不符合英明主上提拔您而委以重任的本意,因此我在批答中直叙其事,用大义来责备您,本意是想促使您尽快出来治事,革

12、除新法中不利于人民的措施,从而造福于天下。私下听说您对我的用意不能鉴察,大加责备,并且上书为自己辩解,以致逼使天子亲作手诏谦词致歉,又使吕学士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挽留之意,然后才出来办理公务。出来办事的确是对的,但应当立即修改过去错误的法令,使土子、庶民得到安慰,以报答天子的大德。您现在不是这样,而是心情更加忿怒,推行新法越发急迫。观察您的用意,一定是想努力奋战天下的人,跟他们分个胜败,不再考虑道理的对错,人民的忧乐,国家的安危,(对您的这种做法)我私下认为是不可取的。我近来承蒙圣上恩德错听,准备委任为枢密副使。我现在所说,正好跟您的意见相反,明明知道不合您的心意,但是我与您虽然在政治上的趋向有别,但其总的目标却是相同的,您正欲得到相位以行其治国之道,使天下的人民受其恩泽;我正欲辞去官职,以行个人之志,使天下的人民得到拯救,这就是我所说的“和而不同”的涵意。因此敢于略陈我的志愿,亲自传达给您,以尽益友的情谊,至于是采纳或者拒绝,就全在您了。国武子喜欢直言不讳地去揭露别人的过失,终于不得好死。我常常不满意自己跟国武子相似,但始终不能改正。虽然如此,如果让有道德的人听到直截了当的批评,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对于书中所言)您是接受而听从,还是怪罪而拒绝;是责骂而加以侮辱,还是奏上皇上而加以贬逐,都没有什么不可,我等候命令就是了。言不尽意。我内心惶恐,谨再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